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旅游景點介紹

圩塘八角井
  圩塘八角井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圩塘村委街東104號西,為古建筑的池塘井泉,八角井保存一般,建造時間尚不祥,目前已廢棄不用,隸屬春江鎮鎮政府,圩塘八角井又名大頭井,井欄圈對角線長0.76米,內徑0.35米,外邊0.3米,高0.3米,青石質。在圩塘井井中心點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56′52.7″,東經119°59′15.7″,海拔高度13.2米。常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組于2008年11月對圩塘八角井進行普查。該井由于長期使用,井欄圈已經有裂痕,內圈有井繩勒痕,該井與一般八角井不同,八條邊似有內凹,有一定的弧度,較為美觀,也較為少見。目前該井仍在使用中。……[詳細]
  安家過江橋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安家前舍村委過江橋村東,為古建筑的橋涵碼頭,建于清代,每年3月半安家做節都要經過此橋,日本侵略軍曾破壞過此橋,橋現在保存一般。隸屬安家前舍村委,安家橋橋呈東西向,跨黃河,通西夏墅和德勝河,平板石橋橋長10.4米,寬1.1米,橋面為3*3金山條石組成,條石長3.1米,中間長3.9米 條石寬0.3-0.4米,水中有2個橋墩。在安家河上橋中心點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56′11.1″,東經119°52′27.0″,海拔高度12.9米。常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組于2008年11月對安家河上橋進行普查,安家河上橋所在的新北區是常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北區)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最早成立的52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位于常州市北部,北瀕長江,南至滬寧鐵路,與武進區……[詳細]
  安家河上橋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安家前舍村委前湯村東南100米,為古建筑的橋涵碼頭,建造于清代,安家河上橋只存橋墩,橋面已大部鋪砌水泥,橋現仍使用,河上橋隸屬春江鎮安家前舍村委,河上橋于1999年元月由前湯村再修造,現橋面鋪水泥,存橋墩,平板石橋,橋長17米,橋寬1.4米,水中有四橋墩。橋呈南北向,跨直挺河,在常泰高速公路西200米。在河上橋中心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56′11.1″,東經119°52′27.0″,海拔高12.9米。河上橋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位于常州市北部,北瀕長江,南至滬寧鐵路,與武進區、鐘樓區接壤,東與江陰市和天寧區交界,西接丹陽市和揚中市。……[詳細]
  白家橋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馬鞍村委白家村,為古建筑的橋涵碼頭,建于清代,保存一般,現仍使用,錄屬新橋鎮馬鞍村委,修善寺離長巷不遠,劉伯溫騎馬到舅舅家去時,在村口一座石橋下馬,把馬拴在一個石樁上,此后,大家就叫這座橋成為“馬鞍橋”,由此得名馬鞍村。白家橋呈東西向,長12.7米,寬1.3米,白家村西,跨藻港河,有2墩和3組石條(麻石)組成,每組二塊寬一塊窄。橋梁形制古樸,為江南水鄉地區常見的傳統風貌建筑,具有一定的歷史人文價值,目前仍在使用。藻港河南連運河,北接長江,是較為重要的交通水路。在白家橋橋中心點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54′51.4″,東經119°57′11.0″,海拔高-6.6米。常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組于2008年11月對白家橋進行普查。……[詳細]
  西夏墅烈帝禪寺位于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西觀莊村委觀莊村中間,周圍居民,東、西、南是河,門前有一大池塘。據《毗陵志》記載,西夏墅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公元前547年,吳王馀祭封季札于延陵,西夏墅屬于延陵邑的范圍。儒教、道教、佛教與常州地區的民間信仰在西夏墅這片千年齊梁故里圓融在了一個場所。在西夏墅鎮境內歷史上有龍王廟、化身庵、牛郎廟、觀莊廟、東林寺、孔廟等眾多儒佛道的場所。這些宗教場所,有些已經早已消失,有些至今還保留著。座落在西觀莊村的觀莊廟,又叫烈帝禪寺,建在鳳凰池旁,供奉著烈帝(常州民間信仰陳杲仁)、天老爺(旻天大帝)、土地爺、觀世音和十八羅漢等四十余尊菩薩,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原有房屋3進,現存房屋2進,均5開間,硬山式,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第一進面寬26.2米,進深7米,高……[詳細]
  史墅老街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史墅村委,位于長江中路新橋段以西,新四路以北,與龍虎塘相鄰。東西走向,從街北27號(西)到街北21號(東),長82米,寬3.1米,存石板路。由于常年的生活生產活動,再加上年久失修,得不到妥善保護,對老街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損毀。新橋鎮的史墅村,是一個古老的村落,村中有一座古老的宅屋,距今已有100多年歷史了。1877年常州近代機器制造業的鼻祖奚九如,就誕生在這。民國時期,奚九如先后擔任武進縣農會會長、水利局長、省參議員、省農會會長等職。他除了在城里創建厚生機器廠(常州柴油機廠前身),還在北鄉農村開發水利,發展農桑,興辦副業。并提出遠景規劃——根治長江入口處淤沙(圩塘),治理藻江河,截彎取直組織灌溉農田的水網。史墅原先僅有一所私塾,1904年奚九如集約鄉賢共同辦……[詳細]
  奔牛東街岳氏宅位于常州市武進區奔牛鎮中街社區東街3、5、7、9、11號。岳氏宅座南朝北,一進,五開間,硬山式二層磚木結構建筑。房屋北臨老街,面闊17.6米,進深12.7米,檐高5米,建筑占地面積為224平方米。房屋建造于民國,現除一樓門面有所改動外,其余均保存較好。奔牛鎮地處常州市西側,位于常州市新北區西南部,是一個有著2100余年歷史的古鎮。在古代,奔牛即是水路要沖,稱為奔牛堰。隋唐時期,隨著京杭大運河、孟河的先后拓浚和設閘,水運貫通集鎮東西南北,舟楫往來,館舍林立,驛站酒肆隨處可見,茶坊、糟坊、油坊、碾坊、糖坊、醬坊、竹木坊、鐵鋪、窯業應時而生,商貿交換頗為興盛,成為名噪江南水鄉的商埠。在近代,奔牛系武進西部四鄉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商賈聚集,市聲若潮,貿易繁榮,在江浙一帶頗享盛譽。奔牛老街……[詳細]
268、郭塘橋
  郭塘橋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郭塘村委第二村民小組,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交通道路設施,建造于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郭塘橋保存情況一般,今仍使用,隸屬新北區新橋鎮郭塘村委,郭塘橋為青磚拱橋,南北向,跨童子河,長16米,寬3米,橋離水面2.1米。橋北墩處有“保衛祖國,抓革命,促生產”字樣刻在水泥上。橋背欄桿有“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字樣。橋北欄桿有“要斗私批修,備戰備荒為人民”字樣刻在水泥上。黑磚拼成橋體,水泥欄桿破損嚴重。在敦塘橋位點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53′39.2″,東經119°55′50.3″,海拔高-15.6米。常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組于2008年06月對郭塘橋進行普查,郭塘橋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新橋鎮郭塘村委第二村民小組,東為龍江中路,西、南為郭塘橋村,……[詳細]
  玉皇閣古井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圩塘街北89號萬佛閣前,為古建筑的池塘井泉,玉皇閣古井建造年代暫不祥,玉皇閣古井保存一般,現已廢棄不用,井北為萬佛禪寺,井南為奈何橋。該井已有千年歷史,原稱為玉皇閣古井。井上有一蓋板以防兒童跌入,原井欄已埋入蓋板下,蓋板上置一井圈。井圈為八角形,內徑0.45米,外徑0.66米。井上蓋有一六角亭子,亭子石柱上有蟠龍紋。常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組于2008年06月對玉皇閣古井進行普查,在古井中心點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56′58.9″,東經119°59′16.2″,海拔高16米。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又稱“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為是道教神祇。推論古井所在的玉皇閣應當原為道教場所……[詳細]
  魏村老街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魏村,建造于清代,老街保存較好,現仍使用,由三條老街組成,臨街建筑基本為晚清至民國建筑,地面鋪金山石條,東街長65.1米,寬3米,春江鎮魏村老街,文字記載已有821年歷史,現由東街、北街、南街和閘北街組成,占地約1.5平方公里,是目前新北區保存最完整的古鎮。魏村老街依河而建,臨街建筑基本為晚清至民國建筑,商鋪排門而建。布局以二至三進為主,以中軸線貫穿全宅。裝飾上以木雕、磚雕和花紋多樣的格扇門窗,沿街民居以“上宅下鋪”、“前店后坊”的面貌出現,結構上以平房和兩層小樓為主。大門外飾有一種半矮門,那是常州特色,很鮮明的。2008年7月和2009年9月,常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小組對魏村老街普查,發現確定市級文物點1處,魏村渡江橋;市級保護歷史建筑7處,魏村中藥店、魏村……[詳細]
  黃城墩遺址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黃城墩村委原黃城墩小學,為古遺址的城址建筑,始建時代不祥,黃城墩現存墩1座,銀杏1棵,碑1通,三面環河,呈一橢圓狀,土墩上綠樹成蔭,土墩上原為黃城墩小學,現已撤銷搬走,空置。無人使用,尚未進行考古挖掘。黃城墩遺址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安家黃城墩小學,為臨河臺地,中心隆起,呈龜蓋橢圓形,墩直徑72.871米,墩三面環水,東臨常魏路,南臨村道,土墩上綠樹成蔭,池塘直徑為101.043米。黃城墩上原有乾坤寺,后毀,后在墩上建黃城墩小學,小學2008年秋撤消,現無人使用。在土墩上發現清道光年間石碑一塊,風化嚴重,字跡已無法辨認。2012年,常州市考古研究所調查顯示,新北區周邊一帶存在著多個以墩命名的地點,不僅有寺墩、高城墩這兩處重要良渚文化遺址,還有大墩、黃城墩……[詳細]
  巷上種豆橋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安家北新橋巷上村82號北,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交通道路設施,始建于民國,種豆橋主體結構基本保存原貌,橋體石構件風化較嚴重,其中一座橋墩已被改造成水泥基座,隸屬安家舍北新橋巷上村村委會,種豆橋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安家舍北新橋巷上村82號北側。橋南北跨西洋溝,為4孔石梁橋,麻石質,橋總長11.1米,寬1.25米。橋面由三根長條石并排鋪成,每根條石約長2.2米,寬0.4米,共計12塊。現存3座橋墩,橋墩由三縱一橫4根條石組成,其中一座橋墩已被改造成水泥基座。在河上橋中心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54′5.7″,東經119°54′8.8″,海拔高12.1米。巷上種豆橋所在的安家位于新北區西北部,東西長約8.5公里,南北寬約6.5公里,呈不規則長……[詳細]
  鄒蘭英墓位于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孝都小都村,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烈士墓及紀念設施,始建于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鄒蘭英墓為當地紀念革命前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總體保存良好。鄒蘭英墓坐北朝南,緊鄰338省道,東西為工廠和倉庫,南為農田。北面墓碑由鄒蘭英后人于1991年3月所立,南面墓碑由時孝都鄉人民政府于1994年3月所立,碑朝南面刻有鄒蘭英生平介紹。鄒蘭英為孝都鄉狄南村人,生于1889年農歷十月初四,1990年3月12逝世,享年100周歲,人稱“老寄娘”。1937年參加革命活動,先后在武進、丹徒、江陰、興化、丹陽等縣任秘密交通員,1951年應邀參加國慶觀禮和政協會議,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參加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愿軍代表團回京后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中……[詳細]
  青城洪福寺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青城村四隊,坐北朝南,存一進院落,主體建筑為五開間單層建筑,硬山造,磚木結構,面寬17.1米,進深9.3米,高5.3米。建筑前有天井,周邊有天井,南側開有門洞,為拱形門,門前有一處塔形焚燒爐,為點香火之處,寺前有一古銀杏。青城洪福寺為古廟,青城為歷史上的一座古城鎮。西晉永嘉之亂,黃河流域的氏族到江南避難,僑置郡縣,青城為莒縣的縣址。宋朝女真族入侵中原,宋高宗(康王)南遷渡江,曾宿帳于此。明朝又成為防御倭寇入侵的江防之地。在歷史上素為廟宇寺觀聚集之處,有一寺(洪福寺)、一樓(玉皇樓)、二殿(大佛殿、三茅殿)、三堂(天王堂、地王堂、觀音堂)、十廟(東岳廟、猛將廟、曹公將軍廟、城隍廟、土地廟等)。歷史上的多次戰亂,使青城遭到嚴重毀壞,晚清秀才張文采作詩云:“滿……[詳細]
  包氏宗祠位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魏村老街南街4號,東為現代民居,西臨魏村南街,北為魏村南街南端,南緊鄰老街民居。存房屋一進,坐東朝西,寬14.1米,進深8.6米,占地121.26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造,現租給外地人用于收集垃圾使用,現狀破敗。在當地有句俗語:曹半街,陳角落,包屑屑,惲不見,丁屑屑。據《包氏族譜》記載,常州包氏均系北宋龍圖閣直學士包公(拯)直系后裔。包姓始祖為春秋時期楚國大夫申包胥,當年伍子胥為報楚平王殺父殺兄之仇,投吳國率吳兵想要滅楚國,楚國大夫申包胥因哭秦廷借救兵,退吳軍救楚國,而被楚昭王賜姓包。包姓起源迄今已有2500余年,為我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從家譜世系圖中得知,包拯是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孫。包拯的六世孫包煜因出仕常州,子孫遂定居常州,包煜生子幼良,幼良生子圭。抗……[詳細]
  午塘閘位于常州市新北區西夏墅鎮康西村委康家村116號南,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水利設施及附屬物,始建于解放初,午塘閘位于橋西面,寬6.1米,高約8米。鐵閘門,閘墩水泥質,上 書-“午塘閘”三字。閘門高度3.3米,寬4.6米。橋南北跨午塘河,橋長5.1米,寬2.8米,高2.85米,麻石質,上已鋪水泥路面。東橋南北跨午塘河。(公元25年),朝廷命開浚河瀆,從長江口﹙抄瓢港﹚挖掘到小黃山腳下西邊湯巷里﹙今城北村的湯巷里﹚,它由孟瀆一路貫穿到萬綏和浦河至養濟河、午塘河及小橫河等。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閘門控制流量和調節水位的低水頭水工建筑物。關閉閘門可以攔洪、擋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滿足灌溉、發電、航運、水產、環保、工業和生活用水等需要;開啟閘門,可以宣泄洪水、澇水、棄水或廢水,也可對下游河道……[詳細]
  上陳惲氏宗祠位于武進區丁堰街道梅港村委上陳村,為古建筑的壇廟祠堂,建造于清代,祠堂保存狀況較差,已無人使用,幾近坍塌,隸屬梅港村委,惲氏宗祠坐北朝南,硬山式磚木結構,最早建于明,清末重建。存一進5間,進深9米,面寬14.67米,檐高2.9米,脊高5米;天井進深5.8米,面寬14.5米。天下惲氏出常州,惲氏世祖是漢朝司馬遷的重外孫貞道公。為紀念宗族先輩而建的祭祀場所稱祠堂。公元28年貞道公仙逝,后裔在孟城建有祠堂,但因戰火,總是屢建屢毀,直至明朝,北惲族人聯合捐銀620兩,南惲匪庵公捐銀630兩,共用1250兩銀在孟城修建惲氏大宗祠,五開間六進,正廳掛有《光裕堂》匾額,祠堂前建有魁星樓〔進士樓〕。道光和咸豐年間又先后兩次毀于戰火,后又于同治年間集資重建,光緒壬午年(1882)年建成。解放后一度……[詳細]
  戚墅堰革命烈士紀念碑位于武進區戚墅堰街道花溪社區花溪公園內,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烈士墓及紀念設施,戚墅堰革命烈士紀念碑存碑2通,保存較好,對外開放,隸屬武進區政府,一通碑為:孫津川烈士碑:基座1.82×2.10米,高0.3米,坐像基座高1.44米,面寬1.1米,厚0.7米;另一通烈士紀念碑:基座(面寬)2.02米,厚0.83米,高2.5米,背面為烈士簡介,中間基座3.2×1.98米,最外2.75×4米(面寬)。在烈士紀念碑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43′55.9″,東經120°03′19.7″,海拔高6.4米。孫津川(1895—1928),又名方淦,曾用名孫競川、孫繼生,安徽壽縣人,1895年1月22日,出生在南京中華門外寶塔根一個貧苦工人家庭。年輕時對工人的遭遇深感不平。后……[詳細]
  戚墅堰東街位于武進區戚墅堰街道戚大街社區東街4號至東街100號,建造于清末民初,老街建筑整體保存狀況一般,隸屬戚墅堰街道,老街為東西向,街長215米,寬5.3米。緊靠老運河,東端為萬安橋,多為一層建筑,臨河而建,年代為晚清至民國。在街中心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43′10.0″,東經120°03′52.1″,海拔高0.1米。戚墅堰東街東起萬安橋,西到普濟弄,整條街約200米。東街所在的位置地處京杭大運河岸邊,有許多運河枝杈通往鄰近鄉鎮,因此老早就已經是個繁華的碼頭了。滬寧鐵路建成通車后,水陸交通的雙重便利吸引很多人在這里建立工廠,逐步形成了工業和商業街區。現在戚墅堰街頭還能看見各個時期的老房子,東街就是其中的一個。戚墅堰東街的名氣雖比不上城里的青果巷、武進的楊橋、焦溪的老街。但它確有……[詳細]
  東沿河章宅位于常州市武進區戚墅堰街道戚大街社區東沿河64-1號,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的傳統民居,建造于民國,章宅現存房屋兩進,房屋保存一般,現由章氏后人在使用,隸屬戚墅堰街道戚大街社區,章宅坐北朝南,兩進房屋:第一進一層,約造于80年前,有西洋風格窗,進深9米,面寬(四間)14.5米,檐高3.2米,脊高5米,天井進深4.2米;第二進為兩層建筑,造于1948年,有西式長窗,進深9米,面寬(四間)13米,后檐高7.3米,前檐高7米。在章宅天井中心位置測得GPS坐標為:北緯31°43′8.9″,東經120°03′56.7″,海拔高11.8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aⅴ | 一本久久a久久免精不卡品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 亚洲精品国99久久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