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巡游足跡之河北(清皇陵線)旅游

巡游足跡之河北(清皇陵線)

清昌陵(嘉慶陵)
  昌陵為清仁宗嘉慶帝的陵墓,位于泰陵以西2里。地宮中還葬有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嘉慶2年去世)。昌陵陵址名為太平峪,原是乾隆為自己選定的萬年吉地。后乾隆有旨渝:“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東陵、西陵界內分建。”意思是父子兩代皇帝不可在同一陵區建陵。所以乾隆又在東陵另選了陵址,與祖父康熙相守,把西陵太平峪賜給了兒子嘉慶,讓其與祖父雍正為伴。嘉慶于嘉慶25年7月18日,在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逝世,享年61歲。嘉慶皇帝為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在位25年(1796-1820年)。嘉慶即位后不久,懲辦了乾隆皇帝的寵臣——大-和珅,對當時朝中大大小小的-污吏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昌陵是唯一與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詳細]
昌西陵
  昌西陵是清西陵目前唯一對外開放的皇后陵,因位于昌陵西側而得名,埋葬著嘉慶皇帝的孝和睿皇后。孝和睿皇后生前并未建陵,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和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孝和與道光相繼去世,孝和的陵寢只好由她的孫皇帝咸豐建造。昌西陵的陵址本已經道光選定在昌妃園寢以南,但未及開工就發現自地皮以下即有砂石,深至9尺,漸有泉水。咸豐吸取寶華峪滲水的教訓,毅然將此陵址廢除,另選昌陵西側1500米土脈高厚的望仙山為吉地,于咸豐元年(1851年)二月開工建造。昌西陵的建筑規制極為簡約,這一方面是受慕陵建筑風格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因咸豐初年財力困頓的限制。其占地25.5畝,建造耗時18個月,用銀44萬兩…[詳細]
易縣永福寺
  永福寺位于易縣清西陵東部,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專為陵寢祭祀設置。永福寺坐北面南,依地勢前低后高,層次分明。山門內依次有鐘鼓二樓、前殿、牌坊、碑樓,碑文記述了永福寺興建經過及用途。碑樓后的中殿為主殿,面闊5間,進深4間,重檐歇山頂殿內兩側設有佛壇。中殿之后有踏跺上月臺,臺上建有后樓,高2層,據說是放經卷之處。寺東西兩側各有一組建筑,為-居住之處。整個寺院主要殿宇均為黃色琉璃瓦頂,余為布瓦頂。黃灰瓦頂、紅色院墻,掩映于蒼松之間,高低錯落,顯示出一幅幽靜壯觀的古剎風光。…[詳細]
劉伶公園
  劉伶公園位于保定市徐水區。劉伶公園是縣城比較成規模的公園之一,也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春天到了,劉伶公園煥發出了勃勃生機,湖水清澈透明,岸邊柳樹新綠。…[詳細]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舊址位于保定市東風東路。它是1912年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軍政集團創辦的,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設施最完整、學制最正規的一所軍事學府,共培養出了10000多名軍事領導人才,僅后來成為將軍的就有1000多名,是名副其實的將軍的搖籃。其校舍是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上半年動工興建,于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11月竣工,一共建造大小房屋573間。建筑格局是仿日本士官學校的形式。保定軍校在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近現代史,以及近現代戰爭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眾多軍校生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反袁稱帝和0斗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付…[詳細]
直隸總督署
  中國清代軍政衙署建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華中路。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總督駐此,至清朝滅亡(1911)。古城保定的直隸總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路,是清代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是直隸省的最高軍政機關,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總督駐此,至清朝滅亡(1911),直到清亡后廢止,歷經182年,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歷史內涵十分豐富,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民國年間是直系軍閥曹錕的大本營。抗日戰…[詳細]
保定古蓮花池
  古蓮花池,地處河北保定市內鬧市區,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稱“漣漪夏艷”。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十大名園之一。古蓮池不僅以“林泉幽邃,云物蒼然”聞名,更因與蓮池書院同處一址而聲名遠播。保定古蓮池始建于1227年(金正大四年),原名“雪香園”,由于園內池塘中荷花茂盛,所以稱為古蓮花池。古蓮池占地24000平方米,是中國十大歷史名園之一,2001年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蓮花池的始建者是蒙古軍事將領張柔,元代仍為私人苑囿,明代成為知府衙署,清代被辟為皇帝行宮后,經過進一步擴建,建成了占地100畝的蓮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萊”的美譽。雍正年間直隸總督李衛又在院內創辦了書院。190…[詳細]
競秀公園
  保定市競秀公園位于保定市新市區,占地278畝,是一座風格別致,以植物造景為主的山水園。競秀公園始為苗圃,建于1958年,后經不斷改建為“工人公園”,1988年5月1日正式定名為“競秀公園”,意為與狼峰競秀。1987年被列為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后,經過兩年大規模建設,于1989年底大部分土建工程竣工并陸續投入使用。該園景點布局合理,立意新穎,以植物造景與園林建筑相結合,集科學性和藝術性為一體,寓古城文化于建園之中。公園綠化面積77.5%,水面18%,建筑1.9%,道路、廣場2.6%,全園露地栽植植物達5萬余株(叢),57科,109屬,174種,年游人量百萬人次。全園共分為九個功能分區:一是集中活動區…[詳細]
獨樂寺
  獨樂寺位于天津北郊的薊縣城西門內,它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該寺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主建建筑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984年)重建,是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代表作。山門屋頂為五脊四坡形,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虎殿頂山門。觀音閣通高23米,上下兩層中間設一暗層。梁柱接榫部位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共用斗拱24種,建筑上以手法高超著稱。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筑。獨樂寺行宮,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又稱乾隆行宮,是清代皇帝去東陵謁陵途中小憩的地方,也是天津地區僅存的一處行宮。據記載,獨樂寺自遼代重修以來,曾經受過28次地震,其…[詳細]
清東陵
  清東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后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后和136個妃嬪。清東陵入口處的文物保護碑清東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據說是順治到此打獵時選定的,康熙2年(1663年)開始修建。陵區南北長125公里、寬20公里,四面環山,正南煙燉、天臺兩山對峙,形戌寬僅50公尺的谷口,俗稱龍門口。清代在此陸續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大小15座陵園,…[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久久久久性潮级片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 | 亚洲色婷婷爱婷婷综合精品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 在线不卡国产午夜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