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陜西省 > 延安市 > 富縣旅游

富縣旅游景點

富縣開元寺塔
   開元寺塔位于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城西的西山半山坡上,建于唐開元年間,原建十三層,現存十一層。為陜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寺塔,也名西山塔,陜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富縣城西500米左右的龜山半坡上。開元寺和塔建于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至二十九年,寺院早已被毀,現僅存塔。塔為樓閣式磚塔,面向正東,平面呈四邊四角形,空心,底邊長8.41米,原建十三層,現殘存十一層,頂層殘缺,殘高41.8米。塔內有方形小室直通塔頂。底層正東辟有券門。塔內原有木梯可以攀,現已毀。塔身各層均辟券門。第四層東門兩側飾有假窗。一至六層有斗拱,整個寶塔構造風格酷似西安小雁塔,古樸莊嚴,氣勢宏偉。……[詳細]
石泓寺石窟
   石泓寺石窟又稱川子河石窟,位于延安市富縣城西65公里直羅鎮川子河北岸。始建于隋代大業年間(605年~617年),唐、宋、元、明歷代斷斷續續建造了一千余年,最后建成石如刀切,分布于東西長約70米、一字排列的大小七個洞窟。主洞前有木結構三開間二層樓房。樓前接寺院,院門正上方雕刻有“石泓寺”匾額。1號窟,窟平面呈長方形,近窟后壁及左右兩壁處辟有壇基,去基正面為釋迦、老子、孔子造像,窟壁有明嘉靖年間(1796年~1820年)題記,記載此窟為“三教洞”。2號窟,窟平面為長方形,壇基上為一佛二弟子像,窟東壁開龕,內雕一佛二菩薩,龕旁有題記,“宋開寶二年,李庭寶造釋迦牟尼佛、菩薩共三尊”。西壁有宋開寶二年的……[詳細]
秦直道遺址(富縣段)
   秦直道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由秦將軍蒙恬監修。工程十分浩大。塹山堙谷,全長1800里。直道南起林光宮(陜西淳化縣北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直道沿子午嶺北上,在我縣境內南段接黃陵縣雙龍鄉三面窯村,途徑我縣八面窯、槐樹莊、白馬驛、大麥秸溝、和尚塬、魯樁坪到志丹、富縣、甘泉三縣交界處的墩梁,在富縣境內全長105公里。位于張家灣鎮楊家灣村車路梁處9公里路段,是沿途保存最為完整的古路段,此段道路平整、筆直,修筑過程中逢山劈山,遇石鑿道,臨溝填谷,在崇山峻嶺中斬下一道道橫行凹痕。修筑時如《史記》所載:“斬山湮谷千八百里”。費盡人力物力。富縣境內直道至今清晰可辨。平……[詳細]
富縣杜甫羌村舊居
   杜甫,字子美,生于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2年)。祖籍湖北襄陽。祖上遷居河南鞏縣南瑤灣村。他出生在一個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也受佛、道思想的影響,早年他南游吳、越,北游齊、魯,過著“裘馬頗清狂”的漫游生活。唐玄宗天寶五年(公元746年)西入長安,求官不遂。困居十年,四十四歲時,才勉強得到一個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杜甫攜妻帶女避難到鄜州羌村(今富縣岔口鄉大申號村)。這個“澗水空山道,柴門老樹村”的偏僻小山村成為詩人及全家寓居之地。同年七月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靈武)即位,為肅宗。杜甫在羌村聽到此消息,決定北赴靈武,投奔肅宗。途中不……[詳細]
直羅烈士陵園
   直羅鎮戰役,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長征到達陜北后,親自決策部署和指揮紅一方面軍與紅十五軍團進行的。這次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對陜甘革命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直羅烈士陵園始建于一九五四年春,位于我縣西部,距縣城五十三公里,占地面積六十畝,以栽植松柏為主。陵園內有紀念碑一座(高21米),紀念館一棟(建筑面積719.6平方米),紀念亭七個,接待室七間,唐代寶塔一座(柏山寺塔)。安葬有中共中央委員、紅一軍團四師政委黃甦、紅二團團長李英華和聶榮臻同志的警衛員孫啟峰以及十二名小戰士等325名有名烈士,無名烈士630名。一九八六年……[詳細]
太和山
   富縣太和山久負盛名,原名鳳凰山,發源于白云山山脈,自北向南蜿蜒數仟里伸展到富縣城北。太和山山勢陡峭,氣勢雄偉。山之左右兩側,極對稱的伸出兩座側峰,猶如兩條蒼龍,與挺拔渾圓的太和山山峰形成二龍戲珠之勢,山下五條河流、五條道路在山前穿梭而過,形成五水、五路相交之勢,富縣古稱“五交城”,即得名于此。更有趣的是,站在山頂俯瞰,周圍東山、西山、柏山、駱駝山四座山的山峰不但低而且皆面朝太和山,形成四山朝拜的景象。山腳下緩緩流過的洛河,在沙粱和縣城之間繪出一副逼真的太極八卦圖。游人觀此殊景,無不心曠神怡,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太和山道觀是古老的道教文化活動場所,始建于何時至今已無考。據當地健在的年長者介紹,……[詳細]
鄜州博物館
   富縣鄜州博物館位于富縣人民廣場,是與縣文物旅游局館局合一的事業單位。2002年開始籌備興建,2004年9月29日正式建成并對外開放。鄜州博物館占地面積550平方米,為四層仿古建筑,建筑面積1112平方米,其中陳列占238平方米,藏品庫房占134平方米,辦公用房占300平方米。鄜州博物館館藏文物109件,其中一級藏品3件,二級藏品5件,三級藏品88組101件。代表性藏品有唐寶室寺銅鐘、元代彩繪砂石自在觀音、宋代武士石立像等。尤以寶室寺銅鐘最為著名。該鐘鑄造于唐貞觀三年(629年),高1.55米,鈕高15.5厘米,腰圍4.20米,口徑1.5米,重三千斤(折現在1800斤)。銅鐘原為寶室寺梵鐘,后移……[詳細]
直羅鎮戰役遺址
   直羅鎮戰役遺址位于延安市富縣直羅鎮直羅村一帶。1935年10月19日,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吳起鎮,與紅15軍團會師。國民黨當局調集5個師的兵力,分東、西兩路向中央紅軍進攻,妄圖乘中央紅軍立足未穩而加以圍擊。毛澤東、周恩來和彭德懷等指揮中央紅軍和西北紅軍,部署了直羅鎮戰役。11月20日,敵109師沿葫蘆河川,在飛機掩護下竄進了直羅鎮。次日拂曉,紅1軍團由北向南,紅15軍團由南向北,向直羅鎮發起猛攻。上午11時,紅軍攻入直羅鎮,敵師長牛元峰率殘部500余人狼狽逃竄到寨子山,紅軍隨即將其團團圍困。當晚,敵軍從東、南、西3個方向增援,均被紅軍分兵阻擊,不能前進。紅軍主力在向西迎擊敵援兵時,于張家灣殲敵……[詳細]
東村會議舊址
   東村會議舊址原為一天主教堂,建于1934年,建筑為四合院形式,坐東面西,三面環谷。在距教堂南側30米處的溝畔有三孔土窯洞,是當年毛澤東指揮直羅戰役時居住過的地方。1935年10月11日,直羅戰役之前,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到達東村,在東村福嚴院塔(現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下同徐海東率領的紅15軍團會師,開始了直羅鎮戰役的戰前準備工作。直羅鎮戰役的具體作戰方案就是在這座舊址里形成的。主席在這里聽取匯報、組織會議、擬發電文、安排軍務、部署兵力,指揮了舉世聞名的直羅鎮戰役。直羅鎮戰役勝利后,毛主席于11月30日在教堂內主持召開了營以上干部會議,會上毛主席作了《直羅鎮戰役同目前的形勢與任務》的報告,對直羅……[詳細]
中共陜甘省委、陜甘省蘇維埃政府遺址
   中共陜甘省委、陜甘省蘇維埃政府遺址位于延安市富縣北道德鄉北道德村。1935年11月中旬,毛澤東率紅一方面軍等來到東村,中共陜甘省委、陜甘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從甘泉下寺灣移駐北道德。在中共陜甘省委、陜甘省蘇維埃政府的領導和幫助下,中共鄜縣工作委員會改為中共鄜縣縣委,鄜西縣革命委員會和鄜甘縣革命委員會合并成立鄜縣蘇維埃政府。建立健全了區、鄉一級黨的組織和蘇維埃政權,地方武裝組織。廣泛深入地組織、發動群眾,組織擔架隊、籌集糧草、設立傷員接運站和俘虜接待站等,積極參加直羅鎮戰役。1936年初,中共陜甘省委、陜甘省蘇維埃政府在鄜縣開展了擴紅和創建游擊隊活動,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有1000多人參加了紅軍。193……[詳細]
八卦寺塔群
   八卦寺塔群位于富縣張家灣鄉八卦寺村北一里許的一平臺地上,相傳原有八塔,故稱八卦寺。原寺院已毀,現存磚塔三座,從北向南為序,北塔現存九層,平面呈八邊八角,殘高9.7米。塔身每層以磚疊澀收檐,塔頂以磚疊澀收分,塔體實心。中塔為磚砌樓閣式,平面呈四邊四角形,八層,高約9米,無塔剎,塔實心。南塔為磚砌八角八邊形,現存八層,無塔剎,通高約9.8米,塔身各層以磚疊澀出檐,每層轉角處和中間均飾斗拱,塔體實心。……[詳細]
寶室寺銅鐘
   寶室寺銅鐘,國家一級文物。原為古鄜州(現名富縣)寶室寺梵鐘,鑄造于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以誕生最早而享譽天下第一古鐘的美稱。銅鐘高1.55米,腰圍4.20米,重三千斤(折現在1800公斤)。大鐘的肩部鏤飾象征佛教清凈界的展瓣蓮花。幾何紋和葵文組成的寬帶條紋把鐘體分為三部分。由上至下,上部三面各鑄一飛天。中部每面鑄一朱雀。底部三面,兩面各鑄一青龍,另一面鑄有318字的陰刻正書銘文一方。……[詳細]
福嚴院塔
   福嚴院塔 位于延安城南富縣北道德鄉東村西側,也稱東村塔。宋代建筑,平面呈八角八邊形,系樓閣式磚塔,共13級,高30.2米,直徑6米,每邊長2.6米。塔體中空,原有木樓板和木扶梯,現已無存。塔每層四面設券門,內辟方形小室。塔身各層以磚疊澀出檐,檐下磚雕斗拱,各層均飾假窗。塔頂疊澀收分,七層以下收分較小。1982年人民政府曾撥專款對塔體底部進行過局部加固維修,保存比較完好。……[詳細]
柏山寺塔
   柏山寺塔,位于陜西省富縣城西直羅鎮柏山上柏山寺內。塔始建于唐代,宋、明兩代重修。磚結構,平面八角形,十一層,高43.3米,每邊長3.7米,直徑9.1米。塔內第一、第二層,均有邊長為2.3米見方的小室。塔身外面每層均有唐宋門窗、斗栱。有的門又作小龕,內置各種人物石雕。石雕多為唐代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作品。此塔由于宋、明兩次重修,故留下的時代特征,較為明顯。2013年5月3日,柏山寺塔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王家角八路軍三五八旅旅部舊址
   王家角八路軍三五八旅旅部舊址時代:1943—1945年地址:富縣張家灣鎮王家角村保護范圍:東、西、北至舊址本體外擴100米,南至舊址本體外擴20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100米。2018年,王家角八路軍三五八旅旅部舊址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水磨摩崖造像
   水磨摩崖造像 時代:北朝 地址:延安市富縣張家灣鎮三城村 保護范圍:東至一級臺地底,西至山崖頂,南、北外延100米。 建設控制地帶:西面同A區,東、南、北三面A區外延100米。2014年,水磨摩崖造像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黨家灣毛澤東舊居
   黨家灣毛澤東舊居時代:1935年地址:富縣直羅鎮寬坪村黨家灣村保護范圍:東至舊址本體外擴50米,南、西、北至舊址本體外擴20米。建設控制地帶:A區四周外擴20米。2018年,黨家灣毛澤東舊居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黃家嶺摩崖造像
   黃家嶺摩崖造像 時代:北朝 地址:延安市富縣張家灣鎮石場子村、黃家嶺村 保護范圍:東臨溝,西依山崖,北鄰村莊,南為臺地。 建設控制地帶:A區外延50米。2014年,黃家嶺摩崖造像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柳園石窟
   柳園石窟位于富縣牛武鎮柳園村,為富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禹門別墅”摩崖石刻
   “禹門別墅”摩崖石刻位于富縣羊泉鎮高家溝村,為富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古壁蒼洲、東嶺朝云”摩崖石刻
   “古壁蒼洲、東嶺朝云”摩崖石刻位于富縣交道便民服務中心茹子村,為富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全部富縣景點>>>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五月花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天堂婷婷六月丁香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AV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