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舊址篇

謙祥益綢緞莊舊址
  謙祥益的歷史要追溯到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的第五十五代孟子倫支,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直隸棗強遷入山東章丘舊軍鎮。孟子倫兄弟初遷舊軍鎮,也不過-初定之家,孟家在此傳了七代,至六十一代孟宏謙時,已發展成能以耕讀付二弟,寇至則以約眾戒守,差賦則典質與之的一般耕讀之家。清康熙年間,至孟宏謙之子孟聞助時,孟家不但在財富上有所積累,在科舉上也較有收獲,孟家開始發跡,發跡后大量購置土地并大力經商(孟家經商的確切時間因無文字記載而無從考證,據傳孟家從明朝就開始經商)。當時,章丘及鄰縣盛產一種土布,名曰寨子布,孟家開始在舊軍鎮開設鴻記布莊收購寨子布到周村及濟南等地出售。世代相傳…[詳細]
紅二十八軍軍部舊址
  紅二十八軍軍部舊址——青蓮青蓮位于鐵鋪鄉境內雞籠山中的一個山凹里,是紅二十八軍軍部舊址。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在光山縣花山寨召開會議,決定紅二十五軍實行戰略轉移,并決定紅二十軍走后,由尚在皖西的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書記高敬亭領導鄂豫皖根據地的斗爭,留下一部分武裝重建紅二十八軍。紅二十五軍于11月16日從何家沖出發后,留下方永樂負責尋找高敬亭傳達省委花山寨會議精神。方永樂、徐基成率領羅山獨立團于1935年2月1日在皖西與高敬亭會合,向高敬亭傳達了省委的指示。2月3日夜,高敬亭在太湖縣涼亭坳主持召開會議,將羅山獨立團和紅二一八團合編重建紅二十八軍。紅二十八軍軍舊址現存房屋16間,…[詳細]
英美領事館舊址
  英美領事館舊址中日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沿海港口的侵略和內地路礦的掠奪,不斷擴大勢力范圍,妄圖瓜分中國。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9月,清政府在帝國主義的逼迫下簽訂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條約》。第二年9月5日,依據《辛丑條約》第11款的規定,中英簽訂《續議通商行船條約》,規定英國得保“利益均沾”之權。附件中有一《續議內港行輪修改章程》,內容為給予英國輪船內河行駛的各項便利。1903年8月,中美又簽訂了《航行通商續約》,同意將盛京之奉天府(今沈陽)及安東縣(今丹東市)由中國自行開埠通商;同年10月8日,中日簽訂《通商行船續約》,同盛京省之奉天府及大東溝(今東港市)兩處開埠通商。從此,英、美…[詳細]
抗日游擊隊成立地舊址九使府
  抗日游擊隊成立地舊址九使府位于連江縣長龍鎮下洋村。1941年4月19日,連江首次淪陷后,中共連江(臨時)縣委遵照省委的指示組建地抗日游擊隊。中共下洋支部書記梁仁欽向黨員和抗日骨干下達的暗號為“把‘碗’和‘筷子’隨身帶著”。所謂“碗”即土制的-、手-,“筷子”即-支。4月20日清晨,120多名游擊健兒手持大刀、梭標(只有少數隊員有-支),列隊下洋村下宮里“九使府”前,正式宣告成立“下洋抗日游擊隊”,由梁仁欽任隊長,隊副陳位郁。游擊隊與國民黨下洋鄉鄉長陳乃敏合作抗日,由他把-4支交給游擊隊,同時從國民黨75師散兵中繳獲一挺機-、-26支、-380多發、手-24枚。游擊隊活動于長龍、下洋、浦口一帶,…[詳細]
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
  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陳列館,位于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現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北京市-物館和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紅色旅游的好去處。1939年10月,蕭克將軍領導的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進駐馬欄村,司令部設在村中一四合院內,成為冀熱察挺進軍的指揮中心,現在村中尚存各團團部、醫院、-械所,彈藥庫等遺址。1997年,村里將四合院整修,北房恢復當年司令部舊貌、桌、椅、文件柜等均按原樣陳列,東、西、南房開辟為展室,以圖片、繪畫、文字解說和數百件實物為內容,展現當年挺進軍的戰斗歷程。在司令部舊址東北側另建錄像室,可容100多人同時觀看有關平西抗日斗爭的錄像片。\陳列館分為四個展室。第…[詳細]
中共中央東北局機關舊址
  中共中央東北局機關舊址,位于梅河口市海龍鎮勝利街。目前舊址保存情況為僅剩老舊房屋三四間,為居民住宅區。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共中央為保衛人民抗戰的勝利果實,壯大革命力量,改變了戰略方針,從各解放區抽調主力部隊和干部到東北地區,任命陳云、彭真為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領導中共中央東北局,1945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正式成立,簡稱東北局。隨著形勢的變化,國民黨部隊步步緊逼沈陽,中共中央東北局幾經輾轉遷往海龍,在這里不僅建立了鞏固的根據地,同時建立了吉遼省委和吉遼軍區。1946年中共中央東北局分兩批經撫順遷往梅河口鎮(現梅河口市)和海龍鎮。1月21日東北局組織部長林楓帶領東北局機關組織部、宣傳部…[詳細]
紫臺庵戰斗舊址
  紫臺庵戰斗舊址位于閩侯縣青口鎮農光村。解放前,紫臺庵處于滬嶼鎮(現青口鎮一帶)管轄區域內。滬嶼鎮位于閩侯七里中心,人口眾多,街道店鋪林立,較為繁華。七里一帶地主豪紳多數居住該鎮,民團和一個排的保安隊駐在鎮南端的紫臺庵內。1936年1月的一個夜晚,閩中游擊隊第1支隊副隊長吳德標率領60多名游擊隊員急速包圍了紫臺庵。庵內民團和保安隊在睡夢中驚醒,急忙架起機-向游擊隊猛烈掃射。吳德標當機立斷,立即把主力隊伍分成兩個小分隊,第1小分隊作掩護,第2小分隊為主攻。在敵人的火力被第1個小分隊壓住的一剎那,第2小分隊迅速匍匐到紫臺庵墻角下,把兩架竹梯靠在敵樓窗口下,兩個隊員迅猛登上竹梯,從窗口投入集8枚為一束…[詳細]
車田起義舊址
  車田起義舊址位于龍川縣車田鎮車田中心小學。1948年冬,在川北堅持斗爭的同志,根據九連地委指示,分析了川北斗爭形勢,決定采取政治攻勢,策動“車田起義”,重點攻破-堡壘。川北工委書記駱仰文一度被敵人威脅自首,但有決心改正的原飛虎隊指導員鄧鎮邦,利用他做好車田策反工作,將功補過;同時派共產黨員謝子陶、彭萬欽協助鄧鎮邦做好車田鄉頗有影響的進步人士鄧渠青的工作,并通過他們策動當地有關人員起義。1949年2月,國民黨車田鄉軍政人員迫于形勢,接受我黨提出的起義計劃。我黨派彭萬欽直接參與,成立車田鄉革命委員會,成員由鄧鎮邦、鄧渠青、彭銓標、鄧洪恩、陳德中及鄧洪源等六人組成。革命委員會在車田第一中心小學舉行秘…[詳細]
武夷山中共福建省委舊址
  中共福建省委于1938年6月在武夷山市坑口的村頭村正式成立。村頭村,離市區34公里,北出窠竹關與江西省上饒縣交界,西北過溫嶺關與江西省鉛山縣毗鄰,歷史上是軍事要地。1938年2月,閩北紅軍游擊隊開赴皖南前線抗日,原閩贛省委奉命改為閩浙贛特委,就地堅持斗爭。6月,中共中央東南分局指示,以閩浙贛特委為主,加上閩東特委、閩中黨組織,合并成立中共福建省委。8月,中共福建省委在村頭村正式成立,書記曾鏡冰,組織部長范式人,宣傳部長王助,軍事部長左豐美,民運部長汪林興,職工部長俞雅鹿,青年部長王文波。由此,這一帶成了福建抗日運動領導的核心地區,被譽為“紅色都城”。福建省委在村頭村開展的重大活動有:1939年…[詳細]
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六路軍組建地舊址
  遼寧民眾自衛軍第十六路軍組建地舊址,位于通化縣東來鄉政府駐地河南村。九一八事變后,淪為日本殖民地的東北,--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幫助、推動下,東北各地紛紛組建起以東北軍部分愛國官兵為主體、各階層群眾廣泛參加的抗日義勇軍、救國軍、自衛軍等抗日武裝,揭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序幕。在通化地區,為唐聚伍領導的遼寧民眾自衛軍。1932年4月22日,原遼寧陸軍步兵第二團團副孫秀巖,在通化縣率先舉起愛國抗日旗幟,他帶領張玉琛、姜百奎等人來到通化縣二區東來村,聯絡了費德海、王明正率領的大刀會,將大刀會與東來村自衛團匯合在一起,組建起抗日隊伍。隨后,經過宣傳發動,使六道溝公…[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级全黄大片在线观看播放 | 日本三级a欧美三级香港三级 | 午夜在线看嘿嘿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 私人尤物在线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