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龍AAAAA ![]() 黃龍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中國最高的風景名勝區之一。風景區由黃龍景區和牟尼溝景區兩部分組成。地表鈣華是黃龍景觀的最大特色。面積700平方公里。主要景觀集中于長約3.6公里的黃龍溝,溝內遍布碳酸鈣華沉積,并呈梯田狀排列,仿佛是一條金色巨龍,并伴有雪山、瀑布、原始森林、峽谷等景觀。黃龍風景名勝區既以獨特的巖溶景觀著稱于世,也以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享譽人間。從黃龍溝底部(海拔2000米)到山頂(海拔3800米)依次出現亞熱帶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葉闊葉混交林、亞高山針葉林、高山灌叢草甸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在內的10余種珍貴動物倘佯其間,使黃龍景區的……[詳細] |
![]() | 川主寺AAAA ![]() 川主寺始建于270年,簡稱“卓侖貢巴”。解放初寺院共有房屋86間,占地27畝,大殿雕梁畫棟,雄偉壯觀。寺內曾經供奉大小泥塑菩薩2018尊,銅鑄菩薩1025尊,銀子嗩吶2對,大蟒號4對,唐卡350幅,經書3250卷,舍利塔2座,大小轉經筒524個,木雕菩薩128尊,還存有黃金、白銀等財產。“文革”期間,寺院和財產遭到損毀,僅鎮寺之寶、部分文物和經書得以保存。 川主寺鎮是通往九寨溝、黃龍風景區和川西北大草原的必經之路,是川西北眾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四條旅游干線的十字交匯點。……[詳細] |
![]() | 大唐松州古城(松潘)AAA ![]() 松潘古城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部,自古以來即為川、甘、青三省商貿集散地,有“川西北重鎮”、“邊陲重鎮”、“戰略要沖”之稱。目前又是連接九寨溝、黃龍、大草原等重要景區的樞紐。古城素有“高原古城”之稱,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介紹松潘縣示意圖大唐松州古城即為松潘縣城,是一座興盛于唐朝的古城,因當年長滿了參天的松柏而得名松州。現在縣城的風貌依舊可見當年歷史的痕跡:青色的城墻圍繞著古城;城內房屋低矮,小巷眾多,東、西、南、北四條主街道寬大、分明地散布于城內;年代久遠的古橋,橋下流水潺潺的小河,河邊的茶樓、藤椅,遠處高大的城門,城門外的蒼山……目光所及之處,都給人一種時光交錯的感覺。古城墻……[詳細] |
![]() | 奇峽溝冰雪歡樂景區AAA 奇峽溝冰雪歡樂谷位于松潘縣西北部,距離縣城約32公里、距離川主寺距離川主寺鎮18公里,距離“九黃機場”26公里,面積約2627.1公頃。奇峽溝地勢東北高西南地,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森林幽深茂密草甸,瀑布和海子各具特色,海拔3320米-4376米,景區常年平均氣溫5℃,最熱月(8月)氣溫為13℃,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大。這里每年十月份開始降雪,是全國唯一沐浴在陽光下滑雪的地方。此外,奇峽溝冰雪歡樂谷除了能四季看雪、戲雪,還能四季滑雪,因為這里建設有8000平米的旱雪場地,讓游客滑雪不受任何時間季節和地理位置影響。奇峽溝滑雪場擁有1000套世界名牌滑雪器材,多條標準滑道,可容納2000人同時滑雪,并……[詳細] |
![]() | 尕米寺,是安多松潘草地多早期雍仲本教著名寺院,也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最早的本教寺院之一。 尕米寺藏語全稱為“更恰德欽尕米林”,意即“佛法匯集之尕米寺”。“尕米”漢語意為安詳歡欣之地,“林”指寺。它位于松潘縣縣城以北30公里處的小西天圣山腳下即漳蠟水晶鄉境內。小西天圣山雄踞于岷江源頭弓杠嶺山脈,海拔4050米,風景獨特,聞名遐邇。 尕米寺在歷代尕米倉的苦心經營下,至當代已擁有德巴扎倉﹑郎依扎倉﹑降倉扎倉﹑仁普扎倉和甲頂扎倉5個扎倉以及1座比丘尼寺,僧尼數百人。建有經堂2座,僧舍上百院,佛塔數尊。 尕米寺歷史悠久,殿宇宏大,學院齊全,被本教徒尊為雍仲本教東方藏區大本營,并且在整個本教發展史上占有重……[詳細] |
![]() | 黃龍主溝的巨型鈣華巖溶景觀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有三大世界之最:最壯觀的露天鈣華彩池群、最大的鈣華灘流、最大的鈣華塌陷壁。介紹黃龍景區位于岷山主峰雪寶頂腳下,是一條由南向北,逐漸隆起的鈣華體山脊,地勢極像一條昂首騰躍的巨龍,歇息在雪峰冰川晶瑩的懷抱中。黃龍溝縱約7.5公里,橫約1.5公里。從溝口拾級而上,巨龍的脊背蜿蜒起伏,無數灘流、瀑布湍湍而下,仿佛龍掌戲水;滿山艷麗的杜鵑花、火紅的楓葉、金光閃爍的毛苠,與色彩斑斕的大小彩池交相輝映,點綴出巨龍的奕奕神采。“黃龍”之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相傳遠古時期生活在岷山上游的黃龍真人曾輔佐大禹治理江、河、湖、海,后來跨白鹿至……[詳細] |
![]() | 牟尼溝風景區位于松潘縣城以西30公里的山原河谷地帶,屬世界自然遺產黃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并享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三頂國際桂冠。牟尼溝風景區距成都336千米,距九―黃機場60千米,總面積356平方千米,海拔2800―4078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年平均氣溫7℃。由扎嘎溝、二道海相鄰支溝組成。扎嘎景區主要景觀有扎嘎大瀑布(高104米,寬35―40米)、彩池、環型瀑布、柳林鈣化灘等景點組成。環形池瀑高低錯落,呈階梯形層層鋪開,棧道在森林與瀑布間穿行,兩岸山巒疊嶂,主瀑之外還有無數小瀑布散布于奇峰、青松之間,形成了水在林中流、樹在水中生的奇……[詳細] |
![]() | 紅星巖位于漳臘盆地東側、岷山山脈西坡,該景點海拔較高,以第四紀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奇峰異石地貌景觀和冰川堰塞湖為其顯著特色,人跡罕至,頗具神秘色彩。位于海拔4300米的“紅星海”,湖面呈不對稱的五角星型,寧靜秀麗,周圍繁花似錦。在其懸崖中部絕壁上有一眼紅色巖洞,像鮮血染紅一般,其成因至今未知。風起云涌之時巖洞隱沒在云霧里,陽光照射時,卻有曲紅色的光芒沖破云霧時隱時現,詭譎奇幻。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松潘縣山巴鄉境內,景區溝口緊靠“九環線”交通要塞,溝長25公里,距九黃機場18公里,距川主寺鎮15公里,距九寨溝景區80公里。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6攝氏度。資源特點:高寒巖溶和冰川堆積多形成的景觀形態聯……[詳細] |
![]() | 花海子、綠海子景區,位于四川省松潘縣西南部,地處岷山山脈主峰“雪寶鼎”的延續山脈西南段,它南距成都300多公里,北距黃龍景區70公里,西離大唐松州40公里,海拔在2200米左右,全長四十公里多,主要以峽谷風光為主。景區內原始風貌特強,古冰川遺址發育完整,氣候較為溫暖。花綠二海的風光美輪美奐,由于湖水含有碳酸鈣等各種礦物質,湖水的顏色豐富多彩,讓人嘆為觀止。湖岸的草甸綠意盎然,各種不知名的野花競相開放,放眼四望,儼然身處世外桃源,真是美不勝收。花綠二海此處自然景觀眾多,湖泊、雪峰、冰川、溶洞、瀑布、云海等等,讓你目不暇接!真乃“身在閨中人未識“。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松潘縣西南部,地處岷山山脈主峰……[詳細] |
![]() | 西溝風景區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施家堡鄉境內,距松潘縣90余公里,距黃龍景區35公里。西溝全長約30公里,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四季分明,空氣溫潤,溝內海拔落差達3838米,陽光充足,原始森林植被相當豐富,溝內有野生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羚牛等許多世界瀕危動植物。由于有大量原始森林和各種珍貴植物的存在,使得這里的負氧離子極高,每平方米高達10—15萬個之多。西溝的地貌狀態是1億2千萬年,遠古造山運動所形成,也是上古海洋的遺址,所以里面的地貌與風景也是千奇百怪、鬼斧神工、渾然天成。奇異的光影,嶙峋的山石,在峽谷中隨處可見。地理位置: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施家堡鄉境內,北緯33°……[詳細] |
![]() | 四溝既有高聳入云的奇峰,又有開闊的河灘地帶。原始森林、冰川,地震遺跡仍然保持億萬年前的原貌,與美麗的田園風光相映成趣。它是距黃龍溝最近,但風格完全不同的一個景區。介紹四溝距黃龍溝約12公里,為一條開闊的古冰川溝谷。溝口一帶為平坦開闊的洪積階地,古色古香的深山小鎮黃龍鄉即在此。田園風光黃龍鄉是一個山區小集鎮,頗富特色。平緩的山坡上鑲嵌著一塊塊粉紅色的蕎麥田,路邊鋪著碧綠的青稞地,圓木建成的圍欄順著彎彎曲曲的土路,一直通向遠方的原始森林,藏式吊腳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路旁,煮奶茶的淡藍色煙霧中,牛群、羊群時隱時現。全鄉主要居民為遷移來的漢族,為適應環境,長期以來他們在房屋建筑、飲食等方面都已具有明顯的……[詳細] |
![]() | 奇峽溝位于松潘縣西北部,巖羊山南坡,羊洞河支溝內,距松潘縣城50公里,距黃龍主景區78公里,距九寨溝116公里,距九黃機場47公里,景區面積約為80平方公里。奇俠溝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形以峽谷為主,海拔3100至3900米,景區常年年均氣溫5攝氏度。奇峽溝景區由高山瀑布、鈣化彩池、原始森林、草甸、峽谷高山、珍稀動物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景區,景區內有各具特色的大小湖泊10余處,鈣化彩池有50余處1000余個,水中的鈣化體與水、日光、森林相交映,形成了水中、地面、地下絢麗多彩的喀斯特地貌,加上高原特殊氣候,天象景觀因素,使奇峽溝具有極高審美價值和科學考察研究價值。地理位置:位于松潘縣西北部,巖羊山南……[詳細] |
![]() | 雪寶鼎坐落在南北延伸的岷山南段,是岷山的最高峰。地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岷山山脈主峰雪寶鼎是黃龍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雪寶鼎在藏語里稱為“夏旭東日”,意為東方的海螺山,海拔5588米,它由現代冰川和許多冰川堰塞湖組成,面積達160平方公里。峰頂終年積雪,遇夕陽照射下,金光閃閃,景色十分壯觀。雪寶鼎是涪江的源頭,也是岷江和涪江的分水嶺,在它的腹地,分布有大小不等、藍如寶石的高山湖泊;山腰怪石嶙峋、溝壑縱橫;山麓松柏參天、野生動物頻繁出沒。2012年8月,四川雪寶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正式接納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成員。地理位置:雪寶頂位于東經103.8°,北緯32.7°。坐……[詳細] |
![]() | 黃龍古寺,始建于明代。距黃龍溝溝口約3.5公里,原有前、中、后三寺廟。前寺現僅存遺址。中寺是佛教寺廟,有佛教信徒朝拜。原有五殿,分別為靈官殿、彌勒殿、天王殿、大佛殿、觀音殿,現僅存觀音殿及十八羅漢塑像。近年修復一新。殿內有茶水、儀器以及旅游紀念品等供應。距中寺約2.5公里為黃龍后寺。廟字隨山就勢,獨具風格。后寺主供黃龍真人,后寺下的溶洞——黃龍洞有天然鈣化黃龍真人座像。黃龍寺以道家為主流。相傳助大禹治水的東海黃龍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為黃龍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后人記其功德,建黃龍寺。黃龍古寺附近是白雪皚皚的玉翠山和頂峰雪寶頂。寺前有近萬平方米的開闊地,每年舉辦廟會。黃龍廟會……[詳細] |
![]() | 圣地花海位于海拔3500米的阿壩州松潘縣川主寺境內,目前已有3300畝薰衣草,花期約4個月,7月下旬到10月是觀賞薰衣草的最好時期。這片紫色花海,無疑是九環線的一道獨特的風景,讓人流連忘返。游客可以近距離欣賞薰衣草的美景,體驗薰衣草花卉的芳香,享受“東方普羅旺斯花園”帶來的浪漫。放眼過去,一片紫色的海洋。沉郁的紫,溫柔的紫,神秘的紫,孤獨的紫,層層疊疊,起起落落。輕風低拂,夢幻般的紫一片一片地蕩漾開,濃烈處似海里的波浪,優柔處若少女的呢喃。花海距九黃機場2公里,是通往黃龍風景區和大西北草原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位于海拔3500米的阿壩州松潘縣川主寺鎮圣地花海,是松潘縣打造天堂香谷的一部分,這里……[詳細] |
![]() | 黃龍擁有古冰川地貌,地表鈣華堆積、沉淀,形成了許多好似魚鱗狀又好似梯田狀的湖泊池塘群,綿延3.6公里,分布在海拔3145-3578米之間,相對高度差達400多米。湖泊、灘流、瀑布相連、形成千百塊迂回曲折、層層嵌砌、璞玉般的梯湖彩池。水池大的一、兩畝,小的幾平方米,如蹄、如掌、如菱角、如寶蓮、千姿百態。巨大的水流,沿溝谷漫游,注入梯湖彩池,層層跌落,穿林、越堤、滾灘。進溝的第一池群,掩映在一片蔥郁的密林之中,穿過蒼枝翠葉,20多個彩池參差錯落,波光閃爍,層層跌落,水聲叮咚。有的池群池埂低矮,池水漫溢,池岸潔白,水色碧藍,在陽光照射下,五彩繽紛;有的湖中古木老藤叢生,如雄鷹展翅,似猛虎下山,惟妙惟……[詳細] |
![]() | 七藏溝位于四川省西北、川主寺鎮北部,毗鄰黃龍機場。在著名的黃龍景區和九寨溝景區的后山部分。方圓約五十平方公里,其間草深木繁,高峰林立,溪水潺潺卻渺無人煙。七藏溝由卡卡溝、阿翁溝、紅星溝等組成。七藏溝最美的時間在每年6月至10月。六月份高山杜鵑盛開,燦若云霞。10月滿山黃金,璀璨奪目。七藏溝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原始和安詳。沿路的風景,沒有一絲一毫人為開發的痕跡。行走在海拔將近4000米的山溝里,呼吸著最原始的空氣,來到豁然開朗的長海子。碧波蕩漾的海子,在湛藍的天空底下尤為壯觀。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西北、川主寺鎮北部,毗鄰黃龍機場。在著名的黃龍景區和九寨溝景區的后山部分。資源特點:草深木繁,高峰林……[詳細] |
![]() | 四川松潘岷江源國家濕地公園(試點)位于四川省松潘縣、總面積1135.6公頃。濕地公園由東向西分布,濕地公園南北以第一層山脊為界,西起海拔4300m的弓杠嶺,東至“九環線” 32km處。作為岷江源頭,地處長江和四川盆地水脈的重要節點。岷江源是一片開闊的沼澤地,是所有大江中唯一以沼澤為源頭的。面積:濕地公園總面積1135.6公頃,其中濕地面積共計931.2公頃,濕地率82.0%。地址:位于阿壩州松潘縣水晶鄉境內,主要包括岷江源頭河段及周邊區域。自駕:成都經成灌高速-都江堰-都汶調速-汶川-國道213-松潘……[詳細] |
![]() | 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位于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是去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地。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占地面積19.27萬平方米,由主碑、大型花崗石群雕、陳列室三大部份組成。主碑41.30米,聳立于元寶山頂,由紅軍戰士銅像、碑體,基座組成。大型花崗石群雕高12.5米,長72米,寬8米,用1160立方米計1440塊紅色花崗石精雕細刻組合而成,藝術地再現了紅軍長征的戰斗歷程,是我國規模空前的現代藝術群雕。2005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華第一金碑”。地理位置: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位于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詳細] |
![]() | 松潘古城墻位于四川省松潘縣進安鎮,該縣為歷代封建王朝在川西北的軍事重鎮。現存城墻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在原唐代松州涂城的基礎上加磚擴建而成,明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增修外城墻,形成內外兩城格局。松潘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平面跨崇山,依山順勢略呈三角形,東部崇山之下河谷部份為長方形,外城毗鄰內城南面的河谷下壩,有城門與內城相通,平面為長方形。城墻總長6.2公里,用本地燒制的青磚砌成墻身,內土石(其中外城城墻長1.37公里,用條石砌成墻身,內填土石)而成,高12.5米,厚12余米,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漿粕連勾縫,堅固如銅墻鐵壁。古城有城門七道,其中內城五道:東曰“覲陽”,南……[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