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摩崖造像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摩崖造像篇

臥佛院摩崖造像
  臥佛院位于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八廟鄉臥佛溝。距安岳縣縣城北40公里,八廟鄉場鎮5公里,地處安岳、安居交界處。臥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經年代始于唐開元十一年(723)以前,大規模造像刻經在唐開元年間,從宋代起逐漸衰退。由盛唐高僧玄應及以后的僧俗共同營造。是集石刻文化與自然生態景觀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旅游區。臥佛院在長約一公里的臥佛溝兩側高約20米的崖壁上,存留著大批刻造于唐代、五代、北宋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經,其造像區長達865米,龕窟142個。有石刻造像1613尊,石刻佛經15窟,碑刻、題記、經幢、異獸圖像等數十處。摩崖造像以佛教禪宗為主,間有密宗造像,題材多達57種。造像中的人物、器物、動物等形象逼真…[詳細]
浪洋寺摩崖造像
  浪洋寺摩崖造像(宣漢縣)浪洋寺摩崖造像位于馬渡鄉石林社區,該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初毀于唐末宋初兵禍,后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79)重建如初,寺名大慈寺,明景泰元年改為豐饒寺,-九年再更名浪洋寺。咸通十二年又經東鄉縣令、閬英縣治所馬渡主薄、石鼓縣押司三人合力籌資擴建,致規模更大。清康熙時再度修繕。 該寺院最終毀于民國火災。目前僅剩一座摩崖造像,摩崖造像面積83.64平方米,存有23龕145尊佛像,是四川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3月,荔枝道考古和申遺專家實地考察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首都博物館、西北大學專家駐扎馬渡對浪洋寺摩崖造像全面考古,共發現6個年號,分別為…[詳細]
梭羅碥摩崖造像
  梭羅碥摩崖造像位于渠縣報恩鄉,開鑿年代為唐代。共計造像四龕,原鑿于一寬7米、高2.4米、面積16.8平方米的獨立巖石上,因地層下陷,導致從第2龕中部斷裂一分為二。1號龕一菩薩二侍者,主尊為觀音,側立善財和龍女。2號龕一佛二侍者二武士,主尊釋迦結跏趺坐于蓮花臺上,兩側各一侍者,龕沿各刻一武士像。3號龕一菩薩二侍者,主尊為六手觀音,坐于金剛座上,六手持仙桃、月亮、太陽、青蛇、寶劍,兩側有侍從。4號龕刻兩菩薩像,削發禿頂,身著袈裟,盤腿席地而坐。梭羅碥摩崖造像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悉,梭羅碥摩崖造像與北方石窟寺形式有很大不同,達州類似造像龕數量非常多,只是規模沒這么大,龕數大多為一至三龕。雖然…[詳細]
冒水村摩崖造像
  仁壽冒水村摩崖造像,是宋代摩崖造像的精品之一。仁壽冒水村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虞丞鄉冒水村三組,這里地處淺丘,四面環山,又叫大佛溝。冒水村摩崖造像鐫刻在一塊大石包上。2013年3月,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仁壽冒水村摩崖造像,因地處大佛溝,又叫大佛溝摩崖造像,有造像6龕共22尊,另有碑記一通,題記一處三則,大部分完整。據仁壽縣文物管理所考證,這些造像鐫鑿于宋淳熙十一年(1184)至清宣統二年(1910)。民國版《仁壽縣志》載,“昆迦寺有兩個石刻大佛。”據查,造像處原有廟宇一座,叫做昆迦寺,因當地人把摩崖造像統稱為大佛,因此該寺也叫大佛廟,曾改作學校用,現已毀。大石包身上,殘留…[詳細]
隆化石佛口摩崖造像
  隆化石佛口摩崖造像位于承德城西北隆化縣藍旗鎮少府村北,開鑿于少府河北岸石壁之上,距河床高10米,在文革時毀壞嚴重,現存面積東西長9米,上下高1.5--1.8米。造像20世紀40年代被侵華日軍用強酸侵蝕,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由于多年來群眾在此開山采石,一些造像多遭破壞。造像為遼金風格。在造像之東側環山處的懸崖之上,有一人跡罕至的凹入石棚,有元代石刻題記5行,現保存4行。造像采用高浮雕手法,共存4組。第一組:3尊三世佛作半浮雕式坐于束腰式須彌座上,面容微笑慈祥,身披通肩大衣,兩手平放在盤坐雙膝之上。三世佛兩側各站立佛1尊,背面雕出千佛壁,第二三組:均在龕內雕出千佛壁,分上下兩層共107尊。第四組:有…[詳細]
彈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
  時代:元至清類型:石窟寺及石刻地區:重慶市開縣批次:第七批彈子石摩崖造像(大佛寺)位于長江邊上,背依山崖,面對長江。現存造像8尊,古建筑五佛殿1座。元代的造像1龕,高13.75米,寬10.45米,深2.55米,龕內造像為一彌勒佛二脅侍弟子。彌勒佛善跏跌座,佛高7.5米,頭上高肉髻刻以螺發,面相方圓,表情莊重。佛像身上內著僧祇支,腰上束帶作花結,外披袒右肩袈裟,下身穿大裙,左手撫膝,右手屈指向上至肩。坐于長方形臺座上,雙腳赤足,踏于地上。佛的左右各雕刻有一身雙手合十的弟子立像。高2.3米。五佛殿為清代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闊五間,寬18.5米,進深兩間,深7.7米。殿內石壁有一龕明永樂19年鑿刻的3…[詳細]
鄭山·劉嘴摩崖造像
  鄭山·劉嘴摩崖造像在鄭山和劉嘴之上,各有幾塊形態各異的大石包,就在這幾塊大石包之上,雕刻著一龕龕精美的唐代佛像,密如蜂房,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大石包造像。1984年,丹棱縣文物工作者在全縣的文物普查中,發現了這兩處規模較大的摩崖造像群,由于鄭山、劉嘴相距不過里許,因此,將這兩處造像統稱為丹棱鄭山——劉嘴摩崖造像。2013年5月,鄭山·劉嘴摩崖造像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鄭山摩崖造像保護范圍:東以第23龕造像外延80米,西以第39龕造像外延20米,南以第37龕造像外延80米,北以第40龕造像外延8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向東、南、北外延20米,向西延外延10米。2.劉嘴摩崖造像保護…[詳細]
中巖寺摩崖造像
  中巖寺摩崖造像中巖寺摩崖造像,位于青神城南9公里處之岷江東岸的中巖。據史載,中巖于唐代開始建寺,中巖寺唐名德禪院,是諾巨那羅漢誓不歸極樂世界,而愿住人間與世人同甘共苦,人們稱他是掌嗣、祿之神。經過北宋、南宋的大規模擴建到明代時,中巖山中寺院眾多,摩巖造像及石刻碑文無數,已成為蜀中一處著名的佛教游覽勝地。歷代建筑的寺院主要有:上巖“垂拱寺”,中巖“景德禪院”,下巖“慈姥廟”等。此外,江邊有“水月樓”、山中有古塔、“東坡讀書樓”、石窟造像,以及眾多的碑刻楹聯題字等等。民間曾流傳有“先游中巖,后朝峨眉”的說法。中巖寺摩崖造像共48龕2492尊,以唐代造像居多,造型簡樸而又生動,線條流暢。宋代詩人范成…[詳細]
黃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
  黃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鄰水縣)位于鄰水縣龍橋鄉黃陵村黃陵山南崖和東崖約500平方米的崖巖壁上,共計摩崖造像3龕,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建造于宋代,延續于明清。摩崖造像3龕,造像42尊,開鑿于宋代。正視,作金剛座。左右各2尊弟子、菩薩像,服飾已完全漢化,無佛教造像裝飾特色。造像比例適中,線條流暢,保存完整。摩崖石刻題記7幅,巖墓4座,是和尚火葬墓從墓葬雕刻風格特征看,3座崖墓均系宋代遺物。均分布在黃陵寺山東崖石壁上。據縣志記載:“黃陵寺系宋淳熙年間建造,在治南五十里,懸巖佛像甚多,高者長丈余,鏤刻俱極端嚴。”可見黃陵寺石刻造像應是宋代雕塑無疑。從碑記也可證實這一點。據調查,黃陵寺原有三…[詳細]
菩薩巖摩崖造像
  菩薩巖摩崖造像年代:唐 類別:石窟寺及石刻 公布時間:2012年8月15日地址:安居區東禪鎮黃桷埡村簡介:菩薩巖石刻及摩崖造像位于東禪鎮,現有龕窟通編為19號,共有造像80余尊,題記3通,-2龕,鑿刻于東西長100米,高30米的崖壁上。其中4號龕開鑿于唐光化二年(899),有造像16尊,為二佛二菩薩二弟子二力士八供養人,面南;二主尊后有桃形頭光,螺髻,體態豐滿,雙耳垂肩,面容慈祥,身著通肩袈裟,衣紋厚重,結跏趺坐于蓮臺。菩薩頭后有桃形頭光,頭戴高寶冠,披巾順肩敷搭,脖上戴項圈,上身斜披絡腋,腰系扎帛、帛下為著地長裙,外有披帛,胸前飾垂珠瓔珞,一手下垂提襟,另一手持扶塵,赤足立于仰蓮座上;弟子…[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青青 |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蜜桃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色天堂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国产热视频 |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