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荊公別墅
  荊公別墅荊公別墅又名“十家書院”。據上池村族譜記載?宋嘉祐六年(1061),王安石在上池村后辟有一地,建了一棟常肇居別墅,后人稱其為王安石別墅。此別墅為兩層三進、三廳,有房20多間,后改為“十家書院”?由十家房管理修繕。上池、源里兩村均有子弟入學讀書,歷代以來,書院培養了許多優秀人才。別墅占地400多平方米,外圍墻右開有大門,-“別墅”二字,中間是口池塘,池塘正中的圍墻-“浴云池”三字,左有竹林,有大樟樹三株,梅花樹一株。之后是內圍墻,左、右開大門,分上、中、下三進;中廳對稱開了兩個四方天井,室內陽光充足,空氣清新;上廳左樓開著園窗,對映百葉陂,晴天夜晚可看到月亮。窗上方有木質匾一塊,書“聽月…[詳細]
宜興徐悲鴻故居
  徐悲鴻故居位于宜興市屺亭街道屺亭橋塘河西側,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河道拓寬,徐悲鴻故居被拆除。現在的故居是1994年屺亭橋鎮政府通過民間集資按原樣復建的。故居座西向東,面向運河。大門的右側掛有“宜興徐悲鴻故居”豎匾。整座故居面闊三間二進,江南普通民居風格的二層矮樓。主房門上方掛悲鴻夫人廖靜文書寫的“悲鴻故居”匾額。兩側墻上分別掛著宜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無錫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兩塊銅牌。正廳上方掛著一塊周恩來題寫的匾額“悲鴻故居”,字跡蒼勁凝重,飽含深情。下面擺放著徐悲鴻的半身雕像,墻壁上掛的是徐悲鴻生平事跡介紹。左側一間屋前半間墻壁上掛的是廖靜文和她的兒孫們歷次參加紀念徐悲鴻活動的照片。后…[詳細]
喬冠華故居
  喬冠華故居中外聞名的外交家喬冠華(1913--1983),本是江蘇省建湖縣東喬莊人。其父喬守恒繼承祖業,擅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教子嚴謹。喬冠華5歲入塾,開始熟讀詩書。16歲時,考入清華大學哲學系,為同級中年齡最小的學生。在清華大學期間,喬冠華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的著作,積極參加我地下黨領導的進步活動,為左派學生的代表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喬冠華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新聞局局長、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恩來兼主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外交部副部長、部長等職。喬冠華的一生為我國的外交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1983年9月,因患重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0歲。喬冠華故居位于建湖縣慶豐鎮東喬村,1984年,…[詳細]
安妮·弗蘭克故居
   介 紹 這里是阿姆斯特丹著名的博物館,原是兩個猶太家庭弗蘭克和戴安以及牙醫范·杜塞爾于1942年7月修建的避難所。1944年8月4日,德國占領軍的一伙幫兇闖入這里,該躲藏處被泄露了,只有奧托·弗蘭克在“最后解決”中幸存下來。他最小的女兒安娜莉莎·瑪利亞·弗蘭克(安妮)的日記于1946年第一次在報紙上被提到。這就是后來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安妮日記》。 這幢房屋主要由前部和后部組成,它瀕臨運河的正面,建于1739年,后面的避難處則是拆毀了一些舊建筑后重建的。1960年,這幢房子被辟為博物館,每年有近70萬游客到此參觀,他們想實地看看安妮在日記中描寫的那個世界。1998年安妮日記中一直被其父親…[詳細]
蔡成勛故居
  坐落于舊英租界新加坡道即33號路(今和平區大理道1號),是當年蔡成勛的寓所和祠堂。該建筑是一座公館式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風格。院落寬敞,圍墻高闊,朱褐色大門有一種豪華和森嚴的氣派。院內的主樓即寓所為三層磚木結構的西式建筑,風格為法國羅曼式。建筑面積達2100平方米,樓正門兩側為對稱式,樓房外檐為青磚墻體,以白色窗楣為飾,樓房的第三層配有凸出檐的平臺。主樓的內裝修也是中西特色兼具。樓內是大開間型,各居室功能不同,均為硬木地板、護墻板,樓梯也是硬木質地。其中一樓的隔斷墻有紅木落地透雕隔扇,月亮門造型,屬精雕細刻的罕見精品。進入樓內的突出感覺是典雅高貴和豪華安適。該主樓的西側有一排中國廟宇式的平房建筑…[詳細]
天津馮國璋故居
  馮國璋故居坐落在河北區民主道50~54號和海河東路花園巷。是馮氏于1913年購自奧工程師布呂納的三所樓房,占地6.376市畝。1915年馮國璋又委托一位德國建筑師按原建筑風貌設計進行擴建、接建,并修建了庭園式花園,人稱馮家花園或馮家大院。共有樓房110間,平房54間,建筑面積4661平方米。該故居為磚木結構,多坡瓦頂。窗戶為紗窗、雨淋窗、雙槽玻璃窗多層結構。房屋造型整體呈奧式風格,布局大方,樸實典雅。花園一度改為煤廠,后又建成里巷,取名馮家胡同,1982年更名為花園巷。該故居被列為河北區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天津市河北區民主路52號開放時間:全天開放…[詳細]
馮如故居
  馮如故居位于恩平市牛江鎮杏圃村。建于清代,為青磚砌筑的平房,一房一廊半廳(另一半為別人居住),屋寬5.5米、進深9.5米,建筑面積52平方米,硬山式,瓦木頂蓋。現保存完好。馮如(1883━1912年),恩平縣人,我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制造家和飛行家。在此誕生,1894年隨家人到美國三藩市謀生。1907年9月,在華僑集資支持下,在美國奧克蘭市設廠研制飛機。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于1909年(宣統元年)9月制成第一架能夠載人的動力飛機。在此基礎上,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先后經歷6次失敗和挫折,克服資料貧乏、工廠火災、資金奇缺等種種困難,終于1910年制成第七架雙翼飛機,試飛成功,受到孫中山和旅美華僑…[詳細]
寧波徐宅
  徐宅,建于民國十七年(1928年)。現為鎮海區委機關辦公場所。位于招寶山街道境內,東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海口海防遺址吳杰故居,南臨城河路,西靠鎮海中醫院,北接鎮海區人民大會堂、區文化館。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筑面積1039平方米。主建筑為3間2弄木結構和鋼混結構相間的樓房1幢。屋面平脊覆以平瓦,兩堵山墻挑出屋脊,系懸山頂式。外墻粉刷混凝土,拉有大塊橫線條,與窗楣挑出披水,似乎西式風格。檐木盾與二樓陽光為鋼混澆制結構,立體形廊柱顯得莊重,地坪用拚花地磚鋪裝,圍以鐵鑄圖案欄桿,通埭玻璃移窗,可謂西洋風度。內室鋪裝企口地板,上頂置有塑圖泥海,室內安裝壁爐,還有抽水馬桶,為當時鎮海最新式的居住…[詳細]
倫勃朗故居
   介 紹 當畫家倫勃朗從萊頓搬出來之后(1631年),就與藝術品商人亨德里克·維倫布霍一起住在安東尼布雷大街。他在這里認識了他的妻子薩斯基維,他經常為她畫像。1635年,倫勃朗夫婦搬到當時的富人區新多倫大街。4年后,倫勃朗在猶太人區購買了一幢豪華的房舍,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光都在這里度過,并且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他變得一貧如洗。 1660年,他不得不把這幢房子賣掉。然后,他又搬回了羅澤恩運河畔,其債主拍賣了他的財產,所以倫勃朗的故居里的陳設都不是原件。不過,這里的家具仍出自他所生活的時代。 現在,他所有的版畫(250件)作品都陳列在這里,其中還有大量以阿姆斯特丹及其郊區為主題的蝕刻版畫(參觀需…[詳細]
阮玲玉故居
  靜安區新閘路1124弄也即沁園村,據傳是海上名門望族盛家的產業,一幢幢三層小洋房歷經七十多年的歲月,如今依然光潔如新、典雅幽靜。上世紀三十年代,年僅25歲的影星阮玲玉難抵“人言可畏”,吞服大量-在此告別人間,驚動了上海灘的街頭巷尾。9號是阮玲玉曾經居住、生活過的舊居,據9號樓的鄰居介紹,當年的茶葉大王、超級粉絲唐季珊棄別女演員張織云,用十根金條買下了這幢小洋房送給阮玲玉,這幢三層小樓,見證過阮玲玉的歡情美夢,也見證了她的傷情惡果。阮玲玉故居是棟沉淀著許多悲哀與痛苦的記憶的石庫門老洋房,在村口左邊的第二條弄堂內。乳黃鑲紅褐的三層一進新式里弄洋房,弄堂口的老鞋匠生意興隆。一樓是阮玲玉故居的會客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视频重口 | 亚洲五码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韩国不卡中文字幕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