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菏澤市旅游

菏澤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位于菏澤市城區趙王河畔。它是由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共同籌資而興建的一座大型跨省革命歷史紀念館。紀念館于1998年4月奠基,2000年5月建成開館,由展廳、全景畫館和廣場組成。展廳分為序廳和星星之火、浴血抗日、逐鹿中原、革命兒女四個大廳,全面而又系統地反映了三、四十年代冀魯豫邊區黨政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怕犧牲、前赴后繼、不屈不撓、英勇奮進的革命精神。畫館內全景畫面高17米,周長123米,繪畫、地面塑形和燈光音響相互交融,堪稱國內一流。它真實地再現了1947年夏,我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向戰略-,劉鄧大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強渡黃河,打響魯西南戰役的第一仗——鄆城戰斗的……[詳細]
  湖西革命烈士陵園原名為湖西區抗戰烈士陵園,始建于1945年,是原湖西地委、專署、軍分區為集中安葬和悼念在抗日戰爭中犧牲在湖西大地上的革命烈士修建而成。1946年,國民黨軍隊進犯單縣,陵園遭受嚴重破壞。1952年,湖西地委予以重修,并更名為湖西革命烈士陵園。1984年,在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等老干部和山東省民政廳的大力關心支持下,重建了紀念塔、西大門,新建了南大門,并對全園予以整修。1986年春,全國各地的湖西老干部、蘇魯豫皖四省六市二十多個縣的代表、單縣駐城機關、工廠、學校的干部、工人、學生等數千人舉行了新塔落成典禮。原湖西地委書記、鐵道部長陳璞如,原湖西青委書記、山東省委書記梁步庭,原湖西地委……[詳細]
  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創建于2009年5月,是以魯西南戰役為歷史背景興建的一處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由中央軍委原副主席-親筆題寫館名。紀念館座落在鄆城縣城東區宋江河東岸,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紀念館占地面積56000平方米,規劃投資4134萬元,建筑面積9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7000平方米的主展廳、800平方米副展廳、30米高革命烈士紀念塔、5000平方米紀念廣場、6000平方米景觀區、國防教育區和烈士墓區等。目前紀念館院內陳列有一架強5戰機,一輛59式坦克,兩門122mm口徑火炮。主展廳藏有大量珍貴歷史圖片和戰爭遺物,陳列文物為魯西南戰役和中共鄆城黨史有關文物,藏品……[詳細]
  定陶烈士陵園始建于1969年,座落在縣城西關菏商與定張公路臨界處,總占地面積30畝。是省級革命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級“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近年來,定陶縣逐年加大對陵園資金投入力度,制定修繕改造建設規劃,本著“一年打基礎,二年大變樣,三年上檔次”工作思路,籌資400萬元對其進行提升改造,使園容園貌日新月異,已成為一個集瞻仰、教育、休閑于一體的紅色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 進入陵園,“定陶戰役英雄廣場”映入眼簾,“定陶戰役紀念碑”赫然聳立廣場中央,七個鎦金大字閃閃放光,熠熠生輝,碑名由原山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長楊德志同志1992年親筆……[詳細]
  菏澤市博物館是我市唯一的國家三級博物館,位于菏澤市華英路537號,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展廳面積2000多平方米,是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菏澤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菏澤市科普教育基地,菏澤市文明單位。菏澤市博物館的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菏澤地區毛澤東思想展覽館,1972年更名為菏澤地區展覽館。1980年6月菏澤地區展覽館與菏澤地區文物管理站合并遂更名為菏澤地區文展館,1985年又更名為菏澤地區博物館。1991年12月菏澤地區博物館選址建設新館,并于1996年4月竣工開館。2000年菏澤地區撤地改市,菏澤地區博物館更名為菏澤市博物館。菏澤市博物館……[詳細]
  菏澤市烈士陵園又菏澤市抗日紀念館,始建于1970年,原址位于城區丹陽路東段,于2015年12月31日更名為菏澤市烈士陵園(抗日紀念館)。多年來,在菏澤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自2008年以來,菏澤市政府在財政較為困難的情況下,將市陵園紀念設施維修改造和日常管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保持每年遞增態勢,確保了市烈士陵園提升改造工程的順利實施。2009年5月,市政府批準烈士陵園遷址重建(菏政復[2009]36號),將其列為當年“十大城市重點工程”。2010年2月,陵園正式開工建設,歷時一年完成整體搬遷。2011年清明節,舉行了隆重的烈士陵園落成開館儀式。遷建后的烈士陵園作為城郊公……[詳細]
  鄄城縣革命烈士陵園,座落在鄄城老城區的東南角,始建于1953年,1966年因老城區改造遷于此地,占地2.2萬㎡,建筑面積1300㎡,紀念館面積420㎡。園區蒼松凝翠,龍柏挺拔,銀杏飄香,竹影婆娑,風景優雅,已成為紀念革命先烈,激勵今人,教育后人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鄄城縣革命烈士陵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具有民族建筑風格的牌坊門樓,兩個青石雄獅分立大門兩側,大門匾額上置“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12個鎦金大字,陵園的整個建筑結構規整,布局嚴謹,紀念碑、烈士紀念館、涼亭、烈士事跡展覽欄,錯落有致地分布園中,給人以肅靜、莊嚴、博深之感。 在綠苗似毯草坪正中,是通往烈士紀念館水……[詳細]
  成武縣烈士陵園始建于1964年,是為紀念在成武縣歷次革命戰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以著名文化遺址“文亭山”為基礎建造起來的。它位于縣城西北1公里處,南北長260米,東西寬110米,依傍山勢,座北朝南,占地28600㎡,建筑面積1280㎡。 整座陵園由烈士紀念館、紀念廣場、紀念碑和集中墓園組成。園內布局合理,氣勢輝煌,蒼松翠柏,四季常青,環境幽雅、莊嚴肅穆。目前安葬144位有名烈士和170位無名烈士的忠骨,紀念大廳鐫刻著1068位革命烈士英名。1989年被縣人民政府批準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革命傳統教育中心”;1998年被菏澤市批準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被菏澤市人民政府批準……[詳細]
  巨野縣烈士陵園坐落在巨野縣城東南聊(城)商(丘)公路和巨(野)金(鄉)公路交界處。陵園始建于1972年3月,初建時占地面積25畝,后經三次升級改造擴建,目前占地面積70畝。廣場硬化面積18000平方米,綠化面積10000平方米,建有烈士紀念碑、仿古式烈士紀念堂、烈士陵園大門、祭奠廣場、長廊、0、石雕、劉鄧銅像等,園區綠化、美化、硬化及聲、光、電改造設施齊全,廣場內建大型浮雕一座,噴泉一處,碑亭3座,配置了廣場路燈、景觀燈、大型宣傳櫥窗等基礎設施。已成為集烈士褒揚、宣傳教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紅色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省民政廳評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省教育委員……[詳細]
  東明縣烈士陵園位于東蘭公路東側國營東明林場境內,是一座集教育、瞻仰、參觀為一體的紅色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基地。占地面積70余畝,建筑面積710㎡,于2013年5月動工,2014年9月竣工,園內集中管理有名烈士墓226座、無名烈士460人。建有紀念塔、紀念館、英烈墻、烈士墓及配套基礎設施。革命烈士紀念塔高21米,英烈墻鑲嵌1009位烈士英名錄。東明縣是革命老區,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的前沿陣地,涌現出了如張岸、孫自端、張恩桐、汪濤等數百名著名烈士。始建于2014年6月的烈士紀念館,主要展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犧牲的烈士事跡及生前日記、書信、照片、遺物(紀念證、章)等遺物品62件![詳細]
  鄆城傳遞紅色文化博物館2014年2月經山東省文物局評估驗收批準成立,是菏澤市唯一通過省文物局評估驗收批準成立的非國有博物館,F博物館坐落在鄆城縣東門街南段,交通便利,環境整潔。博物館建筑為鋼混結構,主體四層,局部五層,占地560平方米,建筑面積1070平方米,展廳面積850平方米,現有藏品3586件,按領袖風范,紅色文獻,歷史文物,浴血抗戰魯西南,紅色歷程,紅色書畫六個展覽主題進行宣傳展覽,年接待參展觀眾6萬人以上。2015年被評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山東省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詳細]
  魯西南烈士陵園革命勝地,位于縣城西-集鎮孫莊村東北200米處。陵園分北、東兩處墓區,安葬革命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八路軍冀魯豫軍區豫東縱隊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魏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向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革命烈士。北墓區除葬有抗日戰爭中反掃蕩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人。1988年1月,被批準為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2006年,被批準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无卡 | 日韩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二区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 自拍自偷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污污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