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巖畫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巖畫篇

吐魯克巖畫
  介 紹吐魯克巖畫位于喀納斯湖一道灣東岸的變質千枚巖上,基巖經古冰川作用形成一種特殊的地貌景觀一羊背石,巖畫即附雕其上。 巖畫地理位置優越,迎面俯視湖面,背后依傍著優美壯麗的夏牧場。現巖畫共分為兩處,間隔50余米。第一處巖畫在羊背石背面磨光的刻石槽內,巖畫面積3平方米,巖畫面大部模糊不清,只有少許圖案可見刺猬、野豬、山羊、雪雞等動物造型。第二處巖畫在羊背石背面的小陡坎上,面積110乘94平方厘米,圖案多清晰可見,分上下兩排,上排8個圖案,下排9個圖案,內容是以馬、羊、狼、狗、鹿、雪雞等動物為主,最大的一幅為梅花鹿圖案,其尺寸為23乘10乘8厘米,鹿角向上,眼睛俯視前方,悠閑自得。整個巖畫雕刻手法…[詳細]
高欄島巖畫
  位于珠海市西南約50公里的高欄島西南部寶鏡灣。這里海水清澈,沙粒細小,巖石聳立,是古人類曾生活過的地方。海灣所在的山麓、山腰,共分布著“天才石”、“寶鏡石”、“大坪石”和“藏寶洞”等4處共6幅巖畫。這些巖畫發現于1989年10月,其年代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它們均陰刻于平整的大石面上,其中以“藏寶洞”最豐富,最大的一幅長5米、高3米,整幅畫以船形為中心,周圍有舞蹈人形、波浪紋、蛇紋、屋形紋等,圖案密集而復雜,一般認為是青銅時代的產物,當地傳說是清代海盜張保仔的“藏寶圖”,但實際上應是南越遠古先民海上生活的反映,或者是圖騰崇拜、宗教信仰的寫照。在巖畫附近的沙丘和山崗上還采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詳細]
地中海原始巖畫
   介 紹 伊比利亞半島上地中海盆地的原始巖畫藝術,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這些巖洞多為私人所有,而且大多交通不便。因此加泰羅尼亞博物館設計了一條參觀路線,提供交通和解說服務。 葛達邑山脈中的巖石屋(Serra de Godall):1975年以來,共發現了14處涂有原始巖畫的巖石屋,有多達386個圖形。 普拉德斯群山中的原始巖畫藝術(Muntanyes de Prades):普拉德群山0找到15處原始巖畫。 摩爾人巖洞(La Roca dels Moros):這個巖洞自舊石器時代開始就被人類使用,時間長達5000年。附近的村民從前誤以為洞中巖畫是早期阿拉伯移民留下的,所以…[詳細]
威遠付家院巖畫群
  威遠付家院巖畫群距長順縣城有13公里的付家院,有一處1988年發現的大型巖畫群,是繼關嶺、花江、開陽、六枝、貞豐、丹寨發現的又一處古巖畫群。這巖畫分成兩壁,一壁在叫紅洞的巖壁上,另一壁在叫白洞的巖壁上,兩處巖壁都在同一座山,兩洞相距100米左右。白洞巖壁較為裸露,長期的風雨剝蝕,加之早年農民在此開了一眼窯洞燒制石灰,煙熏和灰塵污染嚴重,致使白洞的巖畫大部分遭到破壞,甚為可惜。現在剩下一些殘圖依稀可辯,但若經過專門的技術處理,將塵封的地方清理出來,還是可以恢復的。紅巖洞畫面長20米,寬約7米,畫面處離地面2.3米。呈紅褐色,有圖案100余個,形象主體主要以人、馬、狗、飛禽、太陽以及不被識別的符號…[詳細]
麋鹿崖巖畫
  古時孤立于天涯海角的大伊山,處于偏僻之隅,又有神山之說,是塵世間失意人尋求庇蔭和隱居的理想之處。應該說,巖畫作者劉長世便是其中一位,他若無一定的知識水平和相應的身份以及時代背景、生活環境,何來如此一舉呢?用以物喻意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而且勒于巖石上,寄冀于后代,這是平常人所想不到的。巖畫上落款,應該有三個人具名,但因巖石年久分化,字跡模糊,難以辯認。排在劉長世前三個方框內某某人,其身份應比劉長世要高些;后三個方框內某某人,必定是石匠的名字,中間應是一個“和”字。落款全文應是“皇慶二年,正月二十二,上山拜崖,二月二十拆,某某人,劉長世和一個石匠某某人,打石一行弟兄四人。”其中一個“拆”字,…[詳細]
黑山巖畫
  黑山巖畫位于嘉峪關市區西北約10-20公里處的黑山南麓及東麓溝谷內。主要分布在四道股形溝、紅柳溝、石關峽口、磨子溝、交河溝口、焦蒿溝內,總計212幅。其中,四道股形溝137幅、紅柳溝南崖6幅、石關峽口南北崖44幅、磨子溝6幅、交河溝2幅、焦蒿溝17幅。黑山巖畫屬摩崖淺石刻巖畫,刻鑿方法主要有磨刻法、敲鑿法、線刻法等。內容以舞蹈、狩獵、人物、動物、佛塔等為主,尤以反映野生動物的畫幅居多,總計達20余種。從內容看,黑山巖畫延續時間較長,可能從戰國時期直至明代。黑山巖畫是中國北方巖畫的典型代表,作為古代西北地區游牧民族的生活記事畫,涉及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美學、宗教學、民族學、語言學等多種學科,…[詳細]
小佘太陰山巖畫
  小佘太陰山巖畫小佘太陰山巖畫位于小佘太秦長城北側600-800m處。目前已發現4處共計70余幅青銅器時代的陰山巖畫。巖畫中刻有牧羊人、狩獵人、北山羊、獵犬、馬、驢等圖像,這些古老的巖畫刻繪在石英脈巖石上,當地牧民稱為“紅墻”,它與黑色的石長城并行由東向西延伸,宛如兩條黑、紅色的巨龍,在陰山上緩緩舞動,增添了小佘太秦長城的吸引力和神秘感。巖畫的作者均為生活在這里的少數民族,其年代上至青銅器時代,下至戰國、秦漢時期,有些巖畫是在秦始皇命大將蒙恬在此修長城以后,逐漸刻繪的。此外在這一地區還發現有植物化石,海藻化石等。這些珍貴的巖畫又為秦長城增添了十分寶貴的考古和研究內容。目前,文物部門對此段長城進行…[詳細]
扎西烏洞穴巖畫
  巖畫是指在巖穴、石崖壁面及獨立巖石上的彩畫、線刻、浮雕等的總稱。一般采用金屬及其它工具鑿刻或箱石等礦物顏料描繪而成,并多表現動物、人物、狩豬等場面。扎西烏洞穴巖畫位于那曲地區當雄縣納木湖東岸。巖畫分布在扎西島東島的百個天然巖洞及4處崖壁上。大多數的巖畫采用紅色顏料繪制,少數則使用黑色的顏料。其內容有牦牛、鹿、馬、羊、人、樹、鳥。太陽、塔等10余種,表現題材為放牧、狩獵、騎射。舞蹈、征戰等。作畫方法分全體徐緩和粗線勾勒兩種。扎西島洞穴巖畫的年代初步認定為史前時期到吐蕃時期之間繪制。它不但填補了西藏古代洞穴繪畫的空白,并豐富了我國古代巖畫藝術的形式和內容。為研究西藏宗教的發展,古代藝術的風格等提供…[詳細]
克什克騰巖畫群
  克什克騰巖畫群屬石刻類,由百岔河流域巖畫、砧子山巖畫、西拉沐淪流域巖畫、葦塘河巖畫四部分構成,共23處90組400余個單體圖像。從年代上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時間長達六千余年。內容有圖騰崇拜、薩滿崇拜、生殖崇拜、祭祀、舞蹈、狩獵和放牧等,圖像大小不一,畫境古拙,形象生動,人物粗獷有力,動物栩栩如生,再現了克什克騰地區不同歷史時期人類的生產生活、宗教信仰、意識形態、環境變遷的歷史畫面。1996年5月,克什克騰旗百岔河、砧子山、葦塘河、西拉沐淪河巖畫群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5月,克什克騰巖畫群經自治區申報、國家文物局確定和國務院核定,成功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詳細]
上金巖畫
  目前在龍州發現的巖畫共21處,其中有20處分布在龍州上金、響水河段左江流域的沿岸懸崖絕壁上。龍州花山巖畫以上金鄉的進明村到卷逢村河段最為集中,在不到10公里的河段分布著多達14處巖畫點。該河段也是左江流域自然景色最為秀美的河段,花山巖畫在這里與山奇、水美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獨特的左江風景區。龍州縣內最大的巖畫點為位于響水鎮的棉江花山巖畫。該巖畫所在峰叢南北走向,長約400米,主峰高290余米,臨江石壁如削,現存圖像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個巖洞的頂上和旁邊,除剝落不清者外,共有五處、八組,圖像267個,包括人、鹿、馬、銅鼓、道路、刀等,畫面巨大,是左江巖畫中規模僅次于寧明花山的第二大巖畫群…[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精品五月婷婷在线 | 亚洲七月丁香婷婷婷综合 | 午夜免费看日本女人打野战 |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没码 | 亚洲欧美专区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