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廟宇篇

織金財神廟
  財神廟在黔中腹地織金縣城中聳立著一座巍峨壯觀、氣宇恢宏的古代建筑——省級重點文物——財神廟。財神廟始建于明末清初,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為木結構建筑,三十八脊、四重檐懸山頂式,成寶塔狀,十八個翼角底下分別系著18個銅鈴,微風徐來,叮當作響,廟宇共為四層,底層通面闊16.76米,通進深12.15米,并排五間。二三四層按比例逐漸縮小,均由脊梁正中伸出,成為寶塔形。檔山邊有脊檐,由側觀之,形成三個壘砌的“人”字形。每個翼下有各式各樣的獸形木雕撐拱。所有門窗均為精心鏤空雕或浮雕的各類圖案或花紋。1992年省文化廳文物處撥專款已修葺一新,使這個古代建筑中的瑰寶重放異彩。財神廟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歷史價值…[詳細]
廣州城隍廟
  供奉著劉䶮、海瑞、楊椒山,位于主殿的漆壁畫值得一看,廣府廟會也在這里舉辦。廣州城隍廟又叫都城隍廟,就在南越王宮博物館旁邊,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時期嶺南最大的城隍廟,現在看到的是清代重建的部分,只拆剩了大殿和拜亭,是廣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最近幾年才對市民免費開放。城隍廟的大殿中,拜謁的是三位城隍爺,分別是南漢國建立者劉䶮以及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楊繼盛,保佑一方平安。主殿中掛有一幅面積達240多平方米的漆壁畫《開天辟地·神仙卷》,畫中共繪了132位神仙,包括盤古、女媧、觀音、玉皇大帝、四海龍王等,非常罕見,一定不要錯過。另外,每年元宵節期間舉辦的廣府廟會…[詳細]
福州玄帝廟
  明朝永樂帝朱棣,于永樂十年(1412年)下了一道圣旨,張貼黃榜,昭示天下興建玄帝廟。于是福州官府便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在屏山鎮海樓上奉祀玄帝。玄帝又稱玄武帝、真武帝,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屬于“水”,所以民間又稱為“水帝”,位于城北。而屏山正是福州城中軸線的正北,以與城南的火帝廟(可惜已被折毀)遙相呼應,帶有希望福州城免受水火之災患的良好祝愿。隨后,福州鎮守崔安,在西湖畔建“玄帝行宮”,并在玄帝殿左右配祀三國歷史人物劉備、關羽、張飛與五顯帝。明萬歷間,又在鼓樓之右建崇真君祠,內祀玄帝。同時,在今倉山望北臺(俗稱黃柏臺)上建有一座規模壯觀的玄帝廟。今除尚保存較好的殿堂外,還有一塊刻…[詳細]
卡納克神廟
  卡納克神廟(Karnak Temple Complex)是底比斯(Thebes)最為古老的廟宇,經很長時間陸續建造起來,由磚墻隔成三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保存得最完好,也是面積最大的一部分,占地約有30公頃,也是獻給太陽神阿蒙的(Amon Temple in Karnak);左側的是獻給Montu神的,占地2.5公頃;另一個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Mut女神,現在尚未發掘。在卡納克神廟的周圍有孔斯神廟和其他小神廟,每個宗教季節儀式從卡納克神廟開始,到盧克索神廟結束。二者之間有一條一公里長的石板大道,兩側密排著圣羊像,路面夾雜著一些包著金箔或銀箔的石板,閃閃發光。卡納克神殿因為其浩大的規模…[詳細]
增福廟
  沿泰山中天門拾級而上不遠,便見北朝南的增福廟。該廟規模雖不闊大,但因內祀福祿壽禧之神、香火甚旺。泰安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零下2.6℃。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境內泰山海拔1545米,具有明顯的高山氣候特征,山頂氣溫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至8℃,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泰安是中國山東省中部一座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游城市。泰安是山東省發展經濟承東啟西的重要城市。5000多年前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公元前200年(西漢初)設泰山郡,公元1136年(金天會十四…[詳細]
順德真武廟
  外村真武廟位于順德桂洲外村二街范圍內,桂洲人又稱之為“大神廟”。中國民間俗稱的北帝,全銜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信仰源于古代對星辰的崇拜。古時將28宿分為四方: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北帝就是鎮護北方之神,主司風雨。中國古代以農業立國,禱雨濟旱是國之大事,故此頗為“魚米之鄉”的順德民間重視和信仰,寄托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大神廟的始建年代已經無法考究,但據現存重修碑記所載,大神廟在明朝正德年間圮毀,神像被人閑置在獅山山麓,無人過問。在萬歷辛巳(1581年)春神誕日的那天,原來的廟址上空突現紅云,祥光普照,恍現龜蛇,依稀是玄武神的身影,村民們紛紛稱奇,圍集議論。…[詳細]
楓涇施王廟
  施王廟,俗稱施王堂,坐落在北大街409號房楓涇重要的道教勝地。施王廟建于明萬歷七年(i57年)。施王其名叫施全,施全歷史上實有其人。宋高宗時任殿前司軍校,民間唱本稱施全是抗金英雄岳飛手下的護國大將軍。岳飛遇害風波亭后,施全曾喬裝打扮潛人相府,行刺秦檜未成,離京回鄉。后朝廷冊封為“定海侯”,掌管金山沿海一帶,為金山及相鄰浙江一帶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和善事。另外一種說法,說他趁秦檜退朝時刺殺他,然未成功,反被秦檜分肢殺害于市中。由于他繼承了岳家軍精忠報國的美德,因而深受百姓愛戴。死后被加封為“靖江王”。楓涇百姓為紀念施全,在明萬歷七年募白銀400兩;在楓涇北柵建造了施王廟。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重…[詳細]
長沙府文廟
  長沙府文廟,在今長沙市西文廟坪一帶,距“百年名校”長郡中學不遠。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吳仲復改筑廟學為州學,王安石欣然作《潭州新學》詩以賀,是為長沙府學之始。明洪武年間,有所擴建,改回長沙府學。天順六年(1462),知府錢趙又建尊經閣(藏書樓)。嘉靖至萬歷間,知府孫存、潘鎰、周標、吳道行等又先后修建欞星門、敬一亭、司祭所和泮池,修復大成殿。天啟三年(1623)知府謝宗澤“捐俸糾工”,“建尊經堂,廣辟水池”,“聳文星閣”。崇禎十六年(1643),張獻忠攻陷長沙,學宮付之一炬。清順治四年(1647),長沙府學得以重建。康熙十三年(1674),吳三桂攻占長沙,將文廟做了馬欄,祭器毀壞,盜…[詳細]
唐家三廟
  唐家三廟(含圣堂廟、文武帝殿、金花廟)位于唐家灣鎮唐家村大同路西北面,由圣堂廟、文武帝殿、金花廟并列組成,故稱“唐家三廟”。它是珠海地區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廟宇建筑,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是研究珠海地方史和民俗史等方面的珍貴實體資料,也是承載唐家灣地區海內外鄉親鄉情鄉思的標志物,并在2010年5月入選了廣東省第六批文物保護名單。唐家三廟坐西北向東南,青磚瓦頂,穿斗抬梁混合結構。總面闊32.72米,總進深29.6米,總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門前有平臺與三廟并長,高出地面約1米,設有矮墻,長13.5米。目前廟貌基本是按同治二年的情況進行恢復的。三廟內共有石碑9塊,其中…[詳細]
佛山孔廟
  佛山孔廟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祖廟路21號祖廟公園內,是清宣統三年(1911)由本地一批尊孔士紳集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筑物佛山孔廟和尊孔活動場所,原包括孔圣殿、會客廳、亭子和花園,占地約2000平方米。修復后的“孔圣殿”為單檐歇山頂,面寬、進深各三間,穿斗式結構,殿內置孔子石刻像,并于東西兩壁增嵌《孔子廟堂碑》拓本刻石。佛山孔廟在祖廟大院內,舊稱尊孔會。是清未宣統三年(1901)本地一批尊孔士紳集資所建,屬小型紀念性建筑物和尊孔活動場所,而并無依照一般文廟之制。原建筑包括孔圣殿、招待室、治事室、小亭以及荷池花園等計置,占地紅2000平方米。現僅孔圣殿一單體建筑保存尚好外,余均蕩然無存。此建筑面積近300…[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免费播放 | 亚洲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 | 亚洲开心六月在线 | 一级中文级字幕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