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游景點介紹

  中山飛閣,位于桂平市西山鎮西山風景名勝區內,建于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為民國時期代總統李宗仁創建,1944年毀于戰火。1975年縣政府撥款重修。1921年10月孫中山先生離穗赴邕途中,曾暢游西山,為紀念孫中山此行,后人把飛閣名為“中山飛閣”。曾任南京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民國政府常委于右任(公元1879—1964……[詳細]
  賓興館,位于桂平市麻垌鎮洞天村白石山上,同治六年(公元1867),由上秀、中秀、下秀三里群眾合建為學館。館倚山勢而建,縱深三進,坐東向西,占地面積888.1平方米,正門前有地坪,座與座之間有天井,兩側有走廊。建筑為抬梁式磚木結構,硬山頂,屋面蓋小青瓦,無脊飾。館內存捐款題名石碑共8塊。賓興館由各鄉紳士集資,以文教興邦而……[詳細]
  蔡坤公祠,位于桂平市木圭鎮上沖村上沖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坐北朝南,平面呈長方形,占地554平方米,大門前有地坪、池塘。建筑三進三開間,進間為天井,左右為廊,抬梁式磚木結構,懸山頂,灰塑脊飾,前座立兩根紅砂石檐柱,設青石門檻。主要裝飾:前座木雕檐板,設屏門,中座設太師壁,卷棚頂、木隔窗,墻面繪畫及……[詳細]
  王舉謝公祠,位于桂平市垌心鄉王舉村,祠創建于清朝康熙年間,坐北向南,平面布局呈長方形,占地面積222平方米,抬梁式磚木結構,兩進三開間,進與進間有天井相隔。硬山頂,屋面蓋小青瓦,正脊飾以獅子、花鳥等彩色琉璃。兩進明間的墻上飾山水花鳥壁畫,天井用鵝卵石子鋪砌。突顯清代嶺南建筑風格。謝天佑(公元1633年——1698年)年……[詳細]
  鎮陵炮臺位于寧明縣桐棉鎮板岸村雞甫屯西北約1.5公里的雞甫山上。炮臺建于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沿雞甫山山頂而建,炮臺呈不規則鞋底形,長約80米,寬15米,占地面積約950平方米,整座炮臺用紅砂巖料石壘砌而成。炮臺大門面朝東南,分前后兩部分。前部分為甕城,后部為炮臺。炮臺由城墻、炮口、兵房和旗桿石組成。……[詳細]
  鎮思炮臺位于峙浪鄉思陵村坤招屯南約4公里的寶蓋山上,當地人稱寶蓋山炮臺。炮臺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平面呈正六邊形,邊長14米,高4米,占地面積500平方米,整座炮臺用紅砂巖料石壘砌而成,做工精致、雕刻精美。炮臺正大門面朝東北,門額上嵌青石匾陰刻楷體“鎮思臺”三個大字。炮臺分一二兩層,一層由兵房和左右天井、左……[詳細]
  鎮寧炮臺位于寧明縣寨安鄉安陽村枯號屯東側的牛頭山上,當地人稱牛頭山炮臺。鎮寧炮臺建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平面呈正六邊形,邊長20米,高6米,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整座炮臺用紅砂巖料石壘砌而成。炮臺大門面朝西北,門額青石匾陰刻“鎮寧臺”三個楷體大字,兩旁刻款“光緒二十年孟春月”和“毅新副左營監修”等字樣;門外約……[詳細]
  羅浮恒望天主教堂位于東興市東興鎮楠木山村恒樂屯西面,這是一座低調且鮮為人知的教堂,其建筑為典型的歐洲教堂式建筑,由法國傳教士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羅浮恒望天主教堂已有170多年的歷史。始建時的羅浮天主教堂占地10447平方米,設有教堂、鐘樓、育嬰室(收養棄嬰)、男校、女樓、仁愛堂、圣堂、織紡堂等各組成部……[詳細]
  黃文秀駐村扶貧工作舊址位于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年代為現代。黃文秀駐村扶貧工作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中共廣西省代表大會(羅村會議)舊址位于貴港市覃塘區三里鎮三里社區羅村屯,年代為1936年。中共廣西省代表大會(羅村會議)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武平桂三縣農軍指揮部舊址(盤龍新屋)位于桂平市金田鎮安眾村,年代為1927年。武平桂三縣農軍指揮部舊址(盤龍新屋)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抗日戰爭時期南寧女子中學天等舊址位于天等縣進遠鄉,年代為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南寧女子中學天等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革命英烈黎潔霜、黎琦新舊居位于龍圩區龍圩鎮林水村內,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00平方米,樓高2層,是一棟民國時期建筑風格的建筑。革命英烈黎潔霜、黎琦新在此出生并生活長大,直到外出參加革命工作。黎潔霜,原名黎琦清,蒼梧縣林水村(今龍圩區龍圩鎮林水村)人1918年5月出生。黎潔霜讀初中時,在馮培蘭、侯甸等進步教……[詳細]
  楊登嵩故居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程村鄉頭坪村草頭坪屯公路邊,始建于民國八年,為民國期間三江民團副司令楊登嵩的故居。坐南朝北,平面呈方形,面闊及進深均為三間,長為11.85米,深10.5米,高14.1米。采用穿斗與抬梁相結合的混合結構,青磚墻,硬山頂,小青瓦面,外墻設有槍眼。室外立面均為西式建筑風格進行點綴裝飾,屋頂則以傳統……[詳細]
  桄調誥農會舊址位于梧州市龍圩區廣平鎮調村,年代為民國。桄調誥農民協會舊址,坐落于梧州市龍圩區廣平鎮內一個名叫調村的自然村落中,是1926年大革命時期由桄榔、調村、誥村三個自然村農-合發起組織的農民運動協會活動聚集地和農民運動指揮部。它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中國農民走向土地革命戰爭前夜發動建立農民政權的產物。桄調誥農會舊址……[詳細]
  《柳州日報》柳城分社舊址位于柳城縣龍頭鎮龍頭社區,年代為清至民國。《柳州日報》柳城分社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茗縣農民赤衛軍縱隊司令部舊址位于天等縣天等鎮太平街 35 號,年代為清。龍茗縣農民赤衛軍縱隊司令部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江縣紅七軍活動舊址(亮寨橋)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年代為清。三江縣紅七軍活動舊址(亮寨橋)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龍茗縣農民起義軍成立舊址位于天等縣天等鎮鎮南街西南面,年代為明至清。龍茗縣農民起義軍成立舊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布文巖石刻位于橫州市六景鎮布文村委布文村,年代為明至民國。布文巖石刻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综合色区国产亚洲另类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小草在线影院婷婷亚洲 | 日本欧美高清乱码一区二区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