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蔣莊遺址位于炮車鎮西2 公里,蔣莊村南500 米。東西長約100 米,南北寬約150米,面積1.5 萬平方米,田地內可見大量漢墓磚、陶片、板瓦、瓦當等,在排水溝護坡處有多座磚室墓葬出現,出土有陶罐、銅劍、五銖錢、銅鏡等。邳州發現的漢代遺址較多,多位于古代河道的兩側。該遺址位于古沭河西側,距漢代的良城較近,應是漢代良城的……[詳細] |
![]() | 李集村落遺址位于邳州市碾莊鎮西南8 公里李集村中部,2000 年村民深挖水塘時發現。遺址位于池塘底部,距地表3—4 米,上部是淤積的沙土,為洪水淹沒所致。發現石砌房屋基礎20 余間,房屋布局大多為四合院,房內有木梁及大量的生活用品,如石磨、石臼、瓷器等。部分瓷器底部發現有“宣德年制”銘文。明代后期,黃河經常決堤泛濫,對……[詳細] |
![]() | 胡圩遺址位于邳州市新河鎮胡圩村。遺址面積1.5 萬平方米,在3 米深的黃土層下,發現堆積厚1.5 米的文化層,夾雜大量的蚌殼、獸骨、陶鬲、罐、豆等殘片、殘石器等。商周時期,邳縣為丕國的轄地。據史書記載,商代就有邳國,《左傳》昭公元年“夏有觀、扈;商有姺、邳。”杜預注:“姺、邳二國,商諸侯。邳,今下邳縣!鄙檀坠俏闹杏小[詳細] |
![]() | 解慕唐(1900-1931),又名解玉華,字步堯,邳縣趙莊人(今邳州市戴莊鎮)。1918年考入省立徐州七師,1919年“五四”運動時,解慕唐已成為徐州學界骨干。1920年,解慕唐等自發組織了馬列主義研究會,經李大釗多次派人幫助,于1921年中共“一大”前,參與組織傳播“赤潮社”和創辦《赤潮旬刊》。同時,又參與建立徐州共……[詳細] |
![]() | 城山排灌站位于邳城鎮北1.5 公里,城山村中部。建于20 世紀60 年代初期,原為翻水上山澆灌果園所建,主體為兩層磚石結構,最頂層處有水泥雕塑的“農業學大寨”五個大字,高約50 厘米,底層為石頭砌成,西側有蓄水池。農業學大寨是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開展的一場運動,依據的是毛澤東于1963年發布的一項指示“工業學大慶,農……[詳細] |
![]() | 徐國泰(1889-1911),原名孟凡,字民安,邳縣灘上鄉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早年畢業于本縣高等小學。因憤清廷--,民不聊生,遂投筆從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十六日,徐國泰應募入伍,被編入南洋陸軍第九鎮炮隊為士兵。由于學、術俱優,一年后考升正目(軍曹),在炮標第二營右隊服役。宣統元年(1909年),由朱……[詳細] |
![]() | 鐵富寺革命烈士陵園位于鐵富鎮老街東北約100 米,小武河東畔。陵園大門豎有鐵富鎮所立的一長型石碑。陵園內有紀念碑一塊,高約30 米,上有毛澤東題字“人民英雄 永垂不朽”。碑身兩側立有30 余通矮碑,分別為抗戰時期犧牲的烈士紀念碑。有寬約2 米,深2 米的水泥池環繞陵園四周。該陵園初建于1977 年,改建于1989年,重……[詳細] |
![]() | 劉林遺址位于江蘇省邳州市西北約30公里戴莊鎮劉莊村西南,中運河東岸分洪道內,東距火石埠500米。遺址位于陶溝河東岸大堤內,東西寬150 米,南北長200 米,遺址面積24000平方米,為新石器時期的遺址,處于大汶口文化的早期 ,文化層厚約1.5 米。是新中國最早發掘的一批遺址 。1959年發現,1960年和1964年江……[詳細] |
![]() | 九女墩三號墩封土墓位于江蘇省邳州市戴莊鎮西約2公里,處在禹王山與青崗山之間的低緩山坡上。其東約60米為九女墩二號墩,東南250米處為鵝鴨城遺址,西約2公里處為梁王城遺址。這一帶分布著十余個封土堆大墓,當地傳說是梁王九個女兒的墳墩,俗稱九女墩。1993年發掘(《江蘇邳州市九女墩三號墩的發掘》,《考古》2002年第5期)![詳細] |
![]() | 梁王城位于邳州北部37公里處的中運河東岸戴莊鎮李圩村,東南距禹王山約l公里。該城未見文獻記載,始筑年代不詳。城廓近似正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800米,總面積80公頃。城墻清晰可辯,夯筑而成,南北兩面保存較好,殘高3 米,寬10 米,南北城墻中部均有一豁口,可能是城門遺跡。城內發現漢的板瓦、筒瓦、陶豆、罐、缽、甕……[詳細] |
![]() | 三山墓群位于占城鎮陸井西南4 公里,白山村西南2 公里的斗篷山。在山東坡有一圓形高土堆,長寬各約30 米,土堆前有東西走向的神道,有石羊、辟邪等,但大多被毀。辟邪現存于徐州博物館,石羊存于邳州博物館。石辟邪長1.90、高1.65米,下有基坐,坐寬0.60、厚0.15、長2.40米,體生雙翼,四爪著地、昂首闊步、頜下垂髯……[詳細] |
![]() | 陳氏宅位于土山鎮關公西路。該宅為北方民居樣式,主體房屋朝向南,分上下兩層,有西廂房二間。一樓房檐為木質,上雕刻有花鳥,二樓為木質地板,抬梁屋架,底梁為木結構,刻有花紋。灰磚墻,硬山式屋頂,蝴蝶瓦屋面,一層有挑檐枋,檐廊進深約1米。該建筑保存較好,現為張姓人家居住,經常維護。……[詳細] |
![]() | 邳城鎮位于邳州市東北20公里。這里曾是古代邳國的治所,《左傳?定公元年》載:“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奚仲遷于邳!睏畈壬ⅲ骸摆窠K邳縣東北邳城鎮,即邳縣舊治!壁鼑筮w到今睢寧縣古邳鎮,為下邳國。清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十七日戌時,發生郯城大地震,震級8.5級,震中烈度12度,引起黃河決口,邳州城……[詳細] |
![]() | 土山鎮有兩處中藥房,一處是東吾柳藥房,另一處是西吾柳藥房,為明末清初江寧人兄弟二人到土山鎮經商所建。兩處藥房都位于土山鎮老街,相距50 余米。東吾柳藥房有臨街門面房三間,民房式樣,前有挑檐廊,青磚墻,蝴蝶瓦屋頂,門跺上有青石兩塊,上刻有花紋。店主為西吾柳胞弟。解放后即廢棄,現為民居。西吾柳藥房位于土山鎮老街南側,有臨街……[詳細] |
![]() | 鐘樹營(1908-1948),1945 年參加革命,任四戶鎮黨支部書記。在解放戰爭期間,身經百戰,1948 年在四戶鎮東門游擊戰爭中犧牲,享年四十歲。在1948年的解放戰爭中,鐘樹營烈士帶領民兵積極維護地方政權和群眾利益,和敵人展開游擊戰爭,同年4月19日,四戶村周圍被國民黨538團圍困,設下埋伏,鐘樹營烈士緊急帶領民……[詳細] |
![]() | 九里蓮花山墓群位于邳州市燕子埠鎮南6 公里棠棣埠村北100 米。山西坡有黎明滑石廠,山為土石山,在山坡處被當地居民開墾為農耕地。在山頂部及山坡處有漢土坑豎穴墓多座,出土有陶器、銅器、銅錢等文物。2011年公布為徐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棠棣埠村西100 米。還有一處不高的土山,種植有松樹、楊樹。山上有土坑豎穴墓多座,出土有陶……[詳細] |
![]() | 竹園遺址位于四戶鎮北4 公里,竹園村北50 米,大墩子遺址西400 米。1961年文物普查中發現。為臺形遺址,呈南北長條形,面積約5 萬平方米。東西長700 米,南北寬300 米,文化層厚約3 米?煞譃槿龑樱蠈訛闈h,中層為商代,下層為大汶口文化遺存。地表遺物有新石器時期的穿孔石斧、獸骨、蚌殼等;商周的鬲足陶片;戰國……[詳細] |
![]() | 張氏祖宅位于燕子埠鎮棠棣村中部,方向朝南。為五間帶脊房屋,四周有院墻,門后為青石鋪地小路,進主屋臺階也為青石搭造。原為四合院,后被毀,現存的房屋為原四合院的南屋。整個房屋構造以青磚為墻,頂部有木梁,屋頂有清代小瓦,窗戶為木結構格欞,雕刻精美。據《邳州古村張氏族譜》載,明中期,二房太叔祖張金始居棠棣埠,九世張大衢“出資建……[詳細] |
![]() | 張山子墓群位于燕子埠鎮南2 公里,棠臺路東200 米。山上種植有松樹,山坡周圍為當地居民開墾的農耕地。在山頂部及西坡處有多座漢石室墓,其中有用多層石板做封口的墓葬,出土有陶器、青銅器、玉器、漆器等文物。該墓葬群為東漢時期的家族墓地,石室墓中沒有發現畫像石,但墓室結構完整,條石打磨精細,墓葬結構完整。2011年公布為徐州……[詳細] |
![]() | 土山鎮沈氏是當地富戶,據沈氏族普記載,沈氏第十一世沈克敬,在乾隆年間升為大學士。清乙卯年間又曾中過舉人。古邳北沈場就有土地三頃多,土山街有行、鋪多處,其中“昌元大布莊”較為興隆,該布莊屬周圍百里以內較大布莊,客戶遠到內蒙、山西、青島、上海等,同時還經營綠豆、苔干、瓜子等土特產。沈家沿街古居位于土山鎮關公西路,土山關帝廟……[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