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碑篇

馬嘉里事件和紀念碑
  十九世紀的英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霸氣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魔爪伸向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二十世紀前的中國清政府則是一個-無能的政府。英國人在鞏固了對緬甸、印度的統治后,企圖以印度、緬甸為基礎,打開中國的西南大門,霸占中國西南各省,與已經侵占的東南亞各地連成一片。1874年英軍上校柏郎率200人的武裝由緬甸入侵云南。英國駐北京使館的翻譯馬嘉里前往迎接。馬嘉里沿途刺探我軍政情報,繪制山川地形圖。馬嘉里與柏郎街頭后于光緒元年(1875年)正月初十,率部隊取道八莫——芒允路入境。英軍行至中國境內紅蚌河邊,聞知邊區軍民已有聯合抗擊準備。馬嘉里便自告奮勇帶三個隨從前往探路,柏郎率部隨后。我邊防守軍騰越左營都司…[詳細]
鄧培烈士紀念碑
  為緬懷早期共產黨人和杰出工人運動領袖鄧培,中共三水區(縣)委、區(縣)政府撥出專款19萬元,于1990年9月建成鄧培銅像,以茲紀念。銅像為立式,像身高3.2米,背景為齊腰高的殘墻,寓意為“廢圩下的思索”。像的基座為方體,用花崗石砌成,塔狀,分三層。面層正面寬2.14米,側面寬1.24米,正、側面高2.7米。正面鐫刻了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彭真題寫的“鄧培烈士”四個鑲金大字。背面鐫刻鑲金“鄧培事略”。中層正面寬3.14米,側面寬2.24米,高0.2米,底層正面寬4.14米,側面寬3.24米,高0.2米。基石外圍是9米長,7米寬的花圃,四周鐵欄柵。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詳細]
徐河口三英烈士墓
  徐家三烈士紀念碑位于茌平縣胡屯鎮徐河口村西南1公里處,是為紀念徐寶珊、徐寶璧、徐寶珍三兄弟而建。徐寶珊(1909—1942),山東省博平縣人(今屬茌平縣)。出生于一個富裕農民家庭,受過高校教育。抗日戰爭爆發后,徐寶珊被附近20多個村莊推舉為“聯莊會”會長。在博平黨組織的發動和引導下,他很快組織起一支二三百人的抗日武裝,后被編為山東省第六區抗日游擊司令部第32支隊2團3營,任營長。1938年春,徐寶珊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任博平縣第一屆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對外稱“博平行署主任”。2月,3營擴編為筑先縱隊第7團,徐寶珊任團長。七團長期活動于茌(平)博(平)高(唐)清(平)一帶,打擊日偽軍,…[詳細]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
  抗日戰爭勝利紀念碑建于2005年7月,2005年9月竣工,坐落在薊縣羅莊子鎮金水泉山。紀念碑建成后,已先后接待各界參觀祭掃群眾5萬多人。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碑總面積約100畝,紀念性建筑面積約1000平方米,共分紀念碑、無名烈士墓、警示門三部分。紀念碑碑體總高19.45米,寓意1945年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碑座為四方形,象征4萬萬人民眾志成城,浴血奮戰。碑座下8級臺階,象征8年全面抗戰。碑后浮雕墻長35.20米,寓意抗戰期間有3520萬同胞死傷。碑頂步槍呈V字形,托起和平鴿組成的貼金球形花團,寓意維護和平,警示戰爭。碑前上坡臺階60階,標志抗戰勝利60…[詳細]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
  烏蛟騰抗日英烈紀念碑是為紀念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而建,原紀念碑于1951年建成,2009年遷至現址重建。烏蛟騰村位于新娘潭山之后,卻是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日據時代抗日的基地。抗日英烈紀念碑原碑初建于1951年烏蛟騰一處山坡下,1985年經過重修,2009年底遷址重建,于烏蛟騰村村口近新娘潭路建成“烏蛟騰烈士紀念園”,入口處有一座牌坊,內有紀念碑立于高臺上,基座刻有“浩然正氣”四字,碑上則有前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題字︰“抗日英烈紀念碑”。紀念碑又記載在1942年中秋節翌日,日軍包圍烏蛟騰村,強逼村民交出武器及港九大隊的游擊隊員,最終村長李世藩不肯就范,終死于酷刑下。烏蛟騰烈士紀念園”位處新娘潭路…[詳細]
龍州起義紀念碑
  1930年2月1日,鄧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領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龍州起義,創建了中國紅軍第八軍,成立了左江革命委員會,建立了左江革命根據地,把左江、右江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成為當時我黨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的一塊重要革命根據地。龍州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領導的唯——次高舉反帝旗幟的起義,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反帝志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龍州起義紀念碑建于縣城城東區的將軍嶺中央,紀念碑大體按北京人民英雄紀念碑式樣、規模的80%比例設計,碑體造型肅穆莊嚴,雄偉壯觀。紀念碑座北向南,碑身高19.30米,通高30.21米,寓意1930年2月1日龍州起義的時間…[詳細]
邢臺地震紀念碑
  1966年3月8日,在隆堯縣東部的白家寨一帶發生了6.8級強烈地震。震后,總理冒著余震的危險,三次親臨地震現場,并到達災情最為嚴重的白家寨視察慰問。1987年2月底邢臺地震20周年之際,邢臺地震紀念碑在隆堯縣城東側竣工。國家主席-為邢臺地震紀念碑題了字。邢臺地震紀念碑場地占地16.8畝,南北長160米,東西寬70米,總建筑面積達1120平方米。工程由邢臺地區房產公司設計,隆堯縣建筑公司施工,歷經5個月的時間竣工。邢臺地震紀念碑坐落在場地的南部,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柱筒體,由兩種顏色的泰山紅花崗巖板面,呈方形錐體,聳立在寬30米、長35米、高1.32米,用毛石砌筑的基臺上,碑高19.66米,象生著發…[詳細]
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為了動員民眾抗日救國,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慶市中區都郵街廣場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名為精神保壘(意指堅決抗戰的精神)。保壘為四方形炮樓式木結構建筑,共5層,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戰),為防日機轟炸,外表涂成黑色。抗日戰爭勝利后,重慶市決定在原精神保壘的舊址上,建立“抗戰勝利記功碑”,以紀念全國軍民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的巨大犧牲。抗戰勝利紀功碑于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動工,1947年8月竣工。全部采用鋼筋水泥建造,十分堅固。碑高27.5米,為八角形柱體盔頂鋼筋混力土結構。1949年11月30日,解放軍占領重慶,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對抗戰勝利…[詳細]
大逕革命烈士紀念碑
  大逕革命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東莞市厚街鎮大逕村汪潭小組旁,占地約500平方米,碑身呈方形柱狀,高約10米,外用大理石砌成,正面鑲嵌的黑色大理石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泊金大字,字體剛勁有力。底座正面刻有碑文,背面刻有烈士英名。原碑于1983年12月建于大逕的對面山(山名)上,1995年因修建高爾夫球場遷至現址。1926年初,中共廣東黨組織派李成章從廣州返回大逕石馬圩進行革命活動,建立中共石馬支部,李成章任書記。同時,成立石馬農民協會和農民自衛軍,開展農-動。日軍入侵華南后,李成章在家鄉組織農民抗日武裝,抗擊日軍。1940年11月初,駐東莞厚街、橋頭日軍一個加強中隊和一個炮兵分隊共200多人,奔…[詳細]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位于東臺市三倉鎮新五村境內三倉烈士陵園是在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亭的基礎上,逐漸擴建起來的,粟裕將軍為陵園落款。陵園原占地面積為2.34畝,1980年開端擴建,現已擴大到64.7畝,陵園重要由“抗日烈士”和“粟裕將軍”兩大主題的紀念建造群所組成。抗日烈士紀念亭,建于戰火紛飛的年代,由開明紳士施景程等發起捐資,蘇中四分區黨委、行署積極支持,于1945年2月動工,當年7月竣工。烈士亭坐北朝南,高19.6米(含基座高度),呈五角形,當地人稱為“五角亭”,原為木質結構,建國后,于1958年、1965年、1980年三次進行建筑,現在烈士亭,頂部為琉璃瓦,頂尖為陶瓷葫蘆頂,立柱、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人韩国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日本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啪精品视频网站免费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