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貢恐龍博物館AAAA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于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自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國家一級博物館,以及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是首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貢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園區,素有“東方龍宮”之美譽。博物館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國家地理》評價……[詳細] |
![]() | 尖山風景區AAAA ![]() 四川省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尖山風景區,位于自貢榮邊鎮境內,海拔497.7米,方圓287公頃。尖山風景區在1955年建成尖山湖后形成雛形,于1986年命名。尖山湖水域38公頃,水深18米,湖水四季豐盈,秀麗多姿。放舟湖中,碧波蕩漾。尋幽水巷,笑語拂衣。自有“舟篷絕壁旋無路,水繞余峰見綠波”之感;駕艇飛馳,破浪乘風,更生萬丈豪情。新建有寬2.5米、長68米、高于水面8米的湖面索橋,凌空飛渡,如虹出水。步行其間臨風觀景,看粼粼波光,觀水天一色,頓感山水多情、物我兩忘。遍山間種的松、杉、樟、楠、竹,將滿山碧染。漫步林間山徑,樹蔭蔽日,怡然自樂。踏5公里長的紅石小徑,沿湖看柳,賞山間石刻,寄情山水,息……[詳細] |
![]() | 富順文廟AAAA ![]() 富順文廟自北周武帝天和二年建縣至北宋初年(567-960)的近400年間,由于地處邊陲,僚漢雜居,鹽業雖盛而文風未開。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朝廷選派太常博士名學者周延俊來富順任知監,努力興教化,辦學校,培育士子。在他任職的第六年,即慶歷二年(1042),富順縣終于出了第一個進士-李冕,全縣士民無不歡欣慶幸。在周延俊的倡導下,人們集資于慶歷四年(1044),在縣城中心的南門,建成一座文廟,主供孔子,時稱"文宣網廟"。并在廟內立石質"雁塔碑",以刻全縣歷次中試者的名字。此后,歷任富順知監,均熱心教育事業,親任儒學教授,常在從政之余,來廟內為生員講課,于是文風大開。宋代在雁塔刻名的進士即有67……[詳細] |
![]() | 燊海井AAAA ![]() ![]() 最令鹽都人引以自豪的,是這口被稱作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鉆鑿的超千米深井。它在鉆井技術之上,堪稱世界之最。這口井座落在大安區阮家壩山下,占地面積3畝,井位海撥341.4米,處在一口叫做長堰塘的堰塘旁邊。該井開鉆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歷時3年,方始鑿成。井深1001.42米,既產鹵,又產氣。當時,鹵水自噴量每日約14立方米,并且能日產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氣,可供14噸鹽的燃燒。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海井鉆成11年后,俄國的謝苗諾夫都于1846年鉆成了口淺井,采出少量井油。再過13年之后,美國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鉆成一口21.69米深的井,而且只從井里采出1.8噸多的井油……[詳細] |
![]() | 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AAAA 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自貢市大安區中華彩燈大世界景區),是自貢市境內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四川省自貢東部新城。中華彩燈大世界是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是自貢國際恐龍燈會永久舉辦地,以燈為媒,傳承自貢彩燈非遺文化,創新“彩燈+”的大場景營造,推動彩燈產業數字化轉型,保留“高、大、新、奇、特”傳統風格技巧,實現傳統燈會與現代新時尚、新媒體、新技術等高科技融合。自貢·中華彩燈大世界項目計劃總投資275億元,面積9773畝,在自貢東部新城投資建設融文化創意設計、彩燈制作、彩燈會展、彩燈主題公園、紅色旅游、酒店度假、休閑游樂、智慧生態社區、城市配套等一體的彩燈全產業鏈基地、國家5A級……[詳細] |
![]() | 自貢仙市古鎮AAAA 自貢仙市古鎮簡介自貢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千年古鎮,是釜溪河當年重要碼頭之一,建筑保留著原有風貌,寺廟祠堂眾多。仙市鎮依偎在釜溪河畔,這千年古鎮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仍然風韻猶存。曾是自貢井鹽出川的必經之地,被譽為古鹽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四棧、五廟三碼頭、一鯉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興盛而聞名遐邇。因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并相繼確定為省級小城鎮試點鎮。四川自貢……[詳細] |
![]() | 榮縣大佛寺AAAA ![]() 榮縣大佛寺景區位于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城區大佛街大佛寺一號,距自貢34公里,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贊譽。大佛寺座落在榮縣城郊大佛山(亦稱真如巖)山麓,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中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待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佛前有0遮蓋,以使佛身免遭風雨浸蝕,0也是大佛寺的主體建筑,把大佛從肩部以下遮得嚴嚴實實。因此,雖然要入寺內仰望才能看到大佛全貌,給瞻仰者帶來不便,但卻保護了大佛佛體不受……[詳細] |
![]() | 吳玉章故居AAAA ![]() 吳玉章故居位于榮縣東南,距縣城約15公里的金臺鄉蔡家堰村,今尚存土木結構房屋三間,其中兩間有樓,占地面積96平方米。1958年,吳主章回縣,將舊宅捐贈辦師范。1983年師范搬遷后,辦起蔡家堰中學(今名玉章中學)。1988年吳誕辰110周年,國家拔款,在緊連舊居之西重建吳玉章故居,整修至雙石鄉的道路,及蔡家堰大橋。修葺后的吳玉章故居,占地15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大門門楣懸掛國家主席-的題匾“吳玉章故居”。門內兩邊柱上刻有對聯:“荊樹有花兄弟樂;書田無稅子孫耕。”院壩正中安放吳玉章半身雕像。雕像基座正面刻有-主席-的題詞:“我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詳細] |
![]() | 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AAA 雄奇瑰麗、畫棟雕梁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座落于四川省自貢市中區龍鳳山下、釜溪河畔,館址為清代建筑西秦會館,1959年在鄧小平同志倡議下創辦,是我國建立最早的收藏、研究和陳列中國鹽業歷史文物的專業博物館,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自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現管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吉成井鹽作坊遺址及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核心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館藏文物18214件,其中珍貴文物595件(套)。館刊《鹽業史研究》創刊于1976年,系歷史學類核心期刊。這這座飽經風雨,歷盡滄桑的古建筑,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在中國鹽業發展歷史……[詳細] |
![]() | 五彩菏園景區AAA 五彩荷園是一家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特色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景區位于自貢市貢井區建設鎮重灘村(S305貢井往榮縣方向2公里處),緊鄰城區,離高速入口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園區以“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覆蓋重灘村三、四、五、六、七組的村民,通過園區的花卉種植和餐飲提供了就業崗位200余個。占地面積約600畝,園內規劃景點有百畝荷塘、三角梅苑、四季芳陣、夢幻草原、童夢樂園等幾大區域,這里四季景色各異,春季滿山滴翠,夏季荷塘飄香,秋季夢幻如畫,冬季梅香四溢,實現了四季有花賞。五彩荷園曾榮獲“自貢市旅游協會旅游特色餐飲名店”“自貢市民間好味道”“社會扶貧十佳愛心組織”等多項榮譽,……[詳細] |
![]() | 自貢彩燈博物館AAA 中國彩燈博物館位于自貢市老城區中心的自貢彩燈公園內,是目前中國乃至世界唯一一座關于彩燈文化的專業、國有博物館,國家AAA級旅游景區,隸屬于自貢文廣旅局。1992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建立,1994年對外開放,由原中宣部副部長朱穆之題寫館名,書法家柳倩題寫建館碑記。館體建筑面積6375平方米,附屬公園占地10.3公頃,是彩燈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及展示”的專門機構,也是一個集園林、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公園。中國彩燈博物館目前以序廳、中國彩燈歷史、中國彩燈風情、自貢燈會四大部分為基本陳列。藏品以中國歷史文物燈具、中國彩燈風情燈具及現代特殊材料燈組為主。基本陳列“自貢燈會發展史”融科學性、知識性于一體……[詳細] |
![]() | 瑞鑫火箭湖景區AAA 瑞鑫火箭湖景區坐落在享有“千年鹽都”之稱的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距九洪鄉5分鐘車程,距自貢市區30分鐘車程。具體地址為:自貢市沿灘區九洪鄉照石塔村15組。特色:景區總面積2000畝,其中,湖泊面積約800畝。鄰畔火箭湖,其清澈的水面讓游客心曠神怡,是一處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態休閑旅游目的地。《九洪鄉志》記載,因湖泊的形狀似一枚蓄勢升天的火箭,湖中各種各樣的生態魚類自由穿梭,故取名日“火箭湖--度假村”。景區著力打造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綜合性體驗景區。以休閑度假、水上娛樂、拓展訓練為主線,設有生態養殖、湖邊燒烤、露天垂釣、野外露營、果菜采摘和休閑餐飲等項目。另外旗下瑞鑫拓訓聯盟基地引進自貢市青少年戶外活……[詳細] |
![]() | 花香田園景區AAA 花香田園循環農業示范公園是省級首批休閑農業示范主題公園,是自貢市2016年-2020年市級重點項目,是將傳統的園林花卉業與生態循環農業、設施農業、休閑農業相結合的跨界模式的創新型企業。開園至今實現綜合收入5500萬元,接待游人超145萬。園區位于中國井鹽文化旅游景區之重鎮—艾葉古鎮,自貢市的公路交通樞紐南、北環路交匯于此,也位于了自貢市大城市建設中的城市中心主干道上,距貢井主城區3公里,距市中區7公里(20分鐘車程),距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對于休閑農業的觀光旅游具有得天獨厚、十分優越的區位優勢。公司始終堅持以“三低三高”(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為基本特征的低碳經濟可持……[詳細] |
![]() | 富順西湖是富順縣文廟.西湖4A景點中的重要部分,富順西湖始建于宋代,因地處老城西部的人工修飾的天然湖而得名。整個景區包括西湖、龍鳳橋、西湖廣場、碧波亭、紅蕖榭、九曲橋、西子姑娘、湖光亭、西湖拱橋、斜壺襯榕等知名景點。每值盛夏,湖面荷花盛開與亭臺相映。沿岸垂柳依依,尤有3株名木古樹,傲立湖畔、碧葉遮天,獨具景致。四周有鐘秀山、神龜山、五府山等,形成“半城山色半城湖”風景。富順西湖遠近聞名,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順西湖甲四川”的美譽,是一個游樂休閑的好地方。西湖之東,有唐代修建,宋代擴建的著名古剎資國寺遺址的羅浮洞,此處香火不斷,信徒不絕;西湖之南,有宋代易學大師李見功書的讀易洞;西南面有全城眾山……[詳細] |
![]() | 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位于四川自貢市大安區,面積8.7km2,盛產中侏羅世恐龍及其他脊椎動物化石,在以發現的2800m2范圍內以鑒定出200多個個體,1 萬余件骨骼化石,有恐龍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魚類、兩棲類、似哺乳爬行類,分屬18個屬21個種(其中20個為新種)。門類多,保存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與其毗鄰的世界最早的采鹽深井,保存完好,所展示的中國古代鉆鑿工藝技術也使人嘆為觀止。概況景區劃分(旅游區、公園、園區、景區、功能區、游覽區、保護區、服務區、景群、景點),“一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四川自貢恐龍國家地質公園館”(自貢恐龍博物館)、“三個區域”(埋藏區、生態復原區、恐龍樂園區)、……[詳細] |
![]() | 自貢七星湖AA 七星湖坐落于自貢市貢井區建設鎮固勝村,占地約150余畝。其名源自于兩個說法:第一個是說此地共有四個湖泊,連起來遠看像一個橫的“七”字;另一個說法是站在固勝村最高處眺望,這里的湖泊周圍共有七個山丘,遠遠看去,就像是北斗七星圍繞四周。而七星湖生態園則是在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配套改革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等一系列機遇中應運而生。景區位于南國燈城、恐龍之鄉——自貢上風上水西城貢井區建設鎮固勝村,距貢井城區5公里、自貢市區12公里,緊鄰國道S305,連接成渝、成自瀘、樂隆等高速車程均在30分鐘內。景區所在固勝村是自貢鄉村旅游發源地,是以農旅融合發展的示范區,是展示現代休閑觀光農業、川南鄉村民俗、康養、婚慶、……[詳細] |
![]() | 飛龍峽風景區AA 飛龍峽風景區位于四川省自貢市區西南部,由兩個國家“AA”級風景區(尖山風景區和農團風景區)組成,是自貢市近郊唯一的生態型景區,規劃總面積為45.57平方公里,距城區15公里,交通便捷,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電力、通訊設施實現全覆蓋。飛龍峽風景區樹立以大城市后花園為主的旅游品牌形象,立足自貢,輻射周邊,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水利風景、宗教文化為依托,發展以休閑娛樂、養生度假、會務經濟為主的經濟型生態旅游,景區自1982年起對外開展旅游經營,1999年開始市場化運作,形成了“三月桃花會”、“五月石榴花會”、”農團生態旅游節”等常年性的旅游活動,已成為自貢市重大旅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詳細] |
![]() | 雙溪湖AA ![]() 雙溪湖位于歷史悠久的川南名城——榮縣城北一公里處,距自貢40公 里,樂山100公里,與聞名全國的榮縣大佛隔城相望,有水泥公路直 達,交通十分方便。雙溪湖是以亞熱帶低山湖泊為主體,以山林、溪流 、溝壑、名勝古跡為基調背景的城郊型旅游風景區。雙溪湖是一座集農業灌溉、城鎮供水、防洪、旅游、發電及種養殖業等多功能綜合效益于一體的人工湖。湖區集雨面積80.25平方公里,工程征地面積5195.75畝(其中:工程占地788.78畝,淹沒土地3504.03畝,管護及其他占地902.94畝),總庫容58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380萬立方米;控制灌面21.6萬畝,年城鎮供水量500—2000萬立方米。水庫的建成……[詳細] |
![]() | 艾葉古鎮旅游景區AA 艾葉古鎮旅游景區位于南國燈城、恐龍之鄉——自貢上風上水西城貢井區旭水河畔的艾葉鎮艾葉古街六,距貢井城區2公里、自貢市區10公里,緊鄰國道S305,連接成渝、成自瀘、樂隆等高速車程均在30分鐘內。艾葉古鎮因鹽而名,因灘而盛,是自貢井鹽發端,是自貢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公井古城重要區域,也是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構成區,素有鹽運第一灘、“八里秦淮”發端處的美譽。艾葉古鎮所在的艾葉鎮現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四川省百鎮建設旅游類試點鎮,核心區李家橋社區和竹林村為中國傳統村落。鎮域范圍內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其中國家級2處,省級2處),有文物保護點18處,另有29處遺跡(址)。中華老字號、自貢小三絕之……[詳細] |
![]() | 雙古墳,現叫雙古鎮,位于榮縣西北28公里處。原為榮縣上成都挑夫歇腳的幺店子,清乾隆年間逐步發展成集市。雙古鎮依山傍水,街成丁字形,因修街時從街心挖出兩塊宋墓石碑,故名雙古墳。雙古鎮境內,山多、水多、洞多、寨堡多、古老的傳說多,是游山玩水的理想勝地。鎮東,萬鋒狂舞,疊嶂重巒,獅子山和老林口山巍峨壯麗,青翠欲滴,逶迤騰浪,狀似屏風。獅子山前高后低,酷似兩頭俯臥的獅子。面向高石梯的象鼻前面,有一個小小的山丘,丘頂渾圓,活脫脫似和尚腦殼。獅子山山腳兩側,怪石天成,活像獅子半曲的前腿。當地百姓說:這是笑和尚領著兩頭獅子,向大象頂禮膜拜,故名“雙獅拜象”,是踏破鐵鞋難覓的天生奇觀,令人嘆為觀止。鎮南,是牛……[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