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廣東省 > 惠州市旅游

惠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鄧承修故居(壺園)位于惠州市淡水鎮上撥子圍。名壺園,是鄧承修故居之一,總面積約420平方米,四周設有圍墻。仿北京四合院作法。開東門,鑲“壺園”石匾。進為大院,兩邊有抄手廊聯通南北建筑,北面是兩層樓房,南面是一座三開間的平房,正門對過(即北抄手廊)中間有一亭,造型古樸典雅。整座建筑保存了大量的藝術構件:有多種幾何圖案及花……[詳細]
  惠陽農民協會舊址位于惠州市市區都市巷13號。舊址為何姓住房,三進院落式,建于清道光年間。 1925年底,國民革命軍肅清了東江的反動勢力。國民政府任命周恩來為東江各屬行政委員,負責惠、潮、梅三個地區的行政領導。東江各地的工農群眾運動蓬勃發展。惠陽縣農民協會在省農會的具體指導下,于1925年11月16日成立朱觀喜為農會委員……[詳細]
  白芒坑革命舊址位于惠州市龍門縣平陵鎮山下村委會,距圩鎮3公里,三面環山,面積約3公里。白芒坑革命舊址主要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師(簡稱紅四師)休整舊址、白芒坑黨小組與農會成立舊址、白芒坑人民武裝成立舊址、白芒坑人民抗擊日軍遺址、白芒坑反擊戰遺址組成。2008年10月,中共龍門縣委、龍門縣人民政府公布白芒坑革命舊址為龍門縣愛……[詳細]
  羅浮山摩崖石刻位于博羅縣羅浮山。羅浮山原有九觀十八寺,石刻多分布在這些寺觀的周圍。-物普查核實,共有宋代以來題刻130多題。分布在五龍潭、白鶴觀、寶積寺、黃龍洞、華首臺、朝元洞、酥醪觀、朱明洞和石洞等處。內容多為有關古建筑的建置沿革、名人題刻、鄉規民約、官衙文告、山林管理等。字體有篆、隸、行、楷、草!傲_浮”摩崖石刻為……[詳細]
  博羅保寧橋 位于博羅縣城西門外觀背村。宋德祐元年(1275年)知縣黃保創建。原有建橋碑,碑額刻“保寧橋”3字,下署“宋德祐元年乙亥仲冬吉旦”!拔母铩北徊鸪哆M河中。此橋為兩孔石拱橋,南北長31.4米,東西寬4.5米、高7米。橋南段用青石砌筑長11.4米;北段用紅條石砌筑長20米。橋拱呈半月形、外形古樸、堅固。因北段紅……[詳細]
  埔龍炮樓位于惠州市龍門縣龍田鎮田美村埔龍圍,坐西向東,GPS地理坐標為北緯23°48′32.9″,東經114°16′03.9″,海拔82.9米。炮樓面寬15.75米,進深6.75米,建筑占地面積106.32平方米。炮樓高三層,每層設四房一廳,內設木樓板、木樓梯。每層墻體設有窗口及槍眼。頂層走廊四步。首層樓梯原設在廳后,……[詳細]
  九龍峰石戲臺 位于惠東縣大嶺鎮譚公村九龍峰山。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是龍峰祖廟區古建筑之一。臺面向山,坐西向東,利用山坡平地而建,臺座1.1米高,上鋪木板。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磚木結構,面闊三間,平面正方形,邊長為9.7米。前有四條石柱,中間兩條為四方形,兩邊為八角形。前設步級。前檐懸掛篆書“石戲臺”。目前保存完好。……[詳細]
  東坡亭位于博羅縣羅浮山沖虛觀右側,冼藥池上端。創建于清道光年間,是后人為紀念蘇東坡而建。四角,青石方柱,柱距4.35米;彝邞疑巾,抬梁式木構架。亭門向東,石檐柱高2.2米,柱上刻有一副楹聯:“丹灶藥池留勝跡,鳥聲花影得仙機!蓖攘荷蠏熘九曝,書:“花香靜處寒天月”7個字。1988年博羅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博羅古戲臺 又稱戲棚,位于博羅縣義和鄉天上園小學內。戲臺距山約30米,當年觀眾圍坐在山上看戲。戲臺為清代建筑,是博羅縣唯一保留下來的古戲臺。戲臺高出地面1.5米,臺寬11.25米,懸山頂,灰沙瓦面。面寬一間,為5.25米。進深5.8米,面積為65.25平方米。壁墻有兩扇圓拱門,門高2米、寬0.95米。兩門之間有一矩形方……[詳細]
  上坪三仙宮位于惠州市龍門縣南昆山上坪車下,GPS地理坐標為北緯23°38′07.3″,東經113°51′32.8″,海拔465米。三仙宮坐東南向西北,面寬3.4米,進深4.6米,建筑面積15.64平方米。神臺的后壁之上懸掛兩塊陰刻木匾,一塊中間刻“仙靈永耀”字,左刻“大清光緒十年甲申歲季夏月之上□□重修,信總張寶光、信……[詳細]
  惠東龍峰祖廟 位于惠東縣大嶺鎮譚公村九龍峰。建于明代,原名譚公祖廟。九龍峰座落于蓮花山脈南端、西支江畔。因山峰宛若九條游龍,故名。廟宇處于該山腹地,故又叫九龍祖廟。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鄉眾捐款重修,當年的《增修九龍峰譚公廟碑記》尚存廟內。 龍峰祖廟通面寬23.8米、通進深21.5米,為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構架,磚木……[詳細]
  車氏宗祠 位于博羅縣泰美鎮車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后毀于火。清乾隆元年(1836年)重建。祠通面寬20.2米、通進深39.1米,面積889平方米。平面布局為二進院落,依次升高。過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青石八角方柱,蓮花柱礎。過殿兩旁有石欄桿。望柱為紅砂巖石,方形,高1.85米,柱頭呈火炬狀;華板由4塊紅砂巖石雕成,上刻……[詳細]
  愈南公家廟 位于博羅縣龍華鎮鶴溪村。清同治七年(1868年)關懷所建。頭門樣似古牌坊。下分門三道,呈橢圓形,正門高2.9米、寬1.6米,兩側小門高2.4米、寬95厘米。門框用紅砂巖石壘筑。正門“愈南公家廟”石匾為翰林院進士凌云所書。石匾上方鐫有一塊紅砂巖石匾,上刻篆書“誥命”二字。頭門內為天井,種兩棵雞蛋花樹。兩側為廂……[詳細]
  陳孝女祠 位于博羅縣西25公里龍華圩。創建于南朝,歷代有重修,現存建筑為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建。通面寬10.4米、進深64米,建筑面積665平方米。平面為四進院落。第一進為頭門,門頂鑲嵌“陳孝女祠”石匾;第二進為過殿,面闊、進深各三間,殿正中上端懸掛“孝持家國”木牌匾;第三進面闊、進深各三間,內奉陳孝女塑像。第四……[詳細]
  廖氏宗祠座落在龍門縣龍華鎮功武村。建于清末,平面為四進院落式布局,坐東南向西北。面寬19.6米、總進深52.3米。正門前面為廣場,廣場前砌長方形的照壁,照壁前有一口池塘。占地面積共1400平方米。頭門門額置“廖氏宗祠”字,楷書陽刻。兩側封火山墻,硬山頂,龍船式脊塑有人物花草、鰲魚塑雕,還有檐口置綠色的瓷質獅子。門內正中……[詳細]
  上圍牌坊位于惠州市龍門縣地派鎮渡頭村,GPS地理坐標為北緯23°46′29.0″,東經114°09′55.8″,海拔103米。牌坊坐西向東,為清代三間三樓磚牌坊,通高6米,通面寬4.5米,明間闊1.28米,均用青磚砌筑。門坊額上灰漿塑“履中”字(已毀),灰沙硬山頂,龍船脊。牌坊左右兩側原砌有圍墻,現只剩下左側青磚砌筑的……[詳細]
  廖守問夫婦墓 位于龍門縣沙逕鎮下車村。墓坐西北向東南。平面呈橢圓形,長13.5米、寬12米,用紅沙巖石、花崗巖石、青磚砌筑。磚面左上方有“廖宅墳磚”印章。墓地正中用花崗巖石刻砌成一座石屋,左右設八角柱、覆盆柱礎,中間嵌一塊墓碑,重檐屋頂,脊置鰲魚。墓碑陰刻楷書,左書廖守問及其妻的生卒年月、下葬日期;中署“顯考:將仕郎豫……[詳細]
  葉夢熊夫婦墓 位于惠州市西湖菱湖西畔猶龍山上。墓為灰沙黃泥夯筑,墓前砌有神道,神道口聳立高大的石牌坊,神道兩側立四對石象生:獬豸、馬、羊、翁仲。墓堂前面豎立著螭首龜趺的御賜祭葬碑,正中立有明吏部侍郎楊起元(惠州人)撰寫的墓表,還有大學士王宏誨撰寫的神道碑,F尚存墓室,獬豸、龜趺,石翁仲,石牌坊構件。葉夢熊(1531~1……[詳細]
  惠州元妙觀,位于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國三大著名道觀之一,又是中國二十三間著名道觀之一。1993年惠州市道教協會成立,以元妙觀為會址。創始建于唐代貞觀七年(633)初名天慶觀天寶七年(742)擴建后改名朝元觀,后又改稱開元觀;宋代屢有興廢;元代元貞二年(1296)重修,始稱元妙觀;明代天統、天順和清代康熙、光緒年間均……[詳細]
  江倩墓 位于惠州市小金口街道白沙堆村。墓規模較大,長12.6米,寬7.6米,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重修,湖廣按察使兼理都御史李燾題墓表,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周光鎬撰墓志銘。清嘉慶四年(1799年)復修,中憲大夫吳名瑯題額聯:橫額為“績若凝香”,對聯為“龍真穴的千年盛,水秀山明萬載興”。墓前有石望柱一對,柱上石獅雕刻精……[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亚洲精品福利aV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精品女同在线播放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专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