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八路軍制藥廠舊址
  八路軍制藥廠舊址位于延安市安塞縣磚窯灣鎮西河口村。1938年秋,中央軍委衛生部第一副部長姜齊賢委派藥材科科長李維禎等籌辦制藥廠,以解決陜甘寧邊區藥品奇缺問題。當時負責中央財政工作的李富春為此專門從宋慶齡愛國基金會給陜甘寧邊區的救濟款中撥出5000元,作為辦廠的資金。隨后,又接收了從香港轉來的數輛卡車和醫藥器材。1939年1月,八路軍衛生材料廠(亦稱八路軍制藥廠),在陜甘寧邊區關中分區赤水縣(今旬邑縣)清水塬呂家塬村正式建成,李維禎任廠長,設有中藥部,生產丸、散、膏、片。西藥部生產酊、水、油膏、注射劑。衛生材料部制作紗布、脫脂棉和急救包等。該廠共生產藥品及衛生材料20余種。6月,該廠遷至安塞縣磚…[詳細]
峽江會議舊址
  峽江縣峽江會議舊址位于峽江縣巴邱鎮橫街100號。舊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積6748平方米,建筑面積598平方米,為贛中地區典型民居。紅一方面軍總前委與江西省行動委員會聯席會議(史稱“峽江會議”)于1930年10月17—19日在此召開,是紅一方面軍9月間二打長沙久攻不克撤圍,10月初奪取吉安后移師北上向袁水流域推進途中的重要會議。會議由總前敵委書記、紅一方面軍總政委毛澤東主持。會議討論了時局、紅軍行動、土地、資本等問題,通過了《關于土地問題決議案》。會議對糾正黨內、軍內左傾錯誤思想,勝利粉碎敵人第一次圍剿奠定了思想基礎。該舊址對于了解和研究革命戰爭史和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詳細]
東鄉反煙苗捐斗爭舊址
  東鄉反煙苗捐斗爭舊址位于莆田市仙游縣榜頭鎮象山村象山自然村。煙苗捐是福建新舊軍閥的重要經濟支柱,北伐戰爭勝利后,廣大群眾呼吁政府禁止種植罌粟和制造-,并熱切要求取消煙苗捐。但新軍閥上臺后,不但沒有廢止,反而把它并入田賦錢糧內,按田畝收捐。這一做法激起農民公憤,各界輿論也同聲譴責。中共仙游縣委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部署開展抗捐斗爭,并確定以干部和群眾基礎較好的東鄉地區為重點,由縣委組織委員王于潔在壩下小學成立“煙苗捐清算委員會”,作為指揮機構,召集東鄉支部黨員和積極分子,分頭深入群眾宣傳發動。1928年4月下旬,趁村里廟會演戲之機,王于潔登上戲臺,揭露軍閥政府橫征煙苗捐,盤剝0-農民的罪行。一石…[詳細]
梧桐游擊隊駐地和活動中心舊址
  梧桐游擊隊駐地和活動中心舊址教忠寺位于永泰縣梧桐鎮潼關村屏峰山麓。1947年,根據省委指示,為配合全省武裝斗爭形勢,永泰黨組織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愛國游擊戰爭。1948年冬,梧桐游擊隊在梧桐潼關教忠寺成立,40多人-,隊長溫友秀,歸永泰縣委領導。游擊隊公開在潼關與仙游交界的各村莊進行活動,繳獲了中城保公所(即潼關鄉,當時是3個保合成1個保)-支5支及潼關、長和堂、潼關邊界仙游等地地主-、手-、駁殼-、三八-等-支6支。1949年4月,梧桐游擊隊第一次攻打梧桐鎮取得勝利。6月中旬,根據上級指示,溫友秀帶領游擊隊員配合仙游縣古邑游擊隊埋伏枯寨嶺要隘,截擊敗退梧桐企圖取道潼關、古邑的國民黨劉汝民兩個殘…[詳細]
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興國)
  中共蘇區中央局舊址(第一次無線電密碼通訊、紅八軍團指揮部舊址)中共蘇區中央局位于古龍崗鎮古龍崗圩,原址為鄒氏宗祠。1931年6月,中共蘇區中央局遷駐此。7月4日,中共蘇區中央局(后方臺)報務員利用繳獲的收發報機及任弼時從上海帶來的電臺密碼,將國民黨對中央蘇區進行第三次“圍剿”的軍事情報發給福建建寧的紅一方面軍總部及總前委,這是我軍歷史上第一次使用無線電密碼通訊。1934年10月9日,紅八軍團軍團指揮部駐此。軍團長周昆、政治委員黃蘇、政治部主任在此羅榮桓召開會議,宣布將陣地移交,前往于都集結,實行戰略轉移。1999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田莊臺抽水站舊址
  田莊臺抽水站舊址位于盤錦市大洼縣田莊臺鎮一面街東北,大遼河下游西岸,北50米為田莊臺抽水站新址,西200米為二沙公路。 日偽“開拓總局”于1939年在田莊臺鎮修建抽水站(日偽稱揚水場),1942竣工受益,至今已有72年的歷史,廠房長53.2米,寬11.7米,實體鋼筋混凝土塊基框架結構,上部為木衍架磚混結構,主體廠房建筑面積約622平方米,總的占地面積約為10000平方米,總裝130公分口徑臥式離心泵8臺,總容量2800千瓦,提水量25立方米/秒,引水渠長度僅50米,具有引水便利的優點,機房前池直通大遼河,壓力池直接引水總干渠,出水口混凝土護底、護坡,底寬40米。 田莊臺抽水站南…[詳細]
金溪戰役舊址
  金溪戰役舊址:包括黃獅渡(原屬金溪)戰斗、崇嶺阻擊戰、大仙嶺圍殲戰和長源廟阻擊戰舊址。同時還留下了不少動聽的革命歌曲和動人故事。如《蘇區組歌》、《革命歌》、《慰勞紅軍歌》、《婦女翻了身》等膾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和《朱德在后龔》、《周恩來戰地鼓動》、《周建屏打自己“土豪”》等革命故事,當年不論在擴紅支前、反“圍剿”戰役還是在堅持地下革命斗爭中都起了很大作用。1932年6月,蔣介石調兵遣將,對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圍剿”,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又稱中央紅軍)在紅軍總政委周恩來,紅軍總司令兼第一方面軍總指揮朱德、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等人率領下,抓住國民革命軍大舉進攻之前的時機,一方面在根據地內消…[詳細]
泉上土堡戰斗延祥阻擊戰指揮部舊址
  泉上土堡戰斗延祥阻擊戰指揮部舊址位于寧化縣泉上鎮延祥村孔坑9號。泉上土堡位于泉上羅里,扼寧、清、歸三縣要沖,是贛東南經寧化通往閩中腹地和閩西通往閩北的必經之地,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33年7月初,紅軍東方軍入閩時,泉上土堡內土堡龜縮國民黨軍第52師307團及寧化等縣地方-武裝1200余人,及當地住戶120多戶人家,不僅威脅附近根據地的安全,也是紅軍東方軍東向出擊的極大障礙。紅軍東方軍根據敵我雙方態勢,決定采取“圍點打援”戰術,先消滅泉上土堡及增援國民黨軍,繼而達到徹底消滅國民黨軍第52師盧興邦部的目的。在兵力部署上,由紅5師負責主攻泉上土堡,紅4師和獨立第7師負責打援。7月7日,紅5師15團首…[詳細]
金崗庫村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
  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時代:1937年地址:五臺縣五臺山金崗庫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位于山西省五臺縣金崗庫村,成立于2003年11月7日,是在軍區司令部舊址的基礎上修建的。舊址院落坐西向東,緊靠山根,位置險要。整個建筑分里外兩院,大小相仿。紀念館現有陳列室二十一間,展廳四個。具有北方明清時期建筑風格。布展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鐵血長城》晉察冀軍區司令部抗戰史跡展。以抗日戰爭的發生和發展為主線,展出圖片142幅,生動再現了晉察冀根據地軍民舍身忘死,不屈斗爭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氣概。《千秋風流一元戎》聶帥生平展。共展出圖片90幅,實物14件,詳盡地闡述了聶帥光輝的一生。1937年10月下旬,八路軍總…[詳細]
延浚汲淇抗日辦事處舊址
  延浚汲淇抗日辦事處舊址,又稱四縣邊抗日辦事處舊址,位于延津縣馬莊鄉原屯村,北臨村委會和原氏宗祠。現存院落四座,主要有工委舊址、武裝部舊址等。四縣邊行政抗日辦事處成立于1943年10月12日,由中共冀魯豫四地委、專署在馬莊鄉原屯村建立,1945年底撤銷。辦事處曾在建立基層政權、壯大抗日力量、發展地方武裝以及組建地下交通線、保障人員過往、物資流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獨特作用。一、歷史背景1943年,隨著抗日戰爭的不斷深入和戰場的進一步擴大,日本侵略者從物力、財力、兵力出現嚴重供應不足,戰敗已成定局。為保障供應,挽回敗局,日本侵略者在平漢鐵路兩側增派重兵,在偽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堂v亚洲国产ⅴ第一次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三区 | 亚洲A级情欲片在线观看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 | 香蕉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aⅴ专区 久久综合香蕉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