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景區先后建成了景區停車場、文化廣場、布依風雨橋,建成親子漂流帶4.2公里、漂流碼頭、水上樂園、山地汽車賽場、7家農家樂的建設,購置觀光車6臺、運船車輛1臺、橡皮艇215艘;建成接待中心大樓及樹屋樣板房1間、鄉村旅游區大門1座、環區步道800米、景區道路1.5公里、時光隧道100米,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種植經果林10……[詳細] |
![]() | 鳳凰壩鄉村休閑度假旅游區建設以長順夜郎文化、長順高鈣蘋果、紫王葡萄為依托,打造一個集民族文化、現代農業生產、鄉村旅游、休閑觀光、四季采摘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園。景區緊鄰長廣大道,交通便捷,三面環山,風景秀麗。景區內建有移民安置區、觀光農業體驗區、綜合服務中心、景觀花卉區四個部分,涉及鳳凰壩水庫濱水景觀帶……[詳細] |
![]() | 神泉谷休閑旅游區AAA 長順神泉谷休閑旅游度假區位于烏麻河流域,東起威遠潮井,西至青龍潭,全長約8.8公里,包括潮井濕地公園、神泉潮井、神泉驛站、畫家村、婚慶廣場、水上樂園、西出口濕地公園等。河水流經之路,秀麗的峰叢與清激的河水交相輝映,形成了風光旖旎的獨特景觀。景區圍繞“一帶·兩心·四區”進行布局,建設有東游客服務中心、慢行系統、河道景觀營……[詳細] |
![]() | 河壩生態體育公園AAA 河壩生態體育公園位于長順縣城河壩片區,有觀景亭、清風涼亭,拱橋、平橋、親水平臺、水棧道等多個景觀。周邊青山環繞、溪水淙淙,既融合山、水、樹等自然元素,也點綴橋、亭、閣等人文建筑,充分彰顯“山水交映”的自然風光和“城景互融”的人文理念。長順生態體育公園景區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過2000個,是大……[詳細] |
![]() | 長順睦化地層剖面石炭紀稱奇世界睦化鄉格董關泥盆系地層剖面石炭紀位于西部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之一————貴州長順縣睦化鄉格董關泥盆系地層剖面石炭紀。是中外考古專家學者贊不絕口的一處絕世奇觀,因為泥盆系石炭紀屬于世界上獨特的地質奇觀、而且是“世界之最”。因此,這片神奇的土地,在上世紀初就引起中國著名科學家李四光(已故)重視……[詳細] |
![]() | 長順來遠寫字崖位于長順,類別為摩崖、石刻和崖壁畫。寫字崖系1978年1月省博物館考個工作者調查時發現的,寫字處為半洞穴式凹槽,空間高2.5米,長3.5米,寬1.5米。在槽內石壁上有古代、近代文人用墨書寫的漢字20余處,雜于其間的符咒、繪畫則多以紅土為之。最早者為明洪武元年(1368)書寫,最晚者為1930年書寫,詩句多……[詳細] |
![]() | 1935年4月,中央紅軍四渡赤水后,佯攻貴陽,紅軍主力趁國民黨滇軍東調增援貴陽之機,急轉向南,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經惠水、長順、紫云、興仁等地,向敵人兵力空虛的云南疾進,成功完成“四渡赤水”。進而,調虎離山襲金沙,實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戰略大轉移。紅軍長征經過長順,在長順境內14個鄉、112個自然村寨沿途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詳細] |
![]() | 白云山位于長順白云山鎮,距離縣城26余公里,海拔1462米,山顛林木蔥郁,常有白云籠罩,故名。為貴州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西南帝王佛教文化圣地、貴州省風景名勝區和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云山以古寺廟建筑、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和徐霞客(1587-1641年,明代旅行家、史學家、地理學家)游歷之地,及山川地貌、禽獸草木、民俗風……[詳細] |
![]() | 吳學禮烈士辦報遺址營盤鄉位于長順縣西部,總面積68平方公里。距縣城23公里,屬山地地形。這里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宜人,全鄉森林覆蓋率為89%,空氣清新宜人,可說是天然氧吧。革命烈士吳學禮曾在這里生長和進行革命活動。他創辦的《大眾報》是黔南最早的進步報刊;這里,曾是紅軍長征時駐扎過的地方,在松港村幾面斑駁的民房墻壁上,當年……[詳細] |
![]() | 格凸河風景區格凸河風景區位于長順縣南端,距縣城65公里。格凸河在長順縣境內全長25公里,河道迂回曲折,山高峽深,民族風情淳樸,周邊山地森林覆蓋率達96%,山林和水面交映相輝,青山綠水,生態環境優美,形成了美麗秀氣的自然景觀。交通在安順汽車南站坐到紫云的班車,18元/人。或者在火車站前面的三叉口坐紫云的的士,25元/人。……[詳細] |
![]() | 但家墳地但家墳地位于廣順鎮大壩村土橋組南100米處,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0′,海撥1280米,距縣城18公里。其在一山坡上,下為遠近聞名的杜鵑湖,為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翰林院編修但明倫家族墓,碑文為道光年間刻,有經筵備宮禮部尚書房總師傅湯金釗題;有太子太保兵部尚書總替直肆那邦成題;有賜進士及弟……[詳細] |
![]() | 廣順州署文化景區AAA 廣順鎮位于苗嶺山脈中段,北-馬山,中有玉帶河,氣候宜人,歷史文化悠久,是貴州省八大古鎮之一,素有“陳谷爛米廣順州”之稱,是研究古夜郎文化重要遺址。鎮內奇山秀水與悠久的歷史文化構成了獨具特色的自然奇觀和人文奇觀,有四大名塘,十七廟閣,內、外八景等。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建今(金)州直至宋代,元代授金竹長官司,明初……[詳細] |
![]() | 交麻崖墓崖墓位于東經106°15'、北緯25°42'30、海拔960米的縣城南七十公里交麻鄉干代村天星洞內,洞高約二點五米,寬十四米。干代河穿洞流向敦操電站,兩岸峽谷懸陡,天星洞地形險要,無旱路可至,僅能乘船由干代河逆水駛入。進洞十米后,從左側攀壁而上,就可看到洞內整齊放置的棺木。該洞現存棺木一百二十余具,置于洞內自然……[詳細] |
![]() | 青山貞潔牌坊青山貞潔牌坊位于廣順鎮馬路鄉青山村西200米處,地處東經106°18'45,北緯26°15',海拔1280米,距縣城43公里。據傳為歌頌青山村一潔身守孝寡婦而建,為磚體結構,其上圖案文字均為燒烤而成形,獨具特色。……[詳細] |
![]() | 苦竹廟苦竹廟位于廣順鎮北場村上街北側馬鞍山腳,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距縣城27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占地250平方米,座北朝南。木雕工藝精湛,毀于文革時期,后年久失修不經風雨剝蝕,雕板現藏于廣順鎮政府。其保護范圍及周圍建設控制地帶為東面至喻家蘭、金幫明屋基,南面……[詳細] |
![]() | 廣福寺廣福寺位于廣順鎮北場村后街下段北側,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距縣城27公里。其始建年代為清乾隆九年(1744)。八字廟門而入,有一六角塔,為六月二十八燒千障(紙錢)用。經一院壩是廟的四合院,左兩間叫“孤魂祠”,右五間為“道人舍”,五間大殿,中供“城隍主者輔德大帝”(簡稱“……[詳細] |
![]() | 廣順古墓群廣順古墓群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為兩墓群。①舊場坡古墓群:距縣城28公里,位于廣順鎮西舊場坡土山上,1993年和1997年經貴州省考古專家考證,形成時間為宋代末期,多數是明代時期墓葬。墓室結構考究:深埋地下,四壁用青石砌成,頂部用青石拱成,無墓碑;至清代時,間或有入……[詳細] |
![]() | 馬鞍山馬鞍山海拔1444米,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距縣城27公里,馬鞍山腳即廣順鎮。明代前馬鞍山稱為馬嶺,清代改稱天馬山,書寫天馬呈圖,民國以后統稱為馬鞍山。馬鞍山可作為廣順歷史的見證之一。據《廣順州志》記載:“《一統志,金筑廢司》注引、《黔記》:明洪武四年酋長密定歸順、罷金筑府置金筑長官司……[詳細] |
![]() | 娛樂耕讀浮雕“娛樂耕讀”浮雕在廣順鎮玉帶河邊,距長順縣城北二十七公里,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海拔1280米.“娛樂耕讀”浮雕:原為一牌坊浮雕,建于清代道光年間,現大多數浮雕散落于鎮井良庫和私人住宅之中。現遺存的一塊“娛樂耕讀”浮雕,長一百三十厘米,高二十八點五厘米,寬三十厘米,用青料石制成……[詳細] |
![]() | 天燈坡天燈坡位于群山環抱的長順縣城之中,地處東經106°26′15,北緯26°2'30。山上古木參天,巖石嶙峋,暮春盛夏,樹木繁茂,一片碧綠,生機盎然,深秋寒冬,滿山老樹橫陳,傲霜斗雪,是長順山的象征。天燈坡原名永固山,關于這個名宇有這樣一個傳說:在長寨民間,相傳天燈坡與水井坡(烈士陵園左側,山頂有涼亭的小山)是一對熾……[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