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該塔規劃設計為仿宋塔建筑風格,塔體八面,高9層,基座高3.2米,塔身高69.69米,總高度為72.89米,項目總投資1000多萬元。該建筑將采用仿古建筑材料和傳統工藝,結合現代建筑技術,力求古今合璧,兼收并蓄。塔身主體為鋼混結構,外觀為仿宋磚木結構,塔梯采用“壁內折上式”(即在塔壁內環旋折上),外觀色彩將以紅、青兩種色……[詳細] |
![]() | 楊仙嶺位于沙河鎮的西北部,緊鄰梅林大橋,有著秀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贛南響當當的風水旅游品牌。楊仙嶺位于江西省贛州市章貢區沙河鎮境內東北部,北臨貢江,距贛州市區僅10公里,海拔412米,地域面積約4.5平方公里。楊仙嶺森林覆蓋面廣,是一座以硅酸巖為主要地貌景觀的山體。楊仙嶺是贛州龍脈的少祖山,同時它又是觀察贛……[詳細] |
![]() | 黃金廣場位于贛州市章江新區的南河大橋南端,綠地面積13.33公頃,是集休閑、娛樂、-及觀光一體的城市現代化廣場。是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快新城區建設步伐,提升城市品味,積極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重點建設工程項目。廣場總投資1.3億元,其中建設投資7600萬元,于2002年10月1日開工,2003年7月1日竣工。地址:贛州市章貢……[詳細] |
![]() | 涌金門,位于章貢路和廉溪路交叉口附近,現在還是贛州市民生活的交通要道。涌金門是宋代的碼頭,現在出了涌金門就是浮橋了,金門在建春門的北面,再往北就是八境公園。贛州涌金門,被譽為“江南宋城”。現存有大量的宋代古城墻。贛州城涌金門,位于章貢路和廉溪路交叉口附近,現在還是贛州市民生活的交通要道。走過涌金門到達貢江邊浮橋碼頭,古……[詳細] |
![]() | 贛州公園是贛州城區最早的一個綜合性公園,總面積2.97公頃。原為南贛巡撫治所,明弘治八年(1495)由都御史金澤創建。清康熙四年(1665),撤銷巡撫,改為贛南道署,康熙二十三年巡道丁煒辟其左為甓園。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園中建有豐臺山、便池、春雨軒、撫琴堂、玉蘭連理館等建筑。1933年夏,贛州市政公署將道署舊址……[詳細] |
![]() | 標準鐘樓位于市區陽明路與和平路交匯的路口街中心,始建于1952年,落成于1953年5月1日。這一帶是當時的市中心,故在顯要地段建筑了一幢西式鐘樓。因四面有計時大鐘而稱標準鐘。標準鐘樓共六層,高20米,是當時贛州市城區最高的建筑物。在此后的20多年里,一直被視為贛州城的標志。贛州標準鐘建于1953年,一直是贛州老城區的標……[詳細] |
![]() | 八境公園位于贛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貢水合流處,是贛州古城的象征。其名得自園內一八境臺。今臺高三層,仿古建筑,全臺高28.5米,總面積574平方米。臺依城墻而筑,原為木結構,幾次毀于火。1983年仿宋式重建。飛檐斗供,畫梁朱柱,雄偉壯麗。據史載,原臺為石樓,為北宋嘉佑年間(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東貢阜人……[詳細] |
![]() | 有宋城之譽的江西贛州,城市三面環水,這里是贛江源頭第一城。由章江和貢江環繞而下成贛江。自北宋以來,章江和貢江上就先后鋪了西津橋、東津橋和商橋等三座木浮橋,以方便兩岸百姓交通。 如今僅存下東津橋,就是指古城墻建春門之外貢江上的古浮橋,并已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景觀,特意保存下來,至今仍有實用價值,為兩岸百姓的重要……[詳細] |
![]() | 玉虛觀,原位于贛州市水東鄉(現水東小學校址)。又稱葛仙祠。史載:漢未赤烏間,葛玄以“四要、九訓”行教于鵝湖山,于茲“鑿石為穴,藏于隴首”。唐代,道教盛行。咸通(860—874)中,懿宗李崔因旌表葛玄潛心修道,助世濟民而敕命在鵝湖山西麓建宗華觀奉祀葛玄。唐開元中(713~741)建,屬十方叢林。該觀坐北朝南略偏西,建于九……[詳細] |
![]() | 時代:唐至明遺址位于江西贛州東郊水東鎮七里村。窯址范圍在東西寬約一公里的范圍內,有窯址堆積十六處,面積達三千多平方米,是江西省南目前發現的一處規模最大,燒制歷史最長的宋元古窯場。始燒于晚唐,盛于兩宋,終于元。前后延續三百多年歷史。產品有青釉,白釉,影青釉和黑釉等品種。青釉胎質堅細,胎色灰暗,釉呈蟹殼青,有細小開片,帶有……[詳細] |
![]() | 通天巖石窟位于贛州市西北約10公里處。通天巖石窟是贛州市郊的著名風景區,也是中國南方石窟造像比較集中的一處。通天巖風景區主要由忘歸巖、同心巖、通天巖、翠微巖組成,巖洞深邃,山徑蜿蜒,溪水潺潺,景色秀麗,讓人流連忘返。忘歸巖,因為巖石橫空而出,形狀好似一頭巨獅,故而又稱為“獅巖”。山巖間有一個天然的石洞,每當盛夏酷暑,清……[詳細] |
![]() | 公園位于贛州市中心城區章江新區中央金脊中部,規劃的登峰大道南側,屬于新區“三心”之商業中心區的“綠心”。建設城市中央公園,目的是加快把章江新區建設成為宜居、生態、具有贛州特色的新城區。公園集休閑、景觀、生態、蓄洪、排澇于一體,總用地面積1002畝。其中,中心湖區由章江路、登峰大道中段、新贛州大道、贛康路圍合而成,面積6……[詳細] |
![]() | 飛龍大橋位于贛州市中心城區西部,飛龍大橋是連接河套老城區和章江新城區的雙向四車道獨塔雙索面混合梁斜拉橋。它集城市交通和景觀功能于一體,彰顯現代設計理念的大型城市主干道橋梁,是城區三縱三橫一環主干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成為贛州市標志性的城市景觀。飛龍大橋被贛州市政府列入2009年60周年國慶和撤地設市10周年獻禮工程,于……[詳細] |
![]() | 贛州和諧鐘塔位于章貢區水東鎮虎崗村正在施工的大橋東岸引橋南側,是一座以觀光鐘塔為核心,包括城市景觀綠地、歷史文化陳列區、歐式風情街區和接待中心區,是集文化性、開放性于一體的綜合主題公園。項目設計分兩部分,一部分為歐式主題公園,設計有鐘塔、配套用房、接待中心、歐式風情街、中心廣場和綠化區;另一部分為商住區。項目總用地面積……[詳細] |
![]() | 贛州古瓷窯位于贛州市東郊七里鎮,故又稱七里鎮窯。贛州窯是1957年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贛州窯始燒于元代,是江西省境內宋代的四大窯場之一。其產品主要為民間用品,器形有枕、瓶、杯、壺、罐、盞、盤、碟、缽、盂、爐、硯等,產品的胎質以陶胎為多,瓷胎較少。在贛州窯的產品中,有一種劃胎柳斗文點,釉鼓釘罐,……[詳細] |
![]() |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AAAA 江南宋城歷史文化旅游區位于章江、貢江及贛江交匯處贛州市章貢區的河套老城區,是國家4A級景區,街區總占地面積3.22平方公里,主街長度345米,整個街區占地面積143畝,包括五個歷史文化街區(郁孤臺、姚衙前、灶兒巷、南市街和慈姑嶺)和一個傳統風貌街區(新贛南路)及文保單位所處的區域。街區范圍內有郁孤臺、宋城墻、八境臺、蔣……[詳細] |
![]() | 贛州禹冰苑度假村位于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濱江路南側(蟠龍鎮歐潭),離贛州中心城區約5公里,是廣大市民熟悉的一個集酒店、別墅、休閑等于一體的綜合性休閑度假場所。該度假村始建于2002年,土地使用權總面積約31637.5平方米,其中酒店、別墅、茶莊、辦公樓及員工宿舍等建筑物面積約6000平方米.……[詳細] |
![]() | 客家人南遷紀念壇位于龜角尾公園內。客家人南遷紀念壇分基座、銅鼎二個部分,基座借鑒北京地壇的建筑形式,寓意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同時體現了客家人以農為本的特色,基座分為三層,象征著客家民系形成的三個階段,即形成于贛南、發展于閩西、成熟于粵東。基座的踏步分為五級,象征客家人的歷史進程中,共有五次大遷移。在基座上安放一個高達5米……[詳細] |
![]() | 馬祖巖位于洪湖鄉境內,在龍虎山仙水巖西北3公里處,是龍虎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山頂石狀如馬,初名為立馬巖,后因唐代高僧馬祖道一禪師在此傳授禪經,遂改名為馬祖巖。馬祖巖像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顯得神奇、瑰麗之美。明代旅游家徐霞客盛贊馬祖巖,“清凈幽渺”。此處山環十里,四面壁立,內多巖洞,其形各異,兩山對峙,呈“U”形,俯……[詳細] |
![]() | 寶葫蘆農莊AAAA 寶葫蘆農莊地處贛州市郊,分為娛樂區、休閑度假區、別墅區、動物區、垂釣區等幾部分,既有農家特色,也有現代的娛樂設施。這里名為“農莊”,更多游人會帶小朋友來玩里面的游樂項目,順便體驗農家風味,一舉兩得。娛樂區是寶葫蘆農莊的主要游玩部分,游樂場中的游樂項目還算豐富,過山車、4D影院、摩天輪、騎馬、游船等常規都不會少。不過這里……[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