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洞灣苗寨景區興文有苗族同胞4.8萬人,占全縣人口的11%,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縣。苗族服飾色澤艷麗,刺繡精美,有婚喪嫁娶等極富特色的民族傳統習俗!如今的興文縣景區苗寨文化中心長期舉辦苗族風情表演篝火晚會,特別是每年的“花山節”、“趕苗場”、“蘆笙會”、“高樁戲”更是成為了游客們感興趣的盛會。……[詳細] |
![]() | 興文縣委舊址(興文縣)保護范圍:占地范圍東北、東南各外延3米,西南外延2.5米,西北外延2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東北外延32米,東南外延7米,西南外延6.5米,西北外延6米。……[詳細] |
![]() | 九絲山石刻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的九絲山左側崖壁上,石刻題記為長方形,高約5米、寬2.5米,行書豎列,字徑0.16米,字距0.03米,行距0.06米,共163字。內容是萬歷二年(1574)敘州知府陳大壯等一行二十余人登九絲城紀事七言詩一首,頌揚四川巡撫曾省吾等破都掌蠻事宜。石刻由曾省吾撰,都御使、都指揮使吳憲、吳鯨勒石。是……[詳細] |
![]() | 欞星門石坊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的玉屏墩,四柱三門,面闊6.36米,通高4.26米。明間橫額上下分別淺浮雕“雙鳳朝陽”、下刻“二龍戲珠”圖案,中間匾額為陽文楷書“欞星門”三字,并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紀年款。次間左右分為陰文楷書“德配”、“天地”,邊柱頂有座獅各一尊。牌坊背面的浮雕、題刻與正面一致。欞星門石牌坊為清乾隆……[詳細] |
![]() | 建武石刻造像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玉屏墩萬壽寺,青砂石圓雕造象3尊,為一佛二菩薩的西方三圣。其中阿彌陀佛結跏趺坐于束腰蓮臺,頭飾螺髻,雙耳垂肩,面部豐滿,神態安祥,著僧祗支,外穿通肩大衫,兩手合什于胸。像背下端有“萬歷二十五年(1597)造”題記。觀音、大勢至菩薩分列左右,雕刻風格一致。建武造像是有明確紀年,保存較好的石刻……[詳細] |
![]() | 涼水灣景區AAA 涼水灣景區位于興文縣共樂鎮毛村,距縣城約12公里,宜敘高速久慶出口6公里,是集歷史博覽、文化體驗、旅游休閑于一體的文化精品旅游景區。景區核心區占地面積1平方公里,由家風文化廣場、古代家風文苑、近現代家風走廊、當代家風游園、家訓文化廣場、家德文化廣場、家風堂等家風文化精髓景點組成,景區整體呈現為一部立體的家風文化史,是川……[詳細] |
![]() | 大壩鯢源風光園區:位于興文縣城南部27km的僰苗風情古鎮——大壩鎮,景區以喀斯特地貌和自然風光為主,山優美多姿,水清澈見底,洞奇型怪狀,是大鯢養殖孵化觀賞和科考觀光生態旅游區。特別是大魚洞、小魚洞兩處地下暗河,是中華大鯢棲息地和天然孵化場,每年春季有多達3000余尾的大鯢魚苗從洞中沖出,規模數量居全國之冠。現已建立一處……[詳細] |
![]() | 興文縣石海洞鄉周家溝,山巒起伏,秀色蒼然,就在這崇山峻嶺之間,誰也說不清埋藏著到底有多少溶洞。據二十世紀80年代初步勘測,僅景區內就在大大小小的溶洞50多個。它們縱橫交錯,構成一個龐大的洞穴群體。其中神龍洞、神風洞、神煙洞三洞相連,規模最大,總面積達100多平方米。三洞各具特色,神龍洞瑰麗堂皇,宛如“東海龍宮”;神風洞……[詳細] |
![]() | 菩薩田石刻造象1993年出土于興文縣晏陽鎮熱潮村中村壩的“菩薩田攠(村民俗稱),該地為明代古戎州城遺址,興文縣在造象出土地成立了“古戎州城歷史文物陳列館攠,加以保護。造象共計26尊,高度在0.61-1.49米不等,多數在0.80米左右,肩寬0.21-0.55米不等。內容除1尊彌勒佛和1尊弟子造象外,皆為頭戴冠冤、身著朝……[詳細] |
![]() | 建武明碑位于興文縣九絲城鎮的玉屏墩南麓,長方形弧形頂碑,共5塊,分大碑小碑兩種,大碑高4.55米,寬2.3米,厚0.33米;小碑高3.5米,寬1.9米,厚0.33米;字徑0.06米,字距0.03米,行距0.03米,陰文楷書;分別為《功宗小記碑》、《平蠻碑記》、《蠻碑記》、《平蠻頌》、《戎平行并序碑》,除《功宗小記碑》尚……[詳細] |
![]() | 劉公生祠石座祠位于九絲城鎮九絲山左側的官田壩,為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建武游擊淡章給總兵劉顯及其子劉挺修建的生祠。石座呈長方形,長4.43米,寬1.6米,高1.18米,為青砂石質,有輕微風蝕、殘缺。石座分成四格,前壁、左壁、右壁均浮雕圖案,前壁大部為劉顯與人作戰及群臣朝圣的淺浮雕圖案,人物眾多,疏密得當,栩栩如生;……[詳細] |
![]() | 西關口石刻位于興文縣九絲鎮九絲山左側的半山腰石壁,石刻呈正方形,高2米,寬2.5米。陽文行書豎列,字徑0.09米,字距0.03米,行距0.05米,全文共110字。內容為萬歷元年(1573)冬,四川布政使馮成能、副使李江等在明朝兵馬克九絲城后,登九絲山的紀功勒石。馮成能所撰的書法剛勁、飄逸,具有較高的書法價值,同時是研究……[詳細] |
![]() | 博望山又名南壽山或者僰王山.位于四川省宜賓市興義縣境內,屬山岳型省級風景名勝區。僰王山為一座平地凸起的孤山,面積18.2平方公里,四周皆為懸崖峭壁,主峰黑帽頂海撥達1180米。山上翠竹覆蓋,清幽靜雅;山間由南向北發育五條溪流,形成峽谷、瀑布、湖潭、落水洞、千層巖等自然奇觀,被譽為“夢幻山水世界”、“曠世絕景”。僰王山自……[詳細] |
![]() | 僰王山AAAA 僰王山(原名博望山),位于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境內,屬山岳型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0平方公里。2000年2月,僰王山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05年2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地質公園僰王山園區。僰王山平地凸兀,四壁絕崖凌空,主峰黑帽頂高聳入云,海拔達1180米。山上植被蔥翠,竹海茫茫,清幽靜……[詳細] |
![]() | 興文石海洞鄉AAAA ![]() ![]() 以喀斯特巖溶地貌為主的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位于四川興文縣中城鎮南30公里處。因奇石林立、洞壑連襟而得名。地域規模總面積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區、九絲山景區、大壩鯢源景區、周家溝溶洞景區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巖構成,分為石林、石海、溶洞三個部分。石海巖石多呈三角形凸起,石高1米~2……[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