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顓孫子張墓位于淮北市杜集區,年代為春秋。2019年,顓孫子張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烈山窯址位于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烈山社區東側烈山西麓,年代為宋、金。2019年,烈山窯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
![]() | 趙集二級揚水站舊址位于烈山區古饒鎮徐莊行政村大徐家南600米。1976年,趙集人民公社學習大寨經驗,決定建設揚水站,引扒河水解決長山以東大片農田灌溉問題。工程于1976年開工,1977年初秋基本完工。建成后曾為安徽省水利工程先進典型,時任省委主要領導前來視察調研。揚水站為東西走向,由雕鑿的石塊和水泥砌筑的二級調水渡槽上……[詳細] |
![]() | 大方寺,古名芳巖寺,又名五佛金光寺。位于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蔣疃行政村龍脊山南山谷中,據《濉溪縣志》載:大方寺始建于東漢。民間傳說該寺曾為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少年出家修行處。這里四面環山,林木遮天蔽日,有原始森林,面積近1000畝。寺北門外有一棵千余年青檀古樹。清末民初,寺院尚占地50多畝。清末和民國后期,寺院被土匪強占,毀……[詳細] |
![]() | 華家湖遺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化家湖行政村化樓村西約1000米。遺址位于湖心略偏東南,呈饅頭狀地勢,分布面積約33000平方米。遺址中間有幾座現代墳塋和一明代石碑。遺址表面隨處可見陶片,鼎足,鬲足,石器殘片及紅燒土等。陶器有夾砂和泥質兩種,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扁鑿形鼎足較常見,石錛、石斧也有發現。該遺址保存較好……[詳細] |
![]() | 相傳廻龍寺始建于唐末。修復于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原名龍泉寺。因寺中有廻龍古洞(俗稱“-洞”)而得名。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更名為廻龍寺)。當時,該寺有地千余畝,建樓閣佛堂30余間。相傳這里的-能救人苦難,觀音送子,無不靈驗。又有歷代高僧衣缽相傳,致使數百年香火不斷。每年農歷二月十九,為該寺傳統香火廟會。其時……[詳細] |
![]() | 位于宋疃鎮后周圩村東的奶奶山出產磨石,傳說樊噲曾在此豎旗招兵,至今仍有旗桿石眼,故名“磨旗山”。1985年采集生鐵1塊,發現重修奶奶廟碑1塊,刻“磨旗山舊有碧霞宮,后有菩薩明樓,前有閻君兩廂,再下有山神祠,西峰有三官、火神、靈官、華祖諸殿閣。又有朝陽二洞,洞中有玄帝達摩、自漢唐以迨我朝千余年矣。咸豐中遭兵燹。廟楹拆毀、……[詳細] |
![]() | 青龍寺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宋疃鎮馬橋街東南1公里處青龍山南麓,依山而建,座北朝南。此山為徐州山峰余脈,東與虎山對峙,山有九峰,狀若蓮花,又名九朵蓮花山。遙看青龍寺,雨霧繚繞如龍騰空吞云吐霧,虎山狀似猛虎,虎視眈眈躍躍欲試,天然形成龍騰虎躍之勢。脊溝河環繞于東,閘河蜿蜒于西,依山傍水得天獨厚,山環水繞巧妙融合,風光無限……[詳細] |
![]() | 南山漢文化博物館位于杜集區礦山集街道南山村村東,其東鄰梅園,占地19.6畝,建筑面積5500平方米,布展面積2700平方米,是淮北市最大的、以漢文化為主的縣區級博物館。內設有多個常設展覽廳,包括漢韻·盛世華章展覽廳、淮北風·千年遺韻覽廳、南山壽·長壽之鄉覽廳以及精致淮北·美好鄉村覽廳。南山漢文化博物館建于2013年,位……[詳細] |
![]() | 淮北東湖濕地公園AA 淮北東湖濕地公園位于淮北市東部,距離市中心大約有5公里,占地約666.6公頃.2005年被定為全國十大濕地公園之一,和南湖一樣是在煤礦開采形成的塌陷區上建設而成的濕地公園。東湖濕地公園位于淮北市人民路以北、淮海東路以南、龍山路以東、新湖路以西,治理總面積約697.74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90公頃,由淮北市重點工程建設管……[詳細] |
![]() | 杜集南山景區AAA 南山村隸屬淮北市杜集區礦山集街道辦事處,位于礦山集街道辦事處最東部,距離淮北市區約10公里,土地面積4100畝,人口4032人。有80歲以上老人近百名,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南山村地處淮北市區東部臥龍山腳下,靠近東外環路。是一個有著豐富歷史古跡和文化底蘊的小村莊。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有南山長壽觀景亭、漢文化博物館、漢文化……[詳細] |
![]() | 雙樓花海項目主體園區占地100多畝,兼備休閑游樂和婚紗攝影外景基地功能,吸引了周邊地區市民前去觀光游覽。里面湖心教堂,花樹飛舞~紅色風車,荷蘭風情~地中海風格~羅馬柱~花筒瀑布,靜靜流淌~磨盤石路,牛槽花壇~花藤廊道,微風陣陣~雙樓花海愿陪你一起領略四季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園內會有更多更好看的花為您綻放,像是芝櫻、……[詳細] |
![]() | 中湖濕地公園坐落于有著4000多年建城史的國家園林城市淮北市境內,位于市區中南部,東到龍岱河東岸、南側隔沱河路與南湖景區相連、西至龍山路/長山路、北側隔人民路與東湖景區相望,總面積為860公頃,由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和建設。為進一步加大中湖濕地公園建設力度,淮北堅持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的原則,樹立生態優先、濕地優先的理念,……[詳細] |
![]() | 四季榴園景區AAAA 四季榴園景區位于烈山區烈山鎮榴園村內,現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一處集自然觀光、文化體驗、地質研學、鄉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景區面積約三萬畝,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全國宜居宜游示范村—榴園村、國家軟籽石榴基地、塔山萬畝石榴園、明清古石榴園、塔山寺遺址、參井、丹井、趙瓦房民居、中國石榴博物館等,主要景點有:榴園村位于……[詳細] |
![]() | 武壯公祠建成于光緒二十年(1894年),通體結構為大木殿式,三進兩庭院,每進五開間。由照壁、門樓、庭院、廂房、寢室、祭殿等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祠內集徽派木、磚、石雕和江南蘇式浮雕彩繪之大成,以木雕最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盤斗、隔扇、梁臍等木構件,由各種云紋、花卉圖案組成,雕刻玲瓏剔透。中進大廳,巨……[詳細] |
![]() |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柳孜村。柳孜原是隋唐大運河通濟渠上的一個鎮,因運河的開通而繁榮。遺址出土了唐宋時期中國南北方十幾個窯口的大批瓷器,發現唐代沉船8艘,發掘出土3艘,還發現清理出一座完整的宋代石筑碼頭。以上幾項的集中發現均為中國考古發掘中的“首次”。柳孜運河碼頭遺址不僅對研究中國唐宋時期的瓷器譜……[詳細] |
![]() | 顯通寺位于相山龍山、虎山兩峰之峪。俗稱相山廟,又稱顯濟王廟。三面環山,周圍林木蔥籠,環境幽美。登寺山門奎樓眺望,市區盡收眼底。據清同治八年碑文載:西晉太康五年詔諸侯記界內山川,沛國人郭卿建廟,刻銘曰:“巍巍相山,盤郁穹崇,上應房心,與天靈沖,興云播雨,稼穡以豐”。唐永徽元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撫高晉奏請發帑重修祠……[詳細] |
![]() | 世紀廣場位于新城區的中心地帶,北朝淮北市市政府,南臨淮北市博物館,是全開放的靜態廣場。廣場面積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2.4萬平方米。水面4500平方米,栽植大規格喬木1000余株,花叢灌木15萬株,各類燈光照明設施208組,有庭院燈85柱、泛光燈55盞、草坪燈136盞、電子花柱12個、電子花盆14個。世紀廣場是我市占地面……[詳細] |
![]() | 【水牛墓】位于市動物園里,北靠小獸房,南有金魚館,東靠游園路,西靠圍墻。墓高10米,直徑40米,南面有石階,墓頂圍有石砌的擋土墻遺跡。墓上有漢磚,長40厘米、寬22厘米、厚6厘米、無紋飾。50年代墓南還立有“水牛墓”字樣石碑,今無存。何人何時墓葬待考。 ……[詳細] |
![]() | 【馬援墓】位于相城西南1公里處,占地約2畝,屬相山區蔬菜鄉渠溝村的蘋果園。東靠磷肥廠,西鄰渠溝菜地,南北依傍渠溝酒精廠。該墓地表土堆在“0”中被平掉,地面遺物有繩紋瓦片、子母磚。馬援系陜西茂陵人,漢伏波將軍,卒于軍中,何故葬于此,待考。合校《水經注•睢水》載:睢水東逕石馬亭(亭西有漢故伏波將軍墓)。睢水又東……[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