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皖口古城遺址
  皖口者,皖河入長江之口也。今屬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鄉山口鎮村,距安慶城十五華里。別看現時皖口不過一個漁村小鎮,在歷史上卻是赫赫有名的軍事、政治、文化重地,是懷寧縣所有集鎮中最早見于正史的一個古集鎮,《三國志·吳書·孫權傳》有載。皖口是古代軍事重鎮。小小的古鎮,有文字記載的就有四次重要軍事活動。公元228年,孫權、陸遜殲魏將曹休萬余兵馬于此。公元550年,梁朝叛臣侯景派其手下將領伍約、盧景暉殺鄱陽王世子蕭嗣,梁將王僧、徐文盛出兵討伐,侯景親自率軍至皖口,在皖口一帶對峙達三個月。公元903年,宣州節度使田君與吳王楊行密有怨,勾結朱全忠對楊進攻,楊調李神福應戰。公元975年,宋太祖遣大將曹彬在石牌造浮橋…[詳細]
仰韶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仰韶村遺址位于河南省澠池縣城北8公里的仰韶村。仰韶村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在村南的臺地上,發現了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仰韶遺址。遺址三面臨水,北靠韶山,面積約3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達4米厚。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這里考察時,發現了這一遺址,引起史學界的極大關注。1931年中國考古學家梁思永在安陽后崗第一次發現了商代文化、龍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上下依次疊壓關系,也就是說確定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文化的早晚關系,意義十分重大。195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仰韶村對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獲得了豐富的考古資料,據碳14測定,確定遺址的年代是距今約5000~6000年。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鏟…[詳細]
北塘炮臺遺址
  北塘炮臺遺址年代:晚清地址:天津市塘沽區北塘鎮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北塘炮臺遺址位于塘沽區北塘鎮薊運河口南、北岸及周邊沿海地段。始建于明嘉靖年間,清道光年間重修。1860年英法聯軍侵占炮臺后,從這里出發兜襲大沽口炮臺,而后進攻北京。咸豐皇帝被迫出逃,圓明園被焚。1862年至1899年間(同治、光緒時期)清政府又多次維修。至“庚子事件”前已有五座營盤、三座大炮臺。1900年6月17日,大沽口炮臺被八國聯軍攻占,繼而天津亦失陷。駐守北塘炮臺的清軍孤軍御敵,多次擊退以沙俄為主力的八國聯軍的進攻,后在李鴻章令下撤退。北塘薊運河口自宋、遼、金代以來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塘炮臺作為大沽口防御體系…[詳細]
虞世南故里遺址
  據《慈溪縣志》記載,初唐名臣、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虞世南系慈溪鳴鶴人。其故宅位于鳴鶴解家自然村村北的定水寺,距越國公袁韶墓約350米,東臨里杜湖,西依青龍山,北鄰白虎山,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貞觀年間,虞世南為官長安,逝后詔陪葬昭陵,子孫皆遷居長安,故宅遂改為寺院,定名為清泉寺,寺中原藏有世南遺像、唐代人謄寫的《大藏經》及顏真卿提筆的碑石等物。歲久寺壞,宋嘉熙年間由袁韶出資修繕。據傳,寺前有一井泉瀠洄泛濫,袁韶夫人見之將金釵投入,井泉遂波平涌止,于是更名為定水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春,山南楚悅公高足來復禪師主持重建,時賢朝貴、逸士高人皆來此聚會,寺院稱盛一時。明嘉靖年間(1522…[詳細]
高平寨遺址
  【高平寨遺址】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洛陽城西40公里處新安縣鐵門鎮高平寨村。總面積2.24萬平方米。分東西兩部分。遺物、遺跡有灰坑、紅燒土塊、石器、陶器等。陶器以紅陶為主,有陶缽、尖底陶甕等。含仰韶、龍山兩種文化類型。…[詳細]
佳縣全天星臺遺址
  佳縣全天星臺遺址日前,秦帝國全天星臺遺址被完整發現。這一重大考古學術成果,由榆陽區古道研究室、文體事業局歷經9年調查考證,經中國秦漢研究會會長周天游、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美東主持的專家評審組通過評審。此成果填補了中國天文學史與思想史研究的一大缺項,也使中華民族延續兩千余年的天文文化謎團大白天下。遺址面積2.8萬平方公里秦帝國全天星臺由1424個圓形或橢圓形土臺組成,其分別與天空332個星宿或星官一一對應,又分別對應秦帝國的疆域山川,郡縣城障,宮廷苑囿,文武百官,軍隊、監獄,社會百業,日常生活等。同時,這些星臺還與各種神話等精神世界相呼應,構成完整的“地上天國”。秦始皇“地上天國”星臺群東臨黃河,…[詳細]
應昌路故城遺址
  應昌路故城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達日罕烏拉蘇木達里諾爾畔,又名魯王城, 元史記載,特薛禪原住呼倫貝爾草原的額爾古納,協從成吉思汗起兵,其女為成吉思汗的原配夫人,1214年,成吉思汗在達里諾爾湖駐夏,將賽罕壩、達來諾日、熱水塘以北,西拉沐淪河以南至圍場北部分封給特薛禪的兒子們,1270年,弘吉剌氏斡羅陳和他的妃子囊加真公主向朝廷請求在達里諾爾湖邊建城以居,得忽必烈應允,建城設應昌府,后升為應昌路,1287年4月,忽必烈率軍50萬征討乃顏,駐蹕應昌路。1295年,特薛禪重孫蠻子臺奉命討伐叛軍海都篤哇,一戰告捷。元成宗晉封蠻子臺為魯王,統領山東濟寧路,自此,人們稱應昌路為魯王城。正式建置于元…[詳細]
永勝古墳林和古城遺址
  古墳林隱匿在“管理所”之東、松柏相間的山坡上,約3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分布著上萬座他留古墓,可辨認碑文的就有3000座。墓群年代起自明朝萬歷元年(1573年),迄至民國初年,尤以清代居多。帶著三個謎走入古墳林,你便可脈絡清楚地看這個景點。首先是它的輝煌之謎。你會發現,所有墓都用青石壘刻,且是扣著“石帽”的建筑風格,有的還立著華表呈示墓主的顯赫,有的刻著圖騰和神獸,最早的古墓建于明嘉靖年,最多的是清代。這樣罕見規模的古墓群,對僅有二萬人口的他留人是個奇跡,而當年的他留人曾是一支什么樣的民族,則是一個無法知曉的謎。其次是它的漢文化情結之謎。你會注意到,他留人有自己的語言,而古墳林的碑文卻都使用楷書漢…[詳細]
三泉遺址風景區
  三泉遺址風景區三泉龍門洞旅游風景區,位于寧強縣陽平關鎮陽廣公路6公里處,景區屬南北走向,總面積3.5平方公里,在唐初建“三泉”遺址后兩公里處。頭北俯瞰嘉陵江,身南隱居深山中,可直通九寨溝景區。三泉龍門洞旅游風景區主要有溶洞群、山峽、山潭、山泉、瀑布、觀音閣、望江樓、龍門寺、羅漢院、臥龍讀書亭、東帝廟、及橋亭等景點組成,景區山勢雄偉,景色秀麗,古建筑造型獨特,裝點輝煌,閣內彩塑觀音、十八羅漢、精雕細作、栩栩如生。龍門三洞分布在溝底,各相距1600米、1800米,尾藏深山中,頭居嘉陵江。洞頂泉洗絕壁,洞口傾珠瀉玉、騰煙飛霧,瀑布聲吼,好似銀簾,酷似水簾洞。溶洞群:溶洞分布在二洞至三洞之間的半山懸崖…[詳細]
頓國故城遺址
  頓國故城遺址位于商水縣平店鄉李崗村。整個故城遺址地面為村莊和耕地,地下埋藏的城址保存完好。故城遺址呈正方形,每邊長500米,總面積25萬平方米。城墻用夯土筑城,墻基仍完整地存于地表下約1米至1.5米深處。城墻外四周有城壕護繞,護城壕寬20米,深約10米,環城四周無間斷。據《左傳.僖公二十五年》等記載,古頓國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區分封的姬姓國之一,頓為子爵,是四等小國,封地面積不過250平方里左右。頓子初都于商水,后“迫于陳,南奔楚”,公元前635年楚令尹子玉(成得臣)打敗陳國后,護送頓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今項城南頓),使頓子復國。頓國成為楚國的附庸,在春秋時期的爭霸中,頓…[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AV在线免费不卡 |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亚洲一区欧美综合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