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太保莊街道望仙埠村,座落著我黨著名的地下工作領導人之一——盧志英烈士故居。現已被太保莊街道教育管理辦公室列為“中小學生革命傳統教育基地”。1985年,昌邑縣民政局撥款5000元重新修建了盧志英故居,建成了盧志英烈士紀念館。正房五間,白石基,紅磚墻,紅瓦蓋頂,玻璃門窗,西三間為陳列室。正門上方懸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詳細] |
![]() | 龍且冢,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鄭公街道大圈村,地勢較高,周圍都是田地,緊鄰公路,交通便利。該冢高18米,南北長57米,東西長50米,占地4.3畝,冢底呈方形,封土為夯土,北面較陡,南面保存完好,冢子上面荊棘叢生,雜草茂盛。此冢當地人稱為“古王冢”,又叫“大冢子”。龍且(?-前203年),中國楚漢之爭時代人物,秦末楚……[詳細] |
![]() | 昌安故城位于王家莊街道李家古城村。故城址長400米、寬200米,總面積8萬平方米。今李家古城村后存殘垣一段,長約500米,高3~4米,黃土夯成。村內經常發現漢代磚瓦、五銖錢、箭頭等。村西北土嶺上有古墓,傳為昌安侯鄧襲父子墓。西漢設置昌安縣,屬高密國,東漢初年為高密侯鄧禹食邑。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鄧禹之次子襲封為……[詳細] |
![]() | 涼臺遺址位于濰坊市坊子區鄭公街道,年代為新石器時代、商周。鄭公街道前涼臺村有一座高約10米、頂部面積約600平方米的圓形平臺,這就是涼臺。據《高密縣志》記載,漢王在濰河西岸筑臺,臺上建樓閣,作為乘涼之地,故稱為“涼臺”。考古發現,涼臺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15米,總面積為43000平方米。遺址文化層厚6米,最底層為大……[詳細] |
![]() | 院上遺址位于濰坊市坊子區九龍街道。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 2013年,院上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桑犢故城遺址位于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才子官莊村、東房仕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東周、漢。2013年,桑犢故城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樂都故城位于濰坊市坊子區九龍街道羅都屯村。年代為東周至漢。2013年,樂都故城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范家莊遺址位于濰坊市坊子區坊城街道范家莊村。年代為新石器時代至漢。2013年,范家莊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坊子,是一個伴隨帝國主義殖民擴張而痛苦誕生,畸形成長,迅速膨脹的百年古鎮。十九世紀中葉前,坊子并不存在,原址周邊只有前后張路院,南北寧家溝等,東西王家莊。自1898年3月,德國利用“曹州教案”,逼迫清政府簽訂《膠澳租借條約》,依據這一不平等條約,德帝國主義獲得了膠濟鐵路修筑權和沿線15公里范圍內的礦藏開采權。同年4月,……[詳細] |
![]() | 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以膠濟鐵路坊子段為中軸線兩側發展,曾經是德國和日本的殖民地,占地1.97平方公里,范圍東到虞河,西至北海路南到六馬路,北到會英街,分布著德日式建筑166處,共188棟,其中德式建筑103棟。主要涉及德國的鐵路、煤礦、建筑、教會文化,其核心是坊子德日建筑群,形成于1898年至1945年德日殖民時期……[詳細] |
![]() | 坊子經濟發展區龍潭社區石溝河村位于濰州路(306國道)西2.6公里坊昌路南白浪河上游,孝婦河兩側十庫聯網濰坊用水出水口南,村莊種植草莓400畝,無公害蔬菜大棚40畝,高標準養殖場4處,高標準濰坊金鷹生態示范園占地1000多畝,已成規模,高標準管理。石溝河村莊南有古跡龍潭一處,龍潭內常年泉流不斷,未見干涸,清水外流,在潭……[詳細] |
![]() | 景區稱號: 好客山東農家樂 (二星) 李家水坡飯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北靠玉泉洼生態觀光園,西北虎埠山天然溶洞景色秀麗。李家水坡農家樂具有優美的生態環境、迷人的田園風光、獨特的飲食風味、豐富的民間藝術、古老的農耕文化,此處可游美麗的農耕花圃果園、嘗風味獨特的農家風味、鑒賞豐富的民間藝術文化和生態農耕文化、參與當地民……[詳細] |
![]() | 時代:春秋至漢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杞國,是中國歷史上自夏代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1500多年,國君為姒姓,禹的后裔。杞國建國始于夏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跡已不可考。周朝初年,杞國重新建國,自東樓公起,有史料可考的傳了二十位國君。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國亡于楚國。杞國是小國,史書記載很少,《史記》雖有“陳……[詳細] |
![]() | 萬印樓為陳介祺故居,位于濰城區東風西街,為典型的清代建筑風格。原陳介祺故居規模頗大,現僅存東樓及兩座大廳,但仍可看出故居風貌和建筑格調。這座東樓即聞名海內外的萬印樓,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印樓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收藏過陳介祺的周、秦、漢三代印璽7000余方,鐘、鼎、尊、彝等235件,器物80多件,其……[詳細] |
![]() | 在北緯36°39′,東經119°21′的地方,有一處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她就是九龍澗自然風景區。按行政區域劃分,九龍澗自然風景區位于世界著名風箏都(中國)山東省濰坊市東郊20公里處。九龍澗自然風景區區域面積530多公頃。其中:林木覆蓋面積200多公頃,水域面積40多公頃,耕地面積290多公頃。自然風……[詳細] |
![]() | 坊茨小鎮AA 坊茨小鎮位于坊子區三馬路138號,是一處依托百年德日式建筑群(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發建設的景區,現為國家2A級景區。目前,建有坊茨美術館、國際青年旅舍、德國別墅區、小鎮一鍋等項目,保存著百年前始建的德軍司令部、德軍醫院、火車站、機車維修段、電報大樓、郵局、煤礦、修女樓、教堂、學校、兵營、水站、高級軍官別墅區等完整德……[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