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鹽城市 > 東臺市旅游

東臺市旅游景點介紹

  始建于明代,原為當地名醫王子政居住。建筑現存廳屋一進三開間,進深七檁,明間抬梁式梁架,內四界前軒后廊,兩山穿斗式梁架,前后雙步,均扁作,用磕頭軒。脊檁下飾山霧云,檁有連機。梁枋用材碩大,未油漆。梭柱施苧麻漆。前檁柱呈八角形,柱頂石上支木櫍柱礎。椽密,方椽上蓋望板望磚小瓦,地面斜鋪方磚。……[詳細]
  始建于明代,原為當地名醫賁壽巖私宅。建筑現存南北兩進,南為倒座,北為廳屋,天井狹長。倒座東山墻外有磚雕神龕,雕工精致。廳屋三開間,進深七檁。明間抬梁式梁架,內四界前后廊,兩山穿斗式梁架,山界梁前后雙步,均圓作,脊檁下飾山霧云,檁有連機。脊童柱正背均飾鯉魚鬧荷鏤空雕,明間柱頂石支木櫍柱礎,上覆鼓形石磴。圓椽上蓋望磚小瓦,……[詳細]
  該建筑位于富安鎮丁家巷,始建于明代,原為當地望族崔氏居住。建筑現存堂屋一進及西廂,天井近方,穿斗式梁架,扁作,脊童柱飾斗拱連機,有雕飾。梁柱間用襯板,柱頂上支柱無木櫍柱礎,圓椽上蓋望磚小瓦,次間有天花地板。……[詳細]
  該建筑位于富安鎮米市北路西側,建于明代,原為張氏居住,一期城改后暫借富安鎮環衛所辦公。現存堂屋三開間,進深七檁,穿斗式梁架,前后雙步前后廊,扁作。地面鋪斗紋式條磚,圓椽上蓋望板望磚小瓦。……[詳細]
  該建筑位于富安鎮米市北路西側,與張氏住宅相連,為其西南廂房,原為安徽歙縣茶商洪氏私宅,后售給王姓,現為吳其成私宅。現存三開間,進深五檁,圓作抬梁式內四界,兩山穿斗式,前后雙步,地面正鋪條磚。梁柱有裝飾。……[詳細]
  該建筑位于富安鎮霞外閣巷2號。建于明代。董金林祖傳私宅。現存南向堂屋一進三開間,建筑面積95.22平方米。進深七檁,穿斗式梁架,前后雙步前后廊,扁作分心三檁,梭柱柱圓1米,中柱頂飾山霧云,檁有連機。梁枋用材碩大,梁側面下邊角均陰刻葉紋以四線條連接。方椽上蓋望板望磚小瓦,椽密。正間格扇為六抹,格心板無紋飾。次間為支摘窗和……[詳細]
  “八字橋”建在雄河(魚行河)、晏溪河(晏河)的三岔口上,一為通濟橋,東西向,橋長17.1米,寬5.5米,孔徑3.4米;一為廣濟橋,南北向,橋長25米,寬5.5米,孔徑4.5米。兩橋均為單孔拱形結構,橋面青磚45度相嵌砌成,成鋸齒形。因兩橋相聯,形成“八”字橫跨,故合稱為“八字橋”。……[詳細]
  朱廉貽(1904-1941),字伯軒,江蘇丹陽人,精詩文、工書法,待人謙和,關心農民疾苦,曾先后擔任丹陽抗日自衛總團的秘書長、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部秘書長和第六支隊隊長、興化縣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縣長等職,參加攻打揚中、保衛郭村、黃橋決戰等戰斗,殲滅過上千敵兵。1941年在廉貽鎮犧牲,當地群眾立此碑為作紀念。……[詳細]
  常家大院位于安豐鎮南石橋大街37號,明末建筑,青磚小瓦,五架梁三開間,門窗、家具、封火墻上有雕花,完整地體現明代建筑特點。……[詳細]
  楊氏住宅位于南石橋大街,檐高2.67米,脊高4.56米,結構完整,屋脊由磚構成,門窗雕刻較為精美,保存完好。……[詳細]
  “弶農”大會堂舊址位于弶港農場七管區,占地面積196平方米。70年代,農場開始安撫下放知識青年,期間,農場采取了在政治上關心、生活上體貼的安定思想的重要措施,針對知青的特色,建設了大會堂,開展了經常性文娛體育活動,知青回城后,大會堂改造為倉庫。……[詳細]
  “538”部隊舊址位于東臺市龍干橋弶港農場場部境內,占地388畝,50年代初,在此建立沿海守備營,保護海堤沿線,后改為鹽城軍分區教導大隊。解放軍百萬大裁軍時,教導隊離開營區,現址還有營房,對了解東臺地區海防史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詳細]
  蘇式倉是50年代初仿照蘇聯房式倉建造的一種倉庫類型。全縣共有蘇式倉5幢,使用面積4652平方米,容量10200平方米。蘇式倉一般跨度較大,在20米左右,檐口較低,約3米,磚木結構,倉內柱子較多,不利于機械作業,倉庫屋面較低,不利于空氣對流及降溫降濕。……[詳細]
  勝利橋地處廣山鎮殷莊村,1966年建,橋頭青磚壘砌,水泥板橫跨兩邊,橋面有護欄。勝利橋為文革時建造,具有時代特征,是當地居民必不可少的水利交通設施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詳細]
  通海橋建于清末,單孔磚拱橋,1930年當地村民年重修。該村傳說中為七仙女落鞋之處,也稱為“雙鞋村”,后改名為“雙超村”。……[詳細]
  馬廣山烈士陵園位于鎮區附近,是一處鹽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山鎮以革命烈士馬廣山名字而命名。馬廣山(1924-1947),廣山鎮唐莊人,貧苦農民,1943年2月參加民兵組織,194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村民中隊區聯防隊長、武工隊區隊長等職,1947年5月光榮犧牲。……[詳細]
  立德立功碑,位于新街鎮鎮區北首新陳路西側新街烈士陵園內,是鹽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始建于1979年,是為紀念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建國以后為人民革命事業犧牲的新街籍烈士而建的,整座陵園占地9900平方米,園內原有烈士墓23座,后增至76座。1985年興建紀念碑,碑高20米,碑上的題詞是陳毅手書“立德立功,永垂不朽”八個……[詳細]
  1938年3月25日,侵華日軍占領東臺城。駐守東臺的國民黨軍隊不戰而退,唐柳人民自發聚殲作惡日軍。唐柳是指唐家灶、柳家灶,現為梁垛鎮唐柳村,唐柳人民聚殲侵華日軍的舊址,被命名為東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詳細]
  滅螺新村,舊名繆家洼,又名野鴨蕩,總面積3.3平方公里,地面比周圍的低一米。由于地低土堿,熟不長糧、荒不長草,到處釘螺滋生。1958年和1968年,曾兩次組織墾荒,計劃建立原種場,均沒成功。1971年,時任省委書記的--實地考察后指出:“此地土質差,不適合建立原種場”,提出“滅螺送瘟神,墾荒建新村”,并提名“滅螺新村”……[詳細]
  位于曹丿鎮烈士陵園內,烈士陵園于1999年冬破土動工,占地面積12畝。到2000年3月完成一期工程,并于清明節期間向社會開放,供各界人士祭掃憑吊,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紀念碑正面由原市委書記張炳賢同志題名,背面鐫刻本鎮在“三戰”期間以及對越自衛還擊戰中獻出寶貴生命的129位烈士英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黄十八禁在线网址 | 午夜福利网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 亚洲电影小视频三 |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性色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