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澗位于廬山西麓、素稱廬山西大門。因天池山、鐵船鋒對峙如門,內有瀑布垂落而得名。景區面積六百公頃、景觀百余處。集“雄、險、奇、特、秀”于一體,是一座地質變化、生物進化、自然造化、歷史文化的綜合大觀園,有“匡廬絕勝”、“山水絕勝”之美譽。古譽廬山第一景。山因人重,景借名傳。早在1600年前,這里就游蹤不絕。東晉隆安4年,名僧慧遠在此筑“龍泉精舍”,率儒、釋、道、18高賢常游于此,傳經布道,使之成為凈士宗的發源地。其寫下的《游石門詩并序》,開了我國山水游記的先河。此后李白、白居易、謝靈運、徐霞客等歷代數以百計的文人墨客都為之相涉,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歌賦與摩崖石刻,文化底蘊深邃豐厚。千年景…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