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巡游足跡之2023春(鄂豫皖湘)旅游

巡游足跡之2023春(鄂豫皖湘)

洛陽民俗博物館
  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專題性博物館。位于洛陽市新街南端。原為潞澤會館,因祀關羽又名關帝廟,為清乾隆九年(1744)所建。現有舞樓、鐘鼓樓、穿房、廊房、正殿、后殿、配殿等,是一組結構嚴謹、風格獨特的古建筑群。1981年建為豫西博物館,1987年改為洛陽民俗博物館,次年對外開放。洛陽民俗博物館:是一座以弘揚河洛文化、展示民俗風情為主的專題性博物洛陽民俗博物館館,該館是在古建筑群潞澤會館的基礎上組建成的。潞澤會館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長治)、澤州府(今晉城)兩地商人集資所建,主要用于同鄉商人傳遞信息和物資集散,是晉商文化的產物。整個古代建筑群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占地面…[詳細]
周天子駕六博物館
  博物館是依托21世紀重大考古發現―“天子駕六”大型車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遺址型博物館。車馬坑規模大,車子類型多,擺放整齊,氣勢宏偉。天子駕六博物館以其精美的文物陳列,壯觀的車馬坑實景展示,向世人展示了古都洛陽公元前悠遠的城建歷史和璀璨的物質文化。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位于市中心王城廣場東周王城遺址區的東北部,整個博物館占地1700多平方米,分為兩個展區。第一展區主要展示東周王城、王陵的考古發現及部分東周時期的文物。第二展區展示的是王城廣場考古發掘時清理的十七座車馬坑中的兩座。北側“天子駕六”車馬坑是迄今洛陽發現的規模最大的車馬坑。長42.6米、寬7.4米,距地表深2.2—2.7米。保存狀況…[詳細]
東方紅工業游景區
  東方紅工業游景區是國家首批工業旅游示范點。景區位于洛陽市澗西區建設路與長安路交叉口。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洛陽的中國一拖,占地9676畝(折合645萬平方米),是中國農機工業的搖籃,素有“拖拉機城”之稱,是首批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東方紅(洛陽)文化傳播中心充分發揮中國一拖的工業資源優勢,積極打造“東方紅工業游”特色旅游品牌。“東方紅工業游”景區以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前來觀光、考察,感受中國一拖企業文化,認識中國農機工業的歷史和力量。洛陽市澗西工業遺產街區是以中國一拖主廠區、廣場和廣場前中軸線為核心的前蘇聯在洛陽援建重點工程時建造的廠房和生活區,包括大量的蘇式廠房、設備、總裝…[詳細]
二程文化園景區
  二程文化園位于洛陽市伊川縣城西,荊山公園腳下,景色宜人。全園建筑面積300余畝。它是在北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理學奠基人程顥程頤墓園基礎上升級而成的綜合性文化園林。集旅游、休閑、教育、拓展訓練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園林,同時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儒學文化園林。兩程書院區占地約30畝,主要是將中國的儒家文化與書院文化結合起來向我們展示了理學發展的脈絡和起源。同時又是國學宣傳、學術交流的重要場所。二程乃理學宗師、曠世大儒。二程學說,形成了宋明理學的思想體系,開辟了中國儒學發展的歷史新篇章。西側的程林祭拜區由墓冢、享殿、神道、祭壇、老祠堂等部分組成。整體區域約74畝。此區域古柏蒼翠、石儀肅然、建筑古…[詳細]
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
  河南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洛陽城西南約85公里的嵩縣西北部,東臨洛欒高速公路,西至洛欒快速通道,南至崖口橋,北至陸渾大壩,規劃總面積4222.39公頃,其中濕地面積4118.08公頃,濕地率達97.53%,包括庫塘、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濕地等三種濕地類型。除了豐富的水資源外,陸渾湖周邊植被較好,多種小生態環境交錯滲透,具有良好的生態資源。據調查,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區內共有維管束植物77科228屬355種;已知脊椎動物249種,包括鳥類、獸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等。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洛陽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陸渾湖國家濕地公園已記錄到的103種鳥類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就有25種…[詳細]
欒川博物館
  欒川博物館位于欒川老君山地質廣場東側,總投資約2.3億元。主體建筑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集地質科普、規劃展示、黨史教育、旅游研學為一體,采用高科技聲光電技術,運用數字化三維立體動畫,展現欒川整體形象、資源特色、生態優勢、城市發展成果及目標愿景。一樓地質科普廳、二樓規劃展示廳、三樓紅色文化廳將面向社會開放參觀,負一樓為研學館面向研學團體開放。屆時,可以看到欒川地質、地質科普知識、欒川整體規劃、紅色文化等多元素多文化的信息。…[詳細]
西峽縣博物館
  豫西大地是西峽人民生息繁衍,文明誕生發展的搖籃,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公元前3000年,這里就有群落聚居,西周初年為古鄀國屬地,并設為白羽邑,公元前524年至506年曾是許國國都,秦時置析縣,后幾經沿革,西峽走過了漫長曲折的歷史進程。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西峽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西峽博物館則是展示這一文明成就的藝術窗口。2019年底,西峽博物館新館建成并投入免費開放試運行;新館位于縣城龍鄉西路文化體育中心東側,占地面積約10畝,建筑面積2600余平方米,展廳面積1600余平方米。西峽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1200余件(套),包括上起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遠古人類社會使用的石…[詳細]
丹江濕地保護區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地處鄂、豫、陜三省交界處,北鄰西峽縣,東接內鄉縣和鄧州市,南靠湖北省丹江口市和老河口市,西與陜西省商南縣和湖北鄖縣相鄰。保護區總面積64027公頃,其中陸地面積31458公頃,水域32969公頃,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以濕地水生和陸棲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形成的次生內陸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為保護對象。保護區原為省級,2007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內有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如白鶴、朱鹮等,二級保護動物如大天鵝、鴛鴦、隼、錦雞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如香果樹、杜仲、銀杏等。保護區的興建,在保護物種資源、維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等方面將…[詳細]
內鄉縣衙
  內鄉縣衙,位于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城東大街,始建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歷經明、清多次維修和擴建,逐漸形成一組規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縣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筑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兩側建有庭院和東西賬房等,共6組四合院,85間房屋,均為清代建筑。內鄉縣衙是我國唯一保存最完好的縣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享有“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的美稱。內鄉縣衙,位于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西沿內鄉縣城東街,坐北面南,建筑群(7張)滬陜高速、312國道和寧西鐵路穿縣境而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時代縣級官署衙門-。內鄉縣衙1984年被批為國內…[詳細]
李宗仁長官司令部舊址(老河口市博物館)
  李宗仁紀念館全稱“李宗仁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舊址紀念館”,座落在老河口市北京路中段東側。現保存一院,有磚木結構房屋9間,里面展出李宗仁及五戰區史料300余件。現除有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舊址和李宗仁故居外,還存有“中山紀念堂”、“德齡廳”、“抗日將士陣亡紀念碑”、李宗仁題書的“中山公園”、白崇禧題書的“清真寺”、李宗仁創辦的“平民醫院”、“四維小學”、“德齡小學”等。李宗仁,字德齡,曾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等職,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抗戰時期,李宗仁擔任國民革命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在指揮了臺兒莊戰役后,將司令長官部遷至老河口,此后,李宗仁在老河口指揮鄂、豫、皖三省軍民抗戰達6年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高清区免费 | 亚洲日本成年在线看 |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