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24年,趙園波與當地善主富安保、尤成德、王鳳元等人共同發起,開始籌建集儒釋道為一體的“三圣宮”,用了長達20年的時間,才完成了“三圣宮”的全部建筑。當時“三圣宮”是海倫最大的一所廟宇,也是東北三省較大的一所廟宇。規模宏大,樓閣高聳,琉璃鋪頂,雕梁畫柱,工藝精美,金壁輝煌,氣勢磅礴。共有十樓、一亭、八十一座殿。大成殿正位供奉銅鑄的孔子像,旁邊有顏回、子思、孟子、曾子的塑像。三層殿正位供奉著銅鑄的釋迦牟尼“如來佛像”,兩邊銅鑄的彌勒佛、燃燈佛。還有站著的魔家四將,腳踏酒、色、財、氣四小鬼。兩側房供奉著善主的碑位。三清殿正位供奉著銅鑄的元始天尊像、靈保天尊、道德天尊像。七圣殿正房供奉銅鑄的觀世音……[詳細] |
![]() | 雷炎公園今年海倫市政府投資600萬元對雷炎公園進行了改造,改造涉及雷炎廣場、假山改造、玉帶橋建設、六角亭建設、園區燈光、園區音響、給排水工程、人工湖清淤、圍墻維修等工程。改建后的雷炎公園變成了一個高標準、高規格、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公園,公園集觀光游覽、休閑娛樂和運動健身于一體,它的改建將成為這個市的標志性建筑,城市形象和品位進一步提升。公園的由來:雷炎(1911-1939)原名李輝、又名李樹。黑龍江海倫人。1931年參加抗日民眾自衛軍,1932年返海倫,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加入中國0。同年4月,0海倫縣支部成立,任書記,領導組織抗日游擊隊。后奉派到珠河(今尚志縣)、哈爾濱……[詳細] |
![]() | 東風鎮位于海倫市南9公里,地處松嫩平原北部,南隔克音河與綏棱縣接壤。全鎮土地面積2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395公頃,獨特的地形地貌,使東風流域丘陵起伏,溝壑縱橫,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為了抗御自然災害,改善生態環境,七十年代以來,東風鎮堅持幾屆班子一支筆,一張藍圖繪到底,帶領全鎮人民從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入手,經過三十多個春秋的艱苦奮斗,使全鎮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共修建水平梯田4、1萬畝,水庫塘壩23座,植樹造林5、4萬畝,森林覆被率達21%,終于形成了山上栽松、山腰植果、山坡種場、山根插柳、庫內養魚、壩下種稻的立體開發模式,成為遠近聞名的生態環境建設先進鄉鎮,先后榮獲全國造林……[詳細] |
![]() | 海北鎮天主教堂歷史悠久。公元一九零二年法國神父陸平來此傳教,并于一九零九年建成具有歐式建筑風格,可納三千人的大教堂,從此,海北得名“大天主堂”,并以此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文革期間,大教堂被拆毀。一九八零年為落實黨的宗教政策,海北鎮政府籌資12萬元,建設了一座面積264平方米,可容納八百人左右的中型教堂。但由于教堂面積小,難以滿足信教群眾開展宗教活動的需要。海北鎮政府及天主教會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廣泛招商引資,從韓國引進資金280萬元,鎮政府采取劃撥土地,減免規劃費等方式投資35萬元,開始籌建新教堂。該教堂在建設過程中得到了省、地宗教主管部門,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從而確保……[詳細] |
![]() | 東方紅水庫東方紅水庫位于海倫市雙錄鄉,距市區27km,總面積5.00km²。是人工水庫,平面呈梯形,南窄北寬,南北12km,東西最大寬度18km。平均水深6m,最大水深18m,水面面積160萬m²,庫容1.6億m³。始建于1958年,有海雙路直達庫區,水庫北側是耕地,南、東、西三面均為淺山,東山腳下有20m寬風化石灘。水庫水源來自呼蘭河支流扎音河。1994年“引東入海”工程峻工,東方紅水庫成為海倫市居民生產和生活的重要水源。為人工水庫形成的風景區,在滿足海倫市居民生活、生產用水的同時,還為海倫市民提供了一處風景優美的周末去處。1993年成立了東方紅水庫旅游公司,湖……[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