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浙江省 > 寧波市 > 慈溪市旅游

慈溪市旅游景點介紹

  1926年1月14日,吳錦堂先生在日本神戶養和山莊與世長辭,享年72歲。彌留之際,吳錦堂先生一再囑咐子孫將他的遺體運回祖國,葬在家鄉。1929年農歷四月初十,其子啟藩等將靈柩經上海、寧波從水路輾轉運至慈北,在金仙寺舉行了隆重的追悼營葬儀式。回顧他“不欲以多金為子孫計”的懿行碩德,慈北廣大群眾扶老攜幼,自發前往送行致哀。……[詳細]
  吳錦堂名作鏌,清咸豐五年(1855年)生于今慈溪市觀海衛鎮東山頭村。1882年經鄉人介紹去上海謀業,1885年東渡日本經商,由于恪守信用,穩步發展,終于立足商界。1890年在日本神戶創立“怡生商號”,從事中日間棉花、大豆、火柴、水泥等物資貿易,數年間獲利頗豐。日俄戰爭爆發,吳錦堂通過認購日本軍事公債和運輸軍需物資而獲巨……[詳細]
  越國公袁韶墓位于慈溪市觀海衛鎮解家村,北臨里杜湖,據光緒《慈溪縣志》記載:“樞密使越國公袁韶墓,縣西北五十里,杜湖山雙峰之麓。”袁韶,字彥淳,鄞縣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進士,嘉泰中為吳江丞。嘉定四年召為太常寺主簿,累遷戶部侍郎、戶部尚書、臨安府尹,理訟精簡,里巷呼為佛子,平反冤獄甚多。紹定初拜參知政事,出為浙……[詳細]
  它山古跡位于慈溪市觀海衛城北浪港山。浪港山在當地稱衛山,在明代此地是內輔郡邑、外控倭患的東南重鎮。它山古跡東西橫跨衛山兩峰之山坳間,坳內有嶺稱它山嶺,上有它山殿與古跡毗鄰。嶺墩有鎮峰塔(又名它山塔),面向它山古跡拔地而立,兩者近在咫尺。它山古跡全部采用條石錯縫疊砌,中間開設類似城門的拱形通道。通道高2.9米,寬2.7米……[詳細]
  孫家境祠堂位于慈溪市橫河鎮孫家境村。民諺“橫河孫家境,紗帽八百頂”,形象地道出了在孫家境顯現的地域文化奇跡。據說昔日橫河孫氏高官府第比比皆是,于是皇帝頒旨賜孫家一個“境”字,規定官員凡踏入孫家村境內,都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因此橫河孫家境的“境”字成了一項殊榮。歷代以來,孫氏家族成員居官顯赫,政績卓著。南宋淳熙進士、……[詳細]
  桑家大廳位于慈溪市匡堰鎮樟東村,南至上林湖越窯遺址約2公里,古代屬上林鄉。從北宋慶歷七年謝景初首筑大古塘起,這一帶已由灘涂變成沃壤。南宋慶元六年岑氏先祖六二公從慈溪車廄(今屬余姚)攜其子孫到此卜宅定居,世代相延遂成望族。樟樹村因村中原有一棵數人合抱大樟樹而聞名鄉邑,以巨樟命名的還有樟樹廟、樟樹涼亭,至今耄耋咸集,古風猶……[詳細]
  洞山寺位于慈溪市掌起鎮任佳溪村,地處靈緒湖南緣的崇山峻嶺間,據《鎮海縣志》記載,該寺始建于五代后梁開平初,北宋祥符中請額曰“幽棲洞山”,清乾隆八年僧覺性重修。另據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洞山寺田山碑》記載:“寺創建于三國赤烏年間。”洞山寺石塔位于寺北的崗阜上,為樓閣式六邊形仿木結構。塔原有基座,共七級,今殘存五級,……[詳細]
  據《慈溪縣志》記載,初唐名臣、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虞世南系慈溪鳴鶴人。其故宅位于鳴鶴解家自然村村北的定水寺,距越國公袁韶墓約350米,東臨里杜湖,西依青龍山,北鄰白虎山,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貞觀年間,虞世南為官長安,逝后詔陪葬昭陵,子孫皆遷居長安,故宅遂改為寺院,定名為清泉寺,寺中原藏有世南遺像、唐代人謄寫的《……[詳細]
  金雞岙青瓷窯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鎮倡隆村,在金雞岙浪網山南坡。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1986年8月慈溪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從地表散布的遺物判斷,該窯址屬東晉時期。窯床方向朝南,地表遺物散布面積2,000平方米,堆積斷面厚度為1米,部分堆積被唐代窯址瓷片堆積疊壓。器物種類豐富,有四系罐、盤口壺、雞首……[詳細]
  楓樹灣青瓷窯址位于慈溪市觀海衛鎮里杜湖西岸的窯頭山東麓,南面靠近栗子山青瓷窯址。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1986年8月慈溪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該窯址由唐、北宋的五處窯址連成一片,面積約6,160平方米,其中唐代窯址3處,北宋窯址2處。這5處窯址均分布在湖岸,局部被湖水所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詳細]
  瓦片灘青瓷窯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鎮倡隆村棟樹下,東距上林湖約2公里。窯址遺物堆積豐厚,散布面積大,瓷片俯拾即是,故稱“瓦片灘”。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1986年8月慈溪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該窯址地表瓷片散布面積4,800平方米,斷面堆積厚度1.7米,從采集到的標本判斷,其燒造時間為五代至北宋時期。……[詳細]
  馬宗漢故居位于慈溪市宗漢街道,是一幢頗具三北民居特色的清代建筑,主體為磚木結構穿斗抬梁式的高平屋,坐北朝南七開間,有前廊,整幢建筑平面呈凹字形。其中明間寬4.6米,次間寬3.7米,梢間寬4米,盡間寬3.7米,進深10.5米,左右各有廂房兩間,其中東廂房已毀。屋頂龍骨磚壓脊,鏤花磚作飾,屋檐瓦當,飾蓮花如意,山墻檐壁,粉……[詳細]
  衛山位于慈溪市觀海衛城北一里許,縣志稱浪港山,又名西隴山。山本瀕海,船在此避風浪,遂以浪港得名。宋元之際設寨駐軍,此地已被視為要塞。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在此筑城置衛。浪港山蜿蜒翔舞,連亙數里,自然成了衛城之天然障庇,因此當地習稱衛山。 衛山烽火臺在衛山之巔,是古代軍事上重要的通訊報警設施。觀海衛下轄龍山、三山二所,明……[詳細]
  龍山所城位于慈溪市龍山鎮境內,明御倭苦戰地石塘山和伏龍山之間。據慈溪、鎮海二縣縣志記載,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以定海縣龍頭場石塘團之址筑城鑿池,建北門。永樂十六年都指揮谷祥將城增高八尺,再建東南西三門,上冠以樓,外羅月城,浚子池于城之外。城周圍三里一十七步,高二丈五尺,寬二丈,環置敵樓警鋪各二十,雉堞八百五十六,東南西……[詳細]
  慈溪市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慈溪市觀海衛鎮白洋村湖口湖西山北坡,始建于1958年1月,1966至1982年間進行了3次改建,1985年慈溪縣人民政府又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建,總占地面積約5,300平方米,是慈溪目前規模最大的烈士陵園。 陵園由大門、廣場、紀念碑、烈士墓群等組成。大門主體高4.6米,通寬8米,用青石砌……[詳細]
  1945年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撕下了和談的假面具,公然向全國各個解放區和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進攻。為貫徹執行黨中央由防御轉為-的戰略部署,1945年,浙東游擊縱隊奉命北撤,國民黨反動派乘勢而入,-再度籠罩三北大地。面對中共慈鎮縣工委領導開展的武裝游擊斗爭和群眾斗爭,國民黨反動派對三北地區發動瘋狂的政治、軍事清剿,……[詳細]
  石馬弄青瓷窯址位于慈溪市觀海衛鎮白洋村,在白洋湖西岸南部。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同年5月慈溪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瓷窯依山而建,中間低落,兩側隆起,堆積豐厚,瓷片散布面積為10,000平方米。窯址的北半部為唐、五代遺存。產品以翻沿、坦腹、寬矮圈足碗為主,并有玉璧底碗、蓮口碗、盤口壺、瓜棱執壺及各……[詳細]
  1941年4月,日本侵略者連陷紹興、鎮海、寧波、慈溪、余姚等地,并開始向鄉村掃蕩,斗爭形勢日益嚴峻。為粉碎日寇“掃蕩”計劃,建立三北敵后抗日革命根據地,1941年5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浦東抗日武裝分批挺進三北敵后。5月10日,中共浦東工委派姜文光、朱人俠率領“淞滬五支隊”一個班和受浦東工委暗中控制的汪偽五十團一個排共5……[詳細]
  栗子山青瓷窯址位于慈溪市觀海衛鎮里杜湖西岸西埠頭村栗子山南坡,小壩東側。窯址因建筑小壩遭到破壞,局部被湖水所淹。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同年5月慈溪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從地表遺存判斷,此處為北宋窯址,堆積面積達8,000平方米,斷面厚度約2.5米,暴露窯床殘長4米、寬2.6米,窯壁用長30厘米、……[詳細]
  小姑嶺青瓷窯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鎮倡隆村,在古銀錠湖東部的小姑嶺東南麓,南與鯉魚山相望,東與象鼻山毗鄰。窯址上樹木茂盛,花草叢生,前有一池,因而俗稱“大池墩”。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同年5月慈溪縣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窯床方向朝西南,瓷片散布面積約2,000平方米,暴露的堆積斷面厚度為1.2米,從采集……[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 九色九热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 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不卡 | 性爽爽刺激视频午夜福利 |