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天津市旅游

天津市旅游景點介紹

  海河防潮閘位于天津市塘沽區海河入海口處,是一座泄洪、擋潮、蓄淡、航運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閘工程。其主要功能是將子牙河、大清河、南運河、北運河、永定河五大水系在天津匯流后的部分洪水經海河干流宣泄入海,并具有防洪排瀝、擋潮、蓄淡之功能,是海河干流重要的水利控制工程。工程建成以來,擔負著天津市排瀝、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對天津市的經濟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歷史最大洪水:1963年8月28日洪水最大實測流量為1698m3/s,當時海河防潮閘8孔閘門全部提升至最高位置全天候敞泄。海河防潮閘的主體建筑物是天津市著名風景名勝之一,閘體兩岸控制樓為仿古建筑,氣勢宏偉,莊嚴秀麗,閘東樓墻上鑲嵌著朱德同志為海河閘建閘工程的題詞。……[詳細]
  直隸全省內河行輪董事局舊址位于天津市紅橋區西沽小辛莊街19號,年代為1914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
  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位于海河的起點,即子牙河、南運河與海河交匯處的三岔河口岸上。這座碑的18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聳立著用漢白玉雕刻的婦女形象。婦女面帶慈容,懷抱嬰兒,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視水面,似乎在凝思著海河的今昔。碑座面向子牙河和南運河的兩側花崗巖石上,分別刻著鄧小平1986年8月20日親筆題寫的“引灤入津工程紀念碑”9個大字。在碑的背后,離碑座十多步遠的半園形水泥圍墻上,嵌有碑文,記載著黨中央、國務院對天津人民的關懷和引灤入津建設者的豐功偉績。幾百年來,由于海潮倒灌,污染海河,使天津人民飲用著苦咸水。由于工業用水量日益增加,又造成了水源短缺的困難。因此,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引灤入津。灤河發源于內蒙和河北北部。上游水源水質好,水量大而穩定可靠,在河北遷西縣境內又有……[詳細]
  鈴鐺閣位于紅橋區南部,在西北城角,鈴鐺閣大街東端南側,其原址現為鈴鐺閣中學。鈴鐺閣始建于明萬歷七年(1579),是稽古寺的藏經閣。主體建筑兩層,磚木結構,雕梁畫棟,莊嚴古樸。0-頂部屋脊房椽頂端系掛銅鈴百余個,清風吹拂,鈴聲悅耳,距離0-二三里的人們都可聆聽。天津民間流傳俗語:“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臺、鈴鐺閣(gǎo)。”在普通市民的口語中,“鈴鐺閣”大有名氣,而“藏經閣”這個正式名稱卻無人知曉了,民俗甚至把稽古寺及其藏經閣一律統稱“鈴鐺閣”了。清光緒十三年(1887),天津知府在稽古寺內設立稽古書院。光緒二十年,附近木料場失火,殃及鈴鐺閣,建筑及藏書遭焚毀。光緒二十七年,在鈴鐺閣舊址創建了天津最早的官立中學———普通中學堂,其沿革為今天津三中,現址為鈴鐺閣中學。……[詳細]
王卓然舊居
  王卓然舊居位于博愛道23號,二層磚木結構,簡樸素雅,歐式樓房。1928年7月末,王卓然從歐美回到沈陽,此時的張學良正在廣攬人才,勵精圖治。聽說在歐美留學的王卓然剛剛歸國,張學良立刻約見懇談。王卓然與少帥之間的友誼就從那一年開始了。1929年1月里一個早晨,王卓然按照排定的功課表,到“大帥府”教書。剛一進院內,就見到--的樣子,情形緊張。原來就在前一晚,張學良把東北保安司令部總參議楊宇霆與黑龍江省省長兼東北交通委員會委員長常蔭槐請到府里來殺掉了。張學良興奮過度,一夜未眠,見到王卓然立刻問他對于殺死楊、常二人有何意見。王卓然答道:“這不是法律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論政治,就要看你以后的作風如何,要把通電上持的楊、常的罪狀,一反其道而為之。特別是這個兵工廠虛耗民財民力,在日本駐屯軍的炮火射程之內……[詳細]
  天津電話六局舊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區月緯路11號,年代為1927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圣心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區建國道25號,建于1922年,由意大利天主教會援助傳教會方濟各會主持興建,供該院修女舉行宗教活動。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磚木結構二層,局部三層。東、西、北三面外凸,檐口山花下為弧形窗。堂內大廳上層呈八角形,每邊各開一圓形窗。造型為意大利文藝復興后期的典型教堂建筑。現狀堪憂。……[詳細]
  潘毓桂舊居是潘毓桂從鮑貴卿手中購得,位于民族路與博愛道交口東北角。二層意式風格建筑。建筑中部突出,正立面的對稱感覺被加強,造型及空間處理極富特色,構圖頗具文藝復興遺風。是天津近現代住宅建筑中的杰出作品。……[詳細]
  盧鶴紱舊居位于勝利路403號,特點:意式樓房,主體兩層局部三層,帶地下室,歐洲古典建筑,風格簡潔明確。勝利路的這處房子,原來的門牌號是北安道19號。盧鶴紱的五弟盧鶴紋說,這所房子的主人其實是他們的父親盧景貴,大哥盧鶴紱在這座小樓里居住的時間并不長,如果一定要計算出日子來,“他住在那座小樓的日子總共也就一年多時間”。盧鶴紱1931年隨父遷居舊意租界后,在天津河北省工業學院機電預科學習了一年,然后他從這里考入燕京大學物理系。就是從這座小樓里,一個翩翩少年最終成長為令世界震驚的偉大物理學家。……[詳細]
  國營天津無線電廠舊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區新大路185號,年代為1946年。抗戰勝利之后,國民政府把當時的中央無線電公司重慶分廠遷到了天津,與接收的日偽時期在天津建立的幾家無線電廠合并,組成了中央無線電器材公司天津分廠,并從美國引進了生產線。也正是從這時起,天津正式成為全國無線電原件的制造中心。“這個廠當時生產的‘RCA牌’‘飛歌牌’已經非常先進了,而它的舊址,就在河北區的新大路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中央無線電器材公司天津分廠改名為國營天津無線電廠,成為津門最早的國營無線電企業。而再之后,它的名字就變成了津城百姓耳熟能詳的“712廠”和“北京牌”,并生產出了具有“華夏第一屏”之稱的“北京牌電視”。之后,通過公私合營,天津市內的強聲無線電廠、第三生產合作社、電訊器材廠等幾家私營無線電公司合并……[詳細]
  岡緯路教堂位于河北區崗緯路27號,毗鄰天津中山公園,隸屬于原天津基督教公理會眾議會(教區)和華北基督聯合會,屬美國公理會教堂,曾是美國公理會在天津的中心教堂,也是天津中華基督教公理會的中心教堂。崗緯路基督教堂,磚木結構,三層帶半地下室。坐北朝南,呈長方形,長約25米,寬約13米,由禮拜堂、圣堂和鐘樓組成。墻體皆由窖口磚砌筑,表面均勻做“疙瘩”裝飾,頂兩坡式,門窗為實拱拳狀。禮拜堂為兩坡屋頂,外檐為琉缸磚清水墻,外檐有尖拱、圓拱、方形等多種外窗。正面頂上豎一枚巨型十字架。為一般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初建的岡緯路教堂及其附屬建筑共占地3.9畝,除教堂外,建有牧師住宅。教堂建筑精巧華美,在正面最為醒目之處,高高擺放著一枚巨型十字架。……[詳細]
津浦路西沽機場舊址
  津浦路西沽機場舊址位于天津機車車輛機械廠院內,在新開河北岸的津浦舊線旁,它是一座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廠,它就是著名的津浦大廠。1910年底,京奉鐵路與津浦鐵路在天津新站舉行聯軌典禮。津浦路機廠隨即投入使用,用于及時維修鐵路機車及設備。由于地處德國租界,因此津浦大廠建筑都由德國人修建,而廠長也由德國人巴維爾擔任。由于設備先進,津浦大廠很快就成就了自己中國第一火車修理廠的地位,當時只要是在中國鐵軌上運行的火車有80%都要到這里來維修,至今車輛廠里還保存著一座純德國建造的廠房,就是著名的津浦路西沽機場,離這個廠房不遠處還有一個100多年歷史的老水塔,至今都保存著很完好并且都在使用者。津浦路西沽機場舊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區南口東路1號,現存廠房建筑一幢,原為津浦路西沽機場,津浦路西沽機場由德國人于1909年……[詳細]
順直水利委員會舊址
  順直水利委員會舊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區自由道24號,1918年由北洋政府原國務總理熊希齡主持的順直水利委員會在此成立。1928年改組為華北水利委員會。1929年明確以華北各河湖流域及沿海區域為管轄范圍。大沽高程水準基點1931年設在該會院內首級臺階前。抗戰勝利后改組為華北水利工程總局。舊址磚木結構,兩層帶半地下室,中心為三層塔樓,平面呈“L”型,規模較大。……[詳細]
意國領事館舊址
  意國領事館舊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區建國道14號,1916年建成。該領事館是意租界的最高權力機關,對外以意租界工部局名義行使權力。歷任意國領事多在此辦公。舊址為意式風格的花園別墅建筑,門窗頂部及二樓后口采用彩色釉面磚裝飾。……[詳細]
袁氏舊宅
  袁氏舊宅位于天津市河北區海河東路39號,建于1918年。此建筑原為袁世凱親信袁乃寬(1868~?)住宅。袁乃寬曾任天津知縣,1929年任內閣農商總長,次年去職,居于天津。主樓平面為“L”形,三層磚木結構,局部兩層,紅色陡坡屋頂。建筑造型優美、參差錯落。……[詳細]
比商天津電車電燈股份有限公司舊址
  比商天津電車電燈股份有限公司舊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區進步道29號,建于1904年。原為比商天津電車電燈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辦公樓,1937年為日偽控制的華北電力公司天津分公司,1945年為南京國民政府冀北電力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1949年后由人民政府電力部門使用。該樓磚木結構,兩層帶地下室。建筑造型規整,典雅大方。現為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詳細]
  王永泉舊宅建于20世紀20年代,為二層磚木結構獨立式住宅,帶地下室,建筑平面布局對稱,外立面為混水墻面,外檐窗間墻裝飾有方壁柱,建筑主入口門廊之上設有二層陽臺,陽臺和屋頂女兒墻裝飾有寶瓶護欄,墻身上裝飾有紋飾。建筑內部主入口門和木樓梯樣式精美。該建筑院內設有祠堂建筑,祠堂內設有戲樓。……[詳細]
  袁克定舊居是袁世凱長子、原中央文史館館員袁克定在天津的舊居,該建筑坐落于當時的天津德租界司艮德街(SeckendorffStraße),建于1920。該建筑原為中國共產黨天津市河西區委員會辦公樓。袁克定(1878—1958),字云臺,別號慧能居士,河南項城人,袁世凱長子。辛亥革命爆發后,受其父之托,拉攏汪精衛。后鼓吹帝制,幫助父親袁世凱復辟。袁世凱死后,袁克定遷居天津隱居。……[詳細]
  天津市總工會第二工人療養院舊址位于天津市河西區柳林路3號,年代為1956年。2013年1月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桑志華舊居
  桑志華舊居位于河西區馬場道117號(原英租界馬廠道),建于1922年,為北疆博物院的創辦者法國傳教士桑志華在天津的舊居,西臨原天津工商學院主樓和北疆博物院。為重點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天津外國語學院外事辦辦公樓。桑志華(EmileLicent,1876-1952),法國著名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1914年,桑志華以法國天主教耶穌會神甫的身份來到中國,從事田野考察和考古調查工作25年,足跡遍及中國北方各省,行程5萬多公里,采集地質、古生物標本達幾十萬件,創建了北疆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前身)。1922年,桑志華與時任北疆博物館副館長的德日進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薩拉烏蘇河畔發現了一批人類和動物化石。這是中國境內最早發現的古人類化石。1923年夏天,桑志華和德日……[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a级按摩片春药手机在线 | 伊伊久久综在合线视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看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