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昭關遺址東有馬山、西有城山,整個山脈呈東西走向,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兩峰對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宋名將張浚曾在此依山筑城,抗擊金兵,取得重大勝利。關隘原建于兩山谷口北坡,全系青石砌成。南口門頭石上刻“昭關”二字;北口刻“吳頭楚尾”四字。關洞拱形,徑深約七米,寬約三米,關拱最高點距地面約四米。關頂上建有“伍相祠”。據《含山縣志》記載,此祠建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以后又重修多次。抗日戰爭前可見的伍相祠,是明三暗五磚瓦木石結構的房子,雕梁畫棟,飛檐張角。大殿中有一木龕,中間是伍子胥塑像,東廂的一尊是東皋公,西廂的一尊是皇甫納。四壁粉墻上…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