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銅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銅礦遺址篇
[移動版]
1、
銅山銅礦遺址
[
浙江省
杭州市
淳安縣
]
位于淳安縣西南的洪銅山,距縣城約75公里。屬銅山鄉,為淳安錫鐵礦所在地。據清《遂安縣志》載:“洪銅山,縣南七十里,唐天寶八年嘗置場采銅,民苦之,因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地質部門曾在此探礦,并籌建地方國營銅山鐵礦。1970年上半年至1971年12月,工人在施工中發現古礦洞及摩崖題記。1974年10月、1979年11月和1981年10月,省、市、縣文物管理部門先后實地調查。遺址可分為老礦洞、摩崖題記、冶煉爐基和礦渣堆積4部分。老礦洞共發現4處,都在海拔600-700米的山腰,距洞口水平深度約七、八十米,有豎井、鈄井、平巷等,采鑿痕跡清晰可見。洞內遺物有坑木(木撐架)、螞蝗拔+金鐵釘、木輪、陶…
[詳細]
2、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
湖北省
黃石市
大冶市
]
西周至漢代礦冶遺址。位于湖北省大冶市西北3公里,中心地理坐標:東經114�56′,北緯30�05′。面積約250萬平方米。地表覆蓋有厚數米、重約40萬噸的古代銅煉渣,是中國古代銅礦的重要開采地。銅綠山,根據清修《大冶縣志》載:“山頂高平,巨石對峙,每驟雨過時,有銅綠如雪花小豆點綴土石之上,故名。”遺址于1973年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銅綠山礦在進行露天開采時發現,古礦井大多處在花崗閃長斑巖和大理巖的圍巖蝕變帶和破碎帶內。1973~1979年多次發掘,清理出西周至漢代不同結構&…
[詳細]
3、
照壁山銅礦遺址
[
寧夏自治區
中衛市
沙坡頭區
]
照壁山銅礦遺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鎮羅鎮以北照壁山的峰巒之中。據考證,該遺址是我國西北最古老的銅礦遺址。照壁山的古銅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可能就已開采,西漢時期就已形成了較大規模的開采和冶煉,在西夏、元代亦持續開采冶煉,在我國西北地區極為少見,為進一步研究西北地區“青銅文明”的產生、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該遺址由古礦洞、居住遺址和冶煉遺址三部分組成。在方圓約1公里的范圍內有古銅礦27座,部分礦洞已受到后期人工開采的破壞,大部分洞口已被山洪堆積物封閉,洞口附近都留有大量的銅礦渣堆積。經初步調查,礦洞入口有豎井式、斜坡式、平行坑道式三種。在遺址表面,除發現漢代陶器殘片及宋元瓷器殘片外,還曾在…
[詳細]
4、
九曲灣古銅礦遺址
[
湖南省
懷化市
麻陽縣
]
九曲灣古銅礦遺址東周古銅礦遺址。位于麻陽與辰溪兩縣交界處的麻陽銅礦,南臨沅水支流辰水。該銅礦曾不斷發現一些已被前人部分開采過的老窿和木支柱、鐵錘、鐵鏨和陶器等遺物。1982年,考古學者和銅礦工程技術人員聯合對古礦井全面調查,先后發現古礦井14處。1處為露天開采,其余為礦井式地下開采。最深一處古礦井斜長近140米,垂直深度約80米。在礦井的頂部和側壁上,仍保存有鐵鏨開鑿痕跡。古礦井開采總面積達32351平方米,共采下礦石175365噸,其中含銅金屬8525噸。在井下發掘的器物中,主要為木、鐵、陶質,大多是當時采礦工具,有木制手鏟、木杯鍛鐵小鏨和陶制缸、豆。所出缸、豆在湖南各地東周楚墓中常見,故推…
[詳細]
5、
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
[
安徽省
蕪湖市
南陵縣
]
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位于中國東部安徽省的南陵縣和銅陵市境內,是一處西周時期至宋代的銅礦及冶煉遺址,年代為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1279年。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發現于1984年,整個遺址區的總面積約600平方公里。遺址區內發現有冶煉、采礦遺址近百處。在其中的4處遺址內,還發現了一批西周及春秋時期的煉銅礦豎爐,漢唐時期的地下采礦場,唐宋時期的礦石焙燒窯、圓形煉銅地爐等重要遺跡。出土有冰銅錠、銅器、鐵器、陶器等大量遺物。大工山——鳳凰山銅礦遺址的發現,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它不僅為尋找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丹陽銅”產地提供了重要線索和物證,而且為探索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青銅文明的起源與發展,研究中…
[詳細]
6、
奴拉賽銅礦遺址
[
新疆
伊犁州
尼勒克縣
]
奴拉賽銅礦遺址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城南約3公里的喀什河南岸、阿吾拉勒山北坡的天山奴拉賽溝中,是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址,距今約2600-2400年。遺址包括圓頭山古銅礦遺址和奴拉賽古銅礦開采、冶煉遺址。在圓頭山古銅礦遺址,發現有露天采掘礦坑和大型石器。奴拉賽銅礦采礦區已發現十余處豎井洞日,已塌毀,洞口約5米見方,有的豎井深達20米左右,寬約5米。洞口周圍和豎井中發現大量礦石和圓形或扁圓形的石錘。冶煉遺址位于奴拉賽溝谷內較平坦的地方。奴拉賽銅礦遺址是新疆地區發現最早的礦冶遺址,從工藝流程、冶煉溫度、礦渣和鋼坯等幾個方面看,都已達到較高技術水平,為研究中國新疆地區早期冶鋼技術的起源和發展提供…
[詳細]
7、
白山堂古銅礦遺址
[
甘肅省
酒泉市
金塔縣
]
白山堂古銅礦遺址位于酒泉市金塔縣大莊子鄉新八分村東北50千米處,古銅礦遺址分布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82米,東西寬約185米,總面積約27925平方米。在遺址中心位置遺存有新石器時期的原始礦井一處,南北長19.7米,東西寬9.1米,深4.8米,礦井壁面有原始工具鑿挖的痕跡。四周散見銅礦石和早期鑿挖礦井使用過的石鑿、石錘、石斧、石刀等工具。地表殘留有少量的紅陶殘片。 在礦井東南約200米處的1座丘陵山上發現大量用于打制開礦的硬石塊,并在山坡地帶發現打制石器。初考為四壩文化時期銅礦遺址。 該遺址的發現為研究古代冶銅業的萌芽和發展狀況提供了很好的依據。該遺址為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 2010年公…
[詳細]
8、
大井古銅礦遺址
[
內蒙古自治區
赤峰市
林西縣
]
大井古銅礦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官地鎮中興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處,為青銅時代的遺址,年代距今2900年至2700年。該遺址文化性質單純,屬于夏家店上層文化,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一處集采礦、冶煉、鑄造等全工序的古銅礦遺址。遺址主要遺存集中分布在山岡和坡地上,有采礦坑、冶煉坩鍋、工棚建筑遺跡等。共有露天采礦坑47條,最長的有102米,最短的有7~8米,寬度為0.8~2.5米,深度為7~9米。礦坑之間不連接,有順坡縱向開采的,也有橫向開采的。大井古銅礦遺址的發現,不僅進一步證實了早在兩三千年以前,中華民族的先民就生產、生活在這里,并使用著原始而艱辛勞動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國古代商周青銅器文化;而…
[詳細]
9、
鳳凰山銅礦遺址
[
安徽省
銅陵市
郊區
]
鳳凰山銅礦遺址位于安徽省南陵縣和銅陵市。已發現冶煉、采礦遺址近百處。其中銅陵市的木魚山、金牛洞,南陵縣的江木沖、塌里牧四處,發現一批西周、春秋煉鋼豎爐,唐宋礦石焙燒窯、圓形煉銅地爐,漢唐地下采礦場等重要遺跡,出土銅錠、銅器、鐵器、陶器等物。該遺址自西周早期始,延續至宋,長達兩千余年,對研究古代冶金史和長江下游社會經濟史具有重要意義!
[詳細]
10、
安城古銅礦遺址
[
湖北省
十堰市
鄖陽區
]
安城古銅礦遺址位于鄖縣安城鄉石箱子村,東周遺址。面積約6萬平方米。洞穴式礦井。洞口開于山頂和山腰,共三個。山腰兩洞相距約200米,與山頂洞口相距約400米。山頂洞口呈正方形,進洞口米處有采礦巷口6個,呈斜坡壯,深約80米,洞穴內高2.5米,寬0.8米;山腰洞深約65米。洞內壁有條狀窩壯采挖痕跡與殘留銅渣。保存基本完好。(第三批)…
[詳細]
[第1頁]
[2]
重點關注
·
旅游名勝之大佛寺篇
·
旅游名勝之大成殿篇
·
旅游名勝之石塔篇
·
旅游名勝之古建筑篇
·
旅游名勝之玉佛寺篇
·
旅游名勝之云峰寺篇
·
旅游名勝之白云寺篇
·
旅游名勝之方特篇
·
旅游名勝之千佛洞篇
·
旅游名勝之燕子洞篇
·
旅游名勝之故城遺址篇
·
旅游名勝之文廟大成殿篇
·
旅游名勝之山寨篇
·
旅游名勝之月亮灣篇
·
旅游名勝之神仙洞篇
·
旅游名勝之薰衣草篇
·
旅游名勝之紀念園篇
·
旅游名勝之天寧寺篇
·
旅游名勝之香山寺篇
·
旅游名勝之小南海篇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传媒第一区二区
|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共
|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