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甲秀樓AAA ![]() 2006年05月25日,甲秀樓作為明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它名副其實的成為了貴陽的標志。著名古樓閣甲秀樓矗立在貴陽南明河中的萬鰲礬石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鰲)。甲秀樓始建于明萬歷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明萬歷年間(1573—1620)巡撫江東之于此筑堤聯結南岸,并建一樓以培風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有浮玉橋銜接兩岸。從古到今該樓經歷了六次大規模的修葺。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志。甲秀樓在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樓毀,天啟元年(16……[詳細] |
![]() | 貴州多彩萬象旅游城AAAA “貴州多彩萬象旅游城”是由深圳盛鵬達投資集團投資開發的大型文化旅游項目,是“十二五”期間貴州安順旅游產業重點項目,列為省、市100個旅游景區建設項目。項目位于安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航大道,占地面積約4.32平方公里(包括部分山體及廢棄水庫),總計劃投資超佰億元人民幣,是集文化娛樂、旅游小鎮、豪華酒店群、高檔餐飲、休閑度假、商務于一體的世界級大型綜合旅游度假區。項目建成后年接待規模約600萬人次,實現年綜合營業收入50-60億元,綜合稅收5億元左右,直接就業人數約2萬人,預計3至5年建設完成。接待中心旅游城接待中心設計主要以鋼結構為主,占地面積6平方千米,建筑面積18000平方米,一樓主要由展示……[詳細] |
![]() | 貴陽藥用植物園AAA ![]() 貴陽藥用植物園位于貴陽市南明區沙沖南路202號,與小河經濟開發區相鄰,距貴陽市中心4.5公里,規劃面積95.67公頃,屬黔中山原低中丘陵,園內海拔1070-1232m,園內立體生態環境較好,前后有兩片森林掩映,無大氣及水源的污染,也無燥聲干擾,具有自然的地理優勢,是集科研、科普、生產、觀光游覽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多功能的獨具特色的植物園。 根據其四個主要功能,結合交通便利的有利優勢,規劃建設成以藥材交易、醫藥信息和醫藥人才培訓為主的醫藥商貿街,最終組成“一博一園、二中心、一區一場一條街”的現代化中藥科技產業基地-“貴陽藥谷”,成為全國五大醫藥產業基地之一。其中: “一博”-國內第一家“貴州省……[詳細] |
![]() | 貴陽市河濱公園AAA 河濱公園位于貴陽市中心區西南部,依山傍水,顯得小巧別致。花壇魚池與畫廊舞廳錯落有致,樓臺亭榭及游樂設施掩映于萬綠叢中。這里是游人品茗對弈、賞玩休憩的好去處,許多悠閑游人在此對歌、遛鳥,構成了公園的獨特風情。園中的兒童樂園更是孩子們歡樂的世界。于貴陽市中心區西南部,前臨環城南路,后傍南明河,故名河濱公園。公園南邊山麓,河水清澈,古柳低垂,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河上游的對岸,原生長著一棵大柳樹,因此,公園的原名叫“楊柳灣”。整個公園按其娛樂功能,大致可分為三個部分,即:兒童游樂區、科普展覽區和安靜休息區。兒童游樂區在公園的東北部分,即公園大門的左側,這里有一架伊爾14型小客機停在游樂園內,供兒童參觀……[詳細] |
![]() | 貴陽市森林公園AAA 貴陽森林公園原為貴州省林科院實驗林場,1960年4月,-總理來黔視察時,以其林木蔥郁,樹種繁多,景致壯觀,提議將林場改建為森林公園,以供游人觀覽,以豐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由于它林木種類眾多,成林時久,面積廣袤,泉水潺潺,珍禽出沒,蟬鳴鳥語,芳草馨香而被譽為“貴陽八景之一”的美稱,并躋冠于全國城市森林公園之首。于一九九九年被列為“中國名園”。森林公園原為貴州省林科院實驗林場,1960年4月,-總理來黔視察時,以其林木蔥郁,樹種繁多,景致壯觀,提議將林場改建為森林公園,以供游人觀覽,以豐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由于它林木種類眾多,成林時久,面積廣袤,泉水潺潺,珍禽出沒,蟬鳴鳥語,芳草馨香而被譽為“貴陽……[詳細] |
![]() | 永樂湖水利風景區AAA ![]() 永樂湖位于貴陽市南明區永樂鄉羊角村東北隅。貴陽市近郊,是一個多民族聚居鄉,其中少數民族約0.32萬人,主要是布依族、苗族。永樂鄉氣候溫和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有高原性氣候特點。永樂湖(石筍溝水庫),系一九七九年年底為解決永樂鄉中、東部近6000畝農田灌溉而興建的水利設施。庫區地處一緩傾斜小背斜上,由三疊系下統大冶組薄層至中厚層狀碳酸鹽巖間夾屑碎巖相間互層組成,小斷層及節理裂隙發育,偶見溶洞。大壩筑于石筍溝溪流的上游峽谷上,為漿砌石雙曲拱壩,壩高42.56m,壩頂高程1216.56m,壩弧長160m,壩頂寬4m,設雙向砼制護欄高1.20m,大壩宏偉壯觀;壩頂中部設四孔跨度各4.6m……[詳細] |
![]() | 黔明寺位于貴陽市南明區陽明路84號。1981年5月,經貴陽市人民政府批準,列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列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國務院宗教局將黔明寺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貴州省佛教協會、貴陽市佛教協會設于該寺內。據清(道光)《貴陽府志·祠宇副記》記載:“黔明寺,在府城內西南隅雙土地街。明末創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清初曾有行之顯篤禪師住持于寺,弘傳禪宗。最初寺院規模較小,經住寺僧眾苦心經營,寺院逐漸擴充。清末貴州戰亂頻仍,寺內住僧紛紛離散,寺內無人照料,由士紳舒竹平暫行代管,舒竹平私自將黔明寺更改易名為“舒家祠堂”,霸占為己有。舒竹平有兩個女兒,皈依東山……[詳細] |
![]() | •可看到貴州各個少數民族的服飾、工藝品、農具家具等實物展示。景點介紹貴州省民族博物館位于貴陽地標建筑之一的民族文化宮大樓里,館內主要陳列了貴州17個世居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銀飾、生產用具、生活用品以及民族文獻古籍等展品,向人們展示了貴州各民族的文化與歷史。貴州省民族博物館是一座免費開放的公共博物館,陳列展廳分布于文化宮大樓的二樓和三樓,在這里可以欣賞到貴州省內各個少數民族的圖文介紹,以及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服裝、飾品、面具、樂器、手工制品、農作器具、家具炊具等物品,以及相關的攝影作品和農民畫等常設的展品。博物館還經常舉辦豐富的專題展覽,包括各民族的服飾專題、攝影精品展、畫展等等,來到這……[詳細] |
![]() | 劉統之先生祠,位于貴陽市白沙巷52號。始建于民國6年(1917年),原來是貴州省財政廳長張協陸的私人宅院。民國8年(1919年),被貴州督軍劉顯世收購,改為祠堂,祭祀父親劉統之。劉統之(1840年—1910年),名劉官禮,字統之,貴州興義人。咸豐時棄學從戎,參加團練。同治初年因鎮壓白旗軍起義有功,被任命為興義府安義鎮各軍統領,升在籍知府,后加道員銜,留云南用。光緒末,因在家鄉率團抗擊廣西會黨起義軍,收復興義,升云南后補道,統領興義滇黔靖邊營。晚年擴建書院,辦新式學堂,興實業,對地方有建樹。此宅原占地4500余平方米,主體建筑為木結構,現存前后院,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所有廳堂房舍都是穿斗式……[詳細] |
![]() | 位于貴陽市商業中心大十字南邊就是達德書院,向南即是大南門、甲秀樓的所在。許多人都來到這所經歷百年風云變幻,越過百年歲月崢嶸,走過百年漫漫征途,換來百年碩果累累的名校,試圖找尋達德那輝煌的過去。 達德書院坐落在貴陽鬧市區,原是元代修建的南霽云廟,明清兩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為忠烈宮。院子里,地上落滿了紫色梧桐花,讓人都浸透在淡淡的芳香之中。現在的書院是一個集戲院、書店和茶館為一體的消閑地,穿過忠烈宮后的操場,就是達德學校舊址的主體部分,一所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四合院,設在禮堂內的達德校史展覽,向游人展示這個開始只有二十幾個小學生的私立小學,是如何發展成擁有1600多名學生的門類齊全的學校的。……[詳細] |
![]() | 貴陽仙人洞位于貴陽市仙人洞路(原名險峰路)和水口寺路之間的山上(此山又名銅鼓山,有銅鼓遺愛之稱,為明代貴陽八景之一),是貴陽著名的道教勝地,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志書說仙人洞是諸葛亮部將南征時藏銅鼓之地,故名銅鼓洞。因該洞通風較好,空氣對流,在洞口可聽到嗡嗡聲,民間傳說是銅鼓聲,故誤為諸葛亮部將在此藏有銅鼓。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陽明貶貴州龍場驛(今修文)時,曾應邀來貴陽書院講學,王到過此洞游覽,留有“來仙洞”詩。詩云:“古洞生寒客到稀,綠苔荒徑草菲菲。書懸絕壁留僧偈,花發層蘿繡佛衣。壺口遠從童冠集,枝藜隨處宦情微。石門遙鎖陽明鶴,應笑山入久不歸。”王陽明的詩使“仙人洞”傳遍神州。清康……[詳細] |
![]() | •大型的市中心休閑廣場,廣場上的景觀建筑“金蘆笙”很壯觀。景點介紹筑城廣場位于貴陽市內南明河畔,它對面就是民族文化宮大樓。筑城廣場是貴陽的市中心廣場,平日里是人們休閑散步的地方,廣場中間矗立著壯觀的大型景觀建筑“金蘆笙”,夜晚在燈光的映襯下景色很美。筑城廣場地處貴陽市中心城區,周邊有民族文化宮大樓、廣電中心大樓、電視大樓等大型建筑,廣場東面正對著民族文化宮大樓前的毛主席像,西面與河濱公園隔河相望。廣場面積較大,植有齊整的花卉植物,平日里這里有許多市民來健身散步,也有孩子來放風箏、溜冰,是理想的休閑之所。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遵義路9號筑城廣場交通 乘1路環線、2路環線、3夜、4、……[詳細] |
![]() | •離市區最近的大型森林公園,是避暑郊游、踏青清肺的好去處。景點介紹貴陽森林公園地處貴陽市區東南,是離市區最近的一處大型森林旅游區,公園里各種樹木枝葉茂盛,走在步道上頭頂是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還可以看到許多放養的獼猴在林中嬉戲,春季時更有各種花卉競放,生態環境極佳。貴陽森林公園最初為貴州省林科院實驗林場,這里林木種類眾多,面積廣闊,開辟為公園后曾被譽為“貴陽八景之一”。這座森里公園如今免費開放,成為貴陽市民郊游遠足的好去處,也是非常適合避暑和野營的地方。特別提示公園里有一些放養的獼猴,請將自己的隨身物品放包里,不要去逗弄猴子,以免發生危險。地址:貴陽市南明區園林路67號類型:城市公園……[詳細] |
![]() | 圖云關舊稱“新天關”或“圖寧關”,俗呼“油榨關”,位于貴陽東南五里的險要驛道上,即今森林公園北大門處。舊時的圖云關,為扼城要隘,高踞城南群山之巔,地勢險要,扼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關上奇石崔嵬,玲瓏百態,樹木蔥蘢,涼風習習。此處為驛道要沖,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和游覽地,也是迎送官員、送別親友的地方。不少文人雅士唱和詠贊頗多。圖云關是黔南首關,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民國時期,薛岳的部隊駐防于圖云關,在圖云關上修建了中山公園,并在巖石上刻制了孫中山先生半身浮雕像“總理遺像”作紀念。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圖云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漸消失,但遺存下來的部分摩崖石刻和一些文人雅士的詩文,無……[詳細] |
![]() | 永樂古堡位于貴陽市東部近郊的永樂鄉,古堡建于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為屯兵所筑,平面布局呈八卦圖形,為內外兩城,有東、南、西、北四城門,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建筑面積8500平方米,今殘存西城門和城垣(矮墻)數段,長1650米,高3米,厚2米。古堡整體布局:整體上分為內堡和外堡兩部份, 分別修建有富麗建筑物和圍墻(城墻),內城墻圍繞永樂山的山頂部分而建,內堡是內城墻圍繞的部分,原建有玉皇殿、馬王廟、五顯樓等主要建筑、在“0”中被毀,內城墻沿東、西、南、北面的山腰而建、有東、南、西、北四道門與堡外連通,外城墻與內墻之間的區域,內居住權貴階罷,而外堡側多是平民百姓。這種布局符合屬中……[詳細] |
![]() | 觀音洞位于貴陽城南油榨街左側的青年路上,該處山半有一天然巖洞,洞外有佛殿,重樓高聳。洞中有觀音坐像,故名觀音洞。山因洞而名,又俗稱觀音山。觀音洞,洞內面積約100余平方米,四壁鐘乳玲瓏,撫之如玉肌,睹之如云涌。觀音寺為清朝嘉慶(1796-1820年)建,民國后重修,洞外有佛殿,又有客室三楹。2000年后,在現任主持釋應成大師精心呵護下,先后增建了大雄寶殿、白衣觀音殿、千手觀音大殿(含五百羅漢堂)和財神殿等殿宇。現殿閣高聳,直上云端,佛殿已成為寺廟的核心建筑。1983年9月,觀音洞被貴陽市人民政府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地址:貴陽市南明區青年路148號類型:洞穴古跡寺廟游玩時間: 建議20-50分……[詳細] |
![]() | 這是一個原生態的濕地公園,公園里融合了溪流、谷地、溶洞。公園里還有不少風雨橋等侗族建筑,別有民族風情。腳下多是棧道,春日時分在密林間行走很是愜意。公園最高處是阿哈水庫,水流沿著階梯層層而下,如同小瀑布,四季都會看到酷愛游泳的人。小車河河中有淺水灘一處,沙平水靜,不時有人在此野炊燒烤;而過太子橋西行,經南郊公園山下,跨過一座石橋,就到了阿哈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幽靜之處,這里是貴陽婚紗拍攝的外景地之一。貴陽阿哈湖濕公園位于貴陽市西南部,涵蓋花溪區、南明區、云巖區、觀山湖區等4個行政區。阿哈湖濕地公園是在已建成的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基礎上,整合阿哈水庫濕地申報建設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總面積1218公頃,濕地……[詳細] |
![]() | 貴陽唯一的道教勝地,距今已有700 多年歷史。位于貴陽市區東南面約2 公里處的棲霞山上。傳說曾有仙人到此住過,故名仙人洞。仙人洞的古建筑現存有三清殿。殿為三層0,底層供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靈寶天尊,中層為藏經樓,第三層為玉皇閣。過此往南為三官殿,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再往南為八仙亭,在此可觀貴陽市容。 交通 乘15、34、54、305、306路公交車在水口寺大橋站下車 門票 2 元/ 人景點位置貴陽南明區仙人洞路8號……[詳細] |
![]() | 達德學校舊址在貴陽市中華南路18號,1982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貴州省文物保護單位,是貴陽市著名的革命遺址和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達德學校是在清末歐風東漸、西學日興的時代新風中誕生的,校址元朝時是南霽云祠,明朝景泰年間改名忠烈宮,明萬歷時起俗稱黑神廟。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忠烈宮內成立了研究自然科學的團體算學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算學館擴大組成達德書社。光緒三十年(1904年)春,達德書社社員設立民立小學堂,堂址在忠烈宮后院左廂房。開辦之初,有黃干夫、賈一民、胡履初、陳秀升、楊伯釗等5位教習,黃干夫幼年學過數、理、化知識,后來又進過嚴修改革的學古書院深造,學識較好……[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