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巡游足跡之2023初夏(京津冀魯豫鄂贛)旅游

巡游足跡之2023初夏(京津冀魯豫鄂贛)

  巡游足跡之2023初夏(京津冀魯豫鄂贛)
漯灣古鎮
  漯灣古鎮位于漯河市源匯區五臺山南路與正興街交叉路口往東北約60米。漯灣古鎮總投資約50億元,是集美食、旅游、休閑、度假、購物、復原明清時期古建筑群、和以62大文旅景點為核心的景區,展示獨具漯河特色的人文風貌,以5A級景區為規劃、總規劃約3000畝,總建筑面積約144萬㎡。漯灣古鎮以美食文化為貫穿,以渡口商貿、軍事、漢字、民俗、牛行文化為基礎,打造以忠義塔、金鼎廣場、灶王殿、城八景等為特色的兩大文旅景點,讓人身臨其境般的體驗活態的漯河文化,構筑成了一個獨具中原特色的中國沉浸式美食文化體驗地。…[詳細]
漯河市博物館
  漯河博物館坐落于西城區文化園區,分為陳展區、觀眾服務區、文物庫房等,通過石器、陶器、瓷器、青銅器等文物,市博物館展示了漯河一萬兩千多年的歷史。漯河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古老城市。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有先民在這里定居生息。賈湖遺址發現的刻畫符號距今已有8000多年,將中國文字史向前推進了4000年;出土的國寶七音骨笛,將中國音樂文化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考古發掘的釀酒工藝,將中國造酒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和文字學家許慎誕生于此,他編纂的《說文解字》是中國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譽為“字學宗師”。作為漯河市唯一一家市級綜合性博物館,漯河市博物館于2021年5月正式開館…[詳細]
南街村景區
  南街村景區是國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4A級景區,河南省著名紅色旅游景點之一,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南街村旅游以發展模式、教育理念、發展方針、分配辦法、生活方式及創建共產主義小社區偉大實踐為特色,全面展示南街村獨特的紅色人文景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經過二十年的不懈奮斗,成為享譽國內外的全國文明村、中國十大名村、第一雷鋒村等。十多年來,南街村以其獨特的發展模式和輝煌的成就,吸引了眾多游人前來參觀。近年來,南街村形成了以文化園區、工業園區、高新農業園區、村民住宅游覽區、文化教育游覽區、廣場文化展示區、珍奇植物園區和革命傳統教育區八大觀光內容的大型紅色旅游景區。南街村景區是國家旅…[詳細]
三善園
  所謂三善是因為孔子過境,三稱其善。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善哉由也!忠信以寬矣。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三善園則是孔子講課的地方。子路是孔子較為得意的弟子之一,他曾在長垣任縣令,且管理地方政績較為出色,是這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名人。這些也是長垣的文化底蘊所在。明察園、忠信園、恭敬園三者組成了三善園。三善園,一個美麗的公園,中心是一個較大的人工湖,它在夏季可以存儲較多的雨水,具有一定的蓄水防洪功能,平日里是人民健身運動的好去處。…[詳細]
明福寺塔
  明福寺塔,位于滑縣老城西南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福寺塔建于明福寺內,該寺于隋仁壽四年(604年),由當地人杜明福施宅而建,故曰明福寺。原規模不大,后經陸續擴建,規模達到南北長l公里,東西寬370米。其殿堂輝煌,堪稱滑州名剎。特別是唐寶歷二年(826年),寺內增建明福寺塔一座,更使明福寺遐邇聞名。可惜歷經戰亂,殿堂已毀,唯有塔存。明福寺塔,原高九層,后遭雷擊,五層以上倒塌。民國十八年(1929年)復修時改為七層,至今保存完好。其塔磚石結構,塔身直徑6米。塔身每層出檐兩級,外壁砌有圓龕坐佛。第二層以上,東西南北四面各有圓券門,第五層的四個側面飾有長方形假窗各一扇,第七層的四個側面飾有“”…[詳細]
浚縣古城
  浚縣古稱黎陽,西漢置縣,是河南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文治閣為中心,有東西南北4條主街、8條小街、36條小巷,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景區古意猶存,現存浚縣古城墻、文治閣等古建筑。浚縣是河南省唯一的縣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名勝古跡300多處,大部分位于古城內,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10項、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11項、市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5處,優秀歷史建筑單體及院落44項,重要城市歷史環境要素及遺跡、遺存13項。該項目的策劃、規劃、開發堅持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對河南省乃至…[詳細]
顓頊帝嚳陵(二帝陵)
  顓頊帝嚳陵位于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梁莊鎮,俗稱“二帝陵”,民間稱“高王廟”,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陽氏顓頊、第三帝高辛氏帝嚳的陵墓。陵地占地面積350余畝,南北長2050米,東西寬1060米。陵地古屬東郡濮陽,金大定七年(1167年)劃歸滑縣,1940年劃歸新置的高陵縣,1949年劃入內黃縣。史載二帝葬于“鮒山之陽”,即指此處。封土冢南北長約65米,東西寬約54米,頂高25米,陵墓底部都殘存有高1米左右的磚砌陵墻,南面陵墻上分別鑲嵌有“顓頊陵”和“帝嚳陵”石碑各一通。院中元代石碑記載,磚砌圍墻系元代天歷二年重修時所筑。在二帝陵廟之前的高臺地上,還殘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廟拜殿和左右…[詳細]
張揮公園
  張揮公園坐落在濮陽縣東關老虎臺地,金堤以北,南環路以南。張揮公園以張揮墓和碑為中心向東、向西200米,規劃占地面積600畝。其中一期工程占地4.5畝,于1998年3月開工建設。揮公墓為圓型,直徑20米,基座高2.6米,土球頂高5米。墓基采用料石砌筑,內設8根鋼筋混凝土構造柱,兩道圈梁,土球頂栽植了草坪。墓周圍修筑寬為8米的環型路,路-采用毛石漿砌擋土墻,路面用青石板鋪設,并設花池,栽植樹木花卉。墓南20米為小廣場,面積400平方米,廣場南端有一寬8米、高12步青條石鋪成的石階。揮公碑在揮公墓地小廣場外,碑身高3米,寬0.76米,厚0.5米。碑向南20米安裝4步青條石臺階,寬5.4米。碑周圍修筑…[詳細]
濮上園旅游度假區
  濮上園旅游度假區位于濮陽市城區西部,始建于1999年,總面積5935畝,核心景區面積3801畝。其中,綠地面積4296畝,占總面積的82%;水域面積966畝,占13%。景區生態自然,層次豐滿,山湖兼勝,水天一色,是中原地區最大的人工園林。度假區分為中原綠色莊園和濮上園兩大景區。中原綠色莊園以精品園林、演藝文化、大型游樂設施為主題,濮上園以生態度假、溫泉鹽浴、會展培訓為特色。度假區融多種旅游功能于一體,被譽為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華夏龍都大地。濮上園以雷澤湖、西秀湖、東靈湖、鴨知湖四大水系為中心,以衛河、澶水、春秋河、繁水為紐帶,960余畝水體與園內連綿起伏的龍首山、龍脊嶺等組…[詳細]
單拐革命舊址(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
  單拐革命舊址位于河南省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包括中共中央平原分局革命舊址、中共中央北方局革命舊址、冀魯豫軍區紀念館等。1944年9月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遷駐清豐縣單拐。1945年3月鄧小平率中共中央北方局機關到達冀魯豫邊區,同時也進駐單拐村。1945年春到1946年10月軍區政委鄧小平、司令員楊勇及-等同志先后在這里居住長達一年之久。他們在這里不僅領導了有名的錫山戰役和解放陽谷、封丘、延津等戰役,還積極發動這一帶貧苦農民建立農民政權,領導農民開展減租、減息、增資、增佃斗爭,并在這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廠,成功制造了我軍兵工史上第一門大炮──九二式七十毫米步兵炮,為中國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 | 亚洲一级性爱片免费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全 | 亚洲综合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国语AV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