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迤沙拉景區AAAA 迤沙拉村迤沙拉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稱,位于四川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處,居住著600余戶人家,其中有400多戶人家高度集中在一處小山坡上,修建著相似風格的蘇皖民居木瓦房,錯落有序,高墻深巷,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鎮。迤沙拉村至今約有600來年歷史,是漢族與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個獨特群體,既傳承了古老彝族的民族特性,又融入了漢族的文化元素,現在這里居住著1500多人,有起、毛、納、張四大姓,民間有“起家車輪子,毛家筆桿子,納家包谷子,張家酒壇子”之說,據考證他們的祖先是明朝南京人,是“洪武開滇”歷史事件的見證者。據當地提供的資料顯示,明朝初期,朱元璋派兵30萬遠征云南……[詳細] |
![]() | 混撒拉旅游新村AA 這里,曾經是一片禿嶺。而今,村委會辦公樓、芒果技術研究培訓中心等漂亮建筑矗立村頭;整齊排列的新村別墅鑲嵌在萬綠叢中;寬闊干凈的水泥路蜿蜒延伸……這就是仁和區大龍潭彝族鄉混撒拉村,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少數民族村。混撒拉村以混撒拉水庫為中心,由村委會出資補助農戶,在中心村首批打造出5個農家樂,1處接待山莊,每天接待能力500人。同時,組織實施100戶民族特色風貌民居打造,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新村建設中,混撒拉村依托芒果產業,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圍繞混撒拉水庫、大生地山坪塘、芒果產業,打造混撒拉山莊、農家樂,建造成產村共融、旅游發展的生態度假區。2012年,混撒拉村鄉村游為當地帶來200萬元的……[詳細] |
![]() | 板橋旅游新村AA 在仁和區總發鄉板橋旅游新村,大竹河水庫成為該村最大的旅游資源。村里依托水庫修建了觀景亭、花園、觀光道路等設施,形成了秀麗的親水景觀。板橋村黨支部書記彭金成告訴記者,板橋旅游新村下一步準備打造水庫旅游環線,開發騎游等特色項目。……[詳細] |
![]() | 立新旅游新村旅游景區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區總發鄉立新村。新村村支兩委以創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力爭讓村民過上城里人的生活。2017年對僅有的2戶精準脫貧戶危房進行了改造,現在村里已無特困戶和危房戶家庭,村民生活得到保障;完成農村電網改造,電入戶率達100%,自來水、電視入戶率達100%,村民生活得到改善。新農村建設以來,農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傳統種植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持續發展,并不斷轉型升級,鄉村旅游、農村電子商務、花卉、苴卻硯、土地流轉等各種新業態不斷涌現,為立新村產業興旺繁榮奠定了基礎。下一步,該村計劃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利用網絡推銷當地……[詳細] |
![]() | 班莊旅游新村位于仁和區大田鎮,是仁和區重點打造的旅游新村之一。2012年7月,班莊村新村建設正式動工。今年年初,新村一期77套民居建成。班莊村有四個村民小組,388戶農戶,現在全村種植青皮軟籽石榴面積達1870畝,年產石榴150萬公斤。班莊正打造以石榴產業為依托,集瓜果采摘、生態休閑、陽光康養和旅游觀光等于一體的現代旅游新村。班莊旅游新村聚居區內還設游客接待中心、鄉水人家酒店,周圍農家樂遍布,還有極具本地特色的燒烤和中餐。“通過鄉村旅游產業的培育,一產帶動產,三產促進一產,項目區建成后,項目區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將高出全區平均水平15%以上。”……[詳細] |
![]() | 仁和公園AA 仁和公園位于順義城區南部,總占地面積22.77公頃,其中水面積0.92公頃,綠地率高達75%。該公園以原有楊樹林為基礎進行建設,以“園林街區,綠色生活”為理念,運用內“靜”外“動”的空間設計手法,著力突出公園生態、文化、多彩、功能四大特色。同時,仁和公園還將具有順義地方特色的“村名”、“潮白河”等元素融入公園設施建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詳細] |
![]() | 鑫島歡樂世界AA 鑫島歡樂世界是一座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現代主題游樂公園。一期項目為大型陸地樂園,景區大門造型獨特,大門建筑造型充分吸收了美國迪士尼主題公園的設計理念并結合本項目的特點,通過色彩斑斕的整體包裝、豐富細膩的-元素、設計巧妙的建筑造型結合五光十色、美輪美奐的燈光效果,形成了項目的中心景觀區,使游客置身于夢幻般的童話世界,形成了地標性的視線中心。激流勇進又稱飛越亞馬遜,它集水面漂流與高空滑行于一體,水道全長約106米。第一次提升高4.5米,第二次提升高14米,是第一提升站高度的三倍,游船慢慢提升到最高點后,順滑道以10米/秒的速度快速下滑,沖起巨大的浪花。游船外觀新穎,船內有很……[詳細] |
![]() | 大田會議會址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田鎮,現為攀枝花市武警教導隊所在地,占地3750平方米,是攀枝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為拉姑林業局機關所在地,是1962年修建的林業局機關辦公樓,四合院,磚木結構屋架、土坯墻,小青瓦屋面,白泥、白灰漿抹面起保護土坯墻和美觀作用,為當時仁和區最好的建筑樓群。1964年9月9日,冶金、地質、鐵道、交通、郵電、糧食等18個部委和云、貴、川三省的有關領導共計180余人在大田拉姑林業局機關辦公樓召開現場聯席會議,會議傳達周恩來總理關于基地繼續選點和進一步規劃的指示并作出具體安排,史稱“大田會議”中共中央于1964年5月15日至6月17日在北京召開工作會議。會上,從中……[詳細] |
![]() | 攀枝花市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誕生的城市,是國家三線建設的龍頭、核心和成功典范。波瀾壯闊、熱情燃燒的三線建設給攀枝花鐫刻上了火紅的時代烙印,留下了豐富而珍貴的紅色遺產。為了全面反映和展示共和國波瀾壯闊的“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三線建設歷史,弘揚“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勇于創新”的三線建設精神,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于2010年正式立項,2015年3月3日建成并對外開放。2016年4月11日,經國務院辦公廳批準,正式冠名為“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目前,博物館共接待國內外各級領導、專家學者、全國各地三線建設老同志、學生及其他各類觀眾上百萬人次,影響巨大,已成為“中國三線建設……[詳細] |
![]() | 成昆鐵路仁和段(拉鲊——花棚子段)成昆鐵路仁和段(拉鲊——花棚子段)是成昆鐵路攀枝花南沿線段,位于大龍潭鄉,1970年7月1日建成通車。全程約13公里,現隸屬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西昌段管轄。該路段設有蓮地、紅光、前進、紅衛等4座長度一千米以上的隧道,其隧道的洞口建筑、路標、路牌及附屬建筑是典型的20世紀60、70年代建筑風格,極具三線建設的時代特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以前進隧道和紅衛隧道最具代表性。前進隧道與紅衛隧道莊重典雅的洞口、充滿革命氣息的浮雕、富有時代感的隧道名稱牌匾、蒼勁有力的革命標語等這些精美的圖騰,象征著筑路軍民在貧瘠荒涼的金沙江峽谷中改造自然的動力源泉與建設祖……[詳細] |
![]() | 回龍灣洞穴遺址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布德鎮,舊石器時代晚期洞穴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距今已1.8-1萬年。出土了大量的細石器、礫石石器以及骨化石等等。其中細石器具有類似北方草原文化的特征,礫石石器具有典型南方舊石器晚期器物特征。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洞穴遺址位于金沙江北岸的“火石崗”山上,為石灰巖和膠結巖構成的溶洞。座東向西,東西背靠山嶺,西向面臨把關河水系的一條氣名溪溝旁,地理坐標為東經101035’,北緯26038’。遺址高出現把關河水面約300公尺,海拔1550米。遺址位于東西方向,洞深12米,南北最寬處在洞口為4.6米,洞口高11.9米,內高平均3米。堆積面積約35平方米。地層堆積平……[詳細] |
![]() | 大黑山森林公園是四川省級森林公園,日照充足,天空睛明,空氣清新。汽車從埡口順著往東,當走到三棵松樹的小山包,順著山脊望去,是隆起的菩薩巖。它象一個昂起的龍頭,與山脊相連,酷似一條長長的巨龍橫臥,俯視南面.如層層梯田處是蘭尖礦山。舉目遠望,沿金沙江兩岸而建的百里鋼城,依山傍水,十分雄偉壯觀。回首西望,傲立群峰之首的是海拔2920米的老鷹巖,其上松林密布、郁郁蔥蔥。還有一塊方圓數百米的草地,生長著各種各樣的花草,春暖花開,姹紫嫣紅,深秋季節則是黃花遍地。更為獨特的是,這里生長著一種闊葉樹,自然長成一個個三厘米左右直徑的圓球,錯落有致,十分美觀。后山的箭竹林和高山杜鵑花,給大黑山森林公園憑添了幾分魅……[詳細] |
![]() | 營盤山得勝營遺址所在地營盤山海拔2500米,垂直高度900米,三面懸崖,一面緩坡,易守難攻,為清軍鎮壓云南杜文秀起義的屯兵營地,人稱“得勝營”。古軍營寨遺址位于啊喇彝族鄉云盤山頂,面積達3平方公里。由南向北沿山脊有不規則石片砌成的營埂,寨墻花崗石砌成,墻高3米,寬3米,長約470米,自西向東呈扇形擺布,南端有石砌堡壘,壁上射擊瞭望孔及出入通道均清晰可辨,似為戰時指揮之所。附近的三角架山有“先鋒營”,啊喇鄉有“萬寶營”,云南立溪有“龍潭營”,遙相呼應,古戰場形勢儼然。營盤山得勝營遺址位于啊喇鄉啊喇村,遺址所在地營盤山海拔2500米,垂直高度900米,三面懸崖,一面緩坡,易守難攻,為清軍鎮壓云南杜……[詳細] |
![]() | 沙壩田位于啊喇鄉政府所在地西南方,距永富街約1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順平干公路驅車約15分鐘便到沙壩田。一座近500畝的人工湖(水庫)依偎在翠綠雄奇的群山之間,古木青松倒映湖中,千姿百態,盡顯出藍天碧水的大自然景觀。蒼勁的百年古桷樹傲然挺撥,清澈的湖水從50米左右高的鋼筋混凝土大壩飛流直下,與壩底小潭相匯,形成一幅小潭瀑布的別致景觀。湖心小島面積雖不大,但風崇松林,幾層梯田,在陽光和湖水的映襯下,更加耀眼奪目。登上小島,四周青山環抱,腳下湖水蕩漾,大自然的美麗和諧此時此刻顯得格外淋漓盡致。泛舟垂釣,陣陣清風沁人心脾,微微漣漪五彩斑斕,嬉戲的魚兒不時躍出水面,令人心曠神怡;夜宿湖畔,一壺美酒、……[詳細] |
![]() | 界牌水庫是啊喇彝族鄉境內3座小型水庫中最大的一座,庫容110萬立方米,距啊喇鄉政府5公里。寬廣的水域波瀾壯闊,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于大山之間,可謂名符其實的高峽平湖。蕩舟湖上,藍天白云、青山綠水渾然一體,令人賞心悅目。每當夕陽西下,俊俏的阿咪子唱著歡樂的彝歌,趕著肥壯的牛羊暮歸而去,不遠處風格獨特的彝家村寨,縷縷炊煙的隨風飄散,此情此景,給大自然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沿界牌水庫右側小溪逆流而上,一路溪流淙淙,怪石嶙立,長約兩公里幽深峽谷別有洞天,順峽谷繼續前行,溪流兩邊陡峭的懸崖越來越狹窄,十分奇險,相距不足2米,站在谷底向上仰望,只能看見一絲藍天,這獨特的自然景觀,便是人們常說的夾馬槽……[詳細] |
![]() | 攀西沙拉民族生態旅游區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平地鎮濮彝族村,東臨金沙江,與涼山州會理縣隔江相望,北與大龍潭鄉接壤。迤沙拉彝族村落是攀西地區最大的俚濮彝族聚居村,有500歷史。民風淳樸,民居古色古香,獨具特色。生態旅游區的平均海撥為1570米,年均氣溫18攝氏度,日照時間長,降水量豐富,十分適應優質釀酒葡萄和各種鮮食葡萄的生長。平地鎮現種有葡萄13825畝,其中,迤沙拉村切實抓住攀西農業綜合開發大好時機,投資500余元,按旅游觀光生態農業進行規劃,種植葡萄有5000余畝,6公里葡萄長廊正在建設之中,已經具備了旅游觀光生態農業的基本條件。……[詳細] |
![]() | 豆地貞節牌坊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原為木質,后損毀。民國十三年(1924年)重建為石質牌坊。據記載,該坊為紀念“曾母毛老太君”所立,體現當地民間節孝文化的濃郁傳統。石坊為黃色砂巖質地,為四柱三間,寬6米,高9米,明間、次間高度相似。明間門洞檐下有石刻匾額,兩側均有題刻,一側為“竹節松心”,另一側為“節坊煥彩”。石坊其余各處也均有題刻與浮雕,技藝精湛,內容豐富。豆地貞節牌坊規模雖不大,但比例勻稱,結構緊湊,目前保存狀態良好,題刻雕花均清晰可見,黃色石坊在參天古木的映襯下顯得更為古樸沉著。地址:攀枝花市仁和區金江鎮……[詳細] |
![]() | 萬壽宮位于仁和鎮總發村總發1組,北距318國道200米;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現僅存五圣殿一處古建筑。五圣殿的墻壁為土筑墻,墻厚八十厘米,坐北向南,占地面積268平方米,建筑面積112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殿為單檐歇山式屋頂,筒瓦覆蓋,窩式斗拱,棟畫彩梁,四角攥頂,檐覆重綠琉璃瓦,角吊懸銅鈴,視觀玲瓏。屋檐用木板裝飾,木板上繪制有《西游記》彩繪12幅,每幅均為一個精彩故事,人物栩栩如生,為精美的藝術杰作。該殿具有較高的文物和宗教研究價值。2019年,萬壽宮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仁和區同德烈士陵園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占地面積七千一百三十三米,現葬有一百一十四名烈士,其中十七名是一九五六年至一九五七年在同德境內蕨笈坪、蘑菇山、冷水箐、光頭山一帶崇山峻嶺剿匪中犧牲的烈士。其次九十二名是一九六七年以來為修建成昆鐵路及攀枝花基地建設中英勇獻身的烈士,其余五名為和平年代犧牲的烈士,年齡最大的四十二歲,最小的十六歲!該園于一九九五年被攀枝花市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零一一年被四川省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二零一二年被攀枝花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命名為廉政教育基地!……[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