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河源市旅游

河源市旅游景點介紹

  陂頭文筆塔位于陂頭鎮北面約三公里處資溪村的帽子峰山頂,此塔建于明末,清道光十九年重修,塔六角三層樓閣式寶塔,高十三米,塔基磚砌,底層均設有拱門。此塔乃陂頭鎮盤石圍謝氏因其族中子弟,每科考取無名,認為與風水有關。于是,擇其屋對面之山的“帽子峰”頂,集資興建此塔。……[詳細]
  東山塔位于連平縣城五公里元善鎮東山峰巔,也叫文筆塔,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連平縣現存最高、最具規模古塔,也是連平作為古代州城標志。東山塔六角七層樓閣式,塔高三十一米。原塔采用火磚、石灰等材料砌成,原塔剎鉛鑄被盜走,后改為磚砌。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修復東山塔,砌筑加固塔基護坡,換補內外風化塔磚,改木板樓為鋼鐵網樓層,砌復坍塌第七……[詳細]
  水口塔位于連平縣上坪鎮東陽村。水口塔建于清代。水口塔又稱風水塔,塔六角五層樓閣式磚塔,高十六點八米,塔底層邊長0-二五米,壁厚零點九七米。塔腔為壁內折上式結構,層層遞減。塔身北向正面各層辟拱門,首層門寬一點零六米,二至四層門額分別嵌有“巨靈一臂”、“雄鎮南天”、“捫星浴月”等字。各層用菱角牙磚與挑檐磚相間疊澀出檐,檐置……[詳細]
  司馬是古代的中央官名相當于部長級,與中憲大夫、奉政大夫、朝議大夫一樣。這幢司馬第又叫九棟屋,是指司馬第、朝議第、上新屋三幢樓房依次連貫成九棟的總稱。始建于清嘉慶二年,距今200多年,是朝議大夫陳鴻銘興建的。司馬第地處古村風水寶地,當年屋挑著白銀鋪在地上排列,鋪多寬,買多寬,鑄成“白銀鋪地”奇觀。該樓為府邸式結構,廳廓屏……[詳細]
  謙光樓坐落在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是河源林寨古村落的主要古建筑之一,由陳步衢(字云亭,桂軍將領)創建于民國6年(1920年),占地面積約2700平方米,土改運動前住有主仆100多人。1952年冬土改運動掀起,謙光樓被分給一批貧下中農居住;改革開放后,大部分當年的貧下中農搬往其它地方居住,現在只有5戶居民。謙光……[詳細]
  潁川舊家坐落在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由陳履中(字正卿,民國二年任和平縣議會議員,七年任廣東省議會議員,九年任和平縣知事)于民國十八年(1929年)創建。正中陽刻“穎川舊家”四個楷字,落款是庚午年(1930年)譚澤闿書。整體平面呈正方形,高三層,擱瓦布檁式結構,平面布局為二進二橫式,依中軸線向兩邊平均布置,正中……[詳細]
  八角樓位于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仙坑村,260多年前,一位叫葉本菘的長者在乾隆年間從政,告老還鄉后耗費數萬兩白銀,歷時16年建成了一座四方型城堡式的建筑、房角各設一碉樓俗稱四角樓,為確保萬無一失抵御敵人又在-增設雙保險的護城墻,四個角再各設一座高10米的碉樓,從此方圓百里便誕生了第一座八角樓。護城墻墻體厚約1.7米,由于全……[詳細]
  江廣橋位于河源市和平縣下車鎮鎮山村,年代為清。2019年4月19日,江廣橋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福謙樓位于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年代為清。林寨陳姓第三位富紳陳瑞山是五福壽星,其新樓大夫第別稱福謙樓,此樓據說風水極佳,財丁兩盛,多育興國安邦賢才,長久不衰。2019年4月19日,福謙樓被公布為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弘毅小學黨組織活動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圩鎮北向1.5公里處的磐石村下壙仔屋,原為民宅,1937年開始創辦為學校,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現弘毅小學已搬遷,舊址仍為民宅。1926年至1928年,和平縣進步青年張覺青、朱夢覺先后來到磐石弘毅小學,在附近開展平民夜學活動,播下了革命的火種。1940年6、7月間,共產黨員嚴惠玲……[詳細]
  中共連平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湖東村。舊址設在湖東小學內,該校創建于1920年。1940年3月,中共和平縣工委派共產黨員周寶時到大湖湖東小學任教,秘密從事黨的地下活動。同期,龍川縣共產黨員張其初奉東江特委指派,到大湖、忠信一帶秘密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領導地下活動。張其初委派共產黨員陳學源進入湖東小學任……[詳細]
  中共連平縣工作委員會遺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湖西村下屋原回龍庵遺址處。1941年2月下旬,為了加強黨的組織領導和建設,適應革命形勢發展需要,大湖黨組織的領導根據東江特委指示,在回龍庵小學背面的矮山崗上召開黨的會議,成立了“中共連平縣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由張仁安任縣工委書記,曾方如任組織委員,李新民任宣傳委員,黃華……[詳細]
  五果村農民協會舊址位于連平縣大湖鎮五禾村五果片駱形屋(大湖圩鎮東南向6公里處)。大湖農-動早在1938年以前就已暴發過多起自發斗爭,此后一直連續不斷。1947年12月,在連和區分工委會委員鄧基的指導下,大湖五果村成立了農民協會。這個農民協會,是大湖地區在解放戰爭時期成立的第一個農民協會組織,農會長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曾玉……[詳細]
  忠信中學黨組織活動遺址位于連平縣忠信中學校園內。忠信中學創辦于1940年7月,前身為連平縣第四區(忠信區)區立第一小學。后經忠信、大湖教育界人士倡議,經國民黨縣政府批準,擴充為區立中學(簡稱忠中),校址在忠信圩鎮東北面2.5公里處的黃竹坑龍馴庵。忠中創辦后的第一學期,中共東江特委派出共產黨員張育民在忠中附屬小學任教,并……[詳細]
  粵贛邊支隊電臺、《粵贛報》報社遺址,在連平縣城東北方向55公里處的九連擔桿灘。1945年7月,中共后東特委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決定建立電臺,加強與中央及上級的聯系溝通。電臺最初設在河源黃村地下黨員黃中強的家中,后由于敵人的進攻,曾轉移到五華、青州等地。1948年2月,因國民黨對九連地區進行第三次“掃蕩”,中共九連工委……[詳細]
  中共九連山區臨時工作委員會舊址位于連平縣內莞鎮九連圩北面2公里的高湖村紅星經濟社龔屋。九連曾是連平縣的一個獨立建制鎮(現并入內莞鎮),距連平縣城47公里,現有4個村5000多人口,總面積122.5平方公里,境內樹林茂密,周圍有九座山峰相連,形似蓮花,故稱“九連”。1945年冬,東江縱隊第三支隊600多人奉命挺進九連山區……[詳細]
  普安是連平縣陂頭鎮金中村的一個偏僻小村寨(現稱普安經濟社),距陂頭圩鎮15華里。該自然村四面環山,環山包圍著的一塊不足半公里的小盆地中間建有一座頗具連平地方特色的磚瓦屋。整座屋呈四方形,四角是二層樓閣,四邊由排屋房連接,墻壁厚度有二市尺,向東的大門用15公分厚的木板制成,內安木門杠,鐵環套結。為防匪賊攻劫,四角樓向外的……[詳細]
  大田戰斗舊址位于連平縣繡緞鎮塔嶺村大田屋,該址曾在1948年兩次被國民黨兵放火燒毀,解放后重修。1948年夏天,連平縣“剿匪”大隊大隊長謝岳臣率部駐防白云樓,每逢繡緞墟日都派一個排到街上征收苛捐雜稅,欺壓群眾,大湖人民對其恨之入骨。從白云樓到繡緞圩,須經過大田屋,從屋門前或屋后塔山都有經過道路。針對這個情勢,6月18日……[詳細]
  獅腦山戰斗遺址位于連平縣繡緞鎮民主村獅腦山。1948年夏,駐守大湖的國民黨廣東省保安第一團馮志強連是主力加強連,編額160人,配有6挺機-和相當數量的日式-、自動武器。該連士兵大部分是從正規軍整編過來的。馮連進駐大湖后,胡作非為,無惡不作,大肆捕殺共產黨員、游擊隊員和革命群眾,對九連地區人民武裝力量威脅極大。為此,粵贛……[詳細]
  塔嶺戰斗遺址位于連平縣繡緞圩西南方500米的塔嶺山坡上,涉及面積約10000平方米。1948年,大湖地區農會組織、婦女組織、兒童團組織、民兵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地建立,敵人因而加緊了對九連地區的“圍剿”和“掃蕩”。1948年3月11日,敵人圖謀將大湖作為進攻九連青州的橋頭堡,出動保五團官照灑部與和平縣警隊200余人從和平城……[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AV日韩综合Av | 午夜福到在线a国产4视频 | 日韩在线一区天天看 |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