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湖南省 > 長沙市 > 瀏陽市旅游

瀏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介紹

  --邦故居位于長沙市瀏陽市中和鎮蒼坊村敏溪河畔。故居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是-上五代祖父胡中泮所建。故居坐北朝南,呈倒凹字形布局,土木結構,小青瓦屋面,占地面積450平方米,大小房屋共計19間。為典型的瀏陽民居建筑風格。1915年11月20日,-出生于故居西側橫廳內屋一間10多平方米的耳房里,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30年隨工農紅軍走上革命道路,從此告別家鄉,直至1963年元月,-任湖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兼湘潭地委第一書記時,在回瀏陽農村調查期間,才回故居住了一晚,并與當地鄉親坐談,訪貧問苦。1985年,--邦的哥哥到北京去,告訴他祖居就要倒了,怎么辦?-說,年代久了,倒就讓它倒吧,外邊倒掉……[詳細]
  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紀念館位于長沙市瀏陽市文家市鎮人民路34號。1927年,當北伐戰爭順利向前發展的時候,各地的國民黨反動派紛紛叛變孫中山的“-”,并向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瘋狂地舉起屠刀,全國一片腥風血雨,而此時陳獨秀所推行的右傾機會主義更是為共產黨人自己的革命帶來巨大的損失。為了挽救革命成果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開展土地革命,中共中央緊急時候召開了“八七”會議,決定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回到湖南改組省委和組織工農革命軍。同年9月9日毛澤東組織和發動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9月19日各路起義軍部隊在文家市會師。當晚,毛澤東在里仁學校后棟教室主持召開了重要軍事會議——前敵委員會……[詳細]
  原國家副主席王震故居位于瀏陽市北盛鎮馬戰村,風景秀麗,九曲溪繞村而過,不遠處有楊梅嶺等山巒綿延起伏。故居為土木結構,面闊三間,后搭披棚作廚房等用。1908年4月王震誕生于此,1927年加入共產黨,1930年率部離鄉,一生南征北戰,1955年授上將銜,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副主席等職,1993年逝世。故居始建于清末,坐南朝北,小青瓦,磚木結構。原為當地中立局的公房,后為王震同志的祖上租住。1908年4月11日王震同志出生于此。上世紀40年代毀于洪水,后來文物工作人員對故居地基進行挖掘保護,2007年進行了復原重建,現故居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大小房屋共計19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曾多次回鄉,……[詳細]
  紅一方面軍成立舊址李家大屋,位于瀏陽市永和鎮石江村大屋組。創建于清嘉慶年間,歷經四載(1803—1806)而落成,建筑坐東朝西,磚木結構,封火墻,硬山頂,小青瓦,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兩側輔設廂房,內置天井10余處,有大小房屋百余間,主體建筑西側50米處設槽門,四周筑三合土圍墻。原占地面積萬余平方米,現僅存主體建筑中棟部分。1930年8月23日,毛澤東、朱德率紅一軍團與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紅三軍團在此會師,根據中央指示精神,兩軍整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簡稱紅一方面軍),共四萬余人。毛澤東任前委書記兼總政委、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主席,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滕代遠任副政委,朱……[詳細]
  譚嗣同祠建于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為二棟一亭的舊式祠宇建筑。占地面積535平方米,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封火墻,硬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中軸線上依次為前門(牌樓式)、庭院、前廳、過亭、后廳等建筑。前門墻面凸出四磚柱。明間設券門,兩扇大門拼釘幾何圖案竹片,上部女兒墻由兩端向中收縮成三角形西式狀,下部現左右鑲嵌祁陽石標志、說明牌兩塊,祠門額上嵌“譚烈士專祠”漢白玉石碑,陰刻楷書金飾。經庭院拾三級臺階進入中廳,前檐飾卷棚,幾何圖案掛落與格門,廳內立花崗石方柱6根,上部抬梁式構架,前部飾卷棚設月梁,滿置樓栿樓板,正上方懸掛梁啟超先生題寫的“民國先覺”牌匾,匾下原(1983年)掛譚嗣同油畫遺像,……[詳細]
  宋任窮故居位于長沙市瀏陽市葛家鄉烏石龍村。宋任窮(1909-2005),原名松韻琴,又名宋紹梧,湖南瀏陽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青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秋收起義。土地革命時期任紅28軍政治委員,參加長征。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魯豫軍區司令員,中央局組織部部長,中共南京市委副書記、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第二野戰軍第4兵團政治委員。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書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副書記,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干部部副部長,第二、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一書記兼沈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在1966年8……[詳細]
  李志民故居位于長沙市瀏陽市高坪鎮志民村。李志民(1906-1987),湖南瀏陽人。1925年參加革命,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區游擊隊黨代表,紅軍大隊、團政委,師、軍政治部主任。抗日戰爭時期,先后擔任抗日軍政大學組織部長、二分校政治部主任、冀中軍區副政委等職。解放戰爭時,歷任冀中軍區野戰縱隊、晉察冀野戰軍第2、第3縱隊政治委員,第20兵團政治部主任,第19兵團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歷任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中央軍委委員,在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他還被當選為第一、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7年11月16日在北京病……[詳細]
  瀏陽縣蘇維埃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舊址位于長沙市瀏陽市七寶山鄉獅子山村仙人廟。1930年4月12日至27日,瀏陽縣蘇維埃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獅子山仙人廟舉行,全縣22個區,180人參加大會。湘鄂贛特委和湘東特委王首道、潘心源、蔣長卿出席大會,大會主席團由張啟龍等組成。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于貫徹土地綱領、解決土地問題、擴大紅軍、加強肅反、鞏固蘇維埃政權、消滅盤踞在瀏陽的白軍、征收累進稅等問題的報告,并根據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的精神,制定了瀏陽縣政綱20條。作出發動紅五月總暴-動、奪取縣城的決議。會議宣告成立瀏陽縣蘇維埃政府,選舉張啟龍、黃仁、李貞、何振吾等22人為執行委員,推選張啟龍為主席。獅子……[詳細]
  李白故居位于長沙市瀏陽市張坊鎮板溪村。李白(1910—1949),又名李樸、李俠、華初、靜安,湖南瀏陽人。李白自幼家庭貧苦,讀完初小后輟學,到當地一家染坊當學徒。1926年,張坊建立農民協會和紙業工會,李白參加農民協會,白天寫標語,晚上站崗放哨,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5月,參加紅三軍團。抗日戰爭爆發后,受中央派遣,到淪陷區上海建立秘密電臺,搜集日軍情報。1942年9月,與妻子裘慧英同時被捕。1944年秋,李白與裘慧英一道離開上海往返于浙江、江西之間,通過電臺,向延安傳遞日、偽、蔣的軍事情報。1945年底,兩人回到上海,繼續從事秘密電臺工作。1946年,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上海特務到處……[詳細]
  李志民故居位于瀏陽市高坪鎮志民村塘頭組。故居始建于清朝末年,坐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小青瓦屋面,面闊3間,建筑面積150平方米,為瀏陽地區普通的民居建筑。李志民于1906年7月出生于故居,并一直在此生活、學習與成長,直到1928年參加工農紅軍離開家鄉。2001年故居被拆除,2002年由志民村籌資按原貌恢復重建。2006年7月,在故居復原陳列了將軍的臥室、書房等,并設計制作了李志民生平事跡展,并對外開放。2011年,瀏陽市人民政府將故居公布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景區地址:瀏陽市高坪鎮志民村塘頭組乘車線路:在長沙乘大巴至瀏陽再轉小巴前往……[詳細]
  紅一方面軍成立舊址(李家大屋)位于長沙市瀏陽市永和鎮永寶村(原石江村)。1930年7月27日,紅三軍團攻占長沙后,何鍵調集所有的部隊,在蔣介石、何應欽的援助下,從南北兩路夾擊長沙。紅三軍團鑒于形勢嚴重,8月5日主動撤離長沙,向平江、瀏陽方向轉移。何鍵立即布置重兵追擊紅軍。毛澤東、朱德率領紅一軍團從贛南趕往湖南支援紅三軍團。在文家市與敵軍交戰,全殲駐守在文家市的敵軍,獲得文家市大捷。8月23日,毛澤東、朱德率紅一軍團北上瀏陽永和,與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由平江地區南下的紅三軍團會合,在永和鎮石江村李家大屋召開兩軍團的聯席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指示,決定把兩個軍團合編,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簡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 在线国产欧美精品123 |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在线人成视频福利免费 | 亚洲欭美日韩颜射在线 | 一级电影在线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