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橋梁篇

渥橋
  渥橋坐落于新加坡的克拉碼頭,李德橋的上游方向,橫跨新加坡河,為一座橙黃色的人行天橋,連接河谷路(River Valley Road)和雜志路(Magazine Road),于1886年建成,代替了之前的一個叫做ABC的人行橋,名字源于新加坡第一位由英國直接委任的總督喬治渥特。渥橋為鋼桁架橋,也被人們稱之為“棕櫚酒橋(Toddy Bridge)”,因為在附近有很多家出售棕櫚酒的小店。通過渥橋,就可以看到新加坡最古老的建造于1876年的中國寺廟——陳氏宗祠,已被列為國家歷史文物。渥橋比較窄也比較短,因為新加坡河在這里已經很窄了,窄的不能通航。Ord Bridge 必去理由:新加坡最窄的橋…[詳細]
油車港長生橋
  油車港長生橋位于嘉興市秀洲區油車港鎮澄溪村澄溪大街31號南面。據橋額小字可知此橋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南北橫跨澄溪港,北側為澄溪大街、南側為港南大街,系三孔墩式石板橋,全長約22米,寬2.97米,橋面由5塊石板并列組成,河中兩個橋墩為石塊砌筑,單板最大跨度6.43米。橋底距水面高度2.4米。橋面兩側設有石欄板,上有方形望柱,南北落坡略呈喇叭狀,各設石階7級。東西原有五字橋額、現被水泥抹封,額旁鐫刻小字“乾隆五十五年”,無橋聯。橋身局部刻有云雷、卷蓮等紋飾。此橋形制規整,做工考究,其用墩架設石板橋的工藝在嘉興較為少見,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2009年公布為嘉興市級文物保護單…[詳細]
秋涇橋
  秋涇橋位于嘉興市南湖區解放街道航明社區閘前街東端,原名迎春橋,始建年份不詳,據康熙《秀水縣志》載,明崇禎初重建,現橋額旁鐫有“嘉慶十一年”、“里人重修”字樣,可知現橋為清嘉慶十一年(1806)重修。系單孔有欄石拱橋,東西橫跨秋涇河。橋全長58.65米,橋面寬4.85米,拱跨15.6米,矢高6米。拱圈石分節砌筑,金剛墻錯縫順砌。橋欄尚存獅子望柱2個,方型望柱5個,東、西側落坡分別有石階39級和35級。南北橋額為“秋涇橋”,頂盤石中央刻有水渦紋,橋楹聯風化嚴重,難以辨識。秋涇橋歷史悠久、規模較大、造型美觀,是市區僅存的少量石拱橋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1981年公布為嘉興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得春橋
  得春橋位于南旗桿東起端,跨東、西兩圩,初建無考。明天順中,里人何蕃、周信重建,成化中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項祥甫等募資重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里人王銓、王廷錦、凌學濂、陸廷聘等募資又重建。1964年移建得春橋為公園橋,為鋼筋水泥橋。1999年為協調古鎮風貌,政府出資重建,改水泥平橋為石板踏步橋,中間五塊橋面是從原三元橋移過來的,橋寬2.9米,長7.4米,橋兩側字跡保持原樣,西側為“三元橋”,東側為“里人重建三元橋道光乙亥”。相對于入鎮口的“三元橋”,此橋又稱“小三元橋”。得春橋從建橋至今約有六百年時間,先后七次重建。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列為新發現文物,予以保護。…[詳細]
海口瓊州大橋
  瓊州大橋是海南省委、省政府利用國債建設的國家重點項目,也是省委、省政府為發展瓊北地區經濟而采取的重大措施之一,大橋計劃總投資近2億元。該橋位于瓊山市和海口市之間,全長1396.98米。瓊州大橋橫跨南渡江,橋梁主跨采用五孔鋼管混凝土拱結構,橋梁寬23米。瓊州大橋按城市橋梁標準建設,雙向四車道15米,兩側非機動車道各1.5米,人行道各1米,綠化帶各1米。瓊州大橋是連接海口市中心和新市區的重要樞紐,是海口至文昌高速公路海口連接的關鍵工程。景區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國興大道東延線上乘車線路:在海口市內乘8、12、27、33、43、51、52、67、68、旅游4、5線至“海南廣場”站下方位:位于瓊山市…[詳細]
獨流木橋
  運河上唯一老木橋:獨流木橋這座橋位于靜海區獨流鎮興業大街,是運河上唯一一座老木橋。這里的老居民說,幾十年前的南運河是一條很寬的河流,河面上每天都有船只來來往往,獨流鎮也因此變得熱鬧。這座橋建于民國時期,長31.8米,寬5米,為木質結構。橋兩側有19根護欄,材質均為黃花松。橋面鋪有瀝青路面,下面有5個橋墩。由于年代久遠,風雨腐蝕,木質已見腐朽。護欄原來涂有綠色油漆,近期對其進行了修復。老橋無法再承載過多車輛,目前已經禁止通行,只能看見稀疏的路人步行走過。市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獨流木橋屬京杭大運河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本市現存鄉土建筑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它已被列入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師徒橋
  介 紹 :  坐落在泗溪鎮上有兩座虹橋式木拱橋,人稱“姐妹橋”,又稱“師徒橋”。  東溪橋,始建于明隆慶年間,遠遠望去,紅墻青瓦,與四周的民宅相比格外顯眼,橋兩側自欄桿扶手以下全部鱗疊釘上薄木板擋雨。離它不遠處的另一座叫“北澗橋”,建于清康熙年間。橋上覆廊屋,中部屋脊被處理成重檐,使外觀更加美觀。 交 通 : 泰順到泗溪16:30之前,30分鐘一趟車,票價10元,1.5小時車程。從溫州到泗溪可在牛山北路52號客運中心有發往泰順的長途班車,在下蓮頭下車,轉乘小巴前往,票價2元。浙江溫州市…[詳細]
廣嗣橋
  廣嗣橋位于城區小東門外蓮墩浜上,又名退戌戊橋。始建于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邑人薛苞九獨力捐修。民國初,橋面傾圮,1919年邑人錢宗瀚等募資修繕。1988年曾大修。今橋系單孔拱橋,南北走向,花崗石筑成,拱圈用縱聯分節并列式砌置法。矢高6.3米,中寬4.2米,頂面縱2.3米、橫3.3米,南坡長10.4米,北坡長12.2米,全長25.6米。拱枕石上鐫“廣嗣橋”三字。東西明柱上各鐫楹聯一副,東為“百尺長虹橫雪浪,半輪皎月鎖寒煙”,西為“西挹吳山朝氣爽,東延滄海暮瀾回”。北堍及南堍金剛墻上分別嵌砌乾隆間重修廣嗣橋記碑一通及民國間修橋碑記一通。于1982年11月公布為常熟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礐石大橋
  汕頭礐石大橋位于汕頭市區西部,是繼海灣大橋后又一座連接汕頭市南北城區的大型橋梁。大橋為鋼筋混凝土斜拉橋,全長3500米,比海灣大橋長1000米,橋寬30米,雙向6車道,主橋兩側設觀光人行道,主跨通航凈高38米,比海灣大橋低l米。南起國道324廣汕公路,跨越汕頭海港,北與國道206線聯接,是繼汕頭市市區東部建成的海灣大橋后動工興建的第二座特大型跨海大橋,總概算人民幣12.5億,大橋正橋全長2865米,全橋包括互通立交,引橋匝道、引道總延長米為5976米。全橋六車道,兩側加設人行觀光道,橋面總寬30.5米。主塔塔身高148米,主橋主跨518米,通航凈高38米,可通航2萬噸級船舶。礐石大橋于1995…[詳細]
龍眼古橋
  龍眼古橋當地俗稱“石橋頭”。位于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街道龍眼村,跨石橋頭涌,連接龍渚街與石橋街。始建年代不詳,清咸豐版《順德縣志》記載“曰:古橋,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修,相傳以此為安,然訪冊無據”。橋東南西北走向,雙孔石梁橋。長21.3米,寬2.4米。中間以紅砂巖、花崗巖石塊砌成橋墩,雙向均置花崗巖分水尖。兩側橋墩為紅砂巖石質。橋面以中間橋墩為中心,向兩岸斜伸。橋面各由五條石組成。橋東邊設6級麻石階,橋西邊設8級麻石階。橋兩頭均有石碑記載有關此橋的“通鄉公禁”。此處曾是龍眼通往大良的主要通道,具有很好的歷史與藝術價值。 2009年7月,龍眼古橋被列入第四批順德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开心激情在线 |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看 |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