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溪位于桃園縣東南方,居復興山地與桃園臺地之交,大漢溪自山中流出后在此轉向北行,并在兩岸丘陵間切割出層層的臺地。舊名“大姑陷”,原為凱達格蘭平埔族聚居地,后因“陷”字不吉而更名為大姑崁,清同治5年(1866年),當地士紳李騰芳中舉后,改名為大科崁,光復后定名為大溪。位于大漢溪畔的大溪,清朝時得利于大漢溪河運興盛,發展為繁榮市鎮。形成今日所謂的“老街區”。市區里古老的巷道、樸質的舊建筑,以及隱身于街衢巷弄間的傳統行業,仍見證昔日繁華的市街景象,往來匆匆行旅之間,不妨在此稍停腳步,為旅途增添幾許古老的知性與感性。和平路老街和平路老街緊臨大溪舊碼頭,自清朝以來即為大溪繁華市街所在,洋行、茶館林立。和……[詳細] |
![]() | 位于桃園縣大園鄉,距離臺北市中心只要車程40分鐘即可到達,機場土地面積約1,223公頃,是我國最重要的空運進出口,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共有兩座航站大廈,二個航站大廈的啟用讓臺灣桃園國際機場(中正國際機場)的動線更流暢、便捷的空間,出入境在同一樓層的設計。由于臺北已設有松山機場,其東側與北側鄰基隆河岸,西側及南側又緊鄰臺北市區,已經無法擴建,而且其設備資源也無法因應需求,因此政府擬定建筑新的國際機場,以舒緩臺灣地區繁忙的航空運輸,決定在桃園縣興建新的國際機場,將臺灣桃園國際機場列入為十大建設之一,并于民國69年決定籌建機場,在民國64年時,民航局首度建議更名為“介石機場”,理由為“用資紀念民族救星,……[詳細] |
![]() | 慈湖陵寢正式名稱為先總統蔣公陵寢,位于臺灣桃園縣大溪鎮福安里,是奉厝中華民國前總統蔣中正遺體的地方,現由--所設的慈湖陵寢管理處管理。慈湖土地原為板橋林家所有,陵寢原名“洞口賓館”,落成于1959年6月13日,1962年由總統蔣中正手書“慈湖”并更名為“慈湖賓館”。在總統蔣中正逝世前是做為其行館之用。慈湖分為前慈湖及后慈湖,后慈湖目前為軍方管制區,需申請經許可才可進入,前慈湖有一座約5公頃的“新埤”,放養了許多只天鵝。由于慈湖陵寢與石門水庫、大溪老街、拉拉山等桃園縣著名風景區不遠,因此桃園縣政府在慈湖旁邊開辟了一處“銅像公園”,用以安置在-擔任總統時代(2000—2008)因實施去蔣化運動而下……[詳細] |
![]() | 大黑松小倆口是臺灣知名的食品生產商,始于1956年。據說1956年牛軋糖的創始人邱彭毓和女士在臺北市博愛路成立大黑松牛軋糖門店,1983邱義榮與其妻曾翠娜成立邱氏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當年推出小倆口喜餅。1984年大黑松和小倆口合二為一,將牛軋糖放入喜餅禮盒,開創了臺灣第一家糖餅合一的禮盒。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大黑松小倆口的商標已經馳名海內外。愛情故事館是大黑松小倆口為行銷幸福的感覺而于2008年打造的一座以愛情為主題的場所,以使更多戀人和夫妻留下美好的回憶,體驗浪漫與幸福的感覺。故事館位于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館內可分為室內和戶外空間,戶外有半露天咖啡館、玫瑰園、小教堂、心形花圃、休閑桌椅等,是……[詳細] |
![]() | 大溪陵寢亦稱頭寮陵寢,位于臺灣桃園縣大溪鎮福安里,是奉厝中華民國第六、第七任總統蔣經國遺體靈櫬的地方。它的前身為頭寮賓館,創立于民國51年(1962年),建造之初用于存放總統部分重要文件以及檔案資料,民國77年總統去世,同年將其遺體靈櫬安放于此并更名為大溪陵寢。大溪陵寢由中華民國-慈湖大溪陵寢管理處管理,它背依草嶺山,前臨大漢溪,為仿四合院形式的鋼筋水泥平房建筑,紅瓦黑墻。正廳擺放著蔣經國的靈襯,左側房間原為-女士(蔣經國的妻子)的房間,大廳右側則為勛章、獎章陳列室,門廳左側設為“蔣經國先生紀念室”,附近環境清幽寧靜,優雅大方。2001年1月13日,桃園縣政府文化局公告大溪陵寢為大溪地區歷史建……[詳細] |
![]() | 蓮座山位于大溪鎮中正公園南方,為一獨立山頭,山高雖僅數十公尺,但因山峰秀麗,形似一朵蓮花浮于水面,故名蓮座山。清嘉慶3年(1797年),當地邑紳募捐建佛寺于山巖,奉祀觀世音菩薩和十八羅漢金尊,鄉人習稱觀音亭,現為三級古跡,建寺以來雖歷經多次整修,但仍維持著200余年前的風貌與規模,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沿著寺前的“百步云梯”步行上坡,攀抵寺殿即可眺望大漢溪及石門水庫連綿的山水勝景,令人胸懷大開,寺前廣場上老榕盤據,更添幽幽古意。此廟規模雖不大,但廂房、大殿、軒亭線條優美、用材精致,無論是仙人吊筒、雕花石窗、百年交趾燒、石獅子以及廟內額匾,皆精巧古樸、耐人尋味。正殿前的拜亭,系采用重檐歇山式,比例……[詳細] |
![]() | 大溪花海農場位于臺灣桃源縣大溪鎮,總占地面積約15公頃,是臺灣北部最大的花卉農場。農場的整座山頭都是花田,營造出與法國普羅旺斯相似的浪漫風情,為臺灣許多偶像劇和新婚夫婦婚紗照的首選拍攝場地,也是臺灣最受歡迎的觀光農場之一。大溪花海農場最令人稱奇的是農場內規劃建立的兩公頃彩虹花田,彩虹花田隨季節綻放出各色花卉,猶如時空的魔術師,令人目不暇接。此外,位于農場內海拔348公尺的草嶺山,始終維持著自然的山林景致,沿線兩側蒼郁的林木與野花,襯托出幽靜的天然環境與景觀,可讓游客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純美景色。不僅僅是秀美的綠樹紅花,大溪花海農場的人文景觀也相當誘人,其中位于農場中部的一座南歐風情的梵谷之家西餐廳……[詳細] |
![]() | 四棱溫泉座落于桃園縣與宜蘭縣交界的四棱村,泉源深藏于北橫公路下方的三光溪谷中,是一處仍保有原始風味的野溪溫泉。溫泉所在的溪谷深遂狹窄,兩岸峭壁垂直矗立約百余公尺,情勢險惡的地形中,但見對岸山崖上兩道溫泉瀑布直瀉而下,谷地中水氣蒸騰氤氳,如入蠻荒之境,而要享受泡湯樂趣,還得渡過驚險的獨木橋,或涉越深及胸膛的冰冷溪水,這正是四棱溫泉“野味十足”的魅力。四棱溫泉水量極豐,水質清澈透明,可浴可飲,露頭溫度約攝氏65度,但自山壁而下后溫度略降,是優質的上乘溫泉;由于溪谷狹窄險峻,故無腹地開闊的溫泉池,僅上游的溫泉瀑布下有一小池可供泡湯,而水量較豐的下游瀑布則另有一絕,坐于瀑布下突出的石頭上,享受溫泉灌頂……[詳細] |
![]() | 大溪不是只有慈湖、老街與豆干,悠遠的人文歷史、豐富的自然景觀、精致的農漁特產,古城大溪正等著您深入體驗。大溪因位處北橫公路起點及鄰近石門水庫,成為交通轉運站,近來觀光業的發達,大溪老街的重整,使得舊日歷史的美貌嫣然再現。大溪老街主要范圍涵蓋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條歷史街屋,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筑型式和臺灣早期的傳統商家店街并無二致,都是面寬窄、縱深長的深長形連棟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大溪老街至日據時代的1919年左右,因日本總督府執行等同現代都市計劃,將和平路、中山路等街道依規劃好的建筑線拆除部份建筑,那時大溪老街平常住家主要以紅磚牌樓立面搭配紅磚屋,商家則以石材精雕歐洲風格的拱門梁柱和繁復……[詳細] |
![]() | 武德殿是日本平安時代大內里(古京都的宮殿)的殿舍之一,用于觀賞賽馬等活動時使用。其位置大概在在大內里的西邊,可穿過右近衛府、右兵衛府之間而望見殷富門,在武德殿的東邊一般設有馬場、宴之松原等地方。在大日本帝國時期,1895年成立于京都的財團法人大日本武德會為推廣武道(包含劍道、柔道與弓道),使其成為日本人的核心價值,而在日本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廣設推廣武道的武館,這些武館因沿襲平安時代此殿之名所以被稱為武德殿。大溪武德殿位于臺灣桃園縣大溪鎮,落成于1935年,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武德殿之一。它整體采用鋼筋混凝土等新式建材建造而成,外墻用洗石子裝修,形成線腳模擬雨淋板壁的效果,內部正對大門設置神龕,空間一……[詳細] |
![]() | 達觀度假農場坐落在臺灣桃園縣復興鄉拉拉山神木區旁,設施完善,風景秀美,是桃園縣最著名的觀光農場之一。農場內的房間多為檜木原木打造,里面設施雖然不夠豪華,但卻非常干凈清爽,讓人倍感溫馨舒適。達觀度假農場內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外,還有月光廣場、觀星平臺、咖啡廳、卡拉OK等設施,給到此游玩入住的游客不一樣的體驗。此外,農場上的招牌美食也是游客不容錯過的,鱒魚大餐、桂竹香菇扣肉、野菜雪蓮、蜂蜜山芋泥甜品等都深受各方游客的好評。達觀度假農場將自然美景與人文景觀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讓這里一年四季都有好玩的、好看的:春天,當大地蘇醒,草木發芽,鮮花盛開的時候,農場是進行健康森林浴并觀賞桃花、李花、梨花、山櫻……[詳細] |
![]() | 拉拉山位于桃園縣復興鄉東側與新北市烏來區的交界地帶,山間林木茂密高大,身臨期間令人心胸開闊,有通達樂觀的心境,于是在民國64年8月經臺灣省政府易名為達觀山。民國75年8月,林務局設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海拔1400到1900公尺,面積廣達6390公頃,以保護區內珍貴的紅檜巨木、山毛櫸純林、青楓等珍貴林木,目前該自然保護區已成為北臺灣最著名的國有生態旅游勝地之一。達觀山森林保護區內動植物品種豐富,育有紅檜群、扁柏、青楓、山毛櫸、闊葉混合林以及天然林等樹種,其中深受關注的是區內的22株神木,其樹齡高達500至3000年不等,散布于全長3.7公里的景觀步道旁。物種方面,諸如紅檜、山毛櫸、扁柏、臺灣黑熊……[詳細] |
![]() | 小人國主題游樂園坐落在中國臺灣桃園縣龍潭鄉,最早成立于1984年7月7日。它秉持“游玩小人國,認識大世界”的真諦,致力于為游客提供一個兼具觀光價值與文化巡禮的娛樂休閑園地,讓游客在一日之內造訪全臺灣與世界的名勝古跡。小人國主題游樂園由印地安歷險區、歐洲城堡樂園、尼羅河歷險區、亞洲之最、OPEN魔法樂園這五個區域組成,其中“印地安歷險區”、“亞洲之最”最受游客們的歡迎。印地安歷險區內包含了搖滾船、飛飛機、跳星星、摩天草莓、大力士、歡樂嘟嘟車、采礦列車、美洲迷你景觀區、太陽神飯館、探索館、塔羅牌神秘圣地印地安柱等11個設施;亞洲之最包含了臺灣迷你景觀區、中國迷你景觀區、亞洲迷你景觀區、獨角仙生態區……[詳細] |
![]() | 范姜古跡為一座四合院與四座三合院所組成的古跡群,其中門牌9號的“范姜祖堂”是整個家族的精神核心。它坐落在臺灣桃園縣新屋鄉中正段土地上,占地面積0.8公頃,主體建筑面積則為500坪左右,四周種植了很多花木并有竹林環繞,整體環境清幽寧靜,古樸淡雅。清初乾隆年間范姜一氏來臺拓墾,經過百余年的努力,范姜一族不但使荒野變成田園,而且吸引了拓荒者遷入此地,開墾有成的范姜族人于咸豐四年(1854年)興建祖堂,其后陸續起造了不少新屋,當地人引為盛事,以客家語稱其為“起新屋”。因此“新屋”便成為當地的地名,沿用至今。新屋范姜祖堂是桃園縣縣定的三級古跡,也是新屋鄉最珍貴的古宅。堂內的門額上題有“陶渭流芳”的字樣,……[詳細] |
![]() | 觀音鄉觀音村位居桃園海岸線中點,與接鄰的新屋鄉同為開發已久的鄉鎮,有甘泉寺石觀音、白沙岬燈塔等名勝,雖居海角一隅,卻頗負盛名。甘泉寺原名觀音寺,光緒年間,廟旁忽見涌泉,泉水甘甜清冽,據聞可治百病,鄉民競相至此取水飲用,觀音寺遂改名為甘泉寺,鄉民并在泉水涌出處設有甘泉井,并興建小亭,供奉觀音大士像;其后神跡遠播,寺宇不斷翻修,而成今日宏偉的規模,長久以來便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自甘泉寺往海邊遙望,可以看到白色圓形的白沙岬燈塔拔地而起,燈塔完工于1901年,塔身以磚材建造,高36.6公尺,為全臺第二高的燈塔。塔基巍峨聳峙于一片綠野之中,若循梯登臨其上,四野景致盡在眼下。由甘泉寺往海濱而行,可見一座……[詳細] |
![]() | 桃源仙谷坐落在臺灣桃園縣復興鄉長興村,于91年2月正式對外開放。它占地面積約200公頃,因大片郁金香花田而聞名,為臺灣最佳觀賞郁金香的勝地之一。谷內栽種著大批郁金香品種,粉紅色的、紫色的、紅色的、黃色的都有,盛開時滿園成花海,美艷芬芳,亮麗奪目。郁金香屬于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譽,花期大約在每年的12月到3月之間,開花時間約7至10天左右。桃源仙谷內大量培育郁金香,被稱為臺灣品種最多的郁金香花田,迎春時節,數十萬朵郁金香將桃源仙谷點綴的鮮艷亮麗,甚是美麗,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愛花人士到此賞花。而繽紛爛漫的花田也成為很多新人拍攝婚紗照片的首選之地。除此之外,桃源仙谷內還有渾然天成……[詳細] |
![]() | Taoyuan Martyrs Shrine 必去理由:目前臺灣唯一完整保留的日本神社建筑 桃園縣忠烈祠前身為日本人所建的桃園神社,位于臺灣桃園縣桃園市成功路三段200號。日治時期時,殖民政府在臺灣推行“一街莊一社”的政策,企圖以神社取代寺廟在社會精神領域的中心地位。在此政策的實施下,日本在臺灣各地建造了大大小小約200座神社,桃園神社就是當時所建的神社之一。桃園縣忠烈祠落成于1938年6月10日,除了奉祀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外,也加祀掌管五谷豐收的豊受大神及明治天皇。臺日斷交后,政府發布毀棄臺灣日治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的遺跡,明確闡述日本神社應該立……[詳細] |
![]() | 白沙岬燈塔位于桃園縣觀音鄉白沙岬,為臺灣島最西端的燈塔。它于日治時期的1896年(明治29年)著手設計,1898年開始興建,1901年建造完成,2002年被列為桃園縣縣定古跡,除了是重要的航運交通設施外,在早年更是具備了軍事哨戒及氣象觀測的功能。清末在臺灣建造的燈塔多由英、法等國整裝進口,制造商將燈塔的零件預先制造好,再以船運至固定的地方組裝;而白沙岬燈塔卻是采用日語所稱的“煉瓦石造”的雙層磚石耐震所建造的,塔身用紅磚疊砌而成,塔身上段由大塊石材組砌成托架,承托著塔頂,燈器使用法制三等旋轉透鏡三重芯煤油燈。二戰時,該燈塔遭受盟機掃射,塔體嚴重損壞,1956年改為三等旋轉透鏡電燈。100多年來,……[詳細] |
![]() | 青林農場坐落在臺灣桃園縣觀音鄉大堀村,是一個頗具南洋風情的休閑觀光農場,也是少數免費對外開放的農場之一。農場內大片的野姜花田、海芋田、向日葵田、花茶田、露天式雅座等精心設計,都可以看出主人想要達到與眾不同效果的巧思。青林農場是一個以種植向日葵為主的農場,園內共有太陽、光輝、月光、狂歡、歡顏、日本巨無霸等多個品種,每當這些向日葵進入花開的季節,滿田的向日葵迎風搖曳,置身于這片金黃的花海之中,令人心曠神怡。不僅可以欣賞向日葵花海,游客在這里還可以品嘗用向日葵做成的冰品、花茶、香草茶葉蛋等農場特質的美味;而在向日葵小店鋪內更可以購買各種各樣的向日葵飾品,為家中的親友帶回一枚小小的紀念品。青林農場的蜂……[詳細] |
![]() | 蘆竹五福宮舊稱玄壇廟或元壇廟,俗稱南崁元帥廟、南崁五福宮,位于臺灣桃園縣蘆竹鄉五福村虎頭山山麓,舊屬桃澗堡南崁廟口莊,主祀玄壇元帥,也就是武財神趙公明。傳說趙公明長于蓄財,好濟眾苦,故民間也尊之為財神。蘆竹五福宮創建于1745年,期間共有9次整修及2次擴建,于1985年被臺灣列為國家三級古跡,亦為桃園縣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蘆竹五福宮坐東北朝西南,所在的五福村是桃園縣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這里依山傍海,東北方是峰谷相間的丘陵地,西南是平坦廣闊的田野,生產稻米、茶葉等農作物。五福宮位于市區邊緣,周圍田園環繞,優美寧靜,廟旁的傳統民宅更能襯托出廟宇古樸的氣息。游客現在看到的蘆竹五福宮面貌為日治時期的19……[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