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旅游

天津市旅游景點介紹

泰達圖書館檔案館
  泰達圖書館檔案館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核心地段,是一座造型別致、氣勢恢宏、人稱“知識水晶宮”建筑。自2003年12月開館以來,本著有利于傳播進步思想、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公共素質、促進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則,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開發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設施和標志性建筑,不僅是有識之士求知解惑的殿堂,也是廣大市民及青少年接受區情區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學生社會實踐的基地,是“國家一級檔案館”“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也是國內唯一一家實行圖書、檔案、情報一體化管理的區域性文化機構。該館占地面積1.67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67萬平方米,其中圖書館檔案館建筑面積3.36萬平方米,設計檔案館藏容量100萬卷,藏書容量150萬冊,閱覽座位1200個,現有館藏圖書1……[詳細]
282、大邱莊
大邱莊
  大邱莊于明永樂二年建村。自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大邱莊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曾經貧窮落后的小村莊,呈現出一幅農村經濟跨越發展、農民生活水平蒸蒸口上的美麗畫面。1993年,大邱莊撤村建鎮,現轄鎮域面積124平方公里,26個村街,11萬人。距市核心區30公里,距濱海新區40公里,津滄、榮烏、長深高速和京滬高鐵等“六縱五橫”的立體交通網穿境而過,是中國十大特色名鎮、中國鋼管產業集群名鎮、中國首批綠色低碳試點鎮、全國文明村鎮。近年來,大邱莊鎮緊緊把握“高標準、邁大步、創一流”的工作基調,堅持“統籌安排、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再上水平”的基本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調整經濟結構為主攻方向,以項目建設為龍頭,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區、工業示范區、農……[詳細]
紅旗譜紀念館
  紅旗譜紀念館坐落在寧河縣七里海裱口水庫北側電視劇《紅旗譜》拍攝外景地附近,于2011年8月建成,2012年10月初正式對外開放。紅旗譜紀念館為永久性文化藝術展覽空間,以名著《紅旗譜》為背景,以其人物、情節展開,展示中國農民反封建爭自由的歷史,展現了紅色作家梁斌為勞苦大眾、為推翻反動統治,用手中的筆著書立說的革命生涯。紅旗譜紀念館占地面積6670平方米.展示面積650平方米。展覽從多種角度,采用多種方式,全面地再現了梁斌的創作人生,以先進的設備和巧妙的設計增強展覽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讓參觀者寓教于樂,印象深刻。整個展覽展線長約180米,以文字、畫面、浮雕、藝術雕塑實物、紅旗譜電影電視劇及部分人物形象的活動畫面等為具體內容,通過聲(鐘聲)、光(根據劇情變化)、電(多媒體)等手段,構成一個完整地展示……[詳細]
大港油田展覽館
  大港油田的建設始于20世紀60年代。經過幾代石油人頑強拼搏、開拓進取,在人跡罕至的鹽堿荒灘上,建起了一座現代化的石油城,今天的大港油田猶如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渤海之濱。1992年.在大港-三號院地區建起了油田展覽館,2004年全面進行了改擴建。改擴建后的展覽館占地3400平方米,建筑面積8314平方米,通過130多件實物、模型和240余幅歷史圖片.記載了大港油田40多年來在不同歷史階段艱難而輝煌的創業歷程,2007年被中油集團命名為企業精神教育基地。展覽館通過大量珍貴歷史圖片過的鉆頭展出工人們用管鉗“道道服”等實物穿過的展覽還包括天津“泥人張”專門泥塑的鉆探生產現場,鄧小平同志在臨大港油田視察時親筆題寫的“為把大港油田建設成為全國最大油田之一而努力”等內容,展示了大港油田人艱苦創業鑄豐碑的鐵人……[詳細]
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
  天津用電歷史悠久,是繼上海之后全國第二個有電的城市。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融科技館與博物館于一體的電力專業展館,由市電力公司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部署籌資建設.以“展不電力歷史、傳播電力科技”為宗旨,傳承、弘揚百年天津電力文化。博物館坐落于海河之畔意式風情區。所在地原為1904年“比商天津電燈電車公司”辦公樓舊址,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近3000平方米。展館共設“電的初識”“啟蒙研究”“電力革命”“時代能源”“電力與生活”“回顧與展望”“智能電網”等七個展廳,包括實物展品400余件,圖片、史料、音像展品800余件和大型地投放映設再現了天津電力百年發展歷程生動展示了電力科學原理和前沿科技每一位參觀者都能在其中充分體味到百年天津電力文化感受到現代電力科技的魅力。該展館2008年1……[詳細]
海鷗表博物館
  海鷗表博物館坐落于天津海鷗工業園內,建于2010年,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建設投入資金約750萬元。博物館包括太陽投影鐘景觀及A,B兩館。太陽投影鐘由國家天文臺和海鷗集團共同建造,直徑19米,由印度紅、芝麻白、黑金沙三種顏色的花崗巖組成,周邊鑲嵌十二屬相銅雕,極具中國特色。由GPS定位投影坐標,北緯39°722、東經117°2414,按農歷24節氣,劃出刻度,以人體的太陽投影為指針,通過時差修正表修正,計算出當時的北京時間,誤差極小。A館分10個部分:計時中國、首表中國、計時之寶、創新之路、走向世界、表藝世界、品牌海鷗、中國時刻、精品專賣、走向未來。展示了從古至今,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計時發展的歷程,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卓越智慧、勤勞品格以及拼搏精神。B館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主線,從科技角度……[詳細]
天津自來水博物館
  天津是中國最早開辦自來水的城市之一。自來水博物館坐落于紅橋區“水趣園”內,是我市唯一一座建在生產車間構筑物上的專業博物館。博物館由天津市自來水集團自行建設,2010年建成。展廳面積1100平方米,擁有各時期的工具、設備和文獻資料等實物202件套,掛圖300多幅,開館至今已先后多次舉辦天津城市供水企業發展史、供水新技術科普展等各類活動。館內展覽分創業初始、供水新生、引水發展、惠澤民生和科技興水5個部分,通過展現天津自來水的歷史沿革和科技發展,讓廣大市民了解我市自來水的歷史脈絡,感知當今自來水生產過程,體會到“自來水”并不是“自來”的道理,從而增強珍惜水,愛護水資源,增強節水的意識。創業初始(1898-1949年),以珍貴的歷史文獻展示了人們挑河水、絞井水的古老用水方式,描繪了1898年天津自來……[詳細]
運河鄉情展館
  天津,緣水而生,因河而興,運河成就了天津的繁榮和富庶。運河鄉情展館充分挖掘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展現多姿多彩的津味運河文化。運河鄉情展館建于2011年10月,位于天津市北辰區北倉小學教學樓內。自建成開館以來,多次接待學校和社會各界參觀、開展活動。展館建筑面積300平方米,以史實和史料為依據,采取圖文與實物相結合的形式,充分運用空間造型藝術、平面設計藝術,形象直觀地展示北運河文化的豐富內容。展館展示內容以北運河所流經的北辰區域為主,重點介紹北辰區的歷史和北運河的形成及其帶動的具有北方特色的經濟、文化、教育和藝術發展過程,特別是人杰地靈的北辰大地所涌現出的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著名歷史人物。整個館區劃分為“千年風雨大運河”“北運河畔北極星”“天下皇倉北倉威”“立學蒙養讀詩書”“登高英雄楊連弟”等9個……[詳細]
利達主食大廚房
  天津糧油集團利達主食大廚房始建于1998年,是我市第一家機械化主食加工基地,主要生產饅頭、顯沙包、紅果包、棗卷、糖三角等9個品種主食產品。秉承“關愛民生,綠色安全,誠信經營,質量第一”的經營宗旨,以公司自產中國馳名商標“利達面粉”為原料,引用國內最先進的主食生產線,從面粉封閉散運到上料、加水、和面、切團、成型、醒發、蒸制、回涼、包裝等程序全部實現自動化、數字化、全封閉運行,生產過程無污染、零接觸,達到食品凈化十萬級安全標準。目前,利達主食大廚房口產規模達到200萬個,成為全國最大、設備最先進的主食生產基地。利達主食大廚房榮獲全國主食加工業不范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全國再就業不范基地、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巾幗文明不范崗和天津市食品安全優秀企業、天津市勞動模范集體、天……[詳細]
中新藥業現代中藥產業園
  中新藥業現代中藥產業園建于2004年,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期投資近6億元,總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產業園以中藥的現代化研發、提取和制劑為核心,是目前國內頗具特色和規模的中藥現代化生產基地之一,已成為天津中藥現代化發展成果的集成平臺。園區包含兩個展覽館、三個參觀區域。天津醫藥展覽館展示了天津醫藥百年發展變遷對中華醫藥文化的推動作用和中新藥業對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新藥業自然人文陳列館展示了各類藥物標本1萬多份,其中動物礦物標本600多份,包括全國稀有的虎骨、豹骨各一架,植物標本2000余份,蠟葉標本7000多份,是集科研、教學、標本收集、鑒定與制作于一體的多功能展館。三個參觀區域為“百年老字號”達仁堂制藥廠、“衛藥”代表隆順榕制藥廠和集成現代中藥提取技術的中新制藥廠,展不了天津傳統中……[詳細]
王朝御苑酒堡
  中法合營王朝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建于1980年,是我國制造業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王朝御苑酒堡是王朝酒業發展的縮影,展現酒業發展的巨大成就。王朝御苑酒堡是王朝酒業斥資2億元、耗時3年建成的亞洲最大的單體酒堡,坐落在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王朝工業園內,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酒堡占地260多畝,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庭院綠化面積近7萬平方米。酒堡的設計借鑒法國波爾多地區19世紀古堡風格,以法國羅浮宮為設計理念,融入中國審美元素,承載了王朝酒業對于世界葡萄酒文化和中國融合的理解,典雅精致、華貴浪漫,體現出王朝公司中法合璧的特點。王朝御苑酒堡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結構。從廣場上的金字塔形建筑物可以直接進入地下一層,即王朝葡萄酒文化博物館。該館通過單獨定制的生產設備展示了葡萄酒的生產加工工藝過程,通過不同時……[詳細]
天津紡織博物館
  天津紡織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1898年成立天津織絨局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是我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基于對天津紡織百年歷史的自豪和眷顧,天津紡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為傳承歷史、昭示未來、激勵后人,創建了天津紡織博物館,于2010年5月向社會開放。博物館坐落于空港物流加工區高新紡織工業園天紡大廈,建筑面積1800余平方米,共分古代紡織、近代紡織、現當代紡織和專題展四個展區。館藏資料15大類,文獻300余冊,圖片5000余幀,器具2000余件,展陳說明5萬余字。展館本著突出行業特點、系統完整布局、真實反映歷史的思路,集知識性與科普性為一體,充分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集中展示并體現天津紡織的形成和發展歷程,突出強調了其發源早、門類全、影響大等特征,彰顯了天津紡織在中國工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詳細]
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
  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坐落于河西區,是天津文化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場所之一。2009年,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納人天津文化中心規劃建設重點工程。2012年6月建筑面積約9萬平力一米,全國規模最大的以青少年教育為主題,集青少年服務、青少年學習、青少年游樂、青少年體驗于一體的陽光樂園建成并對外開放。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主動肩負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神圣使命,近年來以陽光樂園、綜合教育樓各場館、學生社團以及內部媒介為依托,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在重大紀念口開展主題公益活動、放映愛國主義影片、排演兒童劇目等,吸引全市青少年廣泛參與,收到了良好社會效果。學生社團—天津少年藝術團、靈童合唱團、天津紅領巾乒乓球隊等,定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參與社會實……[詳細]
天津市少年宮
  天津市少年宮創辦于1956年,位于南開區東馬路94號,是全國較早興辦的綜合性校外教育單位之一。建宮50余年來,天津市少年宮充分發揮市級校外教育單位的示范引領作用,面向全市少年兒童,指導各區縣少年宮及中小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提供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注重實施素質教育,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市少年宮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少年兒童,面向學校,面向少先隊”的方針,聯合各區縣少年宮在全市少年兒童中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思想品德、文化藝術、科技體育等少年兒童文化教育活動。每年堅持開展學雷鋒等傳統活動,切實將學雷鋒活動常態化、自覺化。開展“自強之星”“創新思維大賽”“我夢幻中的海河”少年兒童藝術大賽等一系列新型活動,并不斷豐富時代內涵,形成頗有影響的少年兒童品牌活動,每年有幾十萬……[詳細]
寶坻區烈士陵園
  寶坻區烈士陵園始建于1988年地面積3萬平方米,紀念性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陵園總體布局為中軸對稱形式,從北向南,在中軸線上矗立著寶坻革命事跡展館樓、仿古牌樓、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四大紀念建筑物。墓區安葬有位于寶坻區寶平街進京路71號,占239名烈士,其中有集體墓一座,安葬著在抗口戰爭期間趙各莊戰斗中犧牲的146名烈士。高大、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象征著革命烈士英勇不屈的崇高精神,與仿古牌樓和廣場綠地交相輝映。寶坻革命事跡展館樓內的寶坻革命事跡展廳展示了寶坻在各個時期的革命烈士英勇抗爭的英雄事跡。寶坻區烈士陵園對外開放以來,始終堅持“褒揚先烈、教育后人”的辦園宗旨,堅持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以現代化的展示方式和翔實的圖片文字資料,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曾先后舉辦“緬懷革命先烈弘揚……[詳細]
安幸生烈士故居
  安幸生烈士故居位于北辰區雙口鎮中河頭村。1938年被口軍燒毀,1947年在原址重建,1995年、2001年、2006年,北辰區委、區政府累計投人100多萬元,對故居進行了三次整修擴建。故居外院公園面積500平方米,內院建筑面積304平方米,分設主廳及東西展廳。主廳還原展示安幸生烈士生前起居生活的家庭陳設及口常用品;西廳集中展不安幸生烈士從學生時代到英勇就義的光輝一生,配備了7000多字的錄音解說資料。內院正中屹立著嵌有鄧穎超同志親筆題字的“安幸生烈士紀念碑”及漢白玉半身雕像。修繕一新的安幸生烈士故居風格古樸、文化厚重、展品豐富、主題鮮明,并精心設計制作了50多塊圖文并茂的展牌,展示安幸生烈士生平。故居先后開展了“祭祀烈士英靈,重溫入黨誓同”“緬懷先烈、點亮青春、十事創業”“憶英烈、愛祖國、迎……[詳細]
楊連弟烈士紀念館
  楊連弟烈士紀念館始建于1995年,初址位于北辰區青少年宮六樓。同年,建楊連弟公園和楊連弟銅像。2012年,在楊連弟烈士犧牲60周年之時,啟動重建工程,2013年清明節前夕.新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楊連弟.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倉鎮.194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在修復隴海鐵路8號高橋時,楊連弟機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橋墩,提前完成修橋任務,榮獲“登高英雄”的光榮稱號。1950年10月,楊連弟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鐵道兵團第1師第1團第1連任副連長。在朝鮮戰場上,楊連弟多次出色完成搶修鐵路大橋的任務,有力地支援了朝鮮前線的戰斗。1951年7月,在搶修清川江大橋時,楊連弟帶領一個排12次搭設浮橋,并創造出“鋼軌架浮橋”的方……[詳細]
漢沽烈士陵園
  漢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6年,位于濱海新區漢沽新開北路,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1976年地震后在原址重建,歷經數次維修改造。陵園是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國防教育基地,1994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漢沽烈士陵園共分四個區域,分別是位于陵園中部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西側的烈士墓區、位于北側的國防教育區和革命烈士紀念館。陵園中央聳立的是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巧米,由花崗巖砌成,上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鏤金大字。每年清明、五四、國慶等重大節日期間,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小學、駐津部隊官兵等社會各界來此開展形式多樣的悼念活動。漢沽烈士陵園內長眠著120名革命烈士,其中不僅有抗日戰爭時期鹽民游擊隊犧牲的烈士、平津戰役解放漢沽時犧牲的烈士,還有參加抗美援朝在青……[詳細]
寧河烈士陵園
  寧河縣烈士陵園坐落在蘆臺鎮東側,始建于1969年10月,2005年12月完成重建,占地面積1.5萬余平方米。園內建有2755平方米的紀念廣場、于力一舟烈士墓、于力一舟烈士塑像、骨灰堂、黑色大理石烈士幕墻和鄧穎超題寫館名的于力一舟烈士紀念館。陵園內蒼松翠柏、綠樹成蔭,在幾十種花草樹木的掩映下,安放在這里的270座烈士墓顯得格外莊嚴肅穆。寧河人民有著反侵略斗爭的光榮傳統,特別是在抗擊口本侵略者及國民黨反動派的戰斗中展現了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曾參加冀東大暴-動.組織抗口武裝.在冀東戰爭時期38名。這些烈士中解放戰爭時期500名軍區的領導下,組建寧河大隊,他們參加攻打新河船廠、南湖阻擊戰、趙莊伏擊戰、苗莊伏擊戰等百余次戰斗,狠狠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陵園現有烈士926名,包括有名烈士621名(寧河……[詳細]
天津市檔案館
  天津市檔案館成立于1964年,是國家一級綜合檔案館。現館藏檔案150余萬卷(冊),所藏檔案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教育、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是天津歷史發展的原始記錄,記載了天津人民奮斗的輝煌歷史。館藏年代最為久遠的是1668年的房地契和1722年康熙皇帝封贈臣僚的浩命。檔案館定期舉辦“檔案文化大講堂”,邀請著名史學專家講述天津城市歷史發展脈絡,展不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先后舉辦過19個專題展覽,如《津沽舊影展》《海河—輝煌的母親河》《天津歐陸風韻展》《天津百年教育展》《迎奧運天津體育展》《家庭檔案文化展》《天津勞動模范展》《黨旗飄飄—紀念建黨90周年檔案資料圖片展》《創先爭優成果展》《黨風廉政建設在機關》《知青展》等,接待參觀者10萬多人次。檔案館占地面積2.7萬平力一米,主題性建……[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二区综合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 精品一区视频官网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专区 | 乱子伦国产对白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