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塔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塔篇

塔里木景區
  塔里木景區位于鞏留縣東南山區,距縣城68公里,屬國家級森林公園,2007年榮膺國家3A級景區。這里草原廣闊,森林豐茂,空氣清新,云霧繚繞,森林與草原交織,深峽與闊谷錯落,雪山與藍天相伴,白云與綠色共融,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西域風光--塞外江南的縮影。主要有林海松濤、云杉夕照、八仙樹、情侶松、牛郎織女亭、銀線瀑、天鵝湖等景觀。塔里木景區旅游接待設施完善。別墅建筑獨特,氈房錯落有致,與自然環境和諧照應,是休閑避暑觀光的旅游勝地。塔里木景區建有接待設施5000平方米,集客房、餐飲、會議、娛樂、購物于一體,具有一流的旅游接待和服務設施,F有豪華別墅3棟、木屋別墅6棟、哈薩克氈房10余頂、標準間60余…[詳細]
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東南部,原名金剛座舍利寶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間,高約16米,塔身均以琉璃磚砌成,塔身下層是用三種文字刻寫的金剛經-,上層則為數以千計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瓏秀麗是一座磚石結構的-教塔,和首都北京大真覺寺五塔相比,也毫不遜色。塔后嵌有三副石刻畫,分別為“須紗山分布圖”、“六道輪回圖”、蒙語“天文圖”。塔座是一個長方形高臺,上有五個方形小塔,塔為磚石結構,塔身下半部鑲嵌著蒙、藏、梵三種文字書寫的金剛--;塔身上半部為千佛龕,千佛龕中有1119個鎏金小佛像。塔身南面正中開券門,門上方有滿、漢、藏三種文字所寫的塔名匾額。五塔寺“金…[詳細]
萬緣寶塔
  萬緣寶塔,位于南通市海安縣城東鎮圓通寺西側,為當代所修佛塔。塔于2011年4月17日奠基,塔名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題寫,供奉有香港西方寺所贈佛祖舍利子一顆。2014年10月26日,圓通寺萬緣寶塔落成開光暨佛祖舍利入塔供奉祈福法會隆重舉行。萬緣寶塔的建成,改寫海安有寺無塔的歷史。寶塔高77.6米,分為11層(實為九級),是蘇中蘇北地區建筑高度最高的寶塔。萬緣寶塔用3公斤黃金打造的塔頂,為國內佛塔之最。萬緣寶塔所供奉的佛祖舍利,是香港回歸時中國佛教協會贈與的三枚舍利之一,回贈給大陸寺廟體現了大陸和香港的同根同源,這也是江蘇第三枚、南通唯一一枚佛祖舍利。圓通寺建設于明萬歷年間,毀于“文革”。2…[詳細]
花塔生態民俗景區
  花塔生態民俗景區位于大同市靈丘縣獨峪鄉,是大同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0米,四面環山,河水繞村。這里春秋兩季鳥語花香,山青水秀,氣候宜人,無霜期長,氣候適中,適宜多種植物生長,山上花草樹木100余種![詳細]
寨圪塔康養景區
  浮山縣寨圪塔康養景區,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浮山縣東部寨圪塔鄉,屬太岳山巒余脈,年平均氣溫20.3℃,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60天以上,境內森林覆蓋率達66%,是“山西省環境優美鄉鎮”。寨圪塔康養景區是該縣融合生態自然風景、朱德總司令路居山交舊址、龍渠河河道綜合治理、寨圪塔供銷社“扁擔精神”,精心打造的集“紅色文化研學教育”、“自然生態休閑游玩”、“文物古跡觀賞瀏覽”、“農食文旅醫藥康養”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景區包含革命遺址展示區、濱水游玩和農莊體驗區、扁擔精神展示區、醫藥康養民宿區等四部分,為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務需求。游客在享受休閑游玩康養的同時,還能夠接受優秀革命傳統文化教育,了解中醫藥健康養生…[詳細]
白塔寺(妙應寺)
  妙應寺白塔位于阜城門內大街路北的妙應寺內。因寺內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故俗稱“白塔寺”,是我國重點保護文物。該寺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初名大圣壽萬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稱妙應寺。因寺內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俗稱白塔寺,F寺內的建筑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700余年。妙應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標志,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兩國人民的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寺由四層殿堂和塔院組成。院中間聳立著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剎3部分組成。臺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詳細]
東寺塔和“孔雀膽”
  城南雙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边@是明初史謹描寫昆明景色的兩句詩。這“城高雙塔”,即指昆明的東寺塔和西寺塔。西寺塔今在東寺街南段西側的部隊營房中,塔旁原有慧光寺,俗稱西寺,早毀。西寺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式空心磚塔,計13層,高約30米,塔磚間有梵文,每層四方券洞中刻佛像一座。東寺塔今在書林街,云南人民出版社旁。其開關與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兩塔一西一東,遙遙相對,在現代化建筑的襯托下,更顯得古樸蒼勁。二塔的建造年代,無確切記載,據《景泰云南圖經》載:“雙白塔,在城之南。……相對而立,蒙氏嵯巔所造。”《南詔野史》也說:東寺塔高約40米;西寺塔,高約28米,大匠尉遲恭韜造。這蒙氏嵯巔與…[詳細]
霍山文峰塔
  文峰塔又名南塔,位于霍山縣城東南約一公里,是霍山縣境內僅有的一座古塔。塔身矗立在幽芳河畔,螺螄臺的阜頂上,是該地帶的最高點。四周空曠,視野開闊,極目環眺,方園勝景,盡收眼底,誠然一塔巍巍,遠襯山城之秀。昔曾有記勝詩句云::“青溪曲曲抱螺臺,白塔紅橋畫障開;南去漸知龍井逼,活云飛出石門來”。(龍井、石門均地名)據光緒《霍山縣志》記載:“螺螄臺上有舊塔,后邑令某泥形家言毀之。道光二年知縣朱士達重建。”何以名“文峰”?《文峰塔記》介紹云:“因學宮與書院名之也”。故不同于一般佛塔,而是“人杰原于地靈,欲啟人文,宜培地脈”,實為“風水攸關,表鎮山城市”之塔。嵌在塔基層的碑刻銘文曰:“浮圖七級,拔地凌云;…[詳細]
白塔風景區
  位于南充市東高坪區鶴鳴山頭的白塔,雄踞嘉陵江岸,高聳入云,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四川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座落在白塔周圍的白塔公園,地勢開闊,風景幽奇,是市郊一顆璀燦明珠,旅游勝地。白塔晨鐘,為南充八大景之一。聲名遠播,古人曾留下不少膾炙人口,廣為傳頌的詩篇。白塔、白塔晨鐘、白塔公園,這三位一體的鶴鳴山,已成為南充乃至川東北的著名風景區。從南充北郊的火車客站到江東鶴鳴山的白塔公園。有專門的旅游車穿城而過,不斷地將游人迎來送往。于是,這白塔、白塔公園、白塔晨鐘無意中為古老而又年輕的南充增了光,添了彩![詳細]
興隆塔
  興隆塔,位于兗州城內東北隅今博物館院內,因該地原有古剎興隆寺而得名,寺久已毀圯而塔巋然獨存。塔高54米,十三層,為八角樓閣式磚塔。沿著塔內梯級可以攀登到第七層的平臺上,撫石欄遠眺,兗城風物盡收眼底。興隆塔之始建在隋代開皇(589--600)年間,此后各代都曾有過修葺,現塔內尚有北宋及清代重修的碑記數塊。塔的造型端莊挺拔,直插云天,下部厚重,七層以上驟然縮小,如一小塔置于大塔之上,這種形式為國內所僅見。興隆塔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筑結構其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空芯磚塔,底基周長48米,高54米,二層外部設平座,二、四、六、七層盲窗修飾,通體區分兩截,上下疊加,呈母子相托狀。下七層粗大深厚,內設臺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香蕉本道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日韩亚洲欧美伊人久久 | 色欧美4477福利网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V乱 |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