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雙石橋位于湯陰縣東15公里,今菜園鎮高漢村旁湯河與永通河交匯處。1978年公布為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雙石橋皆以白石筑砌而成,三孔拱形。其中湯河橋長25米,寬6米,高3米(水面以上);永通橋長25米,寬7米,高3.5米(水面以上)。橋上裝有欄桿,部分殘失。兩橋間距22米,主拱龍門石上下游浮雕吸水獸。因二橋同時建造,相互連……[詳細] |
![]() | 桂香宮塔位于湯陰縣白營鎮南陳王村。年代為清。桂香宮塔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湯陰桂香宮塔位于湯陰白營鎮南陳王村,是河南省于2016年1月25日公布的第七批省保單位之一。據桂香宮塔南側的石碑上介紹,魁星閣位于南陳王村東南隅,是一座雄偉壯麗的古代建筑?情w始建于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距今已一百七十多年。關于……[詳細] |
![]() | 湯陰古賢橋位于湯陰縣古賢鎮古賢村。年代為明。湯陰古賢橋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據橋旁“修橋記”碑載,古賢北原無橋梁,人們過河往來,皆依河中央石跳躍而過。明嘉(靖)。☉c)以來,河水暴漲,夏秋之季尤甚,行人車輛過河十分困難。天啟元年(1621年)知縣楊樸來湯就任,遂議于此建橋,召士紳村民,募捐財貲,“冬春募化,夏秋輦……[詳細] |
![]() | 白營遺址位于湯陰縣城東白營鎮白營村,是中國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分為早、中、晚三期。遺址面積約18200平方米。遺址的河南龍山文化層堆積厚,保存較好,內涵豐富,是豫北地區龍山文化遺址的典型代表,對研究當時社會狀況、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詳細] |
![]() | 五里崗墓地面積20萬平方米,南水北調總干渠占壓面積4萬平方米,占壓古墓500多座。五里崗考古隊隊長孔德銘介紹,目前已發掘了200多座,這些墓葬排列有序,沒有隨葬品,死者都是青壯男性,初步斷定這是一處戰國晚期與戰爭有關的墓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郝本性說,這里應該是史書上記載的信陵君竊符救趙解邯鄲之圍的地方。公元前……[詳細] |
![]() | 湯陰文廟始建于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元代毀于兵燹,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丞邢庸主持重建,成化五年(1469年)知縣尚璣擴建,使該廟形成較大規模。民國時,曾于此設湯陰師范。1966年之后,廟內一些建筑被拆除和改建。于今僅存主體建筑大成殿。文廟大成殿位于湯陰縣城內,今文化街中部,現存湯陰縣實驗中學校園內。200……[詳細] |
![]() | 湯陰縣玄帝廟,位于湯陰縣城東15公里菜園鎮東街,北臨湯河,東靠鶴臺公路,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0平方米。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清代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現存山門、大殿、玉皇閣等十五間古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據現存的碑文記載:“玉皇玄帝創自前明嘉靖……”,“大清乾隆五十六年重修”,原菜園東街小學曾使用。歷……[詳細] |
![]() | 四面佛造像碑位于湯陰縣城東28公里的任固鎮白龍村,1978年公布為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四面佛造像碑,是用一塊巨大的青石四面雕刻佛的造像,碑通高2.7米,寬0.75~0.85米,佛像高1.85米,佛像左側刻有題記“四面大象主汲郡功曹劉樹枝侍□佛”。四面佛為釋迦牟尼佛的站立造型:佛身穿通……[詳細] |
![]() | 趙窯石佛,位于湯陰縣城南15公里的宜溝鎮趙窯村北。1988年公布為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石佛造像為白石質地,通高1.50米。佛的形象為“得道相”,結跏趺坐,左手橫置足上,結禪定;右手垂直向下,作降魔指地印,表明釋迦牟尼在成佛前,經過無數磨難,降服了破壞修法的惡魔,終于得道成佛,這些只……[詳細] |
![]() | 中華夢幻谷以“穿越古今、游歷華夏”為主題文化主線,融入華夏傳統文化精華、湯陰人文歷史和神話傳說,跨越殷商、春秋戰國、東漢末年、南宋等數個歷史朝代,結合多種現代高科技手段,利用數十個大型主題項目、動感游樂設施及精彩紛呈的主題演藝呈現了一個集逆時旅游、華夏文化旅游與都市休閑娛樂為一體的超時空游樂園。夢幻谷一期共分四大主題區……[詳細] |
![]() | 岳飛先塋位于縣城東古賢鄉南周流村西南角,建于明景泰年間,F占地12690平方米,有墓冢3座,古柏9株,碑刻9通。為岳飛之曾祖成、曾祖母楊氏,祖立、祖母許氏,父和的安葬處。原有拜殿、儀門、供臺、廡殿20余間,“文革”中均被毀。1978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筑圍墻保護。1999年,修建岳母祠和孝娥祠。2……[詳細] |
![]() | 文筆塔,又稱文峰塔,位于湯陰縣東南城墻舊址上,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文筆塔是一座喇嘛式磚塔,高約25米,聳立在高5米,邊長7.5米的白石底座上,塔身整體呈圓錐形,通體用青磚砌成。文筆塔,塔身整體呈圓錐形,通體用青磚砌成,塔頂用的則是特制的錐形磚,所有的青磚都是經水磨而成,光滑圓潤。塔身下部仰缽體上接平面八角形磚砌……[詳細] |
![]() | 奎光閣,又名魁星樓,位于湯陰縣城東南的古城墻上。據《湯陰縣志》記載,是明天啟二年(1622)由知縣楊樸主持興建。此閣為樓閣式建筑,磚石結構,通高約22米,八角攢尖式屋頂。主要有中堂、東西兩廳廂房(配殿)等結構。中國民間信仰認為魁星是主宰文運之神,故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詳細] |
![]() | 邶城遺址位于湯陰縣境內瓦崗鄉邶城村。邶城是歷史上的邶國國都所在地。據《史記》、《水經注》及乾隆《湯陰縣志》記載,周朝武王“封紂子武庚于邶!绷硗猓@里還是《詩經·邶風》的生發地。約公元前1057年,武王攻克朝歌后,舉行了隆重的祭祀典禮,宣告周人正式繼承殷商天命,建立西周王朝。為了控制商朝統治的中心地區,武王封商紂之子武……[詳細] |
![]() | 岳飛故宅,位于湯陰縣城東18公里菜園鎮程崗村內,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出生及幼年生活的地方。程崗,西鄰周流村(岳飛先塋所在地)。岳飛被害后,家遭洗劫,百姓四處逃散,村莊荒廢。明太祖實行移民政策,程姓人家遷居到此地,因為北面地勢較高,遂改村名程崗。后人感懷先賢,在此為岳飛建廟塑像,并稱“宋岳武穆王故宅”。人們貫以“程崗岳廟”……[詳細] |
![]() | 湯陰扁鵲墓廟AAA ![]() 扁鵲墓廟位于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城東南8公里的伏道鄉崗陽村北,現占地16200平方米,集墓冢與古建筑為一體。1978年公布為湯陰縣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被批準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據《史記》載:秦太醫令李醯(xī)自知技不如扁鵲,使人伏于道旁而刺之。當地百姓將扁鵲遂葬積冢,于冢前立……[詳細] |
![]() | 羑里周易博物館AAAA 羑里城,是我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座國家監獄,也是風靡全球的《周易》發祥地。她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而名揚海內外,“劃地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歷史典故發生在這里,“逆境發憤”、“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源于此地。羑里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千多年前,殷紂王忌……[詳細] |
![]() | 湯陰湯河國家濕地公園AAAA ![]() 湯河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710.2公頃,分為濕地保護保育區、濕地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示范區和綜合管理服務區等五個功能區,建成后將成為中國鳥類遷徙中線河南段的重要棲息地,可供開展濕地保護、恢復、宣傳、教育、科研、監測、生態旅游等活動,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詳細] |
![]() | 湯河橋又名廣濟橋,位于縣城東北湯河之上,湯河橋建于明天順年間(1457~1464年),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重修。這里曾為明清時期的驛路,是溝通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湯河橋建成至今雖歷經500余年的風雨滄桑,但是由于結構合理,石質優良,又經之后的多次維修,至今保存較好。湯河橋南北長約40米,寬7.9米,白石質地,為……[詳細] |
![]() | 時代:新石器時代白營龍山文化遺址位于湯陰縣城東6公里處有白營村東,面積大約33600平方米。這是一處十分豐富的河南龍山文化遺址,包括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遺存,文化堆積厚達3~5米。1976~1978年,先后在這里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發掘總面積1400多平方米,出土有各類石器、骨器和陶器等,其遺物之豐富在同類遺址中是少見……[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