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華裕固風情走廊AAAA 中華裕固風情走廊位于祁連山北麓腹地生態大環線,毗鄰213省道線,距離張掖市僅60公里,西臨酒泉、嘉峪關,南鄰青海省,區域距離312國道和蘭新鐵路較近,交通優勢比較突出,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以康樂鄉旅游特色小集鎮商業水街為起點,沿榆康公路經萬佛峽、馬場灘、牛心墩、柏楊河、孔崗木、海牙溝至縣城,全長近70公里,沿……[詳細] |
![]() | 紅灣寺是裕固族乃曼部落(西八個家)的寺院,當地群眾稱之為西八個家寺院,又因最初的寺院背靠一座紅色大山,所以又被稱之為紅灣寺。紅灣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間(1736-1790),距今260多年,該寺院曾遭受多次遭受毀壞,幾移其址。最早始建于縣城南一公里處。后因部族紛爭被焚毀,后人稱這個地方為“火燒房底子”。寺院被毀后,部落首……[詳細] |
![]() | 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區位于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藏族鄉境內,距酒泉、嘉峪關市二十余公里,交通極為便利。文殊寺石窟群建于東晉明帝太寧時期,經過魏、晉時期的建設修繕,到唐、宋時期達到鼎盛,聲名遠揚。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文殊寺石窟群始文殊寺院,藏語稱“嘉木樣貢巴”,漢語意即“文殊大寺”,屬藏傳佛……[詳細] |
![]() | 肅南縣裕固族民俗度假區AAAA 裕固族民俗度假區位于肅南縣紅灣寺鎮,景區占地面積10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以裕固風情苑、裕固族特色村寨兩個節點為核心,由隆暢河風情線將景區內各個景觀節點串聯起來,形成了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族風情、宗教文化為一體的旅游景區。景區內主要景觀有:裕固風情苑、紅色記憶主題公園、裕固族特色村寨、中國裕固族博……[詳細] |
![]() | 時代:漢至明草溝井城址位于中國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南溝村西10千米處,南距甘新公路18千米。城址由南、北兩城組成,兩城均坐北向南,相距2.5千米。南城保存較好,平面近方形,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20米,面積15600平方米。南垣正中設門,筑有方形甕城,城四角筑圓形角墩,北垣正中有馬面,南垣有馬道……[詳細] |
![]() | 景點是白銀蒙古族鄉境內的彩色丘陵。祁連山,裕固語叫天山。古時《山海經》《水經注》中稱作昆侖山。祁連山形成于距今2500萬年前的第三紀,最高海拔5564米,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山體為砂巖、礫巖、火山巖和泥巖,隨著風吹、日曬、雨淋和漫長的地質構造過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丹霞地貌,面積之廣闊,色彩之繽紛,觀賞性之強,舉世罕……[詳細] |
![]() |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是明海城故址,始建于漢──唐時期,城址平面方形,長寬155米,面積24025米,城垣由土夯筑,墻寬7米,高10米,夯土層厚16厘米。城內外地表發現灰陶片。磚塊、銅箭頭,五珠錢等物。1988年,北京大學王北辰先生與西北師大李并成先生對古城址進行了考古,認為該城是漢代的樂涫縣、唐代的福祿縣故址。198……[詳細] |
![]() | 在離海洋最遠,年均降水量八十至九十毫米,在四周沙丘環繞的巴丹吉林沙漠邊緣中有那么一湖清波碧水,這是何等的神奇、何等的美妙啊!這里屬內陸沙漠氣候區,最高氣溫達四十度,在干旱地區高溫燥熱時,這一湖碧水,將帶給我們無限的濕潤和涼意,朋友們,您此時此刻是否有了與我相同的感覺。明海湖,也叫倉爾湖,古沙湖,位于原明海鄉東南8公里處……[詳細] |
![]() |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明海寺。明海寺也叫冰草寺,賓溝寺。位于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鄉境內,原屬亞拉格家部落。寺院建在原亞拉格家副頭目轄區,由亞拉格家副頭目所管轄的僧俗民眾敬奉香火。明海寺建于清朝順治年間(1644—1661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1942年調查,有-18人,屬景耀寺長毛-管轄,主持人為郭忽必利革。19……[詳細] |
![]() | 冰溝丹霞旅游景區AAAA 冰溝丹霞是中國干旱地區最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中國發育最完整,造型最為奇特的丹霞地貌之一,是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主要景區之一。冰溝丹霞以砂巖地貌遺跡景觀為主體,是國內窗欞狀宮殿發育最好、規模最大的地質地貌遺跡、是砂巖窗欞狀構造的命名地,被評為“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中國第一”,有極高的觀賞和科研價值。這里處處是景,移步換景,整……[詳細] |
![]() | 康隆寺位于肅南康樂鄉大草灘村塔爾溝(大冰峽)境內。建于清康熙(1662)年間,迄今有300多年的歷史。是裕固族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康隆寺最早屬青海塔爾寺管轄,后來又歸青海果茫寺(廣惠寺)管轄。寺院坐西北,面東南,這里林壑崎嶇,草木茂盛,山花爭妍,河對岸松柏蒼蔥,似一座天然秀麗的屏風,山腳下清撤的河水彎彎曲曲瀉玉噴……[詳細] |
![]() | 東流溝富貴泉,一年四季都不會干枯,水質清澈,水味略甜,關于這一汪泉水,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家四口,老倆口和他們的兩個兒子,老倆口一個放羊,一個打奶,大兒子每天上山打獵、砍柴,只有小兒子,整日里無所事事,游手好閑。有一天大兒子砍柴回家時,在路邊救回一個姑娘,姑娘雖然穿著襤褸,面黃肌瘦,但卻掩飾不了她那驚……[詳細] |
![]() | 東流溝風光旅游區,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圣潔的雪山,有清清的河流,俗有富貴寶地之稱,有兄妹峰美妙的傳說。如今屹立在東流溝風光旅游區的三座大山,傳說就是三兄妹的化身,一座是神山之首的圣潔雪山叫阿虹;一座是盛產金銀銅鐵的寶山叫薩里崗;一座是最高的紅山叫屈事高雷。雪山腳下,清水長流,三座山下是富貴寶地,是裕固族人民修養生息的美……[詳細] |
![]() | 站在塔爾嶺上,臨松雪線下半山腰的懸崖上,有一條哈達一樣潔白的瀑布,飄落而下,直撲峽谷中,此峽谷古人曰:“臨松丹峽”,峽谷中的綠樹青松把百米多高的瀑布烘托得格外亮麗,迭落的水聲,打破了峽谷的幽靜,幾公里以外就能聽到水聲和空氣中飄來彌滿濺起水珠的濕潤,就會感到它的神秘的氣息。現在凡到馬蹄寺的游人香客,能在干旱、少雨、大漠之……[詳細] |
![]() | 格薩爾王殿,座落在臥龍山龍鼻子的洞窟里,窟長70余米,寬12米,高3米多。正面窟內是格薩爾跨神駿,持刀負箭,珠毛手捧哈達送格薩爾出陣的場面,窟左側甬道中塑有格薩爾嶺國以總管賈擦協尕爾為首的36位將領,進入殿內眾英雄跨俊馬,手持各種武器、神態各異,豪氣滿懷,象出陣前一樣威武,如此眾多英雄的塑像,在其它地方很少見到。格薩爾……[詳細] |
![]() | 臥龍回首,是一條形狀如龍的山,臥龍有鼻子,臥龍的兩個鼻孔相互貫通,顧名思議就叫龍鼻子。據說這條龍原來居住在臨松山瀑布下的深龍潭中,由于他作惡多端,使寺院所在的拉瓊地方的老百姓經常遭殃,不得安寧,后來這兒的老百姓,從西藏請來了一位大仙者──羅哲丕王子。王子神通廣大。一天小龍順水而下,來到寺院對面的綠草叢中,正在作惡時,羅……[詳細] |
![]() | 殿內曾有紅珊瑚嵌鑲自然生成的馬頭明王佛像而著稱。窟進深4米,寬9米,高3米多。中心柱兩面的窟壁供臺上塑有八位藥師佛像。馬頭明王利益眾生的故事,源源不斷地流傳在民間。傳說,很早以前,一批商人出海行商,不幸在海上遇到臺風襲擊,船體碎裂,人全部傾進海里,人都抱著船的碎木板逃到一個女魔島上,女魔都變成美女,因商人都貪戀塵間生活……[詳細] |
![]() | 因殿中有馬蹄印而得名。石窟進深10米,寬10米,高3米,中心柱前上下開龕有兩排座佛像,上龕中有三世佛。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下龕塑有三尊頭戴桃形“班霞”金光燦燦的佛像。中間一尊是藏傳佛教格魯教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塑像,左邊是大弟子賈操杰,右邊是二弟子克珠杰,這三尊一級的塑像被格魯派人尊稱為“杰亞……[詳細] |
![]() | 馬蹄寺“藏佛殿”內有口水井,叫八功德水,它具有水質凈、清、涼、軟,解渴、質輕、安適、香氣八大功能,所以叫八功德水。《重刊甘鎮志》載:“井口四面各長一丈四寸,深四尺五寸,水常滿不溢,冬夏汲之不竭,俗傳八功德水之一也”。體質好的人飲用了身強力壯,解乏生精,保你無災無病。體弱者飲用了可以強身健體,疾病消除。說也奇怪,這個開鑿……[詳細] |
![]() | 藏佛殿,殿內因有11米多高大悲彌勒站佛而得名。進深34米,寬26米,高20多米,分前堂、拜殿、甬道、內陣外陣幾個部分組成,其規模之大,為馬蹄寺石窟之最。拜殿左、右、后三面開甬道相互連接,甬道兩壁開四十六個窟龕,塑有35位普明大日如來,均為元代風格。大悲彌勒站佛,右手微握拳置于胸部,左手下垂,馬蹄寺僧人傳說:“大悲彌勒大……[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