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湘陰縣開始建筑北城池,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才建成完整的城垣。經歷康熙二年(1663年)的重修后,這座在湖南省岳陽市湘陰縣文星街道,坐落著歷經數百年風雨的湘陰古城墻,其保存至今的部分為南古城墻及西護城堤。古城墻歷經滄桑,如今仍然堅持挺立,它們不僅是湘陰縣歷史的見證者,也是研究清代城墻建筑技術的重要實物例證。城墻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面貌。2023年12月,湘陰縣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首次發現了湘陰古城墻的殘存墻體。隨后,湘陰縣文物保護中心展開現場保護,岳陽市考古研究與文物保護中心至現場調查。經過詳細測量、文獻比對、群眾走訪,基本判斷其為清代湘陰縣城南城墻。此次發現的南古城墻位于湘江路西端北部,已勘探部分大致呈“一”字形,西南—東北走向。另發現有西護城堤,位于濱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