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蘇州市旅游

蘇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錦溪楊宅年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位于錦溪鎮菉荇街慶豐里1號,建于清后期,坐北朝南。前后三進,門窗形制有滿天星格長、短窗;花崗石柱礎,堂樓前有磚細門樓一座,紋頭脊,掛落雕有精美的花卉圖案,整座建筑保存較好,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為昆山市第五批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獅山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獅山街區依托獅山路、長江路兩條主干道,規劃“一縱一橫多點”的文化旅游與商貿消費相結合的城市脈絡,集聚了高新區全區近80%的商業資源。永利廣場、樂嘉匯廣場2個美食廣場,龍湖獅山天街、金鷹廣場等4個商業綜合體,以及綠寶廣場、泉屋百貨、美羅百貨3個商業中心的有機布局,實現了文旅商資源有機聯動、集約利用。獅山街區以“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為方向,“獅山新動夜”“獅山文化旅游藝術節”等系列品牌活動,逐漸探索形成“文化+旅游+體育+商貿”多元融合發展的旅游經濟新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獅山夜經濟名片。獅山街區圍繞“夜購、夜食、夜游、夜娛、夜秀、夜讀”等主題,推出常態化、品質化、特色化夜間文旅消費產品,多元化的活動引發源源不斷的消費熱潮。獅山街區注重文化和旅游融合,以獅山劇場文化會客廳為依托,常年舉辦高質量文化……[詳細]
123、十全街
十全街
  十全街位于蘇州古城的核心位置,業態豐富、歷史悠久,既保留著傳統水鄉的建筑特色,又吸納了年輕化潮流元素,可謂是“傳統現代化、古典潮流化”的代表街區。如今的十全街正成為新的網紅打卡地,是蘇州展現古典與時尚的新窗口,也是擴大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元素。原稱“十泉街”,因舊有十口古井的緣故。又,清乾隆帝自號“十全老人”,南巡至蘇,曾駐蹕于附近帶城橋下塘織造府內,地方官員為討好乾隆,遂改“十泉街”為“十全街”。十全街自烏鵲橋往東,為舊時古城高尚住宅區,豪門巨屋,深宅大院,鱗次櫛比。烏鵲橋至人民路(原三元坊)段,宋名孝友坊,范成大《吳郡志》作“孝友坊,南園東巷”,盧熊《蘇州府志》已錄“孝友坊巷”名,清及民國稱大太平巷。20世紀50年代,該路諸段全部拓寬后,合稱十全街。十全街共架橋8座:磚橋、吳衙橋、星造橋……[詳細]
蘇州生肖郵票博物館
  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生肖郵票分館、蘇州生肖郵票博物館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山塘歷史文化保護街區明代吏部尚書吳一鵬故居玉涵堂西一路,建筑面積66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550平方米,館內藏有1950年以來世界五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全部生肖郵票和部分生肖郵品,是收藏、展示和利用生肖郵票、研究傳播生肖文化和生肖集郵的專門博物館。本館是世界上第一座生肖郵票專題博物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首家專門性分館,以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士周治華先生捐贈的生肖郵品為基礎,列入蘇州市文化發展“十二五”規劃“博物館城”建設,由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政府主辦,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行業主管,蘇州郵政局業務指導,于2013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開館。地址:蘇州市姑蘇區山塘街玉涵堂西一路(東楊安浜2號)預約電……[詳細]
周莊梅宅
  梅宅位于周莊鎮梅堰浜。民國年間,澄虛道院的陸道士所建,坐北朝南,現存前后三進,磚雕門樓二座,占地面積309平方米。梅宅現已改建為蜆江漁唱漁業館,周莊“鎮為澤國”,由于地處太湖東江、松江、婁江古三江流域,湖泊、河道、濕地多,漁業歷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蜆江漁唱”是清代周莊八景之一,昔有“蜆江打魚舟,載網時出沒,欸乃柔艫鳴,宛轉清歌發”,意境優美、襟懷寬廣的詩句。2009年,梅宅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6、貞固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貞固堂又稱沈體蘭故居,系愛國教育家沈體蘭先生幼年生活之處所。沈先生出生于周莊書香門第,有次他問父親:“‘貞固堂’的‘貞固’是什么意思?”他的父親回答說“貞固就是堅貞不移,古書說得好,‘貞固足以干事’。”貞固堂位于古鎮太平橋堍,是一座高墻花窗、粉墻黛瓦的宅院式民居建筑,面街臨河,環境幽雅,古色古香,別具風格。其內部建筑結構精巧,室內布置原汁原味,書香依舊,舊式家具、文物、書畫珠聯璧合,古樸別致。樓上樓下共擁有明清民國風格客房6間9個床位和自助廚房1間。客房裝飾講究,水鄉味十足。貞固堂地址:昆山周莊全福路121號……[詳細]
陳三才故居
  陳三才宅位于錦溪鎮下塘街的敦和里,建于清末。解放后,陳宅沿街建筑曾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吳縣支行甪直營業所陳墓鎮分理處。現存堂樓三座,建筑面積949.03平方米。2009年,陳三才宅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8、景福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福橋在正儀老街中段,跨渭塘河,原名中心橋、中津橋。“景福橋”濟人方寸水源長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中,關于景福橋的記載。景福橋初為木橋,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里人朱光遠改建為石橋,徐昂發曾為建橋作募疏。景福橋為東西走向,為花崗石單孔拱橋,拱券縱聯分節并列砌筑。橋拱兩側頂石正中陽刻正楷“鼎建景福橋”五字,鼎建的意思即營建。景福橋長24.4米、寬2.42米、凈跨7.4米、矢高4.25米。景福橋的南北兩側均刻有橋聯,其中只有一聯字跡清晰,兩聯部分可識,一聯已隱于后建的墻縫中。2009年8月5日,景福橋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29、善渡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善渡橋位于昆山市淀山湖鎮復光村,始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年),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建,橋為花崗石質地。為單孔拱橋。……[詳細]
130、馮元堂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馮元堂位于周莊鎮南湖街,馮季文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馮宅坐西朝東,原前后共四進,現僅存居中的馮元堂。馮元堂占地面積523.8平方米,建筑面積422.3平方米。兩側為走馬樓,與后進居室樓相連。屋為兩坡硬山頂,側有觀音兜。1952年,馮元堂劃歸為周莊中心小學校舍,后改為教師宿舍,現已空關。2009年,馮元堂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1、夏太昌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夏太昌位于錦溪鎮上塘街南端,原為“夏太昌”綢布衣莊。建于清末,現存三進,沿街房屋仍出租為店鋪,余已成民居,基本保留原有風貌。2009年,夏太昌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千燈李宅
  2005年5月,千燈鎮南大街李宅辟為千燈館。這是中國首家古燈博物館,館內藏有從新石器時代到民國時期歷朝歷代古燈1133盞,均是北京人殷小林的私人藏品,全擺放在柜子與架子上,一眼掃過去,琳瑯滿目,美輪美奐。千燈館(李宅)千燈館目前也是中國最大規模的“古燈館”,這里展示的油燈屬于那種已經離我們遠去,而且越來越遠的事物,但它承載著極其豐富的傳統文化,每一盞燈幾乎都能講出一大堆歷史故事,詮釋著人類從蒙昧無知步入到現代文明的漫長跋涉的艱辛歷程。燈館內展出最早的燈是一盞原始天然石燈,距今七千多年,在一塊盤子圓狀的石塊上有眼珠樣的小洞,放些豆油,點燃燈芯,火苗如豆。最重的燈是漢代石猴頂燈,在一塊30多厘米立方的石頭上,四周下面雕琢著猴頭像,頂上鑿嵌放油的凹槽,可同時點燃四角燈芯。最有意思的燈是清代鐵鉤青釉……[詳細]
133、天孝德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孝德位于周莊鎮城隍埭。始建于明崇禎年間,清代改建。古宅坐西面東,前臨南北市河,背接后港,是江南僅存的前廳雙后堂建筑。1992年,周莊人王龍觀在此創辦天孝德民間收藏館。全館共七進,依次是八仙樓、響尾廳、左面拾寶堂、右面六一堂、五福平屋,回環龍廳、鶴廳、內堂樓、東西廂房、后門廳小樓,大小房屋50余間,占地約1000余平方米。館藏舊物上萬件,年代跨度由新石器時代至民國。2009年,天孝德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34、章宅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章宅
  章宅又名章廳,位于昆山市周莊鎮中市街44號,坐北朝南。明末清初時期,章永廉在此開設米行,并濟賑災民,后擴建兩大廳以及其他20余間房屋,后面一直至楊家潭。其重孫章騰龍,字覲韓、號箬溪,晚號綠天。早年應試不獲,又入武行。后游歷華南、華中多省,得益豐碩。晚年,集十年余歲月采輯里中史實,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編纂成《貞豐擬乘》。當時章騰龍編纂《貞豐擬乘》所居的堂樓叫“樂山堂”,又名“綠天書屋”,后毀于大火,只剩中間粉墻蠡窗、雕花梁木的廂房古風猶存。咸豐九年(1859),陶煦在被大火所毀的“綠天書屋”址,重建“儀一堂”,并于光緒八年(1882)前在此編撰《周莊鎮志》,前后相差120多年,實屬巧合。章姓后裔于解放前后將所剩廂房易主為潘姓,現保存尚好。該宅于2005年被列為昆山市級文物控制保護建筑,2……[詳細]
  姜里遺址位于張浦鎮大市的姜里村。姜里的地名源于吳越年間(907-960),秘書省秘書郎姜希業世居于此,并葬焉祖輒為唐朝扶陽郡王豐姜里及太公之名所自著歟。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昆山縣政府曾派人前來挖掘地下藏物,起獲金銀器皿,文物寶藏無數,盛裝二大車,移至縣衙,文物后不知所蹤。1976年9月,村民在東岳廟東側窯廠取土時,發現有地下文物,后經蘇州市、昆山縣文管部門前來發掘,共挖出歷代文物40余件,計有新石器時代末期的石斧、石奔、石矛、石刀、鹿角、鹿頭骨、野豬牙和各種陶器殘件等,距今都在4000年以上,并有商明周時期陶鼎、陶壺,刻有幾何圖形的硬陶殘件,距今也有3000余年,還有晉代的釉陶小碟等,距今也在2000年以上;有六朝時期的瓷器殘片,距今在1600年以上,有宋代時期的磚刻飾具殘件,距今約……[詳細]
廟墩西遺址
  廟墩西遺址位于昆山玉山鎮廟墩村西南,原名廟墩遺址。廟墩村因舊有集福庵古廟而得名,現整體搬遷中。遺址為一高出周邊的土墩,四面環水,近正方形,南北、東西均長100米左右,最高處約5米。堆積層主要分為兩期,晚期堆積主要為宋元時期遺存,早期堆積為良渚文化遺存。2009年,廟墩西遺址列為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勤豐遺址在巴城鎮勤豐村的西巴城村。1986年春,村民開挖魚塘時,發現表土中陶器碎片甚多,并在深層挖得橢圓形石器一件,扁平光滑,陶豆圈兩件,交巴城文化站收藏。后來,服裝廠陳乾元,又在該址挖得石犁、石鉞、小光面石器、唐代瓦當、陶豆圈各一件,由當時的昆山縣文管所收藏。……[詳細]
138、徐公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公橋位于江蘇蘇州市花橋鎮徐公橋村,2004年公布為昆山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于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重修。東西走向,跨于徐公浦上。橋長19.6米,寬2.90米,凈跨7.10米,矢高3.96米,橋系單孔拱橋,拱券縱聯分節并列砌置。橋北側有望柱,長系石、橋欄、抱鼓石全。保存完整。……[詳細]
139、稍里橋 高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稍里橋又名“萬安橋”,位于江蘇省蘇州昆山市張浦鎮新龍村,始建于清順治年間,康熙年間重修,道光元年(1821年)、咸豐十一年(1862年)重建。東西走向,跨于南塘河上。橋長74米,寬3.60米,矢高4.5米,由東往西,跨徑分別為7.60米、9.80米、7.30米。橋系花崗石質地,三孔拱橋。拱券縱聯分節并列砌置,保存完整,為不可多得的江南三孔古橋,具有較高文物價值。2004年,稍里橋被市政府公布為第三批昆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140、普慶橋
  普慶橋又名俞家橋,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年間重修。橋為花崗石質地,單孔拱橋,東西走向,跨于市河上。橋長18.5米,寬2.8米,凈跨6米,矢高3.75米,保存基本完整。有橋聯“兩岸煙飛通海市,一溪浪涌接澄湖”之句。2005年12月公布為昆山市第一批控制保護建筑。……[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高清区免费 | 色综久久综合桃花网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 | 亚洲综合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