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咸寧市博物館于2013年4月23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館內現設八個展廳,一層為咸寧出土文物精品展、咸寧重大歷史事件展、咸寧歷史文化名人三個展廳;二層為鄂南楚韻——咸寧民俗展廳,充分使用民俗文物陳列來展現獨具地域特色的鄂南文化;三層為美術廳和多功能臨展廳,美術廳藏有當代大家啟功、范曾、邵聲朗等的墨寶,以及咸寧本地書畫家董繼寧等的優秀作品。……[詳細]
  英山烈士陵園位于黃岡市城陵園大道。1956年興建,占地90畝,建有民族特色的紀念館、高大的紀念碑、高31米的六層雙六棱塔和3個亭閣。英山烈士陵園,革命烈士碑上刻有毛澤東“為國犧牲,永垂不朽”的題詞;-“英靈永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敬題:王任重“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鐵拳,推倒了壓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用血肉換取了中國人民的解放,革命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園內革命烈士紀念館,陳列著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以及解放建國時期為國英勇就義犧牲的烈士們的遺物、和歷史的文字記載,王……[詳細]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孝感市大悟縣白果樹灣,距大悟縣31公里。村莊因有一棵大白果樹-銀杏樹而得名。此村坐東朝西,門面整全,南面可見巍峨的大悟山和小悟山,如兩頭雄獅,守候村莊;北面是泉水嶺,酷似一條臥龍,傲視蒼穹;東面是奇石怪林,陡壁懸崖,形成天然屏障;西面有一條峽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村莊周圍,環境非常清幽。1939年3月,李先念--率抗日軍隊鄂豫挺進縱隊,來到白果樹灣,創立以大悟山為中心的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據地。1941年春,縱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詳細]
  鄖陽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十堰市鄖縣城關鎮楊家嶺1號興鄖路社區楊家山。鄖縣地處鄂西北,地跨漢水南北,地勢顯要,是兵家必爭之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黨的領導下,鄖陽相繼有4萬多人參軍參戰,2000多人壯烈犧牲。鄖陽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0年,由原中共鄖縣縣委、鄖陽專員公署、鄖陽軍分區為悼念解放鄖陽而犧牲的烈士所建造的。原址坐落于鄖縣老城滄浪山(又名虎山)。1951年7月1日落成,占地25畝,建筑面積10畝,東西長400米,南北寬125米。主體建筑有三層磚木結構的六角形主亭,層層豎有鐫刻褒揚烈士之文和……[詳細]
  李四光紀念館座落在黃州龍王山風景區腳下,與馳名中外的東坡赤壁毗鄰,占地面積17畝,主體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主樓四層,為“回”字仿古建筑。主樓南邊歇檐式門廊,門廊的四根方形立柱用黑色大理石鋪砌。門廊下有16級白色曲欄臺階,主樓前有一口5畝多的荷花池。紀念館圍墻東南方有一三開重檐歇山式門樓,東側有“秋光園”,西側有“楚風酒樓”。大門東側嵌有一塊黑底金字的大理石牌,刻有-題寫的“李四光紀念館”館名。步人前廳,映人眼簾的是一幅30多平方米的大型瓷磚國畫《萬里長城》,李四光畫像屹立在國畫正下方。主樓中……[詳細]
  黃岡市博物館隸屬于黃岡市文旅局,位于黃州明珠大道110號,為全額撥款一類公益--業單位,擔負著黃岡市境內的文博業務指導工作,在文物收藏與保護、展覽陳列與社會教育、考古發掘與研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領導班子成員4人。其中,書記兼館長1名、副館長3名。內設辦公室、財務室、后勤辦、安保部、群工部、陳列部、考古部、保管部、主責辦。館藏文物主要分為出土文物、傳世文物、近現代文物等三大類,總計42185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9件(套),二級文物27件(套),三級文物1240件(套)。黃岡博物館館藏文物……[詳細]
  乘馬會館位于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乘馬崗村,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之一,中共乘馬第一個黨支部于1926年9月9日在這里成立,乘馬區農民協會及農民自衛軍長期在此開展工作。在乘馬崗鎮還留存有當年紅軍與敵人激戰過的楊四寨、得勝寨等遺址。乘馬會館位于乘馬崗鎮乘馬崗村。距麻城市區32公里。乘馬會館原為佛教廟宇“華祖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間,1913年改建為學堂。1930年秋,國民黨軍隊對鄂豫皖區進行第一次“圍剿”時將其燒毀。1931年由當地鄉紳改建為學堂,后因戰火的破壞,再改建為商會會館。該建筑座西向東,為三開間……[詳細]
  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孝感市大悟縣城關鎮澴河東岸江崗山西麓。鄂豫邊區,虎踞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里的革命斗爭如火如荼,風起云涌,僅大悟縣內就爆發了汪洋店、夏店、芳家畈農民暴-動和宣化店起義,隨后建立起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曾在這里浴血奮戰,先后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紅四方面軍主力西進后,邊區人民先后配合紅25軍和紅28軍,又堅持了5年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抗日戰爭時期,邊區人民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1年,李先念-率領新四軍第5師和鄂豫邊區黨委、行政公署……[詳細]
  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簡稱烈士陵園,亦稱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土紀念館,座落在洪湖市城區南郊,離市中心約1.5公里。占地面積40公頃。1978年10月,0湖北省委為紀念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在湘鄂西蘇區犧牲的革命烈土決定建園,1984年11月10日落成。沿著青年路前行,古樸秀麗的四柱三間式綠凡朱楹、飛檐斗拱牌坊迎門而立,坊額上鐫刻著原國家主席-題寫的“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園名。門前一條寬8米,長900米的青年路筆直鋪向紀念碑腳下。兩旁高大挺拔的白楊樹整齊端莊地排列成綠色長……[詳細]
  古琴臺,又名伯牙臺,位于漢陽龜山西麓,月湖東畔,是為紀念俞伯牙彈琴遇知音鐘子期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筑。古琴臺始建于北宋,后屢毀屢建。清嘉慶初年,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古琴臺,清汪中代筆撰《琴臺之銘并序》和《伯牙事考》,此文頗為時人稱道。光緒十年(1884年)黃彭年撰《重修漢陽琴臺記》。光緒十六年(1890年),楊守敬主持并親自書丹,將《琴臺之銘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漢陽琴臺記》重鐫立于琴臺碑廊之中,并書“古琴臺”三字刻于大門門楣。古琴臺建筑群占地15畝,規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協以庭院、林園……[詳細]
  李宗仁紀念館全稱“李宗仁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舊址紀念館”,座落在老河口市北京路中段東側。現保存一院,有磚木結構房屋9間,里面展出李宗仁及五戰區史料300余件。現除有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舊址和李宗仁故居外,還存有“中山紀念堂”、“德齡廳”、“抗日將士陣亡紀念碑”、李宗仁題書的“中山公園”、白崇禧題書的“清真寺”、李宗仁創辦的“平民醫院”、“四維小學”、“德齡小學”等。李宗仁,字德齡,曾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等職,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著名人物。抗戰時期,李宗仁擔任國民革命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詳細]
  木蘭山是國家4A級景區,因木蘭將軍而得名,是木蘭將軍的故里。據史料記載,木蘭山始稱于南齊永明三年(即公元485年),歷代的騷人墨客慕名而來,留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唐代大詩人杜牧曾登臨木蘭山,拜謁木蘭廟,寫下了《題木蘭廟》等傳世佳作:彎弓征戰作男兒,夢里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木蘭山又是著名的革命搖籃,黃麻起義后,李先念、徐向前、吳光浩等率部轉戰木蘭山,革命隊伍才不斷發展壯大。木蘭山也是千年香火圣地,其宗教活動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佛道兩教共處一山,每年海內外香客游人絡繹……[詳細]
  辛亥革命博物館是湖北省武漢市政府為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而興建的一座專題博物館,總建筑面積22142㎡,位于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首義廣場南側,北臨彭劉楊路,南抵張之洞路,東鄰楚善街,西靠體育街,是首義文化區的核心建筑,與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孫中山銅像、黃興拜將臺紀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處一條軸線。辛亥革命博物館的外形設計獨特,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筑元素和現代建筑特色,高臺大屋頂的架構,彰顯中國建筑“雙坡屋頂”和飛檐翹角的特質;幾何形外觀和“楚國紅”色調,寓意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俯瞰呈V字……[詳細]
  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紀念館位于咸寧市咸安區汀泗橋鎮汀泗橋(集鎮)。國共實現第一次合作后,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分三路從廣州誓師北伐。北伐軍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直系軍閥吳佩孚節節敗退。8月25日,由共產黨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的國民革命軍第4軍先遣隊葉挺獨立團進占蒲圻(今赤壁)中伙鋪車站,切斷了駐湘吳軍沿粵漢鐵路北撤之路。吳佩孚急忙糾集2。6萬余頑敵重點駐守汀泗橋。此時,正逢秋汛,汀泗橋三面環水,東南靠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北伐中路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命令第4軍主攻汀泗橋,第7軍第一路直插……[詳細]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容美鎮八峰山腳下,滿山盛開的杜鵑花中,這是一片英雄的熱土,這里長眠著在土地革命戰爭中湘鄂邊蘇區犧牲的紅九師師長段德昌、第九師參謀長王炳南、重要軍事干部賀英等英雄兒女的忠骨。1962年,為紀念在湘鄂邊蘇區戰斗和犧牲的革命先烈,修建了鶴峰革命烈士陵園。又名滿山紅烈士陵園。陵園內主要建筑有紀念碑、陵墓和博物館,紀念碑在山腰臺地上,高15.4米,寬2米,碑身系青石和鋼筋混凝土空心建筑,正面鐫刻“湘鄂邊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背面碑文為:“湘鄂邊蘇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中國……[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 在线视频国产制服丝袜 | 脸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图片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视频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