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旅游

蘇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蘇州鳳凰橋位于蘇州市相城區太平街道旺巷村王巷港(即荻溪)上。是一座單孔武康石梁古橋,長17.2米,寬2.6米,高3.4米。主要構件為褐紅色武康石,產地在浙江省武康縣,宋元以前,采用此類石材作建筑材料。武康石石梁粗壯,寬0.82米,厚0.50米,兩端各雕刻著一組精美的卷草紋飾,線條流暢,刀法嫻熟。石梁中間鐫有銘文,西面石梁上刻:“太原王氏近溪策立”;東面石梁因石質風化,字跡漫漶,并有水泥涂補,細辨為:“末歲建鳳凰橋”。銘文中記載了造橋人姓氏、橋名和建橋的年代。石梁下的長系石上,各端原有護梁木,現木已腐朽無存,僅存榫孔。1986年3月,鳳凰橋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02、沁遠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沁遠堂位于吳中區金庭鎮堂里花園街5號,年代為清。沁遠堂位于堂里村花園巷內,建于清乾隆年間,占地1622.4平方米。整宅建筑以備弄分隔成南北兩路,每路兩進。南路依次為照墻、門廳、書樓、樓廳。北路依次為客房、大廳、樓廳。各進建筑以磚雕門樓和墻垣隔成庭院。內部有東西向、南北向的兩條備弄相互貫通,形成可互相通連的宅院。沁遠堂門樓朝西開,面積有20多平米,門前有長近十米的八字形照壁,青石須彌座。大門為將軍門形制,二抹頭門框用材碩大,上施山霧云及斗拱,下設砷石,大門縮進呈八字形,兩側墻面貼水磨方磚,下置青石須彌座,雕有龍、鳳、梅竹、山水庭園等圖案。雕刻手法精細,紋飾形象生動。北路第一進客廳,面闊三間,進深七界,門窗及雕刻構件均保留完整,明間內四界接點處置免柱花籃,這就是江南高堂華屋地方特有的花籃廳。客廳……[詳細]
303、揄耕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揄耕堂位于吳中區金庭鎮大明灣27號,年代為清。揄耕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04、瞻瑞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瞻瑞堂位于吳中區金庭鎮大明灣27號東,年代為清。瞻瑞堂系明月灣村吳家老宅,建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老宅坐北朝南,占地1083平方米。分為三路,中路前后兩進均為樓房,依次是大廳和后樓。東路第一進為門廳,第二進小樓面闊兩間。西路為書齋。2009年,瞻瑞堂由蘇州市控保建筑,升級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05、萃秀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萃秀堂位于吳中區金庭鎮東村東上62號,年代為清。萃秀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06、久大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久大堂位于東山楊灣村張巷129號,現已升為市級文保。久大堂建于明末清初,原主人為張氏富商。現存三進院落,保存之完好,雕花之精美,在東山現存明清古建筑中,已不多見。……[詳細]
  承德堂花廳位于蘇州市橫涇街道新路村石路浜128號。它建于晚清,距今已有180多年歷史了。2009年公布為蘇州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308、里尺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里尺橋位于吳中區臨湖靈湖村黃墅,年代為明。吳中臨湖里尺橋,又名榮富橋,位于蘇州臨湖鎮靈湖村黃墅。相傳,這里離古太湖一里零一尺,故名。是臨湖鎮吳舍村民百姓當時上街趕集的必經通道。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八月,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橋東西向,橫跨于橫涇港上,當時石橋周圍通衢五省,人雜八方,商賈云集,南北之聲不絕于耳。現今,古橋雖失去通道功能,淹沒在荒草中,但身姿優美,風采依舊,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穹窿山摩崖題刻
  穹窿山摩崖題刻位于吳中區穹窿山風景區內,年代為清、民國。穹窿山摩崖題刻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甪直趙宅
  甪直趙宅位于吳中區甪直東市上塘街207號,年代為清、民國。趙宅位于吳中區甪直鎮。原為一路七進,坐北朝南,現存建筑四進較完整。沿街有專用河埠,一進樓廳原為店鋪,面闊五間,雀宿檐帶麻葉云耍頭。二進正廳,內四界前軒后步,山霧云精雕仙鶴祥云,并有抱梁云,廳中以海棠長窗屏隔。西梢間前天井內有古井;東梢原為備弄,井已填沒。三進圓作女廳前門樓已毀。四進為西式平房,四圍有廊,現存嘉慶十二年古碑一方。原宅為勝浦人“趙和尚”所有,并與陳姓同開“陳福同號”。北大畢業之民國鎮長范氏,其姊亦嘗住于此。甪直趙宅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沈家弄沈宅
  沈家弄沈宅位于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東市下塘街沈家弄3號,是水鄉古鎮中比較罕見的花園洋房。沈家弄沈宅目前占地面積為249平方米,有大廳1棟、花園洋房1棟、香臺1個。該宅建于民國初期,原有兩路四進,坐北朝南,規模較大。1954年,曾為甪直鎮人民政府駐地。該宅后期多處翻建和重修,至今僅存東、西二路,東路有大廳、西路有花園洋房。大廳面闊三間9.75米,進深8.7米,內四界,前單步后雙步,扁作抬梁式。兩次間上有閣樓,次間前有走廊,后有廂房,西廂上有閣樓。花園洋房面闊三間10.7米,進深9.2米,清水磚砌置,門框、窗框線條清晰,紋飾大方,做工精細。洋房后有一座穿堂,前有走廊,特別顯示了水鄉古鎮建筑特色的就是廊下建有一個小小的石拱橋,從廊的兩端拾級而上,站在穿堂正門處,也就相當于站到了石拱橋的橋面上,別出心……[詳細]
甪直沈氏舊宅
  王韜紀念館位于甪直古鎮中市下塘街6號,原為沈氏老宅,1998年在老宅的基礎上成立紀念館以供游人瞻仰,當代著名書畫藝術家錢君陶為紀念館題寫館名。王韜紀念館有一路三進,主體建筑有門樓、前廳(王韜生平事跡陳列館)、鴛鴦廳(王韜故居)和弢園等。大體為清代遺構,近代補修,門票包含在甪直古鎮大聯票內。王韜(1828-1897)是我國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論家和新聞記者,出生于長洲縣甫里村(現甪直鎮)的書香門第;少年在甫里度過,常到保圣禪院聽松,便有“有如千軍萬馬聲,又如千山落葉,萬豁泉流”。十八歲時,王韜赴昆山考中秀才,隨后赴金陵考試不第。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王韜應倫敦傳教士麥都思聘請來到上海墨海書館工作,其間重新翻譯了《圣經》,出版《華英通商事略》、《重學淺說》、《光學圖說》、《西國天學源流》等書……[詳細]
甪直沈家祠堂
  家祠堂位于甪直鎮萬盛米行舊址西側。解放后,祠堂被改為糧管所倉庫。沈家祠堂規模是蘇州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家祠.依次是照壁、門廳、前廳、后廳、附房、住樓。前廳面闊七間25.6米,進深11.4米,內四界前重軒后雙步,前軒為一枝香鶴頸軒,內軒為船篷軒;前廳東附房面闊三間8.8米,進深8.6米,內四界前單步后雙步;附房帶西夾廂間.寬3.15米,進深5.3米。后廳面闊六間21.3米,進深7.9米,內四界前三步后單步,圓作抬粱式;后廳東附房面闊三間6.26米,進深八檁6.8米,圓作穿斗式。后廳西側住樓面闊三間6.5米,進深五界5.9米,回頂式。2009年7月,沈氏祠堂列入蘇州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萬盛米行舊址位于甪直鎮古鎮區內。甪直古鎮街區位于甪直鎮東首,面積約1平方公里,一河二街,民居店鋪林立,沿“上”字型河道貼水而筑,水鄉特色濃郁。甪直古稱甫里。春秋時,吳王闔閭在本境南隅建離宮,夫差在境內北隅建梧桐園,其間有個一里見方的小村落,故名“甫里”。五代南梁時境內建有保圣教寺、白蓮講寺等。唐賢陸龜蒙隱居建別業,宋代理學家魏了翁晚年隱居甫里也曾筑別業,明代許自昌造梅花墅,清代有元和縣丞衙署等,引歷代文人賢士定居寄寓。古鎮宋元時已初成格局,明清時日趨繁榮,為吳東水鄉地區的商貿重鎮。……[詳細]
沈寬夫老宅
  沈寬夫老宅位于吳中區甪直西匯上塘街16號,年代為明清。沈寬夫老宅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嚴家老宅
  嚴家老宅位于吳中區木瀆西街108、110、112、114號,年代為清、民國。嚴家花園位于木瀆鎮山塘街王家橋北,最初是清乾隆年間蘇州大名士沈德潛的寓所。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將此院落讓給木瀆詩人錢端溪。錢氏疊石疏池,筑亭建樓,取名端園,有友于書屋、眺農樓、延青閣諸勝。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瀆首富嚴國馨買下端園,重葺一新,更名“羨園”。因園主姓嚴,當地人稱“嚴家花園”。嚴家花園經過三代主人的努力,前后歷時二百多年,無論是歲月滄桑,還是人文蘊積,都賦予嚴家花園一種文化氣息和名園風范。1935年,中國建筑學界的二位泰斗級人物,有“南劉北梁”之稱的劉敦楨和梁思成教授,曾兩次來到嚴家花園,流連忘返,對它的布局與局部處理極為推崇,稱其為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詳細]
317、純德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純德堂位于吳中區東山楊灣村張巷80號,年代為清。現存單體文物建筑共7處——轎廳1棟;大廳1棟;住樓1棟;花廳1棟;書房1棟;書樓1棟;水井1口。整座建筑規模極為宏大,其布局可分東、中、西三路,皆以備弄相通。東路有花廳、書房;中路有轎廳、大廳、住樓;西路有書樓。三路單體建筑四周圍以高聳的院墻。前院墻有二道,二道院墻之間有古井一口。轎廳二坡硬山造,兩山墻頂部設五山屏風式烽火。面闊三間,進深8.0米,為內四界前廊形式。大廳面闊三間,進深11.4米,內四界前廊軒后單步形式。大廳后本有穿堂,可惜穿堂今已毀壞。住樓面闊五間帶兩廂,二樓構架為內四界前后雙步做法。內四界圓作抬梁式,邊貼穿斗式。住樓前庭院院墻正中有磚雕墻門,字枋內有“勤儉忍龢”四字銘。東路的花廳面闊三間,為內四界前廊軒形式。內四界扁作抬梁式,……[詳細]
318、慶馀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慶馀堂位于吳中區西山東村陰山38號,年代為清。慶馀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西山仁壽堂位于吳中區西山植里下涇77號,年代為明清。西山仁壽堂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樟塢里方亭位于西山樟塢村小亭塢山坡上,系清代某官員夫人墓道上的亭子。亭為單檐歇山造,四坡小瓦屋面,面闊5.55米,進深6米,內三界前后軒做法。青石臺基,四角設花崗石質方形角柱,檐檁與檐枋間設一斗三升牌科。亭門兩側角柱楹聯為“善積於身教子著義方之訓,祥開開厥後傳家堂構之遺”,亭內壁嵌碑一方,馱碑石龜棄于亭外。亭前有方形照池,亭后古墓僅存殘跡。……[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播放 | 欲求不满放荡的女老板bd中文 | 亚洲人成久久播播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