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宛希儼、宛希先故居
  宛希儼、宛希先故居位于黃梅縣下新鎮宛大村。宛希儼(1903-1928),湖北黃梅人。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五卅”運動時為南京-和工人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任中共湖北地委委員,《楚光日報》主編、國民黨漢口特別市黨部執委兼宣傳部長、《民國日報》總編、中共江西省委委員兼宣傳部長。故居建于清末,面闊2間,進深一間,面積74平方米,磚木結構。宛希先(1906~1930),湖北黃梅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曾任紅四軍十師-表、中共茶陵縣委書記、湘贛邊特委常委等職。故居建于清末,面闊三間,進深一間,面積約220平方米,磚木結構。該故居是宛希儼、宛希先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詳細]
齊世銘故居
  齊世銘故居位于杏花嶺區小返鄉窯頭村。齊世銘(1894-1953),山西太原人。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因介紹人離開太原與黨組織失去聯系。1938年經120師黨委批準重新入黨。1937年組織當地礦工和農民成立東山抗日游擊隊,威震東山,人稱“齊二老虎”。1938年抗日游擊隊改編為八路軍714團東山抗日獨立營,齊世銘任營長。同年,齊世銘發動聞名太原城的詐降事件,一舉殲滅日偽軍20多人,并擊斃日軍山西省特務部長野吉和偽警察局局長吳小能。齊世銘故居是一個典型的鄉村家族聚居院落,共有3個院落,但因年久失修,如今只有一個院子相對保存完好,另外兩個院子的窯洞破損嚴重。為紀念這位抗日英雄,當地政府已準備修復…[詳細]
上海吳昌碩故居
  吳昌碩晚年(民國2~16年)寓居于1幢舊式五庫門兩層樓房,吳住2樓東廂房,臥室兼書房,畫室設在2樓中間,陳設簡樸.吳氏84歲高齡時,在此畫室揮毫創作最后一幅杰作《蘭花》.民國16年病故,家屬他遷。1985年8月24日,經吳昌碩先生的弟子劉海粟、王個等大聲疾呼,本市山西北路457弄一所普通房子門邊,掛上了一塊“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吳昌碩故居”的銅牌子。閘北區人大代表陸靜源為此建議以吳昌碩故居為品牌中心,打造閘北區的文化特色區域。打造成歷史風貌區,屆時這一帶將有望變成北上海的“景觀名片”。乘車線路地址:上海市閘北區山西北路457弄12號乘車線路:573路 申川專線 510路 25路 14路 41路…[詳細]
硯下孫詒讓故居
  硯下孫詒讓故居位于瑞安市潘岱街道硯下村,是孫詒讓(1848—1908)出生和青年時居住之所。坐北朝南。由臺門、正屋、左右廂樓和后花園組成,總占地面積約3700平方米。臺門二道,前臺門偏東,木構。兩臺門在縱軸線上,面闊4米,高4.5米,磚砌硬山造,匾額題“太史第”三字。正屋面闊九間,通面闊33.72米,通進深13.95米,前后有卷棚頂廊道。廊用圓柱,其余均方柱。硬山屋頂,大木作用材粗壯,制作精工。槅扇、花窗裝修考究,闌額、雀替雕刻工細。正屋前有大天井,中間用花墻隔斷,分為上下兩坦,氣派開闊。正屋盡間前有東西廂樓,西毀,東廂樓面闊三間,通面闊10.53米,通進深7.95米,其南山墻與花墻連接,形成…[詳細]
羅炳輝將軍故居
  羅炳輝將軍故居羅炳輝將軍故居位于彝良縣角奎鎮阿都辦事處偏坡寨。距彝良縣城約5公里。1987年國家拔專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土木結構草房3間,坐北向南。面闊13米,進深7米,面積120平方米,另劃有保護范圍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標志碑等。1989年7月6日竣工后正式對外開放。故居是羅炳輝17歲離家從軍前居住,陳列有羅炳輝在家時使用的生活用具。保護范圍內有羅炳輝高祖羅鳳鰲墓,父親羅守清、母親黃氏墓,妻子李風桂墓,以及《羅炳輝祭父文碑》。1986年10月,縣人民政府將其列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將其列為“云南省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彝良縣角奎鎮阿都辦事處…[詳細]
古柏烈士故居(司馬第)
  古柏烈士故居(司馬第)位于尋烏縣晨光鎮沁園春村,建于清道光年間。座西北朝東南,面闊三間,二進三廳二廂房一圍攏,磚木結構,抬梁式懸山頂,整棟建筑呈正方形,面寬進深均為90米。圍屋外墻體用河卵石壘砌或用三合土夯筑,門樓門額題有“司馬第”三個大字,上、中、下廳用12根對稱木柱支撐,中廳天花置一八角形藻井,廳堂內雕梁畫棟,工藝精美。圍屋右側建有一座用河石、三合土夯筑而成,高16米,邊長15米共五層的正方形炮樓。1906年1月,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中國工農紅軍的優秀指揮員古柏烈士出生于此。整座故居規模宏大,結構合理,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革命文物價值。2004年7月29日,尋烏縣人民政…[詳細]
陸小波故居及墓
  陸小波故居位于市區打索街68號。故居為清代傳統民居建筑,坐北朝南,前后共四進,沿中軸線排列,最北附生活廂房。一、二進為平房,第一進東為大門。第二進門上為八仙上壽磨磚雕花圖案,較為精致。第三進設有卷棚,為對合大廳,天井內有過廊式半亭。第四進為雕欄二層小樓,為陸小波起居室,上下皆為三間兩廂,呈“凹”字形。東部有小巷一條,內有水井一眼。2007年,故居公布為鎮江市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12月,陸小波后人將故居捐贈給鎮江市人民政府。2008年,鎮江市人民政府出資,鎮江市文化局和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按照“修舊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則對故居進行了落架式修繕,恢復了其原有風貌。2011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詳細]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1964年2月9日(農歷臘月26日),龍梅玉榮姐妹倆替父親出去放牧集體的羊群。因遭遇突襲的暴風雪,追隨羊群,與暴風雪搏斗了一晝夜,直到筋疲力盡,昏倒在雪地里。10日上午,凍僵不省人事的龍梅、玉榮被當地牧民發現后,及時送往礦區醫院搶救。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親筆題詞,高度贊揚她們大公無私的拼搏精神,號召全區青少年向“草原英雄小姐妹”學習。她們的英雄事跡,通過新聞媒體傳遍了全國各地。藝術界又將她們的事跡搬上了銀幕舞臺。近半個世紀以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名字在大江南北享譽四方,她們的光輝事跡蜚聲海內外。作為集體主義的精神楷模成為一代代青少年學習和工作的榜樣,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少年兒童,成…[詳細]
程子楷故居
  程氏大屋(程子楷將軍故居)位于資興市程水鎮石鼓村第六組,始建于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故居座北朝南,磚木結構,面積2868平方米。整棟建筑有正房72間,雜房18間。正棟七扇大門,六條直巷,21個天井,兩條橫巷把正棟分為上、中、下棟,形成上中下三廳一體,上廳北墻嵌有精致的雕龍神龕,中廳掛有 “香山一老”壽誕大牌匾,兩邊配陰陽木刻的燙金對聯,大門口懸掛著先人的學位、榮譽牌匾。故居外觀恢弘大氣,屋檐墻垛是雞冠斗子(馬頭墻),內飾雕刻精湛,泥塑龍鳳、蝙蝠栩栩如生。故居前是一塊1300平方米的禾坪,供曬谷用,禾坪外沿設一道青磚圍墻,總長85米,圍墻外有5口池塘。故居后用卵石砌成一道長200米、寬2米…[詳細]
林召棠故居
  林召棠故居位于吳川市吳陽鎮霞街村拱門巷。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磚木結構的平房,由于年久失修,現僅存兩房和一小廳,現為狀無第六代孫居住。林召棠(1786━1872年),吳川吳陽霞街人。乾隆五十一年出生于此,道光三年(1823年)的癸末科殿試被欽定一甲第一名。傳林應試寫字時,因運筆過快,不慎使“本”字豎筆帶起小鉤。按例試卷錯字要作廢。而道光皇帝審閱林的試卷時御筆朱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誤筆,無關學問。”點林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十一年出任陜西、甘肅兩省正主考,譽滿陜甘。次年托病辭官還鄉,在廣東肇慶端溪書院講學15年之后,回家鄉吳陽,寄廬于金蓮庵,終老泉林。1983年吳川縣人民政府…[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国产99 | 天天爽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韩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 漂亮人妇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