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紀念館篇

保至善烈士紀念館
  保至善烈士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真實地再現了保至善烈士、革命隊伍在崇信及崇信黨的秘密組織三部分歷史場景。“一縷清風半月輪,深山幽處暗舉哀。回憶往事腸欲斷,追薦唯有眼中血。”這是甘肅早期共產黨員王孝錫,在獲悉戰友保至善被敵殺害時,在寧縣寫下的《吊故友》一詩。保至善,字東廷,1902年7月出生于甘肅省崇信縣。1920年考入平涼省立第二中學。1924年,考入西安國立西北大學。在校期間,保至善深受共產黨員和進步老師的影響,逐步確立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3月,保至善和胡廷珍、王孝錫、馬凌山等共產黨人,以國民黨黨務特派員的身份到達蘭州,整頓了國民黨甘肅省黨部,保至善任…[詳細]
趙尚志紀念館
  趙尚志紀念館位于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中山大街2段,紀念館建設工程于2007年9月23日開工,到2008年10月25日落成開館。建筑面積5900平方米,布展面積4000平方米。由沈陽魯迅美術學院設計建造。趙尚志紀念館是集紀念、館藏、研究保護、展覽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筑。整個建筑平面為方正的矩形,俯視整個建筑可以看到平面為一個方正的“尚”字。紀念館高11米,正面長34米。館區展示趙尚志紀念館以弘揚尚志精神為主題,以趙尚志的革命戰斗經歷為主線,通過實物、繪畫、圖片、場景及現代化科技手段,向人們講述了趙尚志將軍悲壯而又傳奇的一生。序廳浮雕序廳是組名為“民族魂”的大型浮雕,呈現的是1931年9…[詳細]
河西解放紀念館
  河西解放紀念館建筑面積約1100平方米,共設計展板43組115塊,約620平方米,使用照片800多張。主體展覽內容包括十部分:1949年前的河西;西路軍在民樂;進軍大西北;解放河西;進軍新疆;剿匪;英雄譜;緬懷;今日河西;黨的關懷。紀念館展覽通過集中展示,著重反映1949年解放河西走廊的歷史全貌。 解放河西走廊進軍示意圖1949年8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發出向河西走廊進軍的命令。1兵團附62軍為左路軍,自青海西寧揮師北上,越過祁連山向河西進擊;2兵團6軍為右路軍,繞烏鞘嶺沿騰格里沙漠邊緣的大靖西進;3軍、4軍附野司炮團、戰車營為中路,沿甘新公路直取酒泉。河西戰役自9月2日開始,到2…[詳細]
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
  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位于河北省灤南縣潘家戴莊村,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積2256平方米。是經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批準,由省、市、縣共同投資557萬元興建的,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動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對外開放。到目前,累計接待觀眾上百萬人次。慘案遺址一直是周邊群眾憑吊遇難同胞,追憶民族恥辱的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場所。潘家戴莊慘案紀念館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列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紀念館總體布局由南到北,依次為紀事碑、…[詳細]
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
  湯池,因李白“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的詩篇而聞名遐邇。抗日戰爭初期,陶鑄及一批0人在此舉辦湯池訓練班,由此點燃鄂中抗戰烽火,更使湯池成為一座擁有重要革命斗爭歷史和地位的圣地。1984年,-主席題寫了“湯池是發動鄂豫邊區敵后抗日戰爭的戰略支撐點之一,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的題詞。1988年,時值紀念湯池訓練班創辦五十周年之際,經中央領導明確指示,在湯池訓練班舊址上正式興建具有一定規模的紀念館。10月28日,紀念湯池訓練班創辦五十周年大會在湯池召開,同時舉行紀念館竣工落成典禮,由曾擔任新四軍第五師政治部主任的任質斌題寫館名——“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座落于湯池風景旅游景區內…[詳細]
秦安解放紀念館
  秦安解放紀念館成立于2012年8月1日,占地面積400多平方米,位于縣城南街。紀念館展廳分四個單元,分別為紅25軍長征過秦安,秦安黨的秘密組織,大軍西指—解放秦安和繼承光榮傳統,建設美好秦安,共展出各類圖片200余幅、革命歷史文物40余件。1935年8月1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25軍經麥積區新陽鎮蝣蜒咀從料光石峴進入今秦安境內,沿千戶、西山一線向縣城疾進。午時,經60里急行軍的紅25軍部隊下山后,從神明川(農民村)、川口直插葫蘆河,徒涉渡葫蘆河,經飲馬巷攻進縣城,迅即控制全城,國民黨秦安縣縣長楊天柱、甘肅交通司令部駐秦安王介臣部聞風而逃。紅軍進城后,隨即打開監獄,釋放了被關押的群眾100多人,午…[詳細]
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
  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位于上城區方谷園3號。作為建黨90周年的獻禮項目,中共杭州小組紀念館采用了傳統和聲、光、電等現代科技化手段相結合的展示手法生動再現了浙江省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杭州小組創建、發展、壯大以及最終形成燎原之勢的全過程。全館共分為潮起錢塘、星火錢塘、奔騰錢塘和今日錢塘四個展廳。潮起錢塘展廳中央的一座幻象臺,采用了360度全息成像技術,通過懸浮于空中的光影效果,生動再現了“五四”運動時期,省一師范學校進步學生創建我省首部進步刊物《浙江新潮》時的情景。展廳內六塊液晶顯示器分別展示了五四運動在杭州、馬克思主義在杭州的傳播、盛傳海內外的一師風潮、浙籍先進知識分子、浙江工運和浙江農運等內容。星…[詳細]
前保駕山黨支部舊址紀念館
  在姜山鎮前保駕山村,坐落著一幢青磚小瓦、古樸典雅的傳統民居建筑,這就是膠東農村第一個黨支部——中共前保駕山村支部委員會舊址所在地。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后,黨的組織和活動被迫轉入地下。在這種形勢下,中共中央召開了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總方針,會后派出許多干部到各地指導工作和傳達八七會議決議。根據黨中央指示,在上海暨南大學上學的萊陽籍共產黨員李伯顏于1927年11月30日啟程返回山東。李伯顏,原名李樹信,山東萊陽(現萊西)東雙山村人,1905年出生,1925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當時的上海工人運動非常活躍,李伯顏受到革命氣氛影響,參加了進步…[詳細]
陸羽紀念館
  陸羽紀念館位于天門市竟陵城區西湖之濱,是為紀念1260多年前的“茶圣”陸羽而興建的,是一座以歷史文化名人陸羽生平業績為主題內容的具有古典園林特色的紀念博物館。館址在陸羽故里——西塔寺原址重建.占地面積9,900平方米,館舍由前殿(即陸公祠)、后殿(即大雄寶殿)、涵碧堂、東岡草堂、服務設施等四個部分建筑群組成。1988年10月8日前殿山門、古雁橋竣工并對外開放;1992年12月后殿、服務設施等相繼完工,接待游客。陸羽紀念館內的主體建筑前殿(即陸公祠)位于竟陵城西寺路西端,殿宇為歇山頂式,結構精巧,造型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祠前有古樸的“山門”,其門額“陸羽紀念館”五個大字為原中宣部副部長、著…[詳細]
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紀念館
  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位于蘭州市酒泉路314號,是依據舊址建立起來的蘭州市唯一的革命紀念館,占地面積1260m2,總建筑面積為1776m2,其中“原狀陳列”面積為381m2。1981年9月被甘肅省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院內各房均為木質棋盤芯仿古門窗里三院,青磚房脊,具有典型的蘭州民居風格。八路軍駐甘辦事處(后改名為國民革命軍十八集團軍駐甘辦事處)是抗日戰爭時期我黨設立在國民黨統治區蘭州的一個公開合法的辦事機構。由于歷史的原因,辦事處在蘭州有兩處活動舊址。1937年5月為營救失散在甘肅河西走廊、青海等地的西路軍將士,黨中央派張文彬、彭加倫、朱良才等七位同志來蘭籌建紅軍聯絡處,地點設在南灘…[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在线观看国产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拍国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午夜性刺激在线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