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遺址篇

小艾莊遺址
  小艾莊遺址遺址在縣西22公里小艾莊村西1公里處。系一臺地,南為小溝,東為古河道,南北長100米,東西寬70米,面積7000平方米。經考察,為一處龍山至商代文化遺址。1973年4月23日至5月1日,安陽地區文物訓練班在省博物館專家指導下,對遺址進行試驗發掘。發掘結果表明,文化遺存分6層,1、2層為商代文化,3、4層為先商文化,5、6層為龍山文化。龍山層厚0.65米,內有白灰面房基3座,上下疊壓9層,上4層為白灰面涂抹,下5層為火燒硬面,從下至上逐層南移。白灰面房基呈圓形,直徑約3至4米,灰面較薄,厚約0.5至0.7厘米,光滑平整。房基正中,有一圓形灶面,直徑06至0.7米,灶面呈紅黑色,…[詳細]
北首嶺新石器時代遺址
  北首嶺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寶雞市金臺區金陵河西岸臺地上,臺地高出水面約20米,東面隔河,與賈村原相望,金陵河由此向南流注于渭河。遺址中心面積約25000平方米。中國社會科學院古研究所于1959年、1977年、1985年作過多次發掘,共發現房屋32座,窯穴15個,墓葬439座,生產工具、生活用具1700余件。房屋里為方形圓角的土坑。房內地面是先鋪一層姜古漿,然后抹一層草泥土。四周墻壁也涂草泥土和灰色硬面,光滑平整。房內有瓢形火塘,塘旁一洞內有大量的白色草灰,當是保存火種之用。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有的墓相互緊挨,有的墓上下疊壓,距地面深淺不一,是當時一個氏族的公共墓地。葬式是仰身直肢,頭向西北(或西)…[詳細]
聊古廟遺址
  聊古廟遺址位于聊城市東昌府區閆寺鎮申李莊東。遺址為方形高臺地,暴露面積5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遺址表面散布著大量陶片。可識器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屬龍山文化至商周時期的遺址。據考證此處應為春秋時期聊城城址,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在遺址西北角有顓頊墓。顓頊乃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初國于高陽,故號高陽氏,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陽)”。《一統志》載:“帝顓頊高陽氏陵有二:一在開州,一在東郡城西北二十里。……在東郡者有廟,民間稱‘聊古廟是也’。”原顓頊墓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顓頊廟,又名聊古廟、聊王廟,系祭祀顓頊的廟宇,該廟規模宏大有鐘樓、鼓樓、大…[詳細]
小雙橋遺址
  小雙橋遺址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西北20公里處的石佛鄉小雙橋村及其西南部,文化堆積主要分布于小雙橋、岳崗、葛寨、于莊、師家河等幾個自然村之間。遺址南北、東西各2000米,面積約150萬平方米。小雙橋遺址發現于1989年,1990年開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和發掘,并于1995~2000年進行了數次再調查、復查及大規模的發掘。歷年來的發掘主要集中在遺址的中心區域,即遺址東北部一帶20萬平方米,發現有夯土墻、大型高臺夯土建筑基址、宮殿建筑基址、小型房基、大型祭祀場、祭祀坑、奠基坑、灰溝、與冶銅有關的遺存等文化遺跡及大批質料各異、種類繁多的文化遺物。出土遺物除陶器外,還有青銅器、玉石器、…[詳細]
文墨齋書店交通站遺址
  文墨齋書店交通站遺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區涵西街道前街社區原遠東巷8-9號。1929年,為了建立黨的地下交通站,中共莆田地下黨干部黃祖儲、戴夢全找吳玉森商量,由吳玉森和戴夢全之弟戴夢元出面,共同集資,于同年農歷二月間在涵江衙前街開設文墨齋書店。戴夢元、吳玉森在店里負責經營,收吳玉森的內弟葉文春為學徒。經營業務除了文具紙張外,還銷售包括馬列主義著作、左翼文藝在內的各種書刊,并負責秘密收轉黨團的來信和聯絡工作。銷售的革命書刊有《國家與革命》、《兩個策略》、《革命與考次基》、《日出》、《拓荒者》等百多種。這些革命書刊是由在滬的陳國柱同志洽購后,轉到設在城廂龍門下的城關聯絡站人生商店,再批發給文墨齋書店。文…[詳細]
跨湖橋遺址
  跨湖橋遺址位于浙江省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里的城廂街道湘湖村。遺址西南約3公里為錢塘江、富春江與浦陽江三江的交匯處,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東流入東海。遺址南北均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過山嶺可見錢塘江,南面為東西向連綿不斷的會稽山余脈。跨湖橋遺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由于長期的湖底淤泥沉積,遺址的表土厚達3、4米,從而使遺址內的文物保存比較完整。跨湖橋遺址原有面積數萬平方米,經過1990年、2001年和2002年三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達1030平方米左右。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有大量的陶器、骨器、木器、石…[詳細]
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
  玉門關遺址座落于甘肅省敦煌縣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灘上。玉門關是中國古代十分著名的關塞。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曾廣為傳頌,真實地描寫了古代蒼涼、遼闊的邊塞風光,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相傳西域的和田玉就是經過此關輸入中原的,故而得名。文獻記載漢武帝為了切斷匈奴與羌人的聯系,聯絡西域各國共同抗擊匈奴,在河西地區建立了著名的“河西四郡”,據守兩關,玉門關即所據兩關之一,是漢“玉門都尉”的治所所在地。漢魏以來,玉門關一直都是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陲的重要關隘,也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北路的必經之地。玉門關一名“小方盤城”,現在關城周垣尚在,平面呈方形。關的…[詳細]
揚州宋大城遺址
  揚州宋大城遺址 位于四望亭路的宋大城遺址博物館為考古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展示了揚州宋代城池史,為“八五”期間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  遺址-宋代揚州城池概貌:五代后周周世宗在唐代舊城的東南隅改筑了一小城,世稱周小城,西城門在五代周小城基礎上修筑,并一直沿用到清代。附近為五代城墻馬面(城墻女墻上的戰棚),北宋、南宋的甕城門道,進出城門的磚鋪路可以看出宋代時我國已開始使用磚砌券頂式圓形城門洞,替代了在此以前的木構過梁式方形城門洞,這是因為宋代火藥的發明,對作為戰爭防御功能的城門也是提出了更為堅固的要求。  現今修繕的五代馬面高5.5米,雖為局部,但使人想起宋代沈括《攀溪筆談》中對赫連城馬面的記…[詳細]
牛牧崗遺址
  牛牧崗遺址位于蘭考縣西部的雙塔鄉牛牧崗村北。遺址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120米,總面積1.2萬平方米。在已發掘的近400平方米范圍內,古代文化堆積較厚,一般達5米以上;延續時間長,時代涵蓋屬于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屬于夏代的先商文化,以及商代、春秋、戰國、西漢、唐宋至明清;文化遺存較為豐富,發現有灰坑、房基、墓葬等遺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瓷器、青銅器、建筑構件等遺物。古水井其中龍山文化遺存分布廣,遺存最為豐富。少量仰韶文化遺物的發現,反映出距今5000年以前民權一帶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部分地點先商文化遺物的出土,說明商族在滅夏前曾經在商丘西部地區活動過。出土文物之前,…[詳細]
營田江防抗日遺址
  地址:①營田抗日陣亡烈士墓:岳陽市屈原管理區營田鎮虎形山汨羅市航運公司院內②劉家山抗日戰壕:屈原管理區營田鎮義南村③磊石山抗戰哨所:屈原管理區琴棋鄉磊石山營田江防遺址包括營田抗日陣亡烈士墓、劉家山抗日戰壕、磊石山抗戰哨所三處與抗日戰爭有關的遺址,是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為防止日軍從水路進攻長沙而在湘江和汨羅江交匯處的營田一帶修建和留下的重要的抗戰遺跡。營田抗日陣亡烈士墓位于屈原管理區營田鎮湘江東岸。墓冢正好建在汨羅市航運公司院內,其北、東、南三面全部為屈原管理區營田鎮城區,西為湘江。主要是為紀念第一次長沙會戰期間“營田之戰”中死難的抗日軍民,由國民政府于1940年所建,后又收集第二、第三次長沙…[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第三页 | 亚洲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看片a欧美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级乱码在线播放 | 日韩AV综合AV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