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口世紀公園位于海口龍華區世紀大橋下面,毗鄰萬綠園和濱海公園,這里有寬闊的塑膠跑道和足球場,每到早晨和傍晚時分,都有很多人在這里健身運動,毗鄰海岸,空氣新鮮,是人們的休閑好去處。世紀公園是以大眾休閑健身活動為主題的市級綜合性運動休閑文化公園,園區已建成足球場、籃球場、健身跑道等體育運動設施,每天都有大量的市民來此運動休……[詳細] |
![]() | 海口天后宮位于中山路87號的海口天后宮(也稱天后廟、媽祖廟)始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歷史。解放后,海口市財政部門將天后宮當公產接收,后轉歸海口市房產局管理。海口市房產局將其當做直管公房,長期租賃給海口市商貿局所屬的海口市特需商品供應總公司的中山華僑商場使用。2000年6月,海口市政府批準公布天后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海南省創意科技館位于海口市濱海大道42號海南國際創意港內,于2011年5月被認定為專業科技館,是目前國內第一個將創意產業和高新技術進行融合對接的綜合性產業創新和產學研普及平臺。科技館總面積2200㎡,館內設有產品設計、產品體驗、快速成型等5個功能平臺,展示創意產品(作品)2000多件(套),通過實物、模型、圖片、設備等……[詳細] |
![]() | 位于海口東線高速西側、繞城高速南側的海口市城南白水塘濕地公園,水源豐富,天然湖泊星羅棋布,水草豐美,林木茂盛,基本農田不多,是建設濕地公園的絕佳之地。濕地公園圍繞白水塘規劃海南最環保的水處理系統,建立大片自然濕地,栽植濕地植物,增加生物多樣性,并建設濕地教育中心、濕地主題餐廳、青年旅館、創意工坊、游憩濕地步道、濕地體驗……[詳細] |
![]() | 海南農墾博物館(天然橡膠博物館,海墾知青博物館),是以海南農墾歷史為主,輔以“海墾知青”,“天然橡膠”,“三館合一”的綜合類行業博物館。博物館真實地記錄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復轉官兵、歸國華僑、知識青年、社會民工、科技工作者為主要代表的英雄群體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歷史,藝術展現了海墾人創造北緯十八度以北大面……[詳細] |
![]() | 海南(海口)青少年活動中心座落在海口市世紀大橋畔,與萬綠園、世紀公園接壤一體的青少年科技公園內。中心第一期項目成長發展大樓于2010年9月動工興建,2012年9月22日正式開營并對外開放。樓內寬敞明亮,設施設備齊全。青少年活動中心在全省堪稱一流,是以廣大青少年為服務對象的公益性、綜合性校外教育機構。目前建成交付使用的青……[詳細] |
![]() | 海南省人類生命科技館是依托海南醫學院建設的我省唯一一所人類生命科技館,2009年5月被認定為海南省專業科技館,該館同時也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館展館面積500㎡,按人體系統解剖分有9大展區。館內存有人體標本2000余件,從人類生命起源,人體發生發育,人體的形態結構,疾病的防控,熱帶病的防治等……[詳細] |
![]() | 海口市中山路老街63號是一處清代瓊北傳統民居群——“邱氏老宅”,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藏身于南洋建筑風格的騎樓之間。騎樓本身就很有特色,而邱家老宅規模大,布局嚴謹,有中原文化遺韻,可成為老街景觀的特中之“特”。邱氏老宅面積有1000多平方米,原先的正屋共有5進,民國二年(1913年)不知何故拆掉了第五進,否則現存面積更……[詳細] |
![]() | 海口騎樓小吃街是海口市政府采取“政府扶持、市場化運作、企業獨立經營”的模式建設起來的海南唯一一家“海南風味小吃街”,也是海口市“創業城(街、園)”建設首批示范單位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范街”。2013年22日上午,海口騎樓小吃街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正式舉行授牌儀式。該景區是海南第一家以特色餐飲小吃為主題的A級景區,也是海……[詳細] |
![]() | 鎮瓊炮臺遺址是海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海口市龍華區濱海東路北側與泰華路南側的濱海公園。管理單位是海口市博物館。鎮瓊炮臺始建于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炮臺呈圓形,是露天式古炮臺,四周墻垣環炮,垣高3.15米。整體占地面積0.89畝。炮臺內北部由護垣分隔成五座炮位,各置大炮一尊(原炮已無存),炮口朝北,直指瓊州……[詳細] |
![]() | 海口中山紀念堂是海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海口市龍華區文明西路19號。管理單位是海口市龍華區民政局。海口中山紀念堂坐北朝南,總占地面積2.28畝,其中建筑面積700平方米。紀念堂面前是一個面積不大的門庭,沿七級水泥臺階而上是大門,大門兩側有花池兩個,大門前有6根清水石紅色方柱,六柱之間有5個門,中間的為正門,其橫楣上……[詳細] |
![]() | 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是海南省、海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公園路2號海口人民公園內。管理單位是海口市民政局。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建于1954年4月,是為紀念堅持瓊崖革命斗爭和英勇渡海作戰而犧牲的2萬多名烈士而建。2003年由地方政府劃撥專款進行重修。海南革命烈士紀念碑占地面積0.8畝,建筑面積……[詳細] |
![]() | 馮白駒紀念亭是海南省重點革命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海口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公園路2號海口人民公園內。管理單位是海口市園林管理局。紀念亭1989年2月建成,占地面積7.2畝,由主亭和兩個小亭組成,中間有長廊連接,坐南朝北,全部由花崗巖石砌成。正中為主亭,兩翼為六角亭。三亭之間左右各建14米……[詳細] |
![]() | 海口市人民公園位于海口市新華南路南端,總占地面積29.35公頃。該公園為綜合性的綠化公園,分為東西湖游覽區、烈士紀念區、熱帶植物標本區、安靜休息區、蘭圃、動物區及生產區。園內主要設施有東湖園林格調的九曲橋、假山涼亭、曲廊、革命烈士紀念碑、馮白駒將軍塑像及紀念亭廊,還有小型的兒童游樂場、酒家等。園內有各種觀賞植物500多……[詳細] |
![]() | 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原名海口市金牛嶺革命烈士陵園)位于海口市海秀中路的金牛嶺公園內。解放海南島戰役烈士陵園始建于1957年,是廣東省海南行政公署、海口市人民委員會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為紀念長期堅持瓊島革命斗爭和英勇渡海作戰中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整個陵園占地面積61993平方米,建筑面積720平方米……[詳細] |
![]() | 海口騎樓老街AAA 海口騎樓老街是海口市一處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樓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歷史。2009年6月10日,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評選推介”活動在北京揭曉,海口騎樓老街榜上有名。海口騎樓老街以其唯一性、獨特性榮獲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稱號。海口騎樓主要分布于海口市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詳細] |
![]() | 西天廟位于海口市新華區義興街75號,是祭祖明代海南名士王佐所建,王佐系海南臨高縣人,邱浚的高材生,博覽群書,才華橫溢,但他懷才不遇,入仕以后20多年一直徘徊在高州府、邵武府、臨江府同知,85歲卒,有詩文傳世,西天啟有正室三進,第一進和第二進之間有天井,第二進和第三進之間有拜鮮拜亭,兩邊為東西廂廊,占地面積達1193平方……[詳細] |
![]() | 海口公園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中心,始建于1954年,總占地面積440畝,海南解放紀念碑在公園正門人口處,屹立在大英山上,為紀念長期堅持瓊島革命和渡海作戰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公園內建有馮白駒將軍雕像和馮白駒紀念亭,“馮白駒將軍雕像”雕在用13塊花崗石砌成的五座山峰中最高一座山峰上,神態莊嚴、剛毅,栩栩如生,雕像基座正面刻著-書……[詳細] |
![]() | 冼夫人紀念館冼夫人,廣東高州人,南朝高州太守馮寶妻。她曾帶兵平定海南黎族-,后來又奏請朝廷建置崖州,使海南與中原恢復了直接聯系。她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引進種植技術,發展生產,使當地群眾過上太平日子。為紀念她維護國家統一、黎漢民族團結的功績,后人在龍華區新坡鎮修建了冼夫人廟。1989年,冼夫人紀念館在冼夫人廟舊址建成并對外……[詳細] |
![]() | 海瑞墓AA ![]() 海瑞墓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濱涯村的海瑞墓,為一長方形陵園。四周為石砌圍墻,園內草木四季長青,環境整潔、寧靜、肅穆。海瑞墓園始建于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是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成的。據說,當海瑞靈柩運至現墓地時,抬靈柩的繩子突然斷了,人們以為這是海瑞自選取風水寶地,于是將其就地下……[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