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太平天國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太平天國篇

太平天國臺門
  太平天國臺門座北朝南,臺門里的房子建于明代,古樸、大方。現部分為居民私房、部分為公房、部分為臨海博物館“云古齋”。房子原為王介眉所有,在清道光六年(1826年)和十三年(1833年)的時候,分別賣給了林、陳二姓。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從金華出發,分兵兩路--州。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一日,李世賢率軍進入臨海,就在這里的陳家設立了總部,民國·陳懋森《臨海縣志稿》稱:“館蓉塘巷陳氏宅”。同治元年(1862年),李世賢奉命回援天京,到四月份,全線撤-州,在臺州歷時七個月。太平天國臺門為太平軍所建,系八字門形式,造型簡樸大方。臺門內的明代所建民房占地面積約四百五十平…[詳細]
太平天國-軍械所遺址
  太平天國-軍械所遺址  位于中街路馬大鹿巷12號,1982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太平天-械所遺址本為邱氏宅第慎修堂,建于明代。清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進入蘇州前,宅主攜眷離城避亂。戰后返回,見廳堂庭院中有煤、鐵、炮、炮彈之類,顯然做過軍械修造工場,民間亦相傳為太平天-械所。同治年間,邱氏曾重修住宅。本世紀60年代初期,從庭院地下發現并出土了石炮彈、圓形鐵地雷、鋸斷的鐵炮、太平軍-之類兵器 ,估計為當初重修宅第時就地掩埋的。  全宅占地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路四進。中路依次門廳、轎廳、大廳和樓廳。大廳面闊三間計17.55米,進深13.7米,東、西、…[詳細]
羅廊巷太平天國建筑及壁畫
  羅廊巷太平天國建筑及壁畫在南京羅廊巷17號,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筑在太平天國東王府遺址范圍內,原有平房三進,現存第二進面闊三間,大梁和月梁上都有刻花,南西北三面墻壁上有繪畫。羅廊巷太平天國壁畫于1955年10月被發現,南京市建鄴區侯家橋派出所一名戶籍員調查戶口時注意到羅廊巷17號正廳右側的墻壁上石灰剝落之處隱約有朱紅斑點,因為他和居民們都參觀過相距很近的堂子街壁畫,他們就聯想到此處是否也有被涂蓋的太平天國壁畫呢?大家很興奮地把表層石灰剝去一小塊,露出了有葉狀的圖案,一共發現了9幅壁畫,長寬均在二米以上,題材內容為花卉鳥獸,畫面自然損毀嚴重,藝術水平較高,雅俗共賞。其中可辨的《三狗打斗圖》、…[詳細]
太平天國壁畫
  太平天國壁畫繪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曹姓人的一個支祠內,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內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據有關資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為太平天國將士的宿營地。“九思堂”內的壁畫就是當時太平天國將士在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寫照。這組壁畫共有七壁,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圖”據有關專家的考證和有關資料表明,“攻城圖”是太平天國將士攻克旌德的真實記錄。是太平軍戰士宿營九思堂時的真實筆跡。除攻城圖外,其他幾壁繪畫,也從不同側面謳歌了太平天國這場偉大的農民戰爭,高高擎起、迎風飄揚的旗幟,聲勢浩大,威震天下的炮隊等,無不強烈地再現出革命戰爭的正義和戰斗力。旺川太平天國壁畫,發現于1951年2月。1961年…[詳細]
金沙井太平天國建筑
  金沙井太平天國建筑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金沙井,南京的一個地名,毗鄰夫子廟,是一條東西向的小街。《江寧縣志》記載,明朝時南京大旱,河水干枯,居民在此挖井取水,不料井中有沙,沙中還有閃閃發光的金粒,因此就將這口井取名金沙井,地名也由此而來。據史料記載,金沙井36號原為晚清著名文人汪士鐸的舊居,后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后,在汪的廢墟上,建了一座官衙,也便是如今這片距今四百多年的古建筑。一座古宅,老色青磚,從凹形八字龕的大門而入,緩緩前行,穿過堂屋,可見刻有卷草紋飾的大梁,鳳頭龍身獸的槽頭,上面的花紋圖案栩栩如生。從前到后,穿過四進平房,一座古老的二層樓房便躍入眼簾。隨著歲月的流逝,記者眼前的這些古宅,現已成…[詳細]
太平天國軍半壁山戰場遺址及千人冢
  太平天國軍半壁山戰場遺址及千人冢位于陽新縣富池鎮半壁山清咸豐四年(1854),1854年,曾國藩率湘軍萬余人分三路東下,逼九江。為爭奪上游屏障天京,太平天國燕王秦日綱率太平軍數萬人在江北的廣濟田家鎮和江南陽新半壁山之間,設攔江鐵索,抗擊湘軍。11月20日至24日,雙方激戰于半壁山。太平軍作戰失利,半壁山失陷。上千名在戰斗中犧牲的太平軍將士,被當地群眾埋葬于半壁山西麓。冢形如凹坑,1883年立有石碑,碑額刻有“千人冢”三個大字,碑文記述作戰經過。半壁山為臨江孤峰,形勢險要。(第三批)…[詳細]
太平天國軍山寨遺址
   太平天-山寨遺址在苦竹鎮潘田村,全寨為陡峭石山,主峰海拔345米,上有石池,下臨深淵。有一徑名“布吊關”,古以布繩攀援至巖頂,頂寬可容數百家。另有金星、溪嶺、橋西諸關,皆懸于峭壁之上,一夫可守。清初,陳百花義軍在此立營抗清。  ·一線天  東北有滴水寨。兩寨有縣崖相連成環抱的形態。崖旁兩小路名巖關。縣崖環抱之中有深潭,潭東南兩寨隔太余相峙,崖下小溪入深潭,小溪僅可通一竹排,立排上仰視,只見藍天一線,名“一線天”,又叫“千擔叉”,滴水寨東北有崖墓遺址。江西撫州市…[詳細]
太平天國古戰場
  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象州縣羅秀鎮與中平鎮交界處的獨鰲山一帶。距柳州市約102公里。史稱“獨鰲山之戰”,是太平天國早期最著名的戰斗之一。這里是仁義河與龍宮河交匯處,獨鰲山孤峰挺立兩河之間。1851年5月21日,洪秀全帶領一萬多太平軍北上來到中平。6月初,清軍副都統烏蘭泰帶領四千黔兵從羅秀進駐獨鰲山。6月7日晚,太平軍派7名勇士過河侵擾清軍,清軍猝不及防,自相殘殺,太平軍大敗清軍于仁義河一帶。今獨鰲山尚存炮臺遺址、獨鰲寺、寶塔、詩詞楹聯壁畫等。…[詳細]
太平天國戴王府
  金壇太平天國戴王府在金壇市區縣直街東。王府坐東朝西,原門前的照壁旗桿已毀,門屋亦經改建。前進正廳平面長方形,三間七架梁,梁上有太平天國龍鳳彩繪。廳后為二層樓房,亦3間。樓右附屬建筑已毀壞。由于當時太平天國處于戰爭時期,王府系拆用舊建筑翻蓋的。戴王黃呈忠原為李世賢部將,曾轉戰于浙北、皖南一帶。…[詳細]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古戰場遺址—風門坳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古戰場遺址—風門坳級別:縣級時代:1851年地址:位于桂平市金田鎮茶林村橫崖屯金田電站旁保護范圍:以現在標志碑為中心,東至紫荊公路邊為界,南至電站后門為界,西北兩面至水庫庫邊為保護范圍。建控地帶:以現在標志碑為中心,東于紫荊公路邊為界,南至電站后門為界,西北兩面至水庫庫邊為建設控制地帶。公布文件號:桂平縣人民- 潯政發(81)30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不卡 | 久久成人免费精品二区 | 日韩欧美在线网址 | 亚洲第一Aⅴ天堂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片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